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奉獻為志業的溫送珍


奉獻為志業的溫送珍  

江彥震

一個人的出生是不能選擇的,但出生之後的生活態度還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如何渡過這一難得而可貴的一生,全賴自身的心態與修持;佛家說,「因能生果,果必有因」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有了「因」後,還須要「緣」來會合促發,才能產生「果」。「因」譬如種子,「緣」譬如土壤、水分、空氣、日光,這些都具備而且會合之後,種子就發芽、成長而結出果實。若缺乏緣的配合,種子仍是種子,不會自己發生果實。不過種子仍舊存在,只要有一天,「緣」來促成,仍可成長而結果。

高齡86的大善人─溫大老送珍先生,於民國98年榮獲客家界最尊崇的榮譽,由馬英九總統親自頒發之「終身貢獻獎」,社會一致給予肯定,同聲讚揚真是「實至名歸」!這是溫送珍先生面對人生道路作出選擇的「因緣果報」,也是他一生行善積德的總「評果」,溫送珍一生行宜堪稱「一代典範」。

民國14(1925)的台灣社會正處於艱困的日據時代,溫送珍出生在苗栗縣南庄鄉一個「晴耕雨讀」的客家農戶,祖父溫阿水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望重一方的殷實農家,雖然家中人口眾多,食指浩繁,還有餘糧賣給附近挖煤的礦工,因而獲利不少。

溫送珍在美麗的南庄田園渡過快樂的童年,6歲那一年隨著兩位哥哥到南埔公學校就學,畢業後又到頭份劉水老師的私塾讀漢文,聰明伶俐的溫送珍讀了一年的私塾之後,能熟背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昔時賢文、幼學瓊林、四書中的論語、孟子和大學等,由於天生的資質加上不斷的自我進修,不但寫得一手好字,其文筆更是流暢,他的文章一時成為師生之間爭相傳閱的佳作。

感情豐富的溫送珍經常會有感而發的藉吟詩以紓情,還出版過兩本詩集。在出外打拚備嚐艱辛的階段,一時興起,信手拈來,寫下這首名句:「打起包袱出外鄉,舉目無親好淒涼;幾十星霜苦奮鬥,開創事業喜洋洋。」,還被譜成客家山歌的歌詞;也曾為苗栗桐花季的客家歌曲填詞,獲評為「第一名」;還有一首也是膾炙人口的「梅花開來滿山崗,越寒越冷花越香;國花能奈寒霜雪,中華兒女當自強。」,他行事還保有古人贈人以言的風雅,喜歡在親朋好友有喜事的時候,吟詩以為賀禮,受禮者無不皆大歡喜。

15歲時, 溫送珍來到台北闖蕩天下,第一份工作是在水果行上班,每月薪水10元。工作雖然辛苦,卻從買賣水果過程中學到生意竅門,可惜運氣欠佳,四個月後,水果行卻因故被迫關門。

幸好不久又在南門市場附近的裱背行找到第二份工作,月薪多了2元為12元,老闆劉張賢,也是後來成為他太太黃細喜的表哥。在此項工作中,讓他學到何謂效率與一絲不苟的精神,這對他日後創業影響深遠,不論進貨或交貨,都要注意品質、包裝和服務態度;因而,後來自己當老闆開設「大源商號」,生意就比別人好。

34年被日軍征召入伍8個月後,由於日本投降,得以安然返鄉, 返鄉後,溫送珍隨即參加政府舉辦的第一批國語訓練班,學習駕駛,同時在南昌街買一間店面。因為在裱背店服務的好口碑,老闆介紹其表妹黃細喜給他,黃細喜係新竹關西名門望族黃金水和陳香妹的么女。次年初,兩人即結為連理。

台灣光復初期,經濟混亂,溫送珍開店經營民生用品買賣,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而大源商號擺設的貨品種類也越來越多,自然而然的成為「百貨」公司,後來也改名「大源百貨行」及「大源百貨公司」。 36228日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雖然店裏的東西被劫掠一空,但家裏的人都平安,他很快的重新開張,由於增加更多時尚商品,生意比以前更好。從此逐漸累積家業,駿業馳騁,鴻圖展布,飛龍翱向天際矣!

另一方面,溫送珍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走上「奉獻志業」的道路,從他家裏滿牆壁的獎狀與感謝狀中,發現其中一張是49年台灣省主席周至柔頒發的獎狀,就可以得到明證,那個時候他才36歲,事業正要起步。他樂善好施的處世作風逐漸揚名,遠在南庄故鄉缺乏建設經費時,都會想到這位台北的鄉親;當然他也深深體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是改變現況最好的方法,惟有教育可以為鄉下的孩子帶來希望」,在鄉親請求他贊助教育建設經費時,他從來都沒有拒絕過。

他也很珍惜鄉親給他為故鄉奉獻的機會,除了捐贈學校的硬體設備外,他更用心的找遍台北市的各大書店,為鄉親找尋合宜的書籍,再委託貨運公司送到指定的單位,但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成效的溫送珍,捐助鄉土教材時,他會建議主事者過一段時間應該考核成效,例如,已在苗栗縣各鄉鎮市輪流舉辦七屆的「珍喜盃」客語演講比賽,比賽經費全數都由他贊助,優勝者的獎品,他也設想周到,總是事先準備對學生有幫助的益智書籍或工具書作為獎品。

此外,他還贊助所有經費委託「台北寶島客家電台」舉辦很多屆的「寶溫盃」客語演講、講笑話、朗誦詩詞比賽,無非是想為客家文化傳承與推展盡一份力量。

溫送珍夫婦的善行是不限時間地域的,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鎮郊山上有座四世祖婆墳,需翻山涉水始能到達,唯該地風景絕佳,他知道之後,即捐資為其建“水面橋”,居民感念其恩澤,遂將橋命名為「送珍橋」,橋名豎在橋頭,旁邊另附對聯:「送君天外喜,珍惜往來人」。

79年隨團來到四川樂山旅遊,發現大佛前凌雲寺的大雄寶殿年久失修,殘破不堪,即請領隊向寺方表示,如果整修的經費合理,願意捐助大雄寶殿的整修費用,廟方即請專家估價,當估價單寄到台北,他毅然決定捐助整建經費,並託朋友將人民幣3萬餘元帶過去,沒多久大雄寶殿即整建一新。廟方並立碑於凌雲寺大雄寶殿前紀念。

大陸當局雖已撥款整修大佛,然工程浩大,資金不足乃向海外籌募。溫送珍獲此訊息,認為若能為這座世界級文化遺產盡些心力,不但可以保存中華傳統文化,對全體華人而言,也是一件功德,雖然78萬人民幣對他而言並非一筆小數目,但可以為文化保存出一分力,讓他為之心動,即與家人討論,而家人也都認為溫氏家訓:「凡是好的事情就應該多做」,故向大佛重建當局表達捐款修建觀佛樓之意,並經主辦單位同意。當觀佛樓落成時,「門通八路,樓踞三江,便行人、助觀瞻、復古貌、壯城威,登臨放眼,江水潺緩繞足下,府雅銅河匯一流,巨佛在目,驚天工之巧,吾何以奪。」,溫送珍夫婦為世添勝景,可敬,可佩也。

88年,夫婦倆隨團到達歷史名剎寒山寺遊覽,欣喜多年素願得償,唯香爐似嫌過小,遂向寺方表示捐贈意願,經廟方請示佛祖後,由其家人共同署名捐獻一座長方形大香爐,寓意做人要方正。這座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中華青銅公司製作,重約5噸的香爐,置於該寺正天王殿。如今每當觀光團到達之前,導遊都會事先介紹,請大家務必要看台灣人捐的「大香爐」,因此成為重要觀光景點。

有一次溫送珍到青年公園,發現公園雖大,卻沒有健康步道,於是向管理單位表示願意捐建健康步道,園方同意後立即規劃設置地點,他為了做好健康步道,親自跑到花蓮挑選石材,施工期間也常前往監工,甚至和工作人員一起施工,當長80公尺、寬2公尺的健康步道完成後,成為公園民眾最常使用的健身場所之一,心中的喜悅是難以筆墨形容的。之後,陸續捐建台北新公園(今名二二八和平公園,二二八紀念館前)與南昌公園的健康步道。這三座刻有溫送珍敬送的健康步道,迄95年青年公園和南昌公園都因為重新規劃,而將健康步道拆除改建,僅留存二二八和平公園那座,溫送珍就這樣默默為市民付出愛心。

溫送珍於989月榮獲「客家終身貢獻獎」,1111日,就將所獲獎金新台幣一百萬元全數捐給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他即在交通大學設立「送珍敦品勵學獎學金」,每年10個名額,95年起,特別增加客家學院優秀學生獎助金2名,希望藉此能鼓勵學生研究推廣客家文化。

此外,他對太極拳的推展也非常熱心,獲得台北市太極拳界的肯定,被推為中正區太極拳委員會主任委員;83年又被推為台北市太極拳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曾經在中正紀念堂前廣場、台北市育樂中心暨基隆河大佳公園舉行千人以上的大型表演及觀摩活動,對太極拳運動貢獻很大。

為疏減訟源,當事人在起訴前可以先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委員向由地方素孚眾望、熟諳法律的熱心人士擔任;他們需具備熱心、客觀、公正、親切的人格特質,溫送珍最初被聘為古亭區調解委員,81年被推選為中正區第十一屆調解委員會主席,由績效良好,名列前茅,一直續聘至今,並屢獲市長頒獎表揚。加上其他領域的傑出表現與付出,先後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模範老人及台北市榮譽市民。

台灣光復初期, 溫送珍居住的南昌街是台北客家聚集最多的區域,聽說要成立一個客家會的組織,大家都極為興奮,溫送珍尤其積極投入,也因為這個機緣,很快即成為重要幹部,參與各項活動的籌畫。當時客家人很團結,如台北市改制後第一屆市議員選舉,客家鄉親推舉宋霖康等參選,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宋霖康、葉昌元、周祖胎三人就輕易的以高票當選,這時候客家人被認為是最團結的族群。

「客家會」後改名「台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會址最初由鄉親捐款壹百萬元購置南昌路一段1146樓,後來以這筆基金做基礎,另外成立「世界客屬總會」,世客與崇正會曾遷到華陰街,最後「崇正會」又遷至復興南路現址。

當時「世客」會址正好位在溫送珍住宅的對面,年輕熱忱又具有使命感的溫送珍,積極投入籌備工作,為「世客」的成立奉獻良多。「世客」為酬謝其付出與貢獻,曾經敦聘他為「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秘書、「世界客屬第七次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他也當選過「世客」第二屆駐會理事。世界客屬第21屆懇親大會在台北舉行,溫老特別捐贈大會《台北城的故事》書2000本,為台北宣傳。「世客」特頒夫婦兩人榮譽會員證書各一張,此為創會以來難得殊榮。

溫送珍就這樣一路走來,始終以「奉獻助人,行善濟貧」的慈悲大愛,用行動展現並發揚「客家精神」,真不愧「客家大老」的尊崇。[201008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