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打灶頭」學問大

 

「打灶頭」學問大

江彥震

各位鄉親長輩,您還記得兒時在鄉村的生活情形嗎?我記得小時候在桃園新屋鄉下的老家,親眼觀看師傅在廚房打造所謂“牛尾灶”,牛尾灶在當時是很時髦的灶頭,燒材的濃煙從廚房牆壁旁邊的煙囪排出,使得爐火暢旺,排煙順利,相當好用。

灶下也就是廚房,是我們全家人每天生活的重心。每天早上我們兄弟姊妹為了趕上學、上班,飯菜就擺在灶頭上,沒有時間端到餐桌上,我們就圍在灶頭吃飯。

文言文說結爐砌灶,客家人稱“打灶頭”、“作灶頭”,稱廚房為“灶下”,灶在客家人的心裡占了非常重的分量,非常講究的,據說它是關係到一個家庭的興衰福祿的“大事情”。

自古以來,客家人對灶就有崇拜情節,認為它掌管著一家人的溫飽和安康,並且相信如果灶頭旺就意味著日子旺、家業旺。

因此幾乎各家各戶的灶上都設灶神位,或貼“灶君”畫像,或放著“司令灶君神位”的神牌,並逢年過節祭供飯菜,以求灶神護佑。因此,在“打灶頭”之前不但要請風水先生擇揀吉時良辰,還要對灶頭的方位嚴加考究。講究的人認為:“灶門向西,向戌亥方者,主散財;向南方者,主口舌、爭鬥;向北方者,主病災;向東方者,主有福祿。向辰已方者,主家業昌盛,子孫吉祥。但是方向雖然‘吉’,若灶門正對大門(即大門外能看見灶門者)就極凶;灶門也不能向井,因為水火相克等等。

打好灶頭即擇吉日喬遷。要嚴格按事先選定的時辰“進火”(即開爐灶)。否則便會前功盡棄。正是由於客家人對灶有著特殊的情節,所以“打灶頭”(結爐砌灶)對於客家人來說是一件大事,非常講究。

如果家裡一直禍事連連、諸事不順,客家人會認為這是灶頭出問題了,惹怒灶神了,然後將灶頭拆毀重砌,希望能夠改變處境,重獲福氣。

在蓋新房時,灶頭是最後打造的。房子的其他結構已經修建好,主人家就會滿懷著喜悅請來熟手師傅來“打灶頭”。打好灶頭後主人家要選擇吉日正式“進火”(即開爐灶)。“進火”需事先選好吉時,按照嚴格完整的儀式來,各地方儀式會有所區別。

一般程序是這樣的,黎明時開始,由長輩提燈或執火把在前,男主人挑飯甑或米缸在後,主婦則挑著廚房炊具,小孩各取自所需物件緊隨在後。全家大小列隊行進,鳴炮入宅。

如若灶頭起得好,就有口福了。客家的灶頭有不同數量的灶門,有的灶只有一個大灶門,配大鍋;有的是兩個灶門,配一大一小兩個鍋,還有些大家庭是三個灶門,大、中、小三個鍋依次排開。

說起大鍋灶,勾起了很多客家人舊時的記憶。在舊時,沒有熱水器,人們用柴火燒一大鍋水,供全家人洗澡;逢年過節時,大鍋成就了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刻,因為這時客家婦女們用她們的巧手作出各種粄,如發粄、嘉祈粄、甜粄、蘿蔔糕、芋頭糕、菜包等等,一大鍋粄在柴火的燃燒下伴隨著濃煙散發著誘惑的香氣,孩子們在這誘惑的香氣中期待著品嘗的時刻,想想都很幸福!

逢年過節或遇上歡慶喜事,大鍋也是招待親戚朋友的利器,一鍋“封肉”、“客家小炒”、“白斬雞”“豬腸炒薑絲”等新鮮出爐,擺上各桌供親朋好友品嘗,分量足,火候夠,吃不完還可以帶回各家,熱熱鬧鬧歡天喜地,吃的是氣氛,是情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客家人已經很少再打造這樣的灶頭,現在都是用煤氣灶、天然氣灶等現代灶具。但是在客家農村鄉鎮仍然還有不少家庭保留著“打灶頭”的傳統,即使建起自己的新樓房,在設計廚房時,仍然把傳統的灶頭設計進去,形成了一邊傳統灶頭、一邊現代爐灶的情形,但是傳統灶頭也不常用,一般只有在逢年過節或家有大事要招待大量客人時才會使用。

如今要吃一頓用灶頭做出來的飯菜已屬不易,令人懷念;這樣的傳統是否有一天會永久離我們遠去?[20230816]

 


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已知最早的客家人

 

已知最早的客家人

江彥震

根據學者研究,就現在已知最早的客家人,源於秦朝陝西,隨秦軍南征而來。漢族的客家民系,是唯一不以地理來劃分的漢族民系。它是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台灣、湖南、四川等省市地區的重要漢族民系,也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最爲深遠的漢民系之一。

現在已知的首批客家人,源自秦朝陝西,是隨趙佗的南征部隊而來的。趙佗,因此被尊爲客家始祖。(趙佗:原秦軍將領(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是出生在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

客家學者馮秀珍是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廣東豐順縣的客家人。在她看來,客家人和陝西的關係非同一般,因爲「客家族羣的第一次遷徙就來自秦朝的現陝西地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了50萬大軍分五路向南方進軍,並將現陝西、河南地域的人口向嶺南遷移。這些軍士和徙民後來大多留在嶺南,成爲最早的客家先民。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客家話,源於漢語重要發源地河洛地區(當時包括陝西等地),源自周朝的官話發展而來的。朗誦《詩經》是否押韻,就是檢驗「雅語」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客家話即源於中州雅語。馮秀珍說,《詩經》是周王室留下的典籍,用客家話讀起來比普通話更爲押韻,而且《詩經》中的許多動詞、名詞,至今仍在客家話中使用。客家話與今天的陝西話也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客家話稱十里爲一鋪,而陝西以鋪命名的村子隨處可見。從這點看,客家話更多地源自西周時的陝西,而非今天的河南。

今佗城,位於廣東河源龍川,便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客家人始祖地之一,客家文化的早期始源地。其是廣東最古老縣城,距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

該鎮是公元前214年趙陀在龍川縣任縣令時修建的土城,南越第一代君王稱雄南越的起源地。僅4萬人口中,仍保存了134個姓氏。各宗族幾乎都在陀城建有祠堂。佗城距龍川縣城10公里,是一座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14年,秦平定百越後,設縣治於龍川佗城,首任縣令趙佗,後爲「南越王」。在歷經2200多年歷史滄桑後,佗城至今保留有越王井、清代考棚、孔廟(學宮)、正相塔等100多處文物古蹟。

南越國境內的居民,大部分是統稱為「百越」的土著居民,另有來自中原的移民。這些中原移民包括秦朝征服嶺南的軍人,為軍人補衣服的25千名未婚女子。客家首邑在廣東龍川,南征秦軍後裔,爲已知最早客家人!這140個姓氏(加上另外39個姓氏,佗城鎮共有179個姓氏)和多座姓氏宗祠遺址的發現,就是當年南下秦軍在此駐紮、雜處、生息、繁衍乃至散行到嶺南和世界各地的歷史見證。解開歷史上的「千年史謎」,就從2000多年前,秦朝50萬南下大軍說起。客家人,是因戰爭動亂而南遷的中原漢人。而歷史上中原漢人向嶺南移民,從古至今都是持續不斷的。

台灣苗栗縣通宵鎮有一個馬家村,村中現有400戶人家,都姓馬,而且自稱來自陝西扶風,是馬援的後代。據說其祖上跟隨鄭成功的部隊來台灣,與台灣另一個「陝西村」情況相仿。村中建有「扶風堂」,每年農曆正月初二,都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馬英九曾到馬家村「認祖歸宗」,以後每年都要在正月初二這天來到馬家村,參加祭祖活動,用客家話和鄉親拉家常,和鄉親們合唱客家歌曲《客家本色》。

「客家」是偉大的漢族民系,延續了很多中原古漢族文化習俗。一部客家史,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歷史上的客家民系,英賢輩出,功績卓越。[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