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世界客屬第28屆懇親大會在新竹

世界客屬第28屆懇親大會在新竹
江彥震
世界客屬第28屆懇親大會,將於2015101618日在臺灣新竹縣隆重舉行,這是全球客家人最盛大的懇親聯誼活動。新竹縣誠摯邀請大家蒞臨,與全球客家鄉親交流,暢敘鄉情,共聚世客一家之樂。
  新竹縣長暨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邱鏡淳表示:「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沒有理由不團結,透過團結,善用社會資源,客家才能日益壯大,2015年的客屬懇親大會在新竹縣舉辦,希望獲得各縣市的認同,尤其是客家縣市的支援,新竹縣政府有信心可以辦好懇親大會。」
 縣府民政處簡報世界客屬總會2015年懇親大會三元素,分別是“世界客家文化嘉年華”、“全台客家義民祭”、“世界客家民俗展演”。並分動態活動有義民打頭陣與客家舞獅陣、彩繪神豬創意踩街、客家文藝晚會、客家婚俗迎娶、客家山歌民謠比賽、客家迎神賽會、客家美食比賽、客家民俗技藝展示等。
靜態展覽有「客家義民」全台攝影比賽、紙糊藝術展覽、彩繪神豬創意比賽暨展覽、客家食衣住行文物展、客庄十二大節慶風華、東方美人茶藝展、客家鄉土書畫展、客家農具展、客家文化論壇等,內容精彩可期。
詳細的活動日程為:101609:00~16:00全球客家發展會議(新竹場)(全球客家文化經濟論壇)1.全球客家風俗與信仰,2.全球客家文化觀光旅遊與飲食,3.全球客家文化創意與經濟產業。18:00~20:00天下客家相見歡。1708:00~17:00客庄小鎮漫遊、09:00~11:00主席團會議,15:30~17:00國際花鼓藝術節踩街。18:00~22:00世界客屬懇親團圓之夜。1809:00~10:30客家產業博覽會、國際書畫文創特展,10:00~12:00海峽兩岸中小企業交流座談會,14:00~16:00圓幕音樂會暨會旗交接。
新竹縣位臺灣西北部東經122度、北緯22.5度,北臨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以雪山山脈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部面向台灣海峽,西接與新竹市交界。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除鳳山溪頭前溪中下游沖積平原外,其餘大多為丘陵、台地及山地。新竹縣行政區域劃分為竹北市、竹東鎮、新埔鎮、關西鎮、新豐鄉、峨眉鄉、寶山鄉、五峰鄉、橫山鄉、北埔鄉、尖石鄉、芎林鄉、湖口鄉等1縣轄市、3鎮及9鄉;新竹縣縣花為茶花,縣樹為竹柏,縣鳥為五色鳥。
新竹地區古稱「竹塹」,遠在人入墾之前,即為原住民道卡斯平埔族賽夏族泰雅族世代聚居之地。1654荷蘭殖民台灣時,曾對居住竹塹地區海岸平原的平埔原住民進行戶口調查。分布於今香山、鹽水港一帶的道卡斯族竹塹社計有149戶,523人。1661年(永曆十五年),明鄭大軍進攻臺灣,鄭成功部將楊祖率左先鋒陣軍隊於新港仔(今苗栗縣後龍鎮)、及竹塹一帶屯墾。幾個月後,遭原住民攻擊,楊祖負傷退回赤崁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台灣併入清朝版圖 ,竹塹劃歸諸羅縣管轄,漢人再度墾殖竹塹地區。1691年福建泉州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餘人和福建銀同同鄉以暗仔街為中心往市區發展,同時向竹塹社族人取得土地墾植,廣興水利開發良田,形成閩南族群移民聚落
1723年(雍正元年),大甲溪以北析置水廳,廳治即設於竹塹(今新竹市),成為清朝時期北台灣之重鎮。拓墾規模較大者如1725年粵籍徐立鵬帶領族人進入今竹北市竹東鎮新豐鄉等地墾殖;嘉慶年間,粵籍吳氏會昌公派下族人亦從桃園南崁、中壢、楊梅等地播散至竹北二堡(今關西鎮)展開拓墾,形成客家移民聚落。
1875年(光緒元年),淡水廳拆分為新竹縣淡水縣基隆廳,竹塹即於此改稱「新竹」並首度設縣,其範圍包括今桃園市社子溪以南地區、新竹縣市、苗栗縣臺中市大甲溪以北地區。1887年,新竹、苗栗分治,新竹縣轄區縮小為今桃園市社子溪以南地區、新竹縣市、苗栗縣中港溪以北地區。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台灣割讓日本後,初期行政區劃變更頻繁。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分全台為20廳後始趨於穩定,當時新竹地區設為新竹廳,下轄新埔樹杞林北埔頭份南莊五支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拆苗栗廳分併入新竹廳及台中廳,新竹廳轄區擴大為今新竹縣市及苗栗縣。1920年(大正九年)9月,廢廳置州,合併新竹廳、桃園廳新竹州,下置8郡(包括今桃 、竹、苗等地),州治設於新竹市中正路是城市軸線。
1945年(民國34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將新竹州改為新竹縣,轄區不變,同年1030新竹市升為省轄市。由於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設於新竹市的縣政府依法遷出新竹市,經有關官員及各級民意代表多次研討後,改設於桃園鎮;桃園鎮正式成為新竹縣治所在,管轄區域包括現在的桃竹苗三縣市四十六個鄉鎮區。
1946年(民國35年)原新竹縣竹東區竹東鎮與寶山鄉改為新竹市竹東區和寶山區。1950年(民國39年)臺灣省進行調整行政區劃,新竹縣拆分為新竹、桃園苗栗三縣;新竹市降為新竹縣縣轄市,原所轄香山、竹東、寶山區劃出改為新竹縣香山鄉、竹東鎮、寶山鄉。1982年(民國71年)7月,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自新竹縣劃出,並將原新竹縣香山鄉劃入新竹市,再一次改為新竹市香山區。並同時將縣治遷建竹北市。目前全縣共轄有139鄉。
至十九世紀後期,西部沿海平原多為閩南籍移民聚居地,中部河谷平原及丘陵地多屬客籍移民與平埔族聚居,而賽夏族、泰雅族則退居於東部山區。早期新竹縣郊區多務農的客家人,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設於新竹市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於新竹市東區1990年代位於湖口鄉新竹工業區也逐漸從傳統產業聚落轉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落,使得新竹縣儼然成為北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
新竹縣地形多元,氣候溫和,農產豐盛,傳統農產品有甜柿水蜜桃海梨柑桶柑東方美人茶高接梨柿餅等。全縣客家族群約佔總人口數的84%,是典型的客家大縣,並以「好客竹縣」(Hakka Hsinchu)著稱。本縣從農業到科技的轉型、從傳統到現代的結合,還有隨著科技發展遷入的新移民,形成多元融合的族群結構與文化特色。『科技、文化、大學城』,是多數人來到新竹縣感受到的改變。
近年來新竹縣積極推展縣內觀光休閒產業,每年持續以「山、湖、海」三大特色景點舉辦觀光季等系列活動,推廣新豐、竹北濱海遊憩區、峨眉湖景點及山地美人湯泉;數百公里山線與海線的自行車道規劃更是提供了民眾休閒運動且落實綠色生活的最佳方式。
在人文古蹟層面上,隨處可見客家農村淳樸的景象,更可循著前人的足跡,藉由名人故居的探訪,走進光陰的迴廊裡,這裡有縣政府用心為您打造的一系列的名人故居,歷史洪流下縮影小世界大人物,將呈現在各位眼前―張學良故居園區、蕭如松故居園區和吳濁流故居等,期待大家來造訪這歷史縮影下的放大鏡。
這些豐富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文化特產、休閒景觀、山水風光,趁著懇親大會,不妨親自造訪這個擁有山湖海之美的新竹縣。
新竹縣政府為了提供民眾在假日時擁有更好的旅遊行程,特地規劃出了五大遊憩系統讓您選擇,分別是『竹北─新豐─湖口濱海遊憩系統』、『竹北─新埔─關西客家文化田園遊憩系統』、『芎林─橫山─尖石山地文化遊憩系統』、『北埔─峨眉─寶山老街茶香遊憩系統』、『竹東─五峰─清泉雪霸國家公園遊憩系統』,每一個遊憩系統都有不同的特色,讓您輕輕鬆鬆玩透新竹,體驗新竹的人文風情。
新竹縣的主題樂園數量頗多,包括位於關西鎮的六福村、位於新豐鄉的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位於橫山鄉的萬瑞森林樂園、位於北埔鄉的綠世界生態農場、位於竹東鎮的成豐夢幻世界,以及位於新埔鎮的新竹楓育樂中心。新竹縣尖石鄉有尖石溫泉,此外數量甚多的登山步道亦是運動健身的好去處。
在新竹縣五大遊憩系統中的雪霸國家公園、大霸尖山、上坪溪谷、馬武督探險森林、綠世界生態農場、司馬庫斯越嶺、觀霧森林遊樂區、新豐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李棟山風景區、內灣老街等等好玩的地方都能讓您留連忘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客家義民信仰和精神中心”的『義民廟』就在新竹縣的新埔鎮,大家可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前往禮敬、參拜一番,以示崇敬。[20150810]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抗日英雄─簡大獅

抗日英雄─簡大獅
江彥震
「生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猶感大德,萬勿交日人,死亦不能暝目!」
寧願在中國被處死而不可得…被大清出賣給日本殖民統治政府的可悲臺灣人,清國在臺最後英雄…簡大獅。他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因為向清國請求庇護,反而被清國出賣給殖民統治政府的典型悲劇人物之一。
簡大獅,名忠誥,號大獅1870年出生在台北滬尾(新北市淡水區)(曾自言本籍宜蘭十六坎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南靖縣梅林坎下客家人。日據早期的抗日領袖。日本據臺初期抗日活動此起彼落,其中又以北部簡大獅、中部柯鐵虎、南部林少貓勢力最大,被稱為「抗日三猛」。後來簡大獅、林少貓入祀臺灣的忠烈祠,被尊為「民族英雄」。
簡忠誥少有勇名,富民族平等思想。市井傭工請見,亦禮之若上賓焉。曾經在廈門旅遊時,偶然在途中看到一個西方人欺凌一華人,又有一華人袖手旁觀,其色若自得者。大獅覺得可恥,乃擊旁觀者之頰而罵之曰:「若視同胞受辱,不引為恥,反顧而笑之,誠無恥之尤者也!」西方人見其勇敢,立即退走。
年輕時回南靖掃墓祭祖,並在當地練習武術,卻因與人比賽,遂將宗祠門口的石獅子舉起來繞行鄉里,眾人稱他「氣力過石」,於是為簡取為「大獅」,從此以簡大獅三字知名。後返台,在滬尾開設武館。
甲午戰爭國敗於日本,簽立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臺灣人民隨即掀起反割臺運動。簡大獅多次謀劃進京刺殺李鴻章,都被親友勸住而未行。1895年,日本鐵蹄踏進臺灣,臺灣民主國北部淪陷。
日本人在臺灣進行燒殺淫掠,簡大獅一家深受其害。簡大獅控訴日本侵略者的惡行:「日人無理,屢次去我家尋釁,且被姦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母與嫂死之。一家十餘口,僅存子侄數人,又被殺死。」他發誓與日本侵略者“仇不共戴天”。
於是簡大獅開始起事,但初役出師不利,被日軍打敗,便以大屯山為根據地,出沒流竄於淡水、士林一帶,一度企圖進攻淡水,卻因實力不足沒有成功,後來只好與盧錦春領導的抗日軍合流,共同以金包里、淡水、士林等地為勢力範圍。簡大獅參與較大規模的抗日戰役,是在189758。那一天是日本總督府按照馬關條約讓台灣人決定去留的最後期限,北部著名的抗日軍領袖陳秋菊等人決定讓日本人漏氣一下,簡大獅受邀率眾參與。
抗日軍六百多名,攻擊臺北城。首次攻打江頭,斷開引北電話線,轉而攻瀘屋街,與日軍巷戰於天后宮,打死打傷日軍三百多人。這次聯合進攻台北城的行動,由於組織協調沒有做好,跟日軍在大稻埕進行正面戰後,始終打不進城內,被迫撤退。18988月,盧錦春向臺灣總督府投降,簡大獅勢單力孤,也在823率部眾向臺北縣知事村上義雄提出投降請願書,910日正式歸順。歸順後,總督府讓他們承包士林通金包里的道路工程。
但日本公務員仍然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統治者官僚作風,加上日本警察的橫暴。將歸順者以驅趕奴工的方式從事開鑿道路。僅僅經過一個多月簡大獅自知910日的歸順是絕對的錯誤,並在芝蘭堡燒坑寮計劃在同年1211再度進行武裝抗日。同時和仍在山中堅持抗日的詹、番等取得連繫,並發檄文給予已歸順的徐祿、盧錦春等舊日抗日同志,秘密連絡上士林南大街的潘盛清要求金錢上的幫助。另一方面,簡大獅暗中構築要塞,備置武器的舉動,引起參事官石塚英藏對他起疑,於是,簡大獅在詹、番、徐祿等人的資助下,預備在1211再度舉事抗日。
此時,後藤新平民政長官再度派遣使者要與簡大獅談判,簡大獅開槍將使者趕走,日本警察得到密告並採用先發制人,於簡大獅再度起義的前一日即1210日進攻簡大獅的抗日基地燒坑寮。簡大獅及其部屬遭受日軍偷襲,雖然奮勇抵抗,但義民軍被殺害或被逮捕者極眾。日本以軍警混編為十四路進山圍剿,雙方激戰了半天,簡大師的抗日軍幾乎全滅,根據地燒坑寮也被佔領,簡大獅在同志犧牲的掩護下逃出日軍設下的嚴密包圍,進入大屯山山區,在走投無路下,於明治32年(1899年)偷渡福建廈門,再轉往漳州,請求清國庇護。詹、番至同月21日,不幸被敵軍格殺。徐祿先後逃入山中,後來密航廈門。日本政府惟恐簡大獅回台作對,要求清廷交出簡大獅。
在此之前,日本曾在18985月逼迫清廷宣布『福建不割讓』宣言,這項宣言使得日本在福建的勢力大增,簡大獅對這項資訊毫無所知,逃到福建有如飛蛾撲火。1900(明治33)1月,臺灣總督府為了處理和清國關係的事務,設立了『對岸事務掛』。隔月,日本即要求清廷官方逮捕簡大獅(有一種說法指出,清廷官吏曾經接受日方的的賄賂,簡大獅是在清國有錢好說話的文化下被出賣的),清廷真的百依百順地將他逮捕。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明治33年),清廷應日方要求將簡大獅逮捕。簡大獅得知將受日本人審判時,到了這個地步卻仍不知覺醒,還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請願書,大意如下:
「我簡大獅,係台灣清國之民。皇上不得已以台地割畀日人,日人無禮,屢次至某家尋釁,且被姦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與母死之,一家十餘口僅存子侄數人,又被殺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聚眾萬餘以與日人為難。然仇者皆係日人,並未毒及清人;故日人雖目我為土匪,而清人則應目我為義民。況自台灣歸日,大小官員內渡一空,無人敢出首創義;惟我一介小民,猶能聚眾萬餘,血戰百次,自謂無負於清。去年大勢既敗,逃竄至漳,猶是歸化清朝,願為子民。漳州道、府既為清朝官員,理應保護清朝百姓。然今事已至此,空言無補!惟望開恩,將予杖斃,生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猶感大德!千萬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表其寧願被清朝處死之願。但是,清國官吏仍將簡大獅引渡給日兵帶回台灣處死,1900329在台北被處決。巧合的是簡大獅壯烈犧牲的日子正好是329日,即後來國民政府所頒定的「青年節」,別有一番深意。

日本多數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在提到台灣義民抗日過程時,對於簡大獅這一段經過都會多加著墨,有些還會特別冠上『簡大獅事件』,顯示簡大獅的案例在台灣史上是具有特別啟示意義的。在簡大獅之前,北部抗日軍的林李成、胡嘉猷,也曾分別於1896年及1898年逃往中國大陸。前者躲了一陣子後並未久留,又潛返台灣再度起義,1899年光榮陣亡;後者逃往大陸後,即未再返回台灣。不過,他比較幸運的是並未逗留在福建,而是轉往他的祖籍地廣東梅縣,逃過清廷的搜捕,直到1922年以82歲去世。
簡大獅處刑後,許多人為其悲傷,其中進士錢振鍠賦詩輓之:「痛絕英雄瀝血時,海潮山湧泣蛟螭,他年國史傳忠義,莫忘臺灣簡大獅。」台灣北部的武裝抗日相繼失敗,以致各地的抗日義民軍領袖,驍將紛紛亡命於中國大陸,並以廈門為基地策動支援島內的武裝抗日。日本政府對從台灣逃到廈門十分重視,並依據實際反日情形分為二種人物,一種是堅決抗日的台灣人如林李成、蘇力、許紹文、林清秀、王振輝等加上後到的簡大獅都是從事於收集武器、連絡外國勢力、派人往返廈門、台北間或親自密行台灣等策動支援島內的武裝抗日,以期東山再起。另外一批人物是到達大陸後就不再返回台灣的丘逢甲、林朝棟等台灣民主國的上層士紳階級唐山人。
簡大獅在抗日失敗後,逃至廈門卻遭受清朝官員捉拿送給日本處死的悲慘作法,令台灣人對清廷絕望至極。同時也激發出臺灣人的民族意識,和義民軍的形成,造成日軍的大難題,日人稱台灣人抗日是「民族總抵抗」、「全台皆兵」,有五十多歲的老人、有十二、三歲的少年,也有婦女站在陣頭不懼生命的危險作戰。義民軍以鋤頭、鎌刀、竹矛、劍戟等沒有火器的佔十之八九。如果稍加組織訓練日軍傷亡將會超過十倍以上。讓日本人始終席不安枕。[201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