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著名水墨畫家–江明賢


著名水墨畫家–江明賢

江彥震

江明賢,台灣著名的畫家,為近百年中國繪畫追求「引西潤中」理論的實踐者與豐碩成就者。其作品不僅表現中國水墨畫的特質與內涵,強調意境與氣韻。以寫生為基礎,加上心靈主觀表現。在構圖、形式與題材上,融合近代中西的美學精神與技法,形式與意韻兼具而開創出個人獨特的創作風格。即所謂「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將中國水墨畫的意境氣韻和傳統筆墨技法結合西洋繪畫的構圖、色彩、透視、技法以及現代繪畫理念等,創造出甚具特色的個人藝術風格。

江明賢以水墨畫享譽經年,歷時永勝。其作品融貫中西,唯美上乘,有臺灣中生代最富盛名的代表性水墨畫跨越海峽兩岸的藝壇使者在大陸舉辦臺灣畫家個展第一人水墨金州能手之譽。曾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舉辦個展。曾獲青年學藝競賽國畫第一名、師大美術系系展國畫第一名等。在臺灣、歐洲、美國、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等地舉辦個展”40多次,聯展”100多次。出版有《中國水墨畫之研究》和相關《畫集》十二部。

於台灣國父紀念館舉辦「水墨長河:江明賢創作大展」,展出50餘幅大尺幅水墨畫作,筆下盡繪多年踏訪中國大江南北景致及台灣人文采風。「水墨長河」堪稱江明賢「十年磨一劍」之大規模個展,逾36米的長卷《新富春山居圖》首度在台亮相。

《新富春山居圖》2011年完成後,曾在北京、山西與浙江等地美術館展出,台灣是首次曝光,此畫內容起自千島湖,行經新葉古村、建德大橋、三江會合處、嚴子陵釣台、桐君山、黃公望故居、富春畫舫、六和塔迄錢塘大橋,依循春夏秋冬時序並以「龍脈貫穿全畫」,江明賢表現現代建築與傳統村落交錯的當代版富春山水,也是他心目中的富春山水。

《新富春山居圖》創作緣起於2010年,前中國大陸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會中,言及兩岸分離猶如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因火毀成兩段,分藏台北故宮與浙江博物館,此言不僅促成《富春山居圖》在台北故宮合璧展出之創舉,同時,在中國國務院主導下,邀請江明賢與宋雨桂分別代表兩岸合繪《新富春山居圖》長卷。在此之後,江明賢又花了一年時間,嘔心瀝血獨力完成此幅「江版」《新富春山居圖》。江明賢現為臺灣美術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暨研究員,北京中國畫學會顧問。

1942年出生在臺灣臺中縣人的江明賢,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8年畢業後,前往西班牙馬德里聖斐南度美術學院進修,1974年獲得碩士學位。學成返國後擔任臺灣師大美術系()教授,博士暨碩士生指導教授,美術系主任暨美術研究所所長,美國聖若望大學(水墨畫)教授,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並任歷屆全台美展籌備暨諮詢委員,全台大學聯合招生術科類美術組執行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現代美術大系》出版諮詢委員,臺灣美術院副院長兼執行長。

還曾經擔任下列獎項評審委員:總統文化獎、國家文藝獎、全國美展、臺灣省美展、臺北市美展、高雄市美展、中山文藝獎、大墩獎(臺中市)、南瀛獎(臺南縣)、桃城獎(嘉義市)、竹塹獎(新竹市)、桃源獎 (桃園縣)、全台公教美展、全球中華藝術薪傳獎、全台青年美術比賽、全台學生美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共藝術、中華電信公共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巴黎藝術村駐村藝術家」甄選、各縣市文化局暨文化中心等。

亦曾擔任過下列典藏暨展覽評審委員: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臺灣藝術館、各縣市文化局暨文化中心。以及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美術類) 臺灣、臺北、臺南等藝術大學校務發展評鑑委員。

1988年七月應中國大陸文化部之邀請,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舉行個展,引起兩岸畫壇很大的震撼和影響。大陸的山山水水和壯麗景觀讓江明賢深深觸動,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與此同時,與大陸同行的接觸與交流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感到人們對藝術的渴求和熱愛,雖然當時畫家的生活水準並不高,卻有很大的理想抱負。”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黃山上巧遇“十上黃山”的畫壇大家劉海粟,兩人在黃山合作了一幅畫作,畫畢大師將這幅畫作送給了他。江明賢回憶說,劉海粟告訴他,天下名山,黃山最美,雄奇無匹。希望他能多來走走,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大陸美好的河山。    
  首次“登陸”,也讓江明賢以難以抑制的心情道出多年深藏在心底深處的宏願:中國畫家要為中華民族而畫,今後將專攻描繪大陸的山山水水。他認為,“世界美術史沒有中國畫這一章,是不完整的,而中國美術史沒有臺灣這一節,也將是一大缺憾。中國畫發展到現在,有兩大流派。一派在大陸,以北京為中心;一派在海外,以臺灣為中心,兩者合而為一才完整。兩岸畫家切磋畫藝,促進互相瞭解、彼此認同,才能達到文化上的‘認祖歸宗’”。

然而,由於當時島內特殊的歷史背景,江明賢辦完畫展回到臺灣後,事情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料,關於他的新聞時常出現在報紙某些版面的頭條。“那段日子報紙上關於我的新聞,從文化版報導我開畫展,轉而到政治版說我違反了某某條例,後來又上了社會版。”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江明賢說,“那時我還被任教的大學解職,看起來真是損失慘重,可是我不後悔,我知道文化交流的意義所在。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世界五大洲,我走了不少地方,覺得最美的山水還是在中國大陸,真是大自然的恩賜。”江明賢如是說。要畫好大陸的山水,除了實地寫生體悟,還必須多讀好的遊記,才能下筆如有神,他始終認為,創作離不開生活。“一幅成熟的作品必須包含時代性、地域性與個人風格3個要素,而一個大藝術家的養成,必須經由技巧的學習、理論的鑽研,最後萌生出屬於自己的美學思想體系。”也就是1988年的大陸之行,此後10年,他用“融西潤中,突破前人”的獨特風格,畫黃山煙雲、萬里長城、桂林山水、樂山大佛、布達拉宮……大陸的山山水水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逐漸開放和日趨頻繁,江明賢往來其間,越發“如魚得水”起來。從第一次“登陸”至今,他已經數不清自己到大陸寫生和交流的次數了。除了自己的采風創作,多年來頻繁行走于兩岸的江明賢為推動中國水墨藝術的發展、促進兩岸藝術交流作出了很大貢獻。如今,作為臺灣美術院創始人之一的他,強調說,作為由臺灣美術學界教授和畫壇具有傑出成就與影響力的畫家組成的重要美術創作與研究機構,臺灣美術院將為推動臺灣美術發展及兩岸的交流作出不懈努力。

其作品近十年來經常在紐約、香港、台北等地之蘇富比和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展出並拍賣。北京嘉德、榮寶齋、瀚海、太平洋等四大拍賣公司近年亦展出其作品並拍賣。江氏為少數跨進國際藝術活動與市場之台灣畫家之一。

國內外展覽及獲獎成績斐然:先後陸續在          臺灣、西班牙、東京、名古屋、福岡、京都、紐約、舊金山、洛山磯、香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等地舉行個展五十餘次,重要國內外聯展達百餘次。獲獎紀錄有,全台青年學藝競賽國畫第一名、臺灣師大美術系展國畫第一名、中國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曾經參加「龍岩美術館永定土樓邀請展」。據其稱他的祖先也是來自永定的客家人,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展出別具意義。

著作有: 《中國水墨畫之研究》,臺北東門出版社出版,1990;〈臺灣古蹟之美〉,自由時報副刊連載,1998-2000;畫說臺灣錄影帶72集民視「畫說臺灣」文化藝術性節目,1998-2002;《江明賢畫集》,臺灣、舊金山、洛杉磯、東京、福岡、京都、香港、北京等地出版共二十集,1970-2009;〈江明賢的水墨藝術〉,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藝術學院主辦,「臺灣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風格的挑戰与形成-我的繪畫歷程与創作理念〉,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出版,2005;《水墨畫教學光碟六集》,華視「美術系」教學節目,2005-2009;〈傳承与發揚-臺灣師大美術系所水墨畫教學的方針与影響〉,藝術論壇四期,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發行,2006;〈臺灣水墨畫教學〉,香港教育學院主辦「水墨畫教學与創作學術」研討會,2006

〈水墨畫與西方現代繪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世紀初藝術-海峽兩岸繪畫展暨學術」研討會,2007;〈李可染與臺灣水墨畫壇〉,北京中央美院美術學研究所主辦「李可染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漫談中國水墨創作之問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首屆兩岸四地藝術論壇」,2009;〈庸凡削盡留清秀黃君璧的藝術與教學生涯〉,北京中國美術館主辦「黃君璧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坐看雲起中國水墨畫創作之危機與轉機〉,北京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山水畫高峰論壇,2009

其作品典藏在臺灣:總統府、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歷史博物館、臺灣師大美術館、中央圖書館、臺灣傳統藝術中心、高雄市文化中心、臺中縣議會、臺中縣文化中心、臺中縣港區藝術中心、嘉義市文化中心、國泰金控、華泰銀行、元大證券、鴻禧美術館、順益美術館、鳳甲美術館、臺灣創價學會美術館、佛光緣美術館、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寄暢園藝術基金會、陳中和文教基金會、中華兩岸藝術基金會等。

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江蘇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山東孔子美術館、浙江博物館、黑龍江博物館、四川樂山博物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文化部中華文化聯宜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美國:加州亞太博物館、加州包爾美術館、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等。[20160701]
                                              

客家典型–劉盛良




客家典型–劉盛良

江彥震

1939年(民國28年)318,時值日據時代末期,正當台灣經濟困頓,民生凋敝,百姓生活難以為繼的艱苦歲月,劉盛良出生在台北縣的土城鄉,三歲時隨著父母劉金松等遷居中和鄉,那個時候中和鄉還是一片稻田,劉金松乃租一塊地以務農為業。七歲時,劉盛良又隨父母遷居新店鎮,住進一間廢棄的豬圈。此時年幼的劉盛良卻甘之如飴,認命吧!從此內心暗自立下誓願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貢獻社會,回饋鄉里,孝敬父母。

父親劉金松為了改善生活,在耕作之餘又兼做牛販,有時候為販售牛隻往往外出兩三天或一星期方才回家,卻把牛隻留在家裡,因此每天在上下學之前後都要把牛隻先餵飽足,劉盛良在小學時期就已經體會謀生的辛苦。

身為長子的劉盛良在寒暑假兩個月期間都要留在家裡幫忙農事,從整地、除草、收割樣樣都來,除了自己的田要耕作之外,還要到外地耕作賺錢。而一般的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可以不必上學又不必工作到處去玩,或者去學習才藝美化生活。在劉盛良的記憶中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幾乎未曾參加過學校的旅行,僅僅參加過兩次遠足和郊遊。

劉盛良自國小五年級開始就與叔叔等組成農事耕作隊,暑假兩個月期間幫人家插秧、除草,所賺的工錢除了繳交學費之外,尚足夠家裡幾個月的生活費。如此持續很多年,直到高中畢業為止。雖然家裡的田事如此繁重,劉盛良大豐國小畢業後仍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臺灣師大附中、再上台北市成淵高中。

因家境貧寒故高中畢業後先去當兵,退伍之後,就買一輛破舊腳踏車到中央市場去批菜來販售,由於收入有限又改行開西藥房,收入雖然不錯,但因為沒有執照常遭取締,很快就收起來。只好再回家挑肥種菜。

1964(民國53) 適逢新店鎮第八屆鎮民代表選舉,當時25歲的劉盛良被鄰里鄉親簇擁推出來競選新店鎮的鎮民代表,結果一舉高票當選,從此踏入政壇。所謂天助自助,劉盛良的命運終於有了轉折。

具有強烈的上進心的劉盛良有感於高中畢業謀生不易,經過自修苦讀之後,8月份報考學費比較便宜的大同工學院,結果皇天不負苦心人,考上工商管理學系,雖然其學費比較便宜,但家境清苦的他一個學期880元學費卻要分三期繳納,情非得已也。

由於兄弟眾多,開支澔繁又沒有固定收入來源,身為長子的劉盛良只好挑起重擔,母親向親友借了3000元要他去做父親先前經營的小豬生意,為此劉盛良必須早上三點鐘就要起來拉著“力阿卡”到中國飯店以及西門町的金陵飯店載餿水回新店養豬,五點要到景美拉豆腐渣到桃園販賣後,再抓小豬回來販售,下午出席鎮民代表會,傍晚再到學校去上課,下課回到家已經十一點了,吃完晚飯,洗澡、就寢,睡覺時間不過三個鐘頭;如此每天周而復始,半工半讀,直到大學畢業為止;後來更擴大經營,因緣際會又經營飼料批發零售,以增加收入。由於每天睡眠嚴重不足,疲憊不堪,因此出門在外奔波經常發生意外,造成幾十次大小車禍,嚴重的所載豬隻肚破腸流,輕則人身肢體外傷難免,幸好沒有斷手斷腳,生命至今仍能倖存健在,劉盛良自認平時心存善念,隨處助人,所謂善有善報,自然受到上蒼的眷顧,因此常懷感恩之心,每遇國內外重大災難他都慨然解囊,捐款救助不落人後。

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曾任莊敬高中教師,景文專科學校講師。又在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研究,亦曾在軍管區司令部後備幹部訓練班第103期結業。並以民意代表期間的傑出的表現獲得肯定,故蒙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人文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擔任鎮民代表期間表現傑出,自然而然更上一層樓,參加第九屆台北縣議員選舉,果然不出所料,又高票當選,由於表現受到鄉親的肯定,連選連任三屆。

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胼手胝足奮鬥打拚,從販售小豬,經營飼料生意等事業逐漸有了基礎,又因緣際會涉入建築行業,如今已是多家建設公司的負責人,並且成功跨足其他行業,聲望日益崇隆,陸續擔任數屆的立法委員。從1989年(民國78年)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之後陸續當選第三、四、六至201221卸任第七屆立法委員為止,總計劉盛良歷經48年的民意代表生涯。他在卸任前夕在立法院發表卸任感言:「本席自民國53年,25歲起就擔任民意代表至今幾近半個世紀,從民國79年起擔任立委前後有22年之久,這是人生難得的「機遇」和「歷練」。因此可以說「為民喉舌」和「為疾苦奔走」,及爭取建設,立良法,修惡法,監督政府建立清廉政治,是本席一生事業的寫照,更是本席奉獻一輩子的「志業」,本席非常珍惜這項千載難逢的人生奇遇,始終將「觀世音」聞聲救苦,使之離苦得樂的偉大精神奉為此生志業的圭臬,雖不能及,然心嚮往之。」因此,201155日曾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頒發第一名立委獎。

劉盛良在事業有成之後,應黨國、鄉親、社團等殷切期盼,積極回饋參與社會活動,曾任國民黨中央客屬服務總會總會長,組發會副主任委員及中央委員十餘年迄今;立法院國民黨團書記長、委員會委員長及委員會召集委員等。也曾經擔任台北縣新店後備軍人輔導中心主任,新店國際獅子會會長,中華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理事長,中華關懷社會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北縣警察之友會理事長,台北縣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台北縣愛魚協會理事長、台北縣商業總會理事長、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龍岡親義總會理事長、世界龍岡親義總會主席,及中華世界民族和平展望會會長。20158月底,劉盛良再度應客家鄉賢殷切的呼喚,出任「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之職,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及客家文化傳承與弘揚,老驥伏櫪,繼續奔走海峽兩岸。

由於劉盛良的聲望和對社會的影響力2012年榮獲馬總統聘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而擔任「中華世界民族和平展望會」會長八年期間,每年均舉辦『世界和平大會』,馬總統也親自出席了六次,吳副總統來兩次,在台南市舉辦鄭成功復台對台灣建設和文化發展紀念大會馬總統也親臨致詞,足見總統對劉國策顧問的重視。劉盛良歷經國內、國際社團的豐富洗禮,親身體驗民間需求、社團之間、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動、及推動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也因為在各種社團豐富的歷練讓劉盛良體驗另類的精彩人生。

劉盛良從出身貧困,年少肩負家計,半耕半讀,憑藉「硬頸精神」打拚,努力向上,終能出人頭地;事業有成之後,行善積德,遇有災害急難,或貧而無告者,慷慨解囊回饋社會,毫不吝惜;畢生為客家文化傳承創新、客家族群的權益,以及兩岸和平發展奮鬥不懈,堪稱『客家典型』。[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