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學鼻祖─羅香林
江彥震
羅香林,1906年10月19日 出生於廣東興寧縣寧新鎮水樓村石陂窩的客家人,字元一,號乙堂。羅香林在全家五個孩子中,排行最小,上有兄長四人,兩位姊姊,故倍受父母寵愛。羅家世居東門外俠坡鄉,其先世原居江西寧都。是著名歷史學家、客家學開創者、中國族譜學肇基人。梁啟超等撰文指客家人非漢種,後來羅香林的研究作出結論,指客家人為最正宗漢人,引發後來中國及世界名人是否客家人的爭奪戰。
其父羅師揚(幼山、希山)先從教,後從政,曾擔任鄧仲元的幕寮,歷任興甯中學、龍州師範學校的校長;興甯縣縣長,以及廣東省議員等職務。他思想開明,富於革命情和愛國心,成爲當時興寧縣德高望重的士紳。在興甯縣的革命志士中,有不少曾受教於他。
羅香林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在家鄉接受教育,成績出色。1924年畢業於興民中學後離鄉赴上海讀書,主修英文和數理化學。1926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系,由於性喜史學不久轉入歷史系學習,先後從師于多位名師大家,如朱希祖、陳寅恪、王國維、顧頡剛、馮友蘭、許地山和梁啓超等人。193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他升入該校研究所繼續深造,專門從事唐史與百越源流等問題的研究。並於1931年兼往燕京大學研究所深造。
據其同鄉兼同學,曾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的榮啓東 博士日後回憶,他如此評價羅香林說:「在清華求學期間,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青年,我們一班同學都覺得羅 教授是一個老成持重、生活樸素、不苟言笑、勤學明理的青年,課餘時間多在圖書館用功,很少參加一般同學通常的娛樂生活,亦很少在運動場活動。但他並不是一名書癡,而是一個和藹可親常肯幫助別人的同學,對於學術時事和人生的問題,都有心得,非常健談,且常有高見。惜其父于1932年去世,羅香林請假休學返鄉奔喪,此後再未複學。」
1932年,羅香林在廣州中山大學擔任秘書職務,兼任廣東通志館纂修;同時接受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邀請,在廣州從事粵東人種研究。1933年,他升任副教授職,主授地方誌之研究。1934年,他受聘爲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教授,主授中國民族史和隋唐五代史等科目,同年九月兼任國立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講授南洋史和華僑史等課程。1935年,羅香林在南京與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希祖教授的女兒朱倓結婚。1936年,應廣州市長曾養甫的邀請,羅香林出任市立中山圖書館館長,同時在中山大學歷史系兼課。任職館長期間,他創辦了《書林半月刊》和《廣州學報》等刊物,推動學術研究之風。
1938年,抗日戰局吃緊,爲保圖書館藏珍貴圖書不落入敵手,羅香林奉命用船將大批圖書運往大後方廣西,得以保全。此後,他在專心任教於當時已遷至雲南徵江的中山大學。不久,他又隨學校遷回粵北。執教之同時,羅香林亦潛心於考古研究,並取得重大成就。他先後在桂林西山觀音峰上發現唐代摩崖佛像,在廣東東江的紫金忠壩發現孫中山先生前世家譜的原本。他亦因此成爲研究國父孫中山的權威學者之一。
1940年,編撰《國父家世源流考》一書。次年,發起「中國史學會」。1942至1949年間,羅香林先後在重慶和廣州,任教、任職於中央政校和中山大學;擔任廣東省政府委員,以及廣東省文理學院院長,仍兼各大學教席。1947年至1949年,任私立廣東國民大學特約教授。
1949年,羅香林移居香港,先後在文化、新亞等學校任教。1951年受聘爲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更曾出任系主任,此後十七年之久,他一直在中大任教,直到1968年榮退爲止。之後,他又應聘擔任香港珠海文史研究所所長兼文學院院長,直到去世。他後半生在香港繼續以教學和研究爲職志,多年在教壇上辛勤耕耘,培養出大批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並且他長年筆耕不輟,出版專著四十餘種,論文二百餘篇,其在教學和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確立了他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
1949年,在香港廣大書院,新亞書院和香港大學任教。1956年至1968年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更曾出任系主任。1969年後,任香港珠海書院文學院院長及中國文史研究所所長。羅香林致力於學術教育凡四十七年。
其學術思想受其父親與浙東事功學派影響最大,主張學問與學業並重,提出道器並溶理論,故其學術研究範圍與時代息息相關。如民國二十九年以前,國家多難,於是研究民族史,因民族問題而涉及方志之研究,及在上庠講學,兼授唐史,蓋唐之豐功偉績,足以提高國人之民族自信心。
1937年,羅 先生在廣州發現花縣官祿士洪族所藏的洪秀全家譜《花縣洪氏宗譜》,根據研究分析證明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是出自客家系統。寫成論文《太平天國洪秀全家世考》。
1941年,羅先生根據在廣東紫金忠壩孫桂香家譜索閱的《孫氏家譜》舊鈔本,研究得出這是與孫中山上代有關的唯一族譜。隨後又查閱有關資料,得出孫中山上代原居廣東紫金,第十二世連昌公(孫中山祖先)于康熙年間,因抗清失敗而遷居增城,後再遷香山涌口門村,稍後移居翠亨村,提出孫中山是客家人的論斷。1942年,羅先生撰寫成《國父家世源流考》,詳細説明孫中山家世系統、歷史史跡以及其民族思想淵源,開孫中山研究之先河。
在基督教信仰方面,羅香林可謂"大器晚成"。其前半生雖曾有機會接觸過基督教,但因其醉心于治學和研究,屢屢錯過。雖有問道之心,但並不熱心於"宗教"之事。1949年到香港後的他,已經飽經戰亂與顛沛流離之苦,歷盡世間之滄桑。加之他是史學家,看盡人類歷史之過眼煙雲,以及現實世界中的變幻不定,故追求信仰之心愈加強烈與迫切。羅香林與全家定居在新界的粉嶺,在該地有一所信義宗崇真會所建立的客家人教堂–崇謙堂。該堂主任牧師萬福民熱心向客家人傳福音,通過鄉誼關係,他到羅家探訪,與羅香林相見交談甚歡。此後,在萬福民的引導下,羅香林對基督信仰認識日深,不久即決定受洗歸入基督。其夫人朱倓亦早有皈信基督之心,於是夫妻倆偕子女二人於1951年1月在崇謙堂,由萬福民牧師主禮,正式受洗成爲基督徒。此後他對信仰孜孜以求,在生活中努力實踐。每逢主日,必偕夫人去崇謙堂作禮拜,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
1954年,羅香林擔任崇謙堂董事會副主席;次年又被按立爲長老,與其他牧師、長老一起負起牧養教會的責任。由於他熱心侍奉,謙卑仁厚,不僅在教會中德高望重,而且也爲崇真會總會所倚重。他先後出任總會董事、教育部長,和副會長等要職,1977年又被推選爲崇真會會長,領導在港九所屬的各堂會和學校。他還代表崇真會加入香港基督教的聯合組織「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除教會事工外,羅香林也在教會歷史研究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在其八種"乙堂叢書"中,有《中國族譜研究》、《國父之家世及學養》、《唐元二代之景教》和《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等四種,皆爲其中國基督教史方面的研究佳作,大大推動了基督教史的研究和發展。爲此,他享有中國基督教史的"史學大師"之美譽。
抗戰軍興,認為團結圖強,非有精神領袖,以作國人思想與行為之榜樣不可,於是研究 國父。國父之研究,始於發現孫氏族譜,逐擴而研究譜牒之學。晚年避灘海隅,意有所鬱結,又鑑於大陸「破舊立新」,摧毀我國文化,於是發憤著述,宣揚我國傳統文化不遺餘力,惜天不假年,於1978年4月20日因肝病逝世於香港,享年72歲。香港學界和教會界人士共1200餘人參加了他的安息禮拜。人們讚譽他爲"基督的好見證,信徒的榜樣,衆人的模範",這幾句話可說是對這爲集學者和基督徒爲一身的前輩的美好概括。
羅香林服膺學以致用之原則,曾於抗戰時期任職於中央黨部。任教於香港大學達十七年之久,著述亦以此時期最多,然若謂致力於自己之理想,則以晚年主持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史研究所凡十年,最為稱心。其夫人朱倓,為史學大師朱希祖長女,育有四男一女,除一子夭折外,男文、武、康,女榆,均能克承箕裘,各有專長。
羅香林學術成就卓越,著述豐贍,其「乙堂叢著」,更屬享譽士林、學人傳誦之作。出版著作有:《粵東之風》、《客家研究導論》、《藩鎮制度沿革考》、《高級中學本國史》(修訂本即《中國通史》)、《劉永福歷史草》、《先考幼山府 君年譜》、《羅芳伯所建婆羅洲坤甸蘭芳大總制考》、《唐代桂林西域人摩崖題刻考》、《國父家世源流考》(1972年與《國父之大學時代》合而為《國父之家世與學養》、《中夏系統中之百越》、《唐代文化史研究》、《中國憲政之進程》、《乙堂文存》、《中國民族史》、《客家史料匯編》、《國父的高明光大》、《國父在香港之歷史遺蹟》、《客家源流考》(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1973)等等眾多著作。曾經主編過《香港崇正總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等刊物。[20120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