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自序─太陽昇起的地方


自序─太陽昇起的地方

西晉末年中國爆發了八王之亂,此時匈奴趁火打劫進犯中原,使中原成為一片異族的領地。大量不屈服於外族侵略者統治的中原漢人(其中很多是仕官貴族)選擇南下避亂。因為南方平原地區均被其他人佔據而無法容納大量的中原南遷漢人,所以中原南遷漢人主要選擇了贛、閩、粵三省交界的山區作為居住地。

封閉的環境使得這些人保留了古代中原文化,形成了保留大量古音古韻的客家話,並吸收了當地土著居民的文化,形成了一個以保留古代中原文化而著稱的新的民系——客家民系。隨著客家話在宋代的最終形成,客家民系隆重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客家,一個因中國古代歷史上五次大規模戰爭製造的中原南遷漢族難民形成的漢族第八大民系,發動了中國近現代史上三次革命運動——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國共內戰的土地革命及其二萬五千里長征,寫下中華民族悲壯的歷史!

客家人一千多年來輾轉遷徙,南遷渡江後,集中匯聚於贛、閩、粵三省邊境山區,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占了優勢,並形成自己的大本營,客家民系始得在此形成。客家人的大本營即“贛閩粵交界客家地區”。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廣東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在遷徙過程中逐漸匯聚形成著名得客家四州,梅州、贛州、汀州、惠州。福建三明市寧化縣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也被稱成為客家祖地。在艱辛開拓、勇敢創業的過程中,將一個民系散播於國內17個省、區和海外84個國家與地區,使之成為漢民族中一支人口多、分佈廣、影響大的一個舉足輕重的民系。

客家人又能經由族群內部自發的,經由懇親會形式,定期聚集一堂,像一家人一樣,敘親情、談鄉誼、建立共識,謀求共同的發展。這種團結與凝聚力是其他族群中少見的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就是卓越的人文精神,也就是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精神。正是客家民系千百年來遷徙發展並保持強大凝聚力、創造力的根本所在。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客家人世界性的聯誼組織,起緣於香港崇正總會。19719月間,為慶賀香港崇正總會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廈落成揭幕,世界各地47個客屬團體的250個代表匯集香港,參加有關的慶典活動。活動大會決議,將此次大會定為“世界客屬第一屆懇親大會”。此次大會還決定,以後每兩年召開一次懇親大會。為推動「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因而特別成立「世界客屬總會」,會址設在台北,成為散居世界各地客家鄉親經貿、情感的交流平台。迄今為止已召開過23次大會,得到了海內外客屬同胞一致好評和鼎力支持。

懇親大會定期而持續的召開,既加強了華僑及華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溝通了海內外客家人之間的聯繫,以親情和客家文化為橋樑,構築了國內海外客家民系大通道,藉由客家文化圈、經濟圈的促進,更有效的強化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近年來,由中華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所倡辦的“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已經連續在北京、廈門、台北及龍岩舉辦了四屆了,也引起兩岸鄉親的熱烈反響與共鳴,形成別開生面的親情和文化活動。

客家文化的獨特之處,在於存留著豐富的中原古風。雖然由中原遷至南方山區乃至東南亞、南北美乃至世界各地,仍能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保持中原古風。既承襲遠古遺風,又肇源於新環境的守禮重義、好學問、講倫理的風氣,充分表現出了客家族群的氣質。

客家經過1600多年的發展,目前海內外客家人口的總數究竟有多少?雖然並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一般估計約在六仟多萬到一億人左右,分佈在中國大陸17個省、180多個縣市,散居在海外84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客家族群被譽為日不落族“,只要太陽昇起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口散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其分佈的情形如下:

 

一、中國大陸客家人口分佈

客家地區根據過去和近年各地學者的調查資料排列出來。下列縣市是中國客家人分佈的縣市,由於屬於階段性研究,所以只能作現時的參考。

 

江西

贛縣南康信豐上猶大余崇義安遠龍南全南定南寧都於都廣昌興國瑞金會昌尋烏石城銅鼓18個。

福建

長汀寧化清流明溪連城上杭武平永定建寧將樂泰寧11個。

廣東

梅江梅縣大埔蕉嶺平遠興寧五華紫金龍川和平連平陸河新豐仁化樂昌陸豐普寧深圳惠州(惠陽惠東、等下屬縣區)等。

廣西

博白縣陸川縣防城港市合浦縣浦北縣15個。

四川

非純客家縣市:通江達縣巴中儀隴廣安合江滬縣滬州內江富順隆昌威遠資中安岳仁壽簡陽成都新津雙流新都溫江金堂廣漢彭州什邡西昌會理32個。

重慶

非純客家縣市:重慶巴縣涪陵合川

貴州

非純客家縣市:遵義榕江

湖南

非純客家縣市:臨湘平江瀏陽醴陵茶陵炎陵攸縣安仁常寧耒陽永興桂東汝城江永江華郴州宜章18個。

香港澳門客家人口分佈

香港澳門客家雜居各處,約占當地居民十分之一。

二、臺灣客家人口分佈

今日全臺灣約有17.5%人口是客家人。但由於臺灣人口中有七成餘為閩南族群,大都市:如臺北市高雄市或其他零星地方也有許多客家人,但是因為沒有說客語的環境,很多人的文化認同已經有所改變,甚至數代前即不通曉客語,同化於鶴佬人,成為「福佬客」。

另有一說,台灣的族群最大的是客家族群,這可由茶葉移植來台開始說起。台灣的茶種最早來自於安溪,安溪屬於客族,台灣的種茶歷史與漫延是自淡水小平頂,北新莊起順著大屯山、內湖、南港、文山、三峽、大溪、竹北、苗栗、竹南、公館、三義跨至台中東勢、鹿谷、竹山、溪頭、嘉義等,由這一系列的走向可以證明客族來台的時間並不比漳泉人來台少或短。

據《2004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臺灣新竹縣、苗栗縣超過60%是客家人。其次桃園縣40.1%、新竹市30%、花蓮縣29.8%、屏東縣23.2 %、臺東縣20.4%、高雄縣19.6%。雲林縣、澎湖縣、臺南市縣、連江縣、嘉義市縣、金門縣等則最少,比例不足10%。其他縣市則在10~20%間。臺灣客家人主要聚集在靠山的丘陵地,多形成客家人為主的村莊,保有濃厚的客家文化。個中代表如:

海陸(海豐、陸豐)腔:桃園縣觀音鄉新屋鄉楊梅鎮富岡地區。新竹縣:全縣(除了竹北市關西鎮部分地區)。花蓮縣花東縱谷平原。台東縣:池上、鹿野。苗栗縣:南庄、三灣、西湖。

四縣腔:桃園縣中壢市龍潭鄉平鎮市楊梅鎮新竹縣關西鎮部分地區。苗栗縣:不靠海的內陸地區。高雄縣屏東縣六堆地區

大埔腔(東勢腔):臺中縣:豐原市東勢鎮石岡鄉新社鄉

詔安腔 雲林縣:崙背鄉二崙鄉西螺鎮桃園縣:八德市部分地區、大溪鎮的黃興村。台北縣:新店市的安坑庄。南投縣:中寮鄉部分地區。宜蘭縣:部分地區。

饒平腔(楊梅腔):桃園縣:部分地區。新竹縣:芎林鄉紙寮窩地區。花蓮縣:部分地區。

三、海外客家人口分佈


亞洲


美洲


歐洲


非洲


大洋洲


本書內容主要分五大類,一是「客家風情」,敘述散居各個角落客家的民情風俗、生活環境、節慶活動、懇親大會的盛況與花絮等等。千百年來客家人不斷的從中原向南遷徙墾拓,自然而然形成處處為客處處是家的族群,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始終堅持要把祖先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下去。客家先民為尋求生活環境的改善與安定,並從不斷的向南遷徙中,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不屈不撓的硬頸精神,才能挑戰惡劣的大自然環境繼續生存繁衍,乃至如今枝繁葉茂遍布海內外。

二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就是「硬頸精神」也就是擇善固執的精神,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根本。其所涵蓋的愛國愛民反壓迫反侵略;勤勞刻苦,努力開拓;勇敢無畏,革命精神;摯誠團結,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的品性特質,正是中華民族"中華精神"之所在。

客家人雖歷經千年的磨難與淬礪,始終傲然屹立,如今遍佈全球每一個角落,而且人口已達上億之多,可以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足跡,號稱“日不落族”,具有特殊表現的傑出人士何只千萬,本書所述者僅為極少數象徵性的人物而已,主要係應媒體之邀,作為選擇性的標的,苦於篇幅所限無法盡興,初無軒輊之分,和標準可言,取捨純屬機緣,難謂其公平性,遺珠之憾自是難免;前作“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的客家精神篇,已經對部份傑出客家人有所敘述,本書可謂“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之續集。

三是「客家探索」,自從客家學興起之後,客家學已成為顯學,有關客家方面的學術論述,何只汗牛充棟,篇幅所列均為筆者過去在媒體所發表過之文章,基於「愛客惜客」的心態,就教方家,野人獻曝,貽笑大方之處在所難免。偏狹之論,還望鄉親回應指正,所謂真理愈辯愈明,或可建立客家共識亦未可知。

四是「附錄」,列舉媒體對客家議題相關之報導,藉以增廣見聞,集思廣義,以維繫各地鄉親休戚與共的族群情感。

謹此以為序。

江彥震  謹識  20111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