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闽台江氏源流

闽台江氏源流

作者:来源: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家中心 江彦震 | 2009/12/3 | 阅读:



江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根据姓氏统计,江姓在大陆是第79大姓,在台湾,江姓则是第25大姓。江姓是由古老的嬴姓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了。江姓的起源可以从3000多年前周朝时代的“江国”,一直上溯到舜帝时的伯益,甚至更早的颛顼帝。据《通志氏族略》和《姓谱》记载,江姓的始祖是颛顼帝的玄孙伯益之后。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是颛顼帝的后代,而颛顼帝则是被称为人文始祖的黄帝轩辕氏的孙子,由此看来,江姓的始祖伯益,本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
颛顼帝的一支子孙于3000多年前受封于江国(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古称淮阳)。嬴济是第一位开始与“江”字结缘的人,他的子孙又在河南地区蕃衍了两、三百年,一直到周惠王(公元前623)时,正好传到嬴济的第十六世孙江贞当国,这个小国才被强大的楚国所灭。
国亡之后,江国的后裔一方面依照当时的习俗,纷纷“以国为氏”而姓了江;另一方面,江贞又率领族人来到山东地区的济水流域,另立基业。济阳,顾名思义,就是现在山东省的济水之南。晋朝时曾在此地设置济阳郡。他们的历代子孙在山东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长时期享有盛名,于是,江姓的“济阳”郡望,就这样很自然地产生了。
另一方面,在老家河南淮阳,也有很多江国后裔在继续繁衍。淮阳,则是指河南的淮水之南,也就是现在淮阳县一带地区。这就是江姓“淮阳郡”的由来。由此可见,江姓家族的郡望固然有“济阳”与“淮阳”之别,而实际上,在血缘方面根本就没有二致。“济阳”与“淮阳”,都是江姓家族的郡望,字面上虽有不同,实际的内涵却完全没有什么两样,不管是属于“济阳郡”或“淮阳郡”,天下的江姓中国人,都是上古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也都是光荣的黄帝子孙。
江姓起源于河南正阳,而早期的江氏族人大部分也是在河南的淮阳、祀县、兰考一带繁衍发展,并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大户。经由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江氏族人逐渐向山东、江西、浙江及闽、粤等沿海一带发展繁衍。
关于江姓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江姓始于姬姓。周昭王夫人观白虹而有孕,生子两手握拳不开,昭王之即开,左手有纹曰公,右手有纹曰羽,加公于羽为翁,遂赐姓为翁,名曰溢,食采翁山,其地属青州盐官郡,卒,谥端明王。传至二十四世弥伦公时,赧王政衰,诸侯侵夺,公耻之,不忘厥祖,因指其地为姓曰翁。又历九世,宏公避新室之乱,隐居南阳,与邓羽为邻,不复出仕。及至十一世名轩公者,于唐时为闽州刺史,乐山水之胜,遂居闽之莆田竹啸庄,为人闽之始祖。
及至十一世茂禧公仕泉州,择地而居焉,厥孙维庠、维序,皆登仕籍。迨至十四世有讳何公者,生子干(乾)度,官至郎中,生六子: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建隆元年进士,特授承议郎、尚书礼部员外郎兼殿中丞、上柱国、赐绯鱼袋,分姓洪,号敦煌,居朱子坊;次子处恭字伯虔,宋雍熙二年梁灏榜进士,官泉州法曹,妣林氏,分姓江,号济阳,居淮阳;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建隆元年与长兄同登进士,官剑南少尉,本姓翁,号盐官,居竹啸庄;四子处朴字伯悖,宋开宝六年进士,官泉州法曹,妣陈氏,分姓方,号河南,居竹啸庄;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妣陈氏,分姓龚,号武陵,居马栏;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次兄同榜进士,官朝散郎、韶州通判,妣陈氏,分姓汪,号平阳,居东林。当时六子皆荣,人称之曰“六桂联芳”,建坊于莆。
因此,“洪、江、翁、方、龚、汪”六桂本一家。由于这个典故发生在福建,这个六姓联宗的关系,只在南方各地才有。而海外各地的“六桂”联宗组织处处可见,也是由于他们的祖籍大多在闽粤两地的缘故。
不过要在整个江氏家族中分辨出“济阳”、“淮阳”或是“六桂”,并非易事,因为当时翁干(乾)度的次子改姓为江之后,沿用了属于江姓的郡望“济阳”。因此,时至今日,只要是江姓人家,祖传的标志、堂号都一样。
所以台湾的江姓,也主要是由这两支人马组成,一支是以“济阳”或“淮阳”为表记的江氏,一支则属于“六桂堂”。换句话说,“济阳”与“淮阳”之江,是江氏家族的本支,“六桂”之江,则是后来才加入这个姓氏的。两者之间,姓氏相同,血缘却各异。
当年江贞率众人避居山东济南,传百四世至江塙,于宋朝末叶因为避兵乱,迁移到江西南康府都昌县,生子涛(一说溥),涛生玲,玲生英,英因曾孙万里而受赠太师惠国公。
万里(12031275年,江贞之第一百一十世孙)是宋朝南渡后宝庆间的左丞相,以峭直为太师贾似道所恶,辞官归里,元兵攻陷饶州时(襄阳之乱)说:“大势不可为,吾当与国同存亡。”遂于宋恭帝德枯元年,率长子镐及家人百余投水尽节,诏赠太师益国公,谥文忠,其父晔受赠太师周国公,被尊为人闽始祖。
其时晔生三子,除长子万里之外,次子万载同万里三子铸皆扶持帝逃入闽地,隐于同安县汤坂里。三子万顷为元兴参议,也死于襄阳之乱,所生四子分散在永定务义乡、大埔县党坪及江西各地,此后两方少有往来。由此推知,漳泉的江氏族人多为万里、万载二公子孙,闽西及粤东的江氏宗亲则为万顷公之裔。
江氏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据记载,台湾的江氏族人是在明清之际从大陆迁到台湾开基立业的。台湾的江姓,大多是宋末大忠臣江万里的后代。我们从《江氏大祖谱》及种德堂、诒谋堂的祖谱中发现,种德堂为万顷公后代,而诒谋堂为万里公后代。仔细算算,七百多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
人闽始祖晔公传了三、四世后,子孙或因避宋末时乱、或因繁衍数众而迁徙,于是各自产生的不同的始祖。平和派江千五公支派始祖为肇元公,生子敦敏(号万三)及洪启(号万四)。万三公后再传到第十六世,即南东里江厝“种德堂”开台祖江纯直
(江潜)。当时一起渡台的弟弟江纯朴公(江雄)的部分后裔,今日也分布在镇兴里一带。而俗称姜母山江的镇兴里江厝“长庚堂”的江东兴公,也属平和派,为万四公第十三世代后。
至于“诒谋堂”,根据诒谋堂祖谱和《江氏大族谱》记载,属于高头基祖的北山房祖,传至二十三世江利宾公(江曾广)时,在道光六年才来台,以教书为业。
江氏的种德堂、诒谋堂和长庚堂有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一、很大的排场:江纯直公后代种德堂的子孙有六大房,每到年节祭祖时,六房子孙不论多远都会回祖厝祭祖。到了中元节祭拜“好兄弟”时,一大群人聚集在埕前,六房子孙一字排开,热闹非凡。但由于人数实在太多了,祠堂前只能容纳二、四、六房的子孙,其余子孙的供桌,还得摆到东山国小校门对面的马路上呢!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二、多户人家同一门牌:以前的门牌号码是编在祠堂上的,即使院落再大,里面的人家再多,整个院落还是共有一个门牌号码。邮差每次都只是把信件送到祠堂里,然后就靠里面的人负责分信。还好院落里人人彼此都认识。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十几年前门牌重整后才改善。以今日种德堂为例,门牌重整后,仍有近百户人家共享四十多个门牌呢!
三、公妈不要随便分出去:祠堂里祭拜着那么多代的祖先,祖先牌位越来越多,有些离乡背井到外地去发展的后代子孙就把公妈分出去,可是不久之后,又把公妈请了回来。据说是因为在种德堂里,把公妈分出去后的子孙不能获得更好的保佑,所以还是返乡祭祖好。
四、清明节排队领私房钱:过年领红包最开心,可是诒谋堂的子孙,在清明祭祖时也能分到私房钱喔!只要子孙回来,管理委员会就会拿出基金,按年龄发钱,年纪越大,就越大包,真是“活得愈久,领得越多”啊!
五、祠堂总在神明厅前:有人说是因为神明在后方看,可以庇佑一家族。另一种说法,说是因为人将死时,要抬进祠堂,所以祠堂要在前面。传说曾有一位将死的老人家,放进祠堂后又活过来,还活了十几年呢!
其实,南方江姓的新血轮,不仅仅只有“六桂”的一支,截至目前所知,至少还有明载于下列文献的两支:《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载,今居台北市内湖区石潭里湾子的永定江氏,相传其祖由中原南迁,横渡长江,风浪大作,乃向天祈祷,如得安渡,即改姓江氏,果风息得渡。
而《江九合么阳祭祀公业建定起源》记载:“本公业之起源,乃系十三世祖江包公,昔日由福建渡海来台谋生,定居嘉义竹仔脚厝,惟不孝在短暂数十日间即登仙别世,与其同伴来台者二人乃为之料丧建墓。旋该同伴二人再渡海返福建,无奈在海途中,突然风浪大作,于是其同伴者之一向天许愿,如安全返抵福建,将来必送一子为江包公续嗣,幸得风平帆顺。经过数年后,该许愿者将一子弟即江钮公带往嘉义竹仔脚厝认墓为父,作为江包公之后嗣。做工渡日,嗣略有积蓄,惟年已五十尚未成家,适有福建龙溪人郑葛不幸逝世,其妻陈勤善经媒与江钮公结为夫妻,而陈勤善之晚子郑耀云,亦随母嫁来为江钮公之养子,冠姓为江郑。”
在中国历史上,江氏名人辈出:诸如江淹、江革、江公、江翁、江总、梅妃、江万里、江国辉、江泽民、江丙坤等等。
其中,江国辉系甲午战后因抗日保台而牺牲的烈士;江丙坤系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曾于20055月回漳州谒祖,受到了当地江氏宗亲的热烈欢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