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從新莊「三廟一院」探索兩岸客家關係

從新莊「三廟一院」探索兩岸客家關係
江彥震

前言
台灣各個地方,從開墾開發到建立家園,發展成為村落,鄉鎮以及形成都會地區,處處留下大陸先民遷徙台灣,落腳生根的斑斑足跡。就以台北縣新莊市,由村落逐漸形塑成為今日新興都市的過程,探索台海兩岸自古以來,密切互動往來的關係。
一、新莊的開發與興起
新莊市是台北縣的縣轄市,也是台灣首善之區台北市的衛星城市之一,人口達40幾萬,為台灣第九大都市。新莊的名稱即「新興的街莊」之意,因淡水河帶來的河港之利,是北台灣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清朝,十八世紀前葉,福建、廣東等地的漢人陸續遷移來台,在康熙年間,許多漢人相繼來到新莊地區開墾,一時之間,新莊也聚集了相當多的客家人。由於新莊是大嵙崁溪旁的良港,到了雍正年間從大陸來的船隻,紛紛停靠在新莊港,1750年(乾隆15年)八里坌巡檢司移駐新莊,新莊便一躍成為北台的行政和商業中心。在乾隆嘉慶年間舟船熙來攘往,商賈聚集曾盛極一時,擁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1)的美譽。為台北盆地之中心都市,土興人旺,素有「一鹿三新莊」(2)之稱。
隨著新莊平原的拓墾發展,以及移民而來的民眾愈來愈多,香火也隨之日益鼎盛。也因地利之便,新莊更成為南北交通要衝與貨物集散中心。嘉慶中葉以後,因淡水河河道淤積失去航運之便,交通輻輳地位讓予艋舺,而有「一鹿三艋舺」之稱,新莊的發展也就此停滯。沉寂一時的新莊到光緒中葉,因台灣首條鐵路的興建完成有了重振的跡象,不久旋因鐵路改道而平淡下來。
時期1920(大正9)新莊隸屬台北州新莊郡,轄新莊街鷺洲庄五股庄林口庄,是當時之農業重鎮。又因臨近台北市,新莊的商業活動也跟著興盛起來。二次大戰末期,台灣總督府為避免盟軍轟炸,疏散台北市的重要機構,把工廠都移往鄰近鄉鎮,新莊的工業就在此時漸漸起飛,奠定了今日工商發達的繁榮基礎。
台灣光復後,1946 (民國35)新莊隸屬於台北縣稱為新莊鎮。1950新莊鎮、泰山鄉分治。後因工商發達,外地人相繼湧入人口急增,1980新莊鎮因15萬人口,改制升格為新莊市。2009,新莊設籍人數突破40萬人,成為自板橋市中和市後,台灣第三座擁有40萬以上人口的縣轄市。

註:(1)摘自新莊市誌。
(2)摘自新莊市誌。
二、明志書院
明志書院是台灣北部第一所書院。書院是高等教育,相當於現今的大專院校。書院是民間教育體系之ㄧ,書院創建的方式有三種:一是官方設立;二是官民合辦;三是民間設立建造。它是一種公益事業團體,類似於今日的財團法人,須向政府註冊,受政府監督。各書院都設有「學田」,由地方捐助,以學田的收入來作為辦學的經費。而明志書院就是其中之一。
十八世紀初期,大陸福建、廣東兩省的漢人大量移入台北淡水流域開墾,隨著漢人社會的建立,把中國的文化與傳統也帶進本地。清乾隆年間新莊地區開發漸趨完成之時,有人開始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當時因為大甲溪以北都沒學校,所以胡焯猷決定捐獻半生辛苦建立的產業經營成立書院,因泰山地勢較高且近溪澗淡水,是新莊地區最早開墾之處,就選在今台北縣泰山鄉明志路二段的位置設立明志書院,被稱為北台首學。
捐產興學的胡焯猷是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的貢生,約在康熙末年來到新莊平原拓墾,與林作哲、胡習隆三人合組「胡林隆」墾號,開墾的土地分佈在今迴龍、丹鳳,經過泰山、新莊,一直至五股。胡焯猷所開墾之土地超過三百甲,佃農數在一百一十戶以上,位置大約散布在成子寮、淡水鎮水碓里、同榮等村,泰山鄉貴子坑、義學村、丹鳳里境內、營盤等地。他在1752年(乾隆十七年)獻地在觀音山建西雲寺,1760年(乾隆廿五年)捐獻水田八十甲及「瓦屋一進五間,旁有廂房十二間,前鑿池塘,上接山水,下落庄田」創建「明志書院」。(取名「明志」,取讀書人志在聖賢,為學先表「明」心「志」之意)(3),校址就在淡水廳興直堡山腳(即今之泰山),成為台灣北部第一所最高學府。次年(乾隆二十九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立碑記之(興直堡新建明志書院碑,現鑲於屋內之牆上),才改封為「書院」。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監生郭宗嘏捐給「明志書院」的田產面積比胡焯猷更大,包括長道坑、八里坌等莊,計田一百六十一甲六分,園二十九甲二分。
但當時的淡水廳衙門位於今之新竹市,因此在十八年後(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淡水同知李俊民將其遷至淡水廳城內。後來,新竹明志書院則於日據時期市區改正開闢道路(今西大路)而拆毀。而泰山明志書院的舊址仍舊收有學生就讀。光緒二十一年,台北知府規定泰山的明志書院只能稱做「新莊山腳義塾」,由於這個義塾,泰山才有「義學」的地名。
泰山明志書院真正存在的時間應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書院落成(1764~1781)之間的十八年,而後只是泰山地方的義塾。
日本人佔領台灣後,明志書院改為「國語講習所」,地方聞人蔡式穀、謝介石均結業於該所。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或攏絡台人,或推崇地方士紳,贈了

註:(3)台北縣泰山鄉文史協會創會會長張仁甫表示,胡焯猷開辦義學取名「明志」,取讀書人志在聖賢,為學先表「明」心「志」之意。
「泰山學斗」匾額表彰鄭用鑑的學識,今仍懸於鄭氏家廟內,八十四年修護時,將原落款「華山」,改為「樺山」,並加冠了台灣總督之銜。
泰山的明志書院原有規模甚大,可容納百餘人住宿,惜因年久失修而於道光年間傾毀。日據時期1921年(大正十年,歲次辛酉),泰山士紳發起募捐重建,但限於經費只建一進三間來供奉朱子及胡焯猷。直至現在明志書院仍於每年陽曆九月二十八日祭祀兩位先賢。廳內供奉「紫陽朱夫子神位」及「貢生胡焯猷祿位」。
列為二級古蹟的明志書院於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六月廿四日,因為經不起歲月的侵蝕,已腐朽不堪,加上連日大雨影響,書院樑柱承受不了磚瓦重量,突然一聲轟然巨響,整個書院,幾乎全部倒塌,坍塌的現場磚瓦散落一地,雕樑畫棟幾乎都已經遭到水浸而呈現了腐爛狀態。
胡焯猷興學的發源地明志書院歷經240年的歷史,卻在後代產權糾紛的影響下整修發包遲遲無法開工,最後終致倒塌,泰山鄉公所配合學者展開拯救書院大行動。於次年十一月開始重修,歷經一年完工。2005年(民國九十四年)九月廿六日明志書院安座,九月廿八日啟用典禮,為北台灣教育留下珍貴的史蹟。
明志書院的門聯「明德惟馨景行壯志」「窮理致知反躬實踐傳聖道應尊朱夫子」「捨宅作祠捐資興學惠鄉里當效先生」,將朱夫子治學精神及胡焯猷造福鄉里的義舉,作明確、適切之褒揚。紫陽「朱夫子」:即宋代大儒朱熹,因他曾宦遊福建省漳州、泉州兩府,對此地遺愛甚深,所以閩南地區的學校多供奉朱熹,而非孔子。貢生「胡焯猷」:貢生、監生均是指中央學校「國子監」的學生。其中貢生是指府、州、縣學之秀才表現優秀或有功勛者被選送至京城的中央學校「國子監」修習者。但亦可在監外肄業,甚至學籍在國子監而人留在家中自修。
由於「明志」名氣大,且意義深遠,所以有「經營之神」稱號的企業家王永慶先生於1964(民國五十三年)在泰山設立工業專科學校一所,仍以「明志」 為其名!
「明志書院」在泰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源頭,假如沒有胡焯猷捐田產創辦「明志書院」和郭宗嘏捐田產給「明志書院」,書院是絕對不可能在泰山出現,而且泰山也絕不會有太好的教育,明志書院在泰山的確是意義非凡,對台灣教育的影響可以說既深且遠。堪稱客家先賢捐資興學的典範與標竿!

三、觀音山西雲寺
1752(乾隆十七年),鼓山和尚省緣到五股觀音山結茅開基,奉祀觀音大士菩薩,後來才由汀州籍貢生胡焯猷獻地建寺。嘉慶年間,鄉人捐資獻地大加拓
建,日據時期為台灣四大佛教聖地之一。(4)

註:(4)台北縣地理志載:「相傳乾隆時有鼓山僧省源來此肇基。三十三年二甲進士林作哲監察御史獻地與貢生胡焯猷氏建寺。」

西雲寺奉祀觀音佛,廟後有靈泉,相傳可醫眼疾;又岩頂大石叩之作響,形如鐘鼓石,廟前神道之側有巨石長五公尺、高三公尺,一角觸地、三面懸空、風吹可動,曰風動石,不過,如今地形地貌多已改變,並不容易找到。西雲寺內有古碑及陳維英所提古聯若干,為五股鄉珍貴之古蹟,而寺外周邊環境優美,景觀望絕佳。
西雲巖寺位在半山腰上,俯瞰台北盆地視野頗佳,正殿中有同冶四年的陳維英題的古聯:「觀音山觀音坑抱觀音寺頑石頭頭盡向觀音點首,和尚洲和尚港對和尚門淨波面面好為和尚洗心」,西雲寺的整體建築顯得節制而素淨,繁複的裝飾不多,除正殿外一如傳統民宅,連裝飾也以簡單樸素為原則。正殿上方隱埋在天花板內的大木結構,採用客家建築常見的雙脊檁,但以三柁承接下脊檁則是相當特殊的作法。寺石有靈塔三座,與古剎掩映別具緻,岩之形勢,酷似南京紫金山,故有多位名仕故老,擁厝於此。
四、武聖廟
當年興直堡是台灣北部首闢大鎮,新莊地區所產的米,由苦力挑擔經米市巷到港口裝船轉運到大陸,形成新莊的繁榮發展,武聖廟也在此時興建,也是當時淡北地區最大的武廟。「武聖廟」,俗稱「關帝廟」,是一座三級古蹟。
1798年(嘉慶2年)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客家人張穆,捐錫口庄(今松山)田地為廟內香祝的產業。1820年(道光元年)新莊縣丞王承烈,會同地方仕紳林平侯(為板橋林本源家之先代)等集資重修,建為前殿、正殿及後殿。當時地方仕紳高玉峰,捐廟前的地做為香燈之資。1853年(咸豐3年)新莊發生漳泉械鬥,武聖廟也不能幸免於難,毀於大火之中。
武聖廟被毀九年之後,直到1862年(同治元年)新莊縣丞郭志緯,首先捐助倡議重建武聖廟,並託地方仕紳高國瑞進行重修工程,至1868年(同治7年)竣工,並在後殿迴廊豎立「重修」及「置產」二木碑。1945 (民國34)台灣光復,武聖廟進行第三度的修建;1979(民國68)再整修一次。之前在1957(民國46)成立梵誦團,並奉朔望之課誦。
四、廣福宮
新莊另一座大廟為「廣福宮」,又稱「三山國王廟」主要祀奉三山國王,三山國王是廣東客家人的守護神。
主祀三山神,分別是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山神祝禱,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後來果真靈驗了,使人民對三山神的信仰更加堅定。其後加入了幫助宋太祖打天下、救宋端宗脫險、抗元兵等神蹟顯靈傳說,而受朝廷詔封,三山國王便逐漸成為潮洲地區普遍信仰。2009 (民國98)1020,廣東省揭西縣三山國王祖廟曾組團前往八八水災災區,屏東縣佳冬鄉廣惠宮,舉辦祈福保平安法會,代表廣東省各界捐款2,800萬元賑災。
廣福宮建於1760乾隆25年)與武聖廟同年興建,佔地270,建物長48公尺、寬11公尺,是新莊唯一的二級古蹟。廟的建築本身保留了客家人的勤僕精神,樸實不華麗,卻展現了清朝中葉前古樸的風格。全廟木雕生動活潑富於變化,最大特色為全未上漆。道光年間,由於台灣北部械鬥頻繁,潮州籍民眾紛紛遷移至宜蘭園、新栗一帶,廣福宮因而乏人照料而香火頓衰,必須依賴遠走客鄉的粵籍移民捐款,才得以勉強維持。由於閩粵械鬥之後客家人遷出新莊,廟內香火日稀,未有大規模整修而得保古廟之風。
1882 (光緒8)6月16,廣福宮因受附近民宅火災波及而燬,至1888 (光緒14年)新竹埔潮籍仕紳陳朝網發起潮屬九縣籍民重建。並由粵曾文珍完成,由於當時資金不足,未及施彩畫就逢乙未戰事而割台。到1936 (昭和11年),由當時在「新莊街役場」任助役的鄭福任聯絡客屬同學到客家莊募款,宮得以重修,遂成今日之貌,並於1936 (民國25年)改名為廣福宮
五、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俗稱王爺或三王公)信仰乃是一種山神的自然崇拜,原本是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獨山、明山、巾山的鎮山神。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像的「介石之神」。明清時期,客家人渡海來到台灣冒險拓荒,面對土地貧瘠、瘴癘蔓延和嚴重番害,為避禍求福,轉危為安,三山國王遂成為客家移民的守護神,所到之處紛紛建立三山國王廟。
現存文獻中最早使用「三山國王」一辭,並把三山國王傳說系統化的是元代任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寫了《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明初被載入《永樂大典》。所謂「明貺廟」是三山國王廟的尊稱,「明貺」兩字是宋太宗勒封三神為國王時所賜的廟額名稱,指出相傳隋朝不知年份的二月廿五日,「有神三人,出於巾山」,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象的「介石之神」。
依據「霖田都三山國王顯靈史蹟」之記載:“三山國王”原來是有三個山的山神,因為顯靈,有過了庇民護國的功績,而被朝廷封為護國公王。這三座山,一名為「巾山」,一名為「明山」,一名為「獨山」,簡稱為「巾明獨」三山,同是在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一處地方,即現今揭陽縣屬河婆地方,河婆為霖田都內一個市鎮,以商業繁盛,人口集中,位于三山附近,故一般人多通稱河婆即為國王發蹟的所在地。
傳說隋朝時有三位神人出現,長相甚為奇偉,起初顯現於「獨山」的石洞,自稱兄弟,受命於天,坐鎮三山,並託靈於玉峰上的界石。當祂們由天而降時,附近的楓樹竟開滿了徑大及尺,顏色青裡透紅的蓮花,顯得祥瑞異常。另外,又有陳姓的鄉民,自稱看見三位神人,白天騎著馬來召喚他為侍從,不久便跟著羽化。並示以巾山為其兄弟聚集之處(巾山位於三山的中間)人們訝異神蹟,便在巾山山麓建祠祭祀,尊為化王,自此神靈聲名日益顯著,香火一天比一天興旺,凡有水旱、疾疫災難求解者,無不應驗,地方奉為福神。神人更降旨敕封祂為陳將軍。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了皇帝,被眨到南疆蠻夷的潮州。韓愈以行軍司馬,堂堂朝廷要員的身分,發放邊陲,若是一般的官吏,都會灰心得不再過問政事。然而,身為潮州刺史的他,不但沒有因而氣餒,反倒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當他得知秋天綿綿淫雨,將使結穗的稻穀帶來莫大的傷害而歉收時,立刻替老百姓向鄉土神祇的界石神禱告,等到雨過天晴,五穀豐收了,又命屬官以少牢之禮致祭,並上「祭界石神文」,韓愈的作為不僅贏得了潮民的愛戴,他的入鄉隨俗,尊奉界石神,而使蠶穀有豐富的收穫,三山國王的信仰於是深植人心。
根據劉希孟的說法,三山國王於政治上的正統性,則來自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平定南漢劉振,和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親征太原滅北漢劉繼元時的兩次「顯靈」。宋太祖在位時,南漢屢犯邊陲,多次派遣使者勸諫無效,太祖派潘美率領軍隊討伐,南漢君主劉振被逼到廣州柵頭附近,依峙山谷築木柵困守,潘美獻計火攻。當時潮州太守王侍監為求得勝仗,向山神禱告,結果風雲大作,雷電交加,火勢格外猛烈,劉振的大軍因此落敗被擒,平定了廣東沿海。
太祖去世後,宋太宗為了完成一統天下大業,親自率領大軍征伐北漢,兵分三路夾擊,圍至太原城下,忽然見到三位揮戈馳馬的金甲神人協助,逼得北漢君主劉繼元開城投降,旗開得勝當天,還看見神人站立在太原城上,經仔細端詳,原來是潮州的三山神。於是詔封:「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並敕廣建廟宇,歲時合祭,賜額「明貺」。這便是後人尊稱三山國王的由來,也是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的原因。
嗣於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再賜加廟額「靈廣」兩字,自此廣東潮州等地均建有廟宇,隆重奉祀。而我們在廟裡所見的神明裝扮係三山國王神像擬人化的現象,是仿桃園三結義劉關張,大王仿劉備是白臉,二王仿關公是紅臉,三王仿張飛是黑臉甚且加刀痕成為花臉。大王也有黑臉是受香煙薰久的緣故。至於三山國王的姓氏和生平是後人為了尊崇而加的,以增加三山國王的民間信仰程度。
但據嘉慶二十三年《廣東通志》所記載,即使在三山國王傳說史實的發生地─廣東潮州也不過只有兩座廟,其他嘉應州、惠州府等地都不見三山國王廟的存在,可見三山國王並沒有廣泛受到客家人熱衷的祭祀。
但為何到了台灣,三山國王從一個香火潦落的小神,搖身一變成為客家移民一體尊崇且香火鼎盛的主神呢?推究其原因是三山國王是屬「山神」。因為受清朝初期渡海禁令的約束,早期客家籍移民台灣人數偏低,移民潮也延遲多年,縱使在中南部平原地區開始落腳,但肥沃的可耕土地早已被佔,所以多數只得轉往山區墾殖,然而山區瘴癘叢生,謀生不容易,加上山區裏有嚴重的「番害」─山地原住民,於是能在山裡發揮神威,保護鄉民,且又能和鄉民「溝通」的三山國王,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台灣客家人重要的守護神。
明朝末年鄭成功曾帶領眾多福建、廣東兩地的部將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抗清,一方面也從事墾殖,以厚植實力。清朝以後,仍然有許多的民眾不顧清廷的渡海禁令,大量移民來台。當時許多客家人也隨著這股移民潮遷到台灣,他們所到之處紛紛建立三山國王廟供奉祭祀。
根據1958年民俗學家劉枝萬的一次調查,台灣共有124座三山國王廟,在全島被統計的87種奉祀於兩個縣市以上的廟宇中,排名第七。但是,由於廟宇遍布偏遠的鄉村,又有部份處於毀壞、重修和新建的變動中,要完整的進行數量統計並不容易。
歷史學家陳春聲根據各種調查資料互相校正核對(民85年),發現台灣的三山國王廟當在170座左右。除了這些以三山國王為主神的廟外,還有很多主祭其他神明的廟宇也配祀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廟分布在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東部地區從宜蘭、花蓮到台東都有分布。只有桃園和澎湖例外。分布較多的地區為宜蘭、屏東、彰化、新竹四縣,都是明、清時期客家移民的重鎮。其中又以宜蘭縣境內的三山國王廟最多,共有31座。
不過各地的三山國王廟名稱,有的以其他稱之。例如位於彰化縣溪湖的「霖肇宮」、台北縣新莊的「廣福宮」等。據考證台灣最古老的三山國王廟,是位於彰化縣溪湖鎮中山里大溪路的「霖肇宮」,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創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也是台灣三山國王廟中香火最旺盛的。
有句話說「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必定有客家人;沒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未必是沒有客家人。」所以現今在被視為福佬人縣市的中南部: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等,都存在著多座三山國王廟,就是很多客家人在這些地方生活過的遺跡;反之桃園縣,客家人的約略占半數之多,竟然沒有一座三山國玉廟。苗栗縣是客家人佔多數的縣份,但三山國王廟僅有四座,一座在苗栗市,一座在卓藺鎮,兩座在頭份鎮,廣大而且甚受「番害」威脅的公館、頭屋、大湖、獅潭、南庄等地區,卻沒有三山國王廟。新竹縣的湖口、新豐、竹北、新埔、關西等市鄉鎮,其中新埔、關西二鎮曾經受「番害」熾烈的地方,也僅有一座三山國王廟在關西鎮而已。這種現象,有學者以為在這等地區的平埔族人,早就懂得漢族人的文化習慣,在於經濟上不輸新入墾漢族的成就,在地方領導階級占有地位,他們雖然是熟番,熟番也是番,漢族方面不方便提議建立防番的三山國王廟,轉而選擇建立其他寺廟以求平安的結果。
五、結語
從以上為教育移民子弟所創設的「明志書院」,乃至後來供奉朱夫子、胡焯猷貢生的神位,觀音山西雲寺供奉觀音佛,武聖廟供奉關公,廣福宮供奉「三山國王」,都是由先民從大陸將原鄉文化隨著移民的腳步直接移植過來台灣;因此,台灣客家的語言、生活習慣與文化和大陸原鄉可以說系出同源,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兩岸應該和平發展,相互扶持,共創雙贏,才是全體中華兒女,明智的抉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