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客家文化與畲族文化的關係

客家文化與畲族文化的關係
江彥震
在客家先民來到閩粵贛交界地帶之前,此一廣大山區原本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這些百越民族,在過去的文獻中有著各種名稱:山都、木客、蠻撩、莫搖、理、理撩、山越、桐蠻、桐民等等。這些統稱為百越的土著居民,至遲到南宋時期,已有畲民之稱。客家先民來到此一區域以後,先是與畲族先民在內的各百越族土著錯居雜處,南宋後經由互相矛盾衝突,而融合同化。因此,客家文化與畲族文化的關係最為密切,幾乎到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難以分辨的程度。
畬族自稱“山哈”(山客),意為住在山裏的客戶,傳說畬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畬族使用漢語客家方言,通用漢文。據中國大陸2000人口普查畲族有710,039人,列第19大少數民族。畲族世居地主要分布於福建浙江江西貴州廣東湖南六省,其中尤以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最為集中,其次為福建寧德市,全國政協寧德市副主席藍秀珍即是其中之一。中國大陸31個省市區均有分布,多數與漢族雜居。1984630建立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居住較集中的地區共建有57個民族鄉。其主要姓氏有盤、藍、雷、鐘等。
據謝重光、鄧曉華等學者專家的研究,客家文化與畲族文化是互相學習而相互影響的,促使各自本身的文化更為豐富而多元。先從畲族影響客家的方面來說:唐、宋時期中原人民的服飾與客家人的服飾差別甚大,卻與畲族服飾類似,顯然是受到畲族的影響所致。以婦女髮髻來說:“過去客家婦女的辮髮很多是盤成高髻的,狀如獨木舟,謂之「船子髻」,繫以紅繩,插以銀簪,髻上可套涼笠,髻端外露前翹,笠沿周圍垂下長約五寸的五彩布條,微風吹來,彩條飄拂,確是別有一番風韻。
以前客家婦女穿的是右側開襟上衣,右襟沿及衫尾四周,綴以花邊,寬紋一寸。褲頭闊大,褲檔較深,褲腳口亦綴以花邊;著的是布鞋,鞋面由兩片色布縫成,鞋端略往上翹,狀似小船。上面用五彩花線繡了花,身上還繫著圍裙,用銀練子繫結,裙子狀如‘凸’字,其上半部也繡有花卉或圖案。逢年過節或串親戚時脖子上掛著銀項圈,手腕上戴著銀鐲子,打扮起來活像個畲族婦女。在衣著的顏色方面,直至幾十年前,客家人還特別喜歡一種叫做陰丹士林的布,其顏色正是屬於青、藍色的範圍。顯然,客家婦女的這種衣著打扮,也是受畲族影響所致。
    客家飲食文化受到畲族文化的影響也很廣泛而深刻。客家人很重視的棱米,就是從畲族學來的。在飲食習慣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綠荷包飯竹筒飯,也應是從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土著民那兒學來的。    名聞中外的客家風味小吃汀州八乾,有的也與畲族先民的習俗有關。
    “畲客開山種樹,掘燒亂草,乘土暖種之,是畲族人民慣用的一種生產技術,叫做種畲畲田。這些與今日畲族的種畲方式相同,而在客家山民的生活中也可見到類似的情形,特別是明清以來有一種稱為棚民的客家山民,其燒畲、種畲,與畲民已無二致。於此可見畲族生產、生活方式對客家人民影響之深。
    另外,狩獵也是客家人民從畲民或畲族先民那裏學來的一種特殊技能。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和江淮,其地多平原而少山嶺,狩獵在他們的生活中本來並不占突出的地位。但是自從遷來贛閩粵邊大山區以後,與畲民長期相處,耳濡目染,加之環境有了狩獵的可能和需要,遂使客家人民學會並精於狩獵,耕獵結合成為不少地區客家經濟的基本結構。
    由於狩獵在畲民生活中佔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獵神自古以來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家人受畲族的影響,也普遍信奉獵神。    三山國王是在今日粵東客家人中影響最大的神祇之一,不少人認為它是客家人獨有的神明。但其實粵東的福老人、畲族人民以及從粵東移居臺灣、海南島、東南亞各國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國王。    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為主的粵東土著民族的信仰。而當時粵東的土著民族,應是後來畲族與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國王信仰也是由畲族傳給客家的。
    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之一。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解釋字說:閩,蛇種。長汀縣西門外羅漢嶺就有一座蛇王宮。古老相傳沒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宮。可見這蛇王宮在客家先民到來之前即已存在,它是當地土著民崇拜蛇的物證之一。另外在長汀、上杭二縣交界處,有一座靈蛇山,山麓有蛇騰寺,寺廟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著民蛇崇拜的遺跡。
婚俗:過去的客家女子大多數夜晚出嫁,男家點蒸子或松明火把迎親,女子婚後第三天即回娘家謂之“頭轉門”。此類做法也頗似畲民習俗。
葬俗:客家人有所謂檢骨葬的風俗,其俗在汀州、梅州、贛南,以及與客家相鄰的閩南地區都很盛行。檢取骸骨貯之罐中而改葬焉。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次葬;檢骨改葬之時必須用布把骨骸擦乾淨,稱為洗骸,故又稱洗骨葬。此俗的來源,以前論者多歸之於客家人濃厚的敬祖觀念和多次遷徙的歷史原因,或歸之於爭風水。其實這種風俗也是古代荊楚蠻、五溪蠻和百越民族的舊俗,客家此俗源於蠻俗和古越俗,是客家先民與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古代湘贛閩粵土著互相融合和同化的產物。
過去論者常把客家婦女不纏足歸因於客家先民常處在輾轉遷徙中,不能沒一雙大腳。其實客家婦女不纏足實系受蠻撩風俗影響所致,客家婦女之勤勞能幹,都是歷史上受僚蠻風俗影響所致。閩西、贛南也有相似情況,其原因亦複相似。既然客家婦女承擔著這麼繁重的生產和生活事務,當然不能作小腳女人,只能作大腳蠻婆
 現在的畲民,除了分佈在廣東羅浮山區的少數人外,基本上操客家方言,或者說操與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語言。這固然反映出客家先民語言對當時土著語言的巨大影響,但土著民的語言也影響了客家先民的語言。例如在辭彙方面,據語言學者研究,客家話中表示女性長輩稱謂的詞尾等十四個土俗字,在漢文辭書中查不到這樣的詞,或雖有其字而詞義不同,因此這些詞都有可能是客家向土著借用的。在語法方面,客家話中的語序與普通話顛倒,又有來去並用只表的意思,這些都與一般漢語不同,而與泰語、苗語等某些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相近。可斷定為受百越語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就是客家先民的語言受土著語言的影響,融彙而成為客家話。
再就客家文化對畲族文化的影響來說,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和江淮,在經濟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先進,他們帶來的先進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久後都為畲民所接受,他們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學、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宗族組織、宗法制度等等,都給予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強烈的、深刻的影響。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贛閩粵交界區域之後,他們帶來的佛教、道教,對土著民的民間信仰即所謂土神淫祀進行了競爭,結果是佛教、道教獲得廣泛的傳播,連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變了原來固有的面貌,摻進了不少巫術的因素,變成一種適應當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如民俗佛教的定光佛,民俗道教的塗、賴二公,就是客家先民帶來的宗教在同化與被同化的過程中被土著民族接受的二則典型事例。
在社會風尚方面,客家文化對畲族文化的影響,以門第觀念、中原正統觀念的封建禮教觀念表現得最為顯著。門第觀念是士族制度的產物。唐末士族退出歷史舞臺,但士族重門第的觀念卻頑固的保存下來,長期支配著人們的思想,特別是支配著官宦士大夫階層的思想。
土著民族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與漢族不同,本來並沒有類似於漢族的門第觀念,特別不會有漢族的郡望和漢族的官職。但與客家人錯居雜處久了,受到客家門第觀念的薰染,竟然視自己不是出自顯貴郡望、祖上沒有任過漢族官職為丟臉,甚至以自己的土著出身為羞,也想方設法偽造族譜,把自己粉飾為漢族名門之後。客家社會流行的另一種風尚是中原正統觀念,以來自中原為榮,以南蠻出身和中原之外其他地區出身為恥,進而影響至土著民族。
土著民族剛剛跨過氏族部落制的社會發展階段,本沒受到封建禮教的浸染,在人際關係上沒有漢族三綱五常那一套,男女之間的關係也比較開放自由。後來由於客家先民中官宦士大夫階層之社會意識的影響,也由於一些地方官的整治,不少土著民也接受了漢族的封建倫常思想,並且表現在實踐上。總之,客家文化和畲族文化的互相影響、互相吸收、互相同化,都是廣泛而深刻的。不過,客家文化對於畲族文化的影響比較明顯,人們容易認識和接受;畲族文化對於客家文化的影響已消失在歷史的過程中,比較難於覺察。客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的活力,就在於它的開放、相容,在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畲族和其他民族、民系文化的有益養分。我們要弘揚客家文化,就必須正確認識這層道理。[9908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