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客家人
江彥震
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譽,為八閩第一勝跡,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其九曲溪的竹筏漂流更是武夷山旅遊的一大特點。
武夷山市(原崇安縣)由於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的特異性,從古就是客家人遷徙聚居之地。武夷山地處福建北部,東連浦城縣,南接建陽市,西臨光澤縣,北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鄰。面積2,798平方公里,人口22萬。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翠,中南部較為平坦,屬山地丘陵區,自然條件非常特殊。西北部與鉛山縣交界處有隘口,名曰“分水關”,是武夷山歷史上的九大雄關之一,是南北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原漢民南遷途徑之一。
彭祖是武夷山的開山鼻祖,彭祖文化是武夷山的母文化。武夷山客家文化就是從武夷山彭祖文化派生出來的,因而它就是武夷山彭祖文化的子文化。武夷山客家文化資源相當豐富,但長期卻被人們所忽視,成了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早在商朝後期武丁43年(西元前1208年)滅大彭之後,彭祖帶著兒子彭武、彭夷“逃亡”到武夷山隱居、開發、繁衍、生息,並在此孕育和造就了偏居中國一隅的彭祖文化。這些北方漢民族或出於精忠大義、保全氣節,或出於財產性命乃至姓氏之耽,先後多次紛紛舉家舉族南遷,一路跋涉,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南方世人罕至、極高極大、極貧極險的深山裂谷之中,才能勉強地生活下去。唯其貧,才不會有人來爭奪;唯其險,危險也就罕至。在武夷山彭祖文化母體內孕育和造就的客家文化,因此稱它為「武夷山客家文化」。
武夷山及其山下的彭祖後裔韋、姬、彭、錢、籛、暨,以及彭祖親兄弟後裔顧、蘇、溫、董、黃、參、逼、鄔、陽、晏、邾、曹、朱、顏、熊、季、連、楚、荊等族譜家譜均為“隴西堂”、“淮陽堂”、“下邳堂”、“知本堂”、“三瑞堂”等等。建甌市城區彭氏宗譜也多以“一世考名五一公”、“二世考名隱三公”、“三世考名四一公”、“四世考名六一公”等等。從這一角度看,可以說明武夷山及其山下大多先民實屬客家族群。
除了彭祖後裔之外,其他來自北方從中唐以後,陸續遷徙入境的客家人,有著悠久歷史。依著族人不屈不撓精神,在這古老山區,頑強拼博,繁衍後代,創造了耀眼的史績,譜寫了時代篇章。
武夷山市客家人分布在市區、鄉鎮,較為集中的有星村鎮、五夫鎮。星村鎮紅星村、桐木村,嵐穀鄉樟村村等人數較多。紅星塘角自然村的客家人大部分來自古汀州;聚居樟村的客家人大部來自古寧化。
人傑地靈的五夫鎮,輝煌兩宋。顯赫世家劉氏,數百年前建立“劉氏家祠”,現今劉氏家人年年在家祠開展祭祀活動。近年又新修族譜,以追根念祖,凝聚眾心。現今武夷山客家人姓氏有51個,約萬餘人。均來自閩西、 三明各縣市及江西、廣東等地。
武夷山客家人,世代弘揚客家文化。各地族親不忘宗源,追思祖德,建宗祠,立宗譜,每逢年節祭拜先祖,尊崇聖賢。力勉個人修身立志,和睦鄰里。本著耕讀傳家之義,崇尚子女教育,傳承吃苦耐勞、愛家愛國,奮力向上精神。族親婚喪喜慶,喬遷壽辰時,常用客家民俗形式,家家相幫,人人出力,貼對聯、放炮竹,吹唱飲宴,誌慶致賀。星村鎮塘角村,現有老少參加的舞龍隊、花鼓班、山歌手,多年來,在新春年宵、村民喜慶時,龍燈、花鼓繞村到家,予以黃龍拜戶,吹唱表演。舞龍隊人人精神抖擻,舞得套路分明,龍盤吉祥,花鼓班個個胸有成竹,敲得有板有眼,振天動地。山歌手滿懷激情,唱得抑揚頓挫,豪情奔放,表達了族親意氣和客家文化民俗的豐富內含。
“先人骨骸,置罌置肩。”這正暗合了客家一個風俗習慣。在客家喪葬風俗裡,稱之為“金鬥罌”,則是反映了客家有別於漢族其他族群的獨特風俗習慣,並有其明顯歷史文化因素。客家人背井離鄉準備離開北方世代祖居之地時,家產田畝金銀細軟可以捨棄不要,唯先祖的遺骨是不可丟棄的。於是在遷徙前,他們就把先祖的遺骨從棺材中取出洗淨,慎重地裝入“罌”(即肚大口小的瓶子,一般不盛東西。這裡所謂“罌”,幾乎是腹部較大能盛東西的陶甕),背在背上或肩上隨隊遷徙,待尋找到安全理想的棲身之地後,再擇吉日重新安葬。
但有些客家人長久找不到固定的居住地,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又遷往另一個地方,因而就會出現先人骸骨被葬上三四次甚至更多次的現象。這種二次或多次入葬的習俗,被稱之為“金鬥罌”文化。這對於目前發現了彭祖墓至少有四處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客家人對於祖墳位址的選定十分講究。其標準通常有三點:(一)“龍”。指山嶺脈絡,要奔騰有氣勢,發脈要雄壯,收脈要豐滿;(二)“局”。指墓址周圍的環襯(即背景),背部要靠山,可成為墓厝的拱衛,前面則要寬敞,最好是由高而低向前下方傾斜,有“俯瞰”天下的氣派;(三)“水”。指墓址前面必須有水,但水不可直沖墓宅,水道最好回環抱繞,水脈不可阻塞,要出青山不回頭,一路流向大江大河,標誌著家業興旺發達、一路亨通。其三者各主一路,“龍”主官位功名,“局”主命運順暢,“水”主財路發達。三點標準正體現了客家人夢寐以求、奮鬥不息的理想抱負。如果三者缺一,也就不完美了。座落武夷山幔亭峰下的彭祖墓(原墓址在幔亭峰下半山腰)就完全符合客家選墓址要求,充分體現了龍、局、水的自然與人文的巧妙結合。
武夷山懸崖峭壁上“架壑船棺”的揭謎,又從另一面證實了武夷山的客家習俗。這是一種葬具,分底和蓋兩部分,以整根楠木刳成,棺中有人字形竹席、細棕、麻絲、棉布和龜足木盤等隨葬品。其中棉布殘片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棉紡織品實物。葬洞是自然崖洞或懸崖裂隙,一個洞葬一個棺或數個棺。現已從一棺內發現一具人類屍骨,表明不是什麼“神仙遺跡”、“仙人葬處”,而是武夷山先民的遺骨。從船棺的造型、棺身的刀痕和竹席編織工藝來看,只有在金屬工具出現的前提下,才能有這樣的工藝成果,顯示了商周時期的歷史文化特徵,為研究武夷山社會、經濟、文化、興亡史以及氣候地理環境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研究實物資料。
現將武夷山及其山下方言與現代漢語作個比照,以佐證其為客家人無疑。例如:嘴—喙、筷子—箸、走—行、穿—著、找—尋、摘—拗、趕—趨、沒有—毛、遊—泅、轉過身—車轉身、客人—人客、水開了—水滾了、喝茶—食茶
、太陽—日頭、熱鬧—鬧熱、力氣—氣力、乾菜—菜幹、公雞—雞角、母雞—雞嬤 、童養媳—細辛臼 、丈夫—老公、妻子—老婆等等。由此可見,中古漢語中那些詰屈聱牙的字句還在客家方言中生機勃勃地使用著。
又如:賓語提前,把“給我吃飯”說成“給飯我吃”;修飾成分後置,把“母豬”說成“豬嬤”;現代人廢之不用的古詞,也還在口語中鮮活靈動,把“走”叫“行”,把“吃”叫“食”。其構詞方法也頂有意思,把童養媳叫“細辛臼”。“辛”是辛苦的意思,“臼”是舂米搗蒜用的器具,“細”是小的意思。從“細辛臼”這一古怪的稱呼裡,人們就可隱約地看出童養媳千搗萬捶任人蹂躪的悲慘命運。由於客家大多居住在大山裡,交通阻隔,交往困難,而交通也正是語言交流、趨同和差異的最重要的因素和條件。因此,“本是同根生”的方言,卻又有所差別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客家人利用山谷幽深,泉水不絕,常年雲霧繚繞,以及酸性沙土壤和亞熱帶氣候等有利條件,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造就了聞名於世的“茶的故鄉”。自唐代彭遷、彭漢、彭璫三代人繼承始祖遺志開發武夷山以來,已有種茶歷史一千多年了。古茶園完全是順乎自然的地形地貌而建成的。建在緩鈄坡、穀底鈄坡上的,形成了階梯園和鈄坡園;建在沿溪平地、沙洲、山頭平地、穀底平地的,叫做平地園;甚至有的還利用洞石岩隙,填土栽茶,建造一個奇特的盆栽式茶園等,卻從不傷筋動骨破壞自然地形地貌。可見,武夷山先民在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方面已經達到了何等水準。
“茶王”大紅袍更是茶中絕品。它僅有6株生長在九龍窠峭壁上,主幹粗大,樹形老態,分枝茂繁,岩韻超群。每年成品茶產量僅350克 左右,其色、香、味均在烏龍茶之首。1998年賑災拍賣時,20克 大紅袍竟賣到了人民幣17萬元,實屬稀世珍品。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微量元素硒,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都具有防治的效果。武夷山茶園四季色彩斑斕,美不勝收,遊人流連忘返,正好把自然與人文結合起來給“大紅袍”命名,真是妙不可言。近年大導演張藝謀就武夷山的山水設計製作一套原生態的表演“印象大紅袍”,更為武夷山增添了戲劇色彩。大大發揮行銷武夷山茶的效益。
擂茶也是客家人最隆重的一種待客禮儀,是在醇厚中見真情,在品嘗之樂中使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所以被稱為“茶中奇葩”、“中華一絕”。它與其它茶藝相比,既是一脈相承,異曲同工,又是頗具特色,有所創新。擂茶原料:主料是芝麻,配以茶葉、甘草、橘子皮、花生米等,還可根據不同季節、不同人客的口味,靈活調整。擂茶器具:擂缽、擂棍、笊籬等三件被稱“擂茶三寶”,還要配備酒精爐子、銅壺、青花碗、開水壺等。擂茶表演:人客入座,清洗三寶,搗粉配料,加入主料,不斷加水,搗成糊狀,沖入開水,過濾渣滓,裝進茶壺,斟到茶碗,敬奉人客。人客也可參與擂茶表演,賓主動手輪流擂茶,一展自己的技藝,情景交融,不時動作和擂缽發出和諧、極有韻律的聲音,真讓人叫絕。一般擂茶不加調味品,以保持“原汁原味”,只有細嚼慢嚥才能品嘗出它甘鮮爽口、清香宜人的口味,讓人難以忘懷。[201407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