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加拿大前總督─伍冰枝


加拿大前總督─伍冰枝

江彥震

加拿大總督代表國家元首,是英女皇在加拿大的代表。加拿大前任總督伍冰枝Adrienne Louise Clarkson,又譯阿德利安·克拉克森)是加拿大第一位移民總督,也是第一位華人總督。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得這位50多年前以難民身分到達加拿大的華裔嬌小女子,贏得加拿大國民的心?在這一讓世人矚目的光華之後,又有多少隱秘和不為人知的努力?從難民到史上第一位非白人總督伍冰枝神話般的傳奇故事令人稱頌。




她於193921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台山。母親是客家人,父親伍英才英國國籍,當時在加拿大政府駐香港的一家貿易機構工作,二戰時淪為日本戰俘,後被英國通過交換戰俘換回。小千金的降生給這一家人帶來了許多歡樂,但還是無法抹去他們對自己前途的擔憂,因為當時的中國大陸正處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之下,香港的前途也岌岌可危。

兩年之後,香港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伍冰枝一家不得不乘船逃往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幾個月的顛沛流離,大人們的驚慌失措,饑寒交迫和茫然無助都成為她難以抹去的記憶,深深地烙印在伍冰枝幼小的心靈上。伍氏家族在1942(民國31年),根據《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中許可華人入境的「特別個案」規定,舉家移民到加拿大,1949年始獲加拿大公民身分。到加拿大後,伍冰枝一家就住在風景秀麗的渥太華市。在和平與安寧的異國他鄉,懷著對故國家園的憂傷和思念,伍冰枝在加拿大開始了令人驚奇的人生旅程。

1944年,伍冰枝開始上學,渥太華市肯特街區小學是伍冰枝的啟蒙學校。在隨後的6年裡,伍冰枝先後換了兩次學校。由於是華人,她還必須學習外語。當時的渥太華市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居民是英國移民後代,講英語;而北部則是法國移居的後代,說法語。這樣,她除了必須學習各項課程之外,還要同時學習英、法兩種外語。小冰枝聰穎的天資和客家人勤奮的本質開始顯現出來,到小學畢業時,她不僅各門功課都有亮麗的成績,而且還表現出她在語言方面的天賦,英語、法語都取得了優異的進展。




1950年,作為當時年齡最小的學生之一,伍冰枝升入了渥太華市茲加學校讀中學,天賦和勤奮使伍冰枝迅速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學生。1956年,年方17歲的伍冰枝獲得了多倫多大學的獎學金,並進入該校專攻英語文學。在大學的第一年裡,她開始明白,作為一個來自遙遠亞洲國度的弱女子,有著和這裡主流社會迥然不同的膚色和文化傳統,要想真正在這裡立足,除了需要有優異的才華之外,還必須主動出擊,勇敢地展示自我。為此,她開始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社交活動。她的才華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同學們和老師的認可,伍冰枝很快當選為校學生會副主席。人人都知道多倫多大學有一位從中國來的秀麗的女孩。




與此同時,伍冰枝還醉心於文學和藝術,也正是出於這一發自內心的濃烈興趣,她在畢業之際選擇留校教書,教授丁尼生和白朗寧的詩歌、小說和當代比較文學。在大學期間她獲頒總督“英文文學獎”。兩年後,伍冰枝獲得了英語文學碩士學位,並決定遠赴法國巴黎大學學習法語。在浪漫之都巴黎,伍冰枝接受了法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薰陶,深刻感受到了法蘭西民族的偉大,這使她後來更容易理解法國人那種天生的自豪和驕傲。1962開始在巴黎大學文理學院修讀碩士課程。她的論文研究方向是梅瑞狄斯的詩。


1963,她和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的政治科學教授史蒂芬克拉克森結婚。由於能講流利的英語和法語。1965年,伍冰枝從法國完成學業歸來便立即進入加拿大電視業中最具影響力的CBC電視台。伍冰枝孜孜不倦連續幹了35年,採訪、撰稿、策劃和主持,伍冰枝可以說是無所不能。1975,伍冰枝與丈夫離婚,她和子女間的感情非常疏遠,直到現在他們也甚少見面。

儘管當時的許多節目今天已經不存在,但對許多迷戀她節目的人來說依然是耳熟能詳,如60年代的《阿德里安娜觀察》、70年代的《30分鐘報導》等,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克拉克森直播》,這欄節目從25年前創辦以來,一直作為CBC的拳頭節目,在每天晚上的黃金時段播出。




伍冰枝不僅以35年來加拿大最叫座的金牌主持贏得加拿大人的尊敬和喜愛,而且還以其它各種領域的傑出才華而聞名遐邇。寫小說、拍電影和文化評論影片是她的另外兩項特長。早在1968年,她就出版處女作《更傷心的情人》。兩年後,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小說《饑餓的足跡》,這兩部小說出版後,讀者好評如潮。伍冰枝敏感而豐富的內心和深厚的生活底蘊在這兩部小說中得到展露。1972年,她又出版了她的第三部作品——散文集《真實面對》,裡面展示了她對情感世界的看法。

後來,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電影和電視片的導演和製作中。1994年,伍冰枝拍攝了電影《我和伯塔斯》,這部電影使人們看到了伍冰枝在電影藝術方面的才華。1995年,她拍攝的另一部電影《他眼裡的誘惑》,被當年嘎納藝術電影節選為開幕式播放的電影之一。一年後,她又拍攝了文化評論影片《關於<英國病人>的製作》,對當年這部風靡世界的電影的色彩運用藝術作了非常精闢獨到的論述。但對伍冰枝本人而言,最能讓她引以為榮的不是小說和電影,而是電視藝術片製作。1989年到今,她的成就幾乎足以讓所有她的同行自歎弗如。在短短的10年間,她有10部以上的電視藝術片獲得國際或國內大獎。

她在新聞、藝術和公益事業方面多有建樹,19871988間,她任McClelland and Stewart出版公司主編兼發行人,並寫了幾本書。伍冰枝在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製作和主持過幾個節目,包括:《Take Thirty》、《Adrienne at Large》、《The 5th Estate》、《Adrienne Clarkson's Summer Festival》和《Adrienne Clarkson Presents》。她的廣播生涯大大提高了她的知名度。在加拿大只要提起伍冰枝,連小孩都會告訴你她是誰。伍冰枝從一名來自香港的難民,成長為加拿大最有影響的一位文化人士,並且得到了加拿大最重要的兩個族裔─英國後裔和法國後裔的認可。




更大的榮譽伴隨著她事業上的成功接踵而至,伍冰枝開始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注目,自己也願意把生命融進更有社會意義的工作中去。她開始接受一些國內和國際上的社會職務。1982年,她擔任安大略省首任駐法國總代辦,一幹就是6年。1989年到1995年,她在母校多倫多大學麥西學院擔任高級研究員。1992年因其對加拿大廣播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獲“加拿大勳章”。之後她又擔任了總部設在維也納的國際音樂、舞蹈、文化節目視聽中心董事會執行主席。這一職位多年來一直為歐洲人擔任,伍冰枝是打破這一慣例的第一位華人。最讓人羡慕的是,她不久還擔任了加拿大國家文明博物館財產管理委員會主席。在這一任職期間,伍冰枝向人們展示了她的領導藝術,尤其是19951996年間,她在妥善解決建造紀念猶太人大屠殺博物館爭論上的表現,更是令人稱道。

在各種場合,伍冰枝總是那麼優雅而又合群,靈活而又堅定。時而口若懸河,時而又惜言如金,既懂得精神世界裡的高尚,也理解凡俗人間的明達。和她交往過的人都為她的優雅、智慧和少有的親和力所折服、感染。

伍冰枝1984年起同哲學家與作家約翰索爾(曾於1996年獲總督非小說類文學獎)同居,並於19997月與其結婚,但延用前夫的姓克拉克森。她的哥哥伍衛權是一名醫生,1999年獲加拿大勳章,嫂子伍利德蕙是加拿大第一位華裔女參議員。

19999月中旬,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宣佈,向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推薦伍冰枝為第26任加拿大總督,接替當時擔任總督的羅米歐‧勒布蘭科。根據加拿大憲法,總督由政府總理提名,英聯邦女王任命,任期一般為5年。1952年以前,加拿大總督均為英國人,此後,則由加拿大人擔任。沒有人會想到,就在20世紀末期,這個慣例終於被打破。而唯一打破這個慣例的,竟然是血管中流淌著中華民族血液的華裔女性伍冰枝!她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非白人和第一位沒有政治軍事背景的總督。

由於她的出身背景,她的任命在加拿大引起極大震撼。種族主義者說她不配當總督,傳媒則盡力揭隱私,挖瘡疤。但這位資深傳媒人似乎把閒言閒語都當耳邊風。在就職演講中,她以“加拿大夢想”鼓勵人民,這下連傳媒對她也改觀了,紛紛加入追捧行列。加拿大人也認為她的任命非常適當。

卓越的才華、獨具親和力的公眾形象和超越黨派之爭的背景是伍冰枝能夠雀屏中選的最重要原因。而另外一個促成她的使命因素則是加拿大政府希望在新的千年來臨之際,跳出狹隘的民族眼光的局限,真正把一個文化多元的加拿大帶入21世紀。對伍冰枝的任命就是這一決心的最好證明。伍冰枝本人也認為,她是“第一個非英法兩大建國群族的女性當上總督的人”,對她個人而言,意義極深;而對只有100萬人口的加拿大華裔來說,也是令人鼓舞的,因為這表明華人的成就正愈來愈得到加拿大社會的認可;對加拿大而言,也反映出加拿大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2002她以加拿大總督,兼加拿大三軍總司令身分,探望了在阿富汗作戰的加拿大士兵。伍冰枝上任之初,她令總督一職帶來更多公眾注意而受到大衆讚賞。可是自她上任,總督府的支出增加了200%,遭到了公衆的質疑。但是支出增加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一些以前由政府機構支付的費用,例如安全人員,現在變成了總督府的支出。

2003,在外交及國際貿易部的策劃和資金支持下,伍冰枝和50個加拿大名人訪問了芬蘭俄羅斯冰島。有人批評她的訪問是浪費金錢。但總督辦公室反駁說這是很成功的訪問,尤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面是非常建設性的。

2004,伍冰枝前往法國參與紀念盟國登陸諾曼第海灘的典禮。伍冰枝當時是以「加拿大元首」的身分出席,但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亦同時出席,所以伍冰枝出席典禮用的頭銜在法理上出現了問題。

雖然伍總督承受了很多批評,但她比其他總督更積極的,不停的到加拿大每個角落會見加拿大的各階層人士。她曾到科索沃去會見當地的加拿大維持和平部隊;也曾在駐波斯灣的加拿大驅逐艦上度過了一個聖誕節。她也總是自己寫自己的演説稿。

雖然有很多加拿大華人為伍冰枝在文學和政治的成就覺得自豪,但有些華人認為她除了名字外,實際上並不是一個華人,例如她不懂華語。所以,部份加拿大人覺得她並不是代表任何少數民族來擔任這一職位。

 

由於風格與以往總督迥然不同,導致毀譽參半的評價。不滿伍冰枝的在野黨國會議員要削減總督的開支,務求她恪守傳統的總督職責;不過,支持伍冰枝的一方則表示,加拿大因為有一位願意為國家做事的總督,所以納稅人的金錢顯得更具價值。而伍冰枝則如此總結自己成功的秘訣:“在這個世界上,要想站在別人前面,就要變成別人眼裡不可缺少的人。”[201202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