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六堆忠義精神


六堆忠義精神

江彥震

清康熙60(1721),朱一貴亂事時,高屏地區客家先民組織六支民間義勇軍隊,保衛家鄉,抵禦外侮,這六支義勇團隊統稱為「六營」。亂事平定後,六營鄉勇解散,並將各營所在地改稱為「六堆」,康熙皇帝為感謝客家義民軍幫助平亂,特敕建「忠義亭」於西勢,奉祀先烈英靈,成為六堆的精神堡壘,因此,六堆精神即為「忠義」精神。

六堆的由來

西元1721年,時值清康熙60年,原籍福建省漳州府,在羅漢門養鴨為業,人稱「鴨母王」的朱一,因不滿清廷苛政,號召鄉里誓師抗清。當時在下淡水檳榔林(現今屏東縣內埔鄉),同樣對時政不滿的杜君英廣東潮州閩南人,自幼生長於客家庄),也率眾前來應合,但兩人因權力爭奪,開始內鬨,朱一貴於是開始對杜君英及其部屬的家鄉──屏東客家庄展開報復,釀成分類械鬥初期在朱軍首領朱一貴的帶領下,又加上杜君英所率群眾,使得清軍連連敗退;中期屢屢戰勝的朱一貴與杜君英兩人,因互爭王位而發生利益衝突,使得雙方人馬彼此不斷仇視殘殺。

朱一貴在南台灣的新園、萬丹一帶作亂,清政府無力平亂,亂軍勢力越來越強大,已威脅到六堆的發祥地「濫濫庄」,居住在下淡水河東岸地區十三大庄與六十四小庄的客家移民地區鄉親,見情勢危急,為了保護家園,緊急推派代表會聚內埔天后宮,共商大計,會中決議號召庄民組織義民軍團,團員一共有約一萬二千多人,以保護庄民的身家性命與財產的安全。

當時由來自廣東鎮屏縣湖丘墩的李直三所率領的客家義民軍,協助清軍作戰。義民軍共分為七隊,分別為:中營、先鋒營、左營、右營、前營、後營以及巡查營;營隊的成立人馬由各營所在地的附近鄉民為主;清軍在李直三所成立的義民軍協助下,連連告捷,而朱軍也潰決而散;在朱一貴事件結束之後,南台灣客家居民商議決定,除了由各營派出的菁英人員所組成的巡查營解散之外,其他各營組織轉化為民兵組織,並將各營組織改稱為中堆、先鋒堆、左堆、右堆、前堆、後堆,各營平時擔任巡視協防的工作,若遇到戰亂時,則編入軍事組織中,協同作戰。

由義民軍所組成的六個民兵組織,除作戰時會增設巡查營之外,平時仍以六隊為主。因此,關於“六堆”一詞的形成有兩種說法:一為,為與軍事組織有所區隔,所以平常時候不稱“六隊”而改稱六堆;另一種說法為,“六隊”的音近似“六堆”,因此,唸著唸著就從“六隊”成了“六堆”。

六堆”在過去是因軍事需要所成立,所以在軍事上,也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六堆”是由哪一個村落鄉民所組成並沒有一定,而是依據當時的戰事狀況有所變動;現今的“六堆”區域範圍,為日據時期前,最後一次的軍事區域規劃,也沿襲至今,其範圍敘述如下:

六堆的組織與區域

六堆所含蓋的區域範圍以東經12030線為中心,北自北緯約2125,南至2122之扭曲的長方型區塊。當時庄民們以西勢忠義祠為中心,面向下淡水河方向。左邊新埤、佳冬地區稱為「左堆」;前面長治、麟洛、九如圳寮、屏東市田寮、鹽埔七份子等地區稱為「前堆」;竹田為「中堆」;內埔為「後堆」;右邊的里港武洛、高樹、美濃、杉林、六龜、甲仙一部份、旗山手巾寮等地區稱為「右堆」;萬巒為先鋒堆(因為曾出了大先鋒劉庚甫之故)

「六堆義民軍」由各堆自行選出隊職幹部,分層負責(如總理,副總理,正副旗手,正副先鋒,長幹,督糧等),再由各堆的總理、副總理推舉出一位大總理,大總理則指揮各堆的領導幹部等;另外由各堆推派300名的壯丁,分為六旗,每旗50人;而361800人則為長輩兵員,這支壯盛的義勇軍團卻在1895因參加反抗日軍乙未戰爭而壯烈犧牲,自衛組織因而瓦解,「六堆」一詞已逐漸轉變為該地區客家族群之概念性統稱。

義民軍出兵平亂時稱為「出堆」,朱一貴亂事後百餘年間,一共出堆平亂抗賊10次,六堆的客家庄,也安定了將近200年。由於朱一貴事件的發生反而促使六堆客家庄的大團結,成為意外的收穫。然而,六堆的先民們高舉「大清」的旗號,當初只是想藉由向大清的表忠,以確保族群的生存空間,意外的因而受到清廷的褒揚,並賞賜「義民」榮銜以示寵錫,另頒「褒忠」敕額,建立「忠義祠」以供後世子孫永祀尊崇。

之後,六堆的義勇軍與日軍的兩次抗戰,雙方的死傷都很慘重,六堆義民軍為保鄉衛民,犧牲奮鬥的精神在歷次戰役中充分展現無遺,使日將桑波田大為震驚,雖然六堆義民軍由於先決條件居於劣勢而戰敗,戰勝的日軍卻不敢加以羞辱,反而相當的禮遇,親自前往六堆忠義祠祭拜殉難烈士。明治34年,日本總督兒玉源太郎也親到忠義祠參拜,除捐贈祭祀費用外,又命地方官員每年必須按時舉行祭祀大典,並且指派學生參加,讓莘莘學子從小景仰忠義精神的高貴情操。台灣光復後,調整行政區域,六堆中的美濃、杉林、六龜、劃歸為現在的高雄市,而高樹、長治、麟洛、內埔、竹田、萬巒、佳冬、新埤則劃歸為屏東縣所轄。

六堆客家的精神中心

事實上,由客家人所組成的「義民軍」並非只有南部而已,在台灣中北部亦有義民軍的成立,若真要有所區別,就僅是依據當地所對義民軍祭祀的稱謂來區別,中北部客家居民一般稱義民軍為“義民爺爺”,而南部客家人因在過去協助清軍平亂後,由清朝皇帝頒賜“褒忠”、“褒勇”敕額,因此南部義民軍一般稱為“忠勇公”,所以才有「北義民,南忠勇」說法。而六堆地區祭祀義民軍的廟宇為“忠義祠”,坐落在屏東縣竹田鄉竹田村中正路123號,祠內供俸著過去為保鄉衛民犧牲的義民軍,也是六堆地區客家人的精神中心。

歷屆六堆大總理、副總理

每遇亂事,六堆便集會推選出大總理、副總理領導應變。歷屆六堆大總理、副總理如下表:

屆別
大總理
副總理
出堆事由
第一屆
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貴之亂
第二屆
 
雍正10年(1732年)吳福生之亂
第三屆
 
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之亂
第四屆
嘉慶5年(1800年)蔡牽之亂
第五屆
嘉慶11年(1806年)蔡牽之亂
第六屆
道光12年(1832年)張丙之亂
第七屆
咸豐3年(1853年)林恭之亂
第八屆
 
同治2年(1863年)戴萬生之亂
第九屆
光緒20年(1894年)反抗日本(尚未作戰)
第十屆
光緒20年(1894年)反抗日本治台(乙未戰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