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國唯物史觀史學先鋒─郭沫若


                             
中國唯物史觀史學先鋒─郭沫若

江彥震

    郭沫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11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原名郭開貞,字鼎堂,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被推崇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中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蜚聲海內外;他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除學術作品和資歷以外,郭沫若的品格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一系列政治運動中的表現卻受到廣泛的質疑。



郭沫若祖先原居福建省甯化縣龍上下裡七都,即今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鎮。郭沫若少年時上過私塾,14歲以前對先秦學術和文化知識打下良好基礎。根據樂山《郭氏家譜》所載,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是為閩西客家人。先祖郭福安為郭子儀之後裔。郭沫若在《德音錄·先考膏儒府君行述》中云: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由閩遷蜀,世居樂山縣銅河沙灣鎮入蜀四代而至秀山公(沫若祖父),族已昌大


  郭沫若曾祖父郭賢慧之先輩由甯化縣來四川之時做苧蔴生意,採集寧化野生苧蔴,跟隨入川之馬幫,到今日之牛華鎮(即郭家早期之坐房)進行交易,並于後來開拓蔴布生意成功後繼而開設13驛站

郭沫若少年曾就讀成都石室中學。父親郭朝沛經營商業。母親杜遨貞,是一個沒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兒。1914,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後接受斯賓諾沙、惠特曼等人思想,決心棄醫從文。1921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書中洋溢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為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上海文學學社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19223月15創造季刊》問世。這一時期郭沫若的詩作,同胡適等人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作品,影響了日據時期臺灣的早期新詩創作。

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1927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1927年他就任蔣介石總司令指揮下的北伐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安慶三二三慘案之後,蔣介石著手清黨,郭沫若在朱德的家裡,寫下了聲討蔣介石的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指出蔣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紳、貪官污吏、賣國軍閥、所有一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是一個比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等還要凶頑、還要狠毒、還要狡獪的劊子手


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鑽研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金文1930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通過引用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學發展規律的論斷,證明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但此理論後來遭到黃現璠等人的置疑,黃曾於1979著文提出,認為中國沒有奴隸社會),郭沫若由此在中國開創了唯物史觀派,該學派在此後佔據了中國學術界的主流地位。

隨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綱領的中國共產黨走上執政舞臺,該書的觀點被當作之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小學課本的參考教材之一。郭沫若憑藉這一時期的甲骨文研究而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甲骨四堂,並借此於1948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

郭沫若在1937全面抗戰爆發後回國。在日期間他娶了一個日本籍妻子,這個妻子沒有跟隨他來中國。回國後前往南京拜謁蔣介石,然後發表了一篇《蔣委員長會見記》,對蔣介石進行頌揚,但並未請求蔣原諒從前的事情,不久拜見汪精衛。之後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後改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期間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戰文化運動,發動歌詠、話劇、電影等各界一同宣傳抗戰。他本人也創作了大量話劇劇本,鼓舞民心士氣,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膽》、《高漸離》等六齣歷史悲劇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歡迎。台大歷史系教授王遠義認為郭沫若等人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創了一條大眾形式與精英創作結合,現代性與傳統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學與文化道路。

1946年後,站在民主運動前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5月,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加速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技術方面急需的專門人才,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准。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長。

此後,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年,顯示出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校方針,實施科研與教育一體化政策,充分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優良的優勢,全力支持科大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宣導了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新興、邊緣、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制,形成了開明開放、相容不同學派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國科大以後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科大於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


郭沫若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歷史學,考古學等領域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著作結集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編《郭沫若全集》分文學(20卷)、歷史、考古三編, 1982年起陸續出版發行。許多作品已被譯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種文字。其中《天上的街市》和《靜夜》被選入七年級人教版課本。《雷電頌》被選入八年級課本。

1966年文革正式開始,郭沫若幾天內立即發表談話,對自己以前的作品全盤否定:在一般的朋友、同志們看來,我是一個文化人,甚至於好些人都說我是一個作家,還是一個詩人,又是一個什麼歷史學家。幾十年來,一直拿著筆桿子在寫東西,也翻譯了些東西。按字數來講,恐怕有幾百萬字了。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

郭沫若以書法聞名,風格獨具特色,有郭體之稱。在中國許多名勝地點的招牌都採用郭沫若的題字,如故宮博物院、北京四中、中國銀行、榮寶齋、中國書店、瀋陽故宮、華清池、黃帝陵、半坡遺址、吉林大學等。19786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20120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