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臺灣江氏溯源


臺灣江氏溯源

一、前言

臺灣江姓的祖籍地原自閩粵兩省,而以福建最多。福建又以永定、平和、詔安、上杭為主;廣東則以饒平大埔海陸豐為多這些地方都屬客家人地域今臺灣的江姓大部分是從這些地方遷移到寶島的上述地區的江氏其共同的入閩先祖為上杭三坪的八郎公

臺灣江氏遷台始於明末,盛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他們廣布臺灣各地,以臺北、桃園、彰化、嘉義為主。臺灣的江氏裔孫世代不忘祖根,與祖籍地關係較為密切。

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資料統計臺灣江氏人口有152,885在各姓氏中排行第25位。人口達萬人以上的縣市有:(21,805)、臺北市(17,316)、嘉義縣(13,065)、桃園縣(11,816)、彰化縣(11,766)集中居住著江姓的鄉鎮為:彰化縣員林鎮、板橋、嘉義縣大林鎮、台中市北屯區、雲林縣西螺鎮。

二、臺灣江氏世代不忘祖根

據江氏族譜記載:乾隆初年,江肇元的第四世江巽、江湘,相攜遷彰化縣燕務下堡,即今彰化大村鄉、員林鎮一帶。巽取號巽王,湘取號子澄。因此,有些族譜稱他們為「巽王公」、「衛澄公」,也有稱「江雄公」、「江潛公」。巽卒于乾隆二十六年,靈柩從基隆港上船運回大陸,安葬於平和大溪寮下徑嶺頭峒,此墓至今仍在。

1949年前,江巽的後裔常派人回祖家祭祖謁靈。乾隆中期,從江寨遷台的還有:士印、士香、士根三兄弟,開基桃園縣大溪溪畔。當時在桃園大溪一帶開墾的漳州府平和縣人氏很多,後來成為平和移民最集中的一個鄉村。在這之後,江寨裔孫調、欣、艾、勁、星、創、朝雪等也先後遷台,開基於臺北板橋、台中西屯等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增多,臺灣江氏宗親紛紛回到祖地祭祖。2006521日,臺裔宗親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回鄉祭祖。洽逢夢筆堂重新修葺,江丙坤為祠堂題詞「夢筆堂」,贈送親筆簽名書,並出資建學校,設立獎學金。

三、祖籍源自閩粵

根據族譜等相關資料記載,臺灣江姓的祖籍地原自閩粵兩省,而以福建最多。福建以永定、平和、詔安、上杭為主,《永定江氏宗譜》(2003年版)言,八郎公宋末元初開基上杭。八郎之子十二郎生有三子:長子十八郎仍居上杭三坪,次子念二郎居務義坪(今屬永定仙師鄉),三子念三郎前往廣東大埔黨坪開拓。三世十八郎公生有多子(有五子、九子兩說),據《高頭江氏族譜》(清末民初手抄本),十八郎生有九子,除兩幼子百十五郎、百十六郎留在上杭外,餘子皆外遷閩粵各地,長子百八郎居永定高頭;次子百九郎往大埔小靖龍窟坪;三子百十郎遷大埔胡寮生活;四子百十一郎遠走廣東饒平葛藤謀生;五子百十二郎往詔安;六子百十三郎、七子百十四郎沿著山路在平和大溪江寨、莒溪開基。八郎公的子孫不管生根在哪裡,都說著家鄉的客家話。自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他在閩粵的裔孫始往臺灣遷移落戶,清康熙皇帝鼎定臺灣後,客屬江氏裔孫大量遷往臺灣,就福建省而言,其中以永定為主,其次是平和、詔安。

四、江百八郎公為永定高頭開基祖

開基永定高頭的江百八郎公,到明永樂年間,8世孫(以八郎為1)成海生五子:長子添沮分別外遷海澄石斧崗頭;二子添濟傳1代後無嗣;留在村裡的三個兒子分居三山:三子添澄居村東,地名稱東山;四子添洧居村北,地名稱北山;五子添滿居水南,地名稱南山。高頭為偏僻的山區,山高嶺峻,土地貧瘠,生活條件十分艱苦。而裔孫數代蕃衍人口的不斷增多,貧困而狹小的村莊無法容納日益增多的人口,於是,許多高頭江氏裔孫紛紛出遷。明朝時代外遷的主要方向是本省和本縣臨近地方,為區別裔孫歸屬,自然分為東山房、北山房、南山房。到了明朝末年,《東山譜》記錄秋貴、阿龍等「去東都」,《永定江氏宗譜》也載,東山房的榮海(13)、永清、景沾、萬清(14)諸公,隨後北山房15代的伯春兄弟,以春昆仲等,跨過海峽前往臺灣墾殖,他們是高頭江氏最早到臺灣的。

康熙皇帝鼎定臺灣後,大批高頭人紛紛遷往臺灣島,最高潮是雍正、乾隆年間,最多時年達百餘人。後其他村莊的江氏子弟也陸續到臺灣開基,直到清朝末年。依《永定江氏宗譜》統計材料,往臺灣開基裔孫313人。

五、高頭江氏入臺後繁衍快速

永定高頭江氏裔孫自明末清初以來陸續到臺灣開基後,直到清朝末年才暫告結束。這些入墾臺灣的高頭江姓,到臺灣後人口繁衍較快,如十八世渡台祖江對賢在嘉義縣新港的後裔有4,000多人,十八世渡台者江漢瑜(字璞亭)在臺北板橋南雅莊的後裔有3,000多人,十八世渡台者江泮濱在台的後裔也有4,000多人。如今,高頭江姓的後裔幾乎遍佈臺灣,尤其以彰化、嘉義、臺北三地最多。在桃園、基隆、新竹、南投、台中等地分佈較為集中。據粗略統計,在臺灣的永定籍江氏裔孫已達五六萬人之眾,是高頭原鄉江姓人氏的6倍左右。

八郎公的四代裔孫百十三郎、百十四郎元末明初從上杭往平和移居,百十四郎在莒溪後裔待查。百十三郎開基葛布大溪後生五子:長千一郎,分住于新寨屋;次千二郎,分在南靖縣清甯里河頭居住;三千三郎,分居瓦窖;四千四郎,分在南靖縣清甯里大豐村倒水居住;五千五郎(字肇元,有一說為高頭百八郎之子),為平和始祖、另立一世,開基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江寨。

江肇元生四子,長萬一、次萬二隨母回上杭,萬三、萬四築土堡居江寨。萬三後裔於清建土樓曰「淮陽樓」,萬四後裔祖祠為「濟陽堂」。萬三、萬四裔孫繁茂,清雍正、乾隆年間紛紛遷移臺灣中北部。據平和《鴻江江氏族譜》記載,萬三公派下十四世江士印、江士香、江士根三兄弟,於雍正年間渡台,卜居於今之桃園縣大溪鎮仁和宮廟前,後來成為平和移民最集中的一個鄉村;乾隆初年,十七世祖的江日升(江暹,或江升)來台試探形勢,研判臺灣頗具發展潛力,於是返鄉奉父親江純直()、叔父江純樸()渡海來台,卜居彰化縣燕霧下堡東山鎮興莊,江純直與江純樸後代緊鄰而居,人數眾多,整個聚落分為「種德堂」和「永德堂」。

萬四公派下十三世祖的江包康熙末年偕同族親二人渡台,先居住在嘉義水上江竹子腳。江包去世後,族人於平和原鄉為其過繼一子(江鈕,1723-1804)續嗣。江鈕於乾隆初期來台,先往竹仔腳依親,三十歲時來到員林投靠東山江姓族親。中年以後事業有成,乃取陳勤善氏為妻,過繼鄭耀雲為子並冠以江姓,再生下江文彩、江河漢二子。江耀雲、江文彩、江河漢三兄弟事業有成、家族興盛,分產時將家業分成九分,並保留一部份作為江九合、江慶陽的祭祀公業;十三世東興媽劉氏魏娘(江包與江東興為親兄弟),於乾隆九年(1744)歲春,率子厚朴(名講)、質直(名曉)、江三(名劄)、樸直(名調)和江五,共五子三孫拓墾彰化縣燕霧下堡三塊厝莊(今員林東山牛埔頭) 開族;十四世江調偕侄欣、艾、動、及江星四子,於乾隆廿二年(1757)歲春舉家遷臺灣;十四世江創父子,遷臺灣淡水擺接堡;十五世江朝雪、江瑞玉(朝雲),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攜眷渡海來台,卜居今之台中北屯區七張犁。

六、《臺灣省通志》對江氏的記載

平和縣江姓遷台祖在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姓氏篇中有大量記載,其中,八郎公的四代裔孫百十二郎元末明初從上杭遠到詔安開基,百十二郎生大郎、二郎、三郎;大郎生五郎,其裔孫主要分佈在詔安北部霞葛、秀篆一帶。據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姓氏篇記載,詔安霞葛《江氏族譜》,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就有「昔典公三房往台」;明末清初,永晚江明隨鄭成功往臺灣定居。清康熙廿二年統一臺灣後,據該族譜載,又有遠明(乾隆十七年)、拖(1796)、日秋遷台,乾隆初期江萬曉子遷台南楠西鄉油車,天生、榮福遷往臺灣江厝店。而秀篆埔坪的江屋城,從十一世至十三世信彰、江三多人於乾隆年間遷往臺灣彰化縣馬烏石莊。

閩南沿海江氏裔孫在臺灣也佔有一定的份額,閩南沿海的江氏流行的說法多為宋朝末年江萬載的後代,它廣布於今廈門、龍海、漳浦、金門等地。而惠安霞里的江氏則為友傑公(其上祖待查)所開拓。這些閩南沿海的江氏裔孫,早在明末清初,跟隨鄭成功往臺灣遷徙,據臺灣《江氏大族譜》(2003年版)記載,在臺灣鄭成功部將中,江子燦為中書舍人,江勝(海澄人)為虎衛將軍,隨鄭氏來台的還有副總兵江高、副將江篇、征夷將軍江機、擊宿鎮江仰聖。清朝統一臺灣後,沿海的江氏遷移到臺灣在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姓氏篇記載有:海澄人江慶雍正年間移嘉義西堡山仔頂,乾隆年間海澄人江顯佑遷桃園大溪。今又從同安五峰、翔安文崎、惠安等地江氏族譜中發現,在清雍正、乾隆年間有數十人往臺灣發展。惠安《霞里江氏族譜》(1997年江春霆撰)載有:中固、中佛、中牽、中享、際讀等;同安五峰《嶺頭江氏族譜》(光緒年間抄本):10世宗求、11世 國治、國英移臺灣鹽水港,生9子。12世豬生(生士勤、士琛)12世狗生、豹生分居金門。《文崎江氏族譜》(民國廿二年重抄本)有:9世以鳳,11世爾看,12世際化、際孝、際祗、際標、際衛、際斷、際放,13世永居等。而13世永遂、永賽兄弟移金門前水頭,裔孫興旺。

七、臺灣江氏的特點

有關福建江氏入墾臺灣考證文章,有蘇志強的《永定高頭江姓遷台述略》、許時烺《三芝客家由來及歷史與各客家話腔調介紹》、江為珍的《永定江氏源流考》、江彥震(臺灣)的《閩台江氏源流》等。

臺灣江氏的特點 1.遷台始於明末,盛於清雍正、乾隆年間。2.其祖根皆在閩粵,尤以永定、平和為最。江姓裔孫入墾臺灣,有的是父子去台,有的是祖孫去台,有的是母子去台;也有青年人去台後再娶妻的,甚至有的是一家兄弟五六人全部去臺灣的。據高頭東山房江姓族譜載,清乾隆時,「伯祖太東峰公{十三世)裔孫、裔侄孫居臺灣不下千家」,高頭江姓遷台者之眾由此可見一斑。移居的方式多半不是出於政府的有計畫安排,而是依宗族鄉土關係的互相牽引「一人帶一人去,一家帶一家去」,移民的背景出於家族性與地域性。 3.廣布臺灣各地,以臺北、桃園、彰化、嘉義為主。

 4.世代不忘祖根。他們定居在寶島,遠隔臺灣海峽,為懷念家鄉,在定居地大都建有本宗的祠堂,如新北市三芝區的圓窗江氏宗祠、江士學公祖厝、開台江震廷公祖厝、新北市土城區開台江任康公祠堂、桃園縣大溪鎮江千五郎公宗祠、觀音鄉水尾村江琪臻公祖家、龍潭鄉三水村渡台19世祖在里公祠堂、苗栗縣公館鄉渡台祖觀妹公祠堂、台中江厝永盛公開台宗祠、彰化縣員林鎮三條里純直公開台祖家、江包祖家、新北市板橋深丘16世宏海公祠等等。

同時,還將祖家的地方神,如定光佛(大中祥符四年(1011)應邀往汀州府建廟講佛,八年正月初六日圓寂。由於他一生有功於民,如除蛟伏龍,疏通航道,祈雨為民請命,死後被客家人尊為定光佛)、東峰公(明朝嘉靖年間人,生前名江寬山,字東峰,饒平張璉為盜賊,他率領子弟抵抗時不幸與三子二侄同時遇害,後官府賜「義勇」匾。為紀念其功績,建「東峰祠」祭祀。東峰公的信仰隨江氏子孫繁衍而散佈於汀州、漳州府一帶,視他為宗族守護神,到了臺灣後,更不忘這位英靈不滅的祖先。所以在臺北三芝與板橋湳仔、四汴頭;嘉義的大林溝背、水上江竹仔腳、新港菜公厝,以及台南楠西鹿陶洋等,這幾個以江氏為主的聚落,無論他們來自汀州府或漳州府,都虔奉這位祖先神明,同時也標注了他們的客屬身分、民主公王(永定高頭村奉祀的王爺)、大人爺(生前名江際吉,明末惠安東園人)在定居地建有祠廟。更有甚者,將自己的孩子送回祖地,甚至連本人的屍骸運回老家埋葬,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平和江雄公靈柩從基隆港上船運回大陸,安葬於平和大溪寮下徑嶺頭峒,此墓至今仍在。

 5.與祖籍地關係較為密切。1949年前,絕大部分江氏的後裔常派人回祖家祭祖謁靈。不少人在臺灣創業置產之後,又回原籍置業。如,高頭東山房江勝蕃「自幼往台置產,及歸梓里,手建田宅以遺子孫」;江漢鼎、江漢北兄弟,去台艱苦創業,發達後回高東修建揆日樓;南山房江由興去台後,廣辟田園,事業發達繁榮,其後人回高南建了春暉樓、江泰松去台傳至21世,已有兄弟8人,事業興旺,其中最小的回高南建了桂馨樓,修了第1718世的墳墓,然後,又去臺灣,將樓托人代管,這些樓至今尚存。改革開放以來,永定、平和、詔安、惠安的江氏臺胞紛紛回福建祖地尋根謁祖,修建祠堂,祭拜先祖。[2012.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