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海南島的客家人


海南島的客家人

江彥震

1985年,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的著作《宋家王朝》,與1941年艾蜜莉‧哈恩所著的《宋氏家族》晚出40多年,除了都認同宋耀如(宋嘉樹)祖籍來自山西外,後者更“發現”宋耀如祖輩中有一些是客家人。

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其實是,斯特林,西格雷夫還只是說宋耀如祖輩中“有一些是客家人”。而1987年,韓拱豐等執筆的《宋慶齡原籍考實》就說:“宋慶齡的先輩是客家人,原住河南相州之安陽”。1984年,愛德格‧斯諾在所著《複始之旅》中寫到他與宋慶齡的對話,時間在1940年代。書中寫道:我們的祖先是海南島的客家人。”

據《宋慶齡年譜》記載:“父親宋嘉樹(1866-1918),原名喬蓀,字耀如,西名查理鐘斯宋。原姓韓,是客家人韓宏義之子,由於12歲時過繼給宋姓舅父,遂改姓宋。”《宋慶齡的故鄉—文昌縣》則寫到:“宋慶齡的祖父韓宏義是海南客家人,遠祖則是中原漢人,原住河南相州安陽…在南宋時期,由於中亞部族侵入時中原人相繼南遷,其中有個叫韓顯卿的人,先到浙江會稽縣任縣尉,又入粵任廉州太守。1197年渡瓊州海峽,定居文昌錦山。”中原漢民南遷形成了南方漢族客家民系,宋慶齡祖父韓宏義是海南客家人,仍說客家話,保持客家風俗。如今海南已有數十萬客家人,他們仍保持客家風俗,並說著有古漢語特色的客家話,傳統風俗中透露著古中原文明的印記。到清代這一系韓氏後裔居住在羅豆市圮烏坡村,後又遷到昌灑區古路園村。宋慶齡遠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羅豆市圮烏坡村,1950年,回國不久的韓裕豐還到那裡去祭掃。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毀壞了,但宋慶齡近代的祖公牌還放在昌灑祖居內。

《海南客家》引用臺灣學者陳運通主編的《客家菁英》(臺北,2005),該書以《客家女兒—永遠的第一夫人宋美齡》為題,介紹道:“活了106歲,跨越三個世紀的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是客家人。”“曾任臺北市北區客家會會長劉興明可以證實:當年劉興明會長(新竹關西人)考上圓山飯店電工,慢慢培養成為高級主管,都是由於蔣夫人的提拔,蔣夫人叫他小劉,有空會找他用客家話(口音接近大埔音)聊天…蔣夫人克苦耐勞,持家助夫,熱愛客家同胞,熱愛國家,令人敬仰。”

海南島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有“天之涯海之角”之稱,古為“夷蠻”之地。其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海濱風光旖旎秀麗,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豐富的土產與礦產資源。瓊州海峽寬約20公里,是海南島和大陸間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灣和南海之間的海運通道。海南島總面積約32,200平方公里,僅次於臺灣島。

客家渡瓊源遠流長。在經歷了漫長的艱苦創業後,渡瓊客家人終於在瓊島的西南山區(儋州、臨高、澄邁、瓊中、白沙五縣交界地)落地生根,安居樂業。客家話也成為當今海南語言交流的主要方言之一。渡瓊客家人能發展到興盛的今天,全靠自強不息奮鬥得來的。客家人的勤儉創業、刻苦耐勞的精神,可歌可泣,令人稱道。

據文獻記載,早在宋朝時期,就有廣東梅州、始興等地客家先賢來瓊州任職,為海南的文化教育與文明建設作出卓越貢獻。在宋末元初,江西吉水籍客家人、宋丞相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潛身渡海來瓊,訪萬甯縣東山嶺時,看見此地風景秀麗,擇居萬甯縣梁村。文天祥的兒子文環生,在宋亡之後為避難離開吉安,遷來瓊州昌化縣(今昌江縣)。由此可見,客家人渡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省現有50多萬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儋州市、瓊中縣、澄邁縣、定安縣、萬甯市、文昌市、臨高縣、白沙縣、屯昌縣、陵水縣、昌江縣、海口市、三亞市等縣市,以儋州為最。

儋州市那大鎮在明朝萬曆之前就有客家人聚居,據《儋縣概況》介紹:“那大鎮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萬曆年間設那大營。原有兩個村莊:一個叫那恁村,講臨高話,一個叫大同村,講客家話,後來兩村各取一個字合為那大。儋州市的勝利街,是地道的客家街,一度稱為“梅縣街”;儋州市南豐鎮,一直被譽為“客家鎮”。瓊中縣松濤鎮,是印尼客家歸僑開闢的圩鎮,曾稱作“爪哇街”。萬甯市興隆華僑農場,是一個以客家話為主要語言的農場,農場客家人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排華期間回來被安置在這個農場的客家華僑和僑眷。

海南島早在1905年就由客家先賢鐘鷹揚、鐘可權、楊夢蕉等在儋州那大海北街(今儋州市衛生局內)組織成立了客屬團體─“客族大同會館”,至1919年時改稱為“渡瓊會館”,新中國成立後一段時期隨著民間組織的消失而逐漸中止會務。儘管如此,但由瓊崖道尹饒芙裳題寫的“渡瓊會館”石匾,至今猶存,是客家人在海南島生息、發展、走向輝煌的見證,更是客家人精誠團結、拼搏進取的精神凝聚。

據明萬曆《儋州志》記載:客家人自高化載牛渡海經商。高化指的是廣東的高州、化州。可以肯定,明萬曆年間來自高州、化州的那些牛客,就是早期的渡瓊客家先民,而且這些客家先民是以牛商販子身分出現在誌書中的,並以那大地區為居住點。

在這400餘年間,客家人遷徙海南島曾經出現過四次高潮。第一次起於鴉片戰爭以後,終至太平天國革命前夕。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帝國主義列強迫清政府開放廣東沿海口岸,而導致在廣東的臺山、開平、新會等地的客家人口激增,勢力的擴展,逐漸形成土客相爭的局勢。在此種局勢的威迫下,該地區的客家人為了謀求出路,南遷渡瓊,來到崖縣、定安和儋縣的沙帽嶺山麓等地開山種田,後人就把這批客家人稱為老客。

之後,到了同治三年間,因廣東西路事件及客家人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影響,為了避世亂及逐客的相逼,客家人又第二次大規模地渡海來瓊,分別住於儋縣、定安、崖縣、澄邁、臨高、萬甯、陵水、瓊中等八縣的山區,前前後後一共有1萬人左右,這也是後人所稱的新客。這些老客、新客就是當今渡瓊客家人的開山始祖。

客家渡瓊的第三次高潮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初。當時,大陸軍閥混戰不迭,各稱霸一方。一些民族資本家和華僑實業家急於尋找一個相對穩定的投資環境,來發展自己的實業。與大陸隔海相望的海南島因物阜土沃,又比南洋路近一程,正好成為這些實業家所尋求的海外桃源。於是一大批客家人就分別從南洋、廣東梅興地區漂流渡瓊,在儋縣那大、瓊中縣三腳嶺等地,投資經營礦物、橡膠業。興辦萬發、僑興、聯昌、松濤等公司,創建海南客家街那大梅興街和松濤爪哇街。這次客家渡瓊,人數雖然不多,但影響很大,來客多為殷富商賈鉅子,資本雄厚,是海南橡膠種植業的創建人,後因風雲變幻,這批客家人也相繼轉移到南洋去了。

第四次高潮是在1949年至1958年間。194910月,人民解放軍南下海南島,海南建設需要大批人才。一大批客家人就從梅興地區隨軍南下瓊州參加土改隊和墾荒隊,進住到海南各縣鎮鄉村,各熱作墾植場,成為五十年代初,鞏固海南,建設海南的主力軍之一。這批客家人,文化素質較高,人數達三四萬之眾,相對集中在文教衛生界,對發展建設海南的文教衛生事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由於當時政策上的失誤,一大批饑腸轆轆的客家人,分別從廣西的博白、玉林、陸川,以及廣東的惠陽、五華、興甯、揭西等地,牽男攜女、成群結隊到海南找老鄉。這批客家人文化素質不高,但應變能力強。當年他們為了謀生,閹雞、補鍋、殺豬、剃頭、擔柴賣木,無所不幹。特別是加工副食品,更是他們的拿手戲。1962年開放自由市場時,他們重操舊業,經營、開辦糖糕餅乾製品廠等,薄利多銷,最終佔領廣大市場,搞活了那大地區的經濟,促進了市場繁榮。

如今,渡瓊客家人已發展到50餘萬人,全島各地都有零星分佈,比較集中的就在那大方圓數十裡。據不完全統計,僅那大地區的客家人就有14萬人左右。因此,今日的那大不僅是海南西路重鎮,也是渡瓊客家人聚居的中心,那大地區流行客家話。現在,海南客家話與大陸客家話已出現了異化的趨向。造成這種趨向的主要客觀原因,是客家人渡瓊離鄉後受當地語言影響所致。凡是渡瓊超過五代的客家後裔,均出現裂痕斷層的現象。當今在海南土生土長的客家後輩,就講不出,也聽不清與自己來源同宗的大陸客家話。遷徙海南島客家人是海南的開發者和建設者之一。他們對海南貢獻是非常卓越的。

遠在清道光年間,陽江渡瓊客家人麥萬楊三公開獻就在和慶海岸河上游的船肚村附近,獨資建造一座長50公尺,寬2公尺,高5公尺的船肚石拱橋,該橋經歷了150年的山洪暴雨的沖刷,至今仍完好無損。清末民國初年,楊夢焦、葉夢同等先賢創辦那大地區第一間客家學堂陶江書院。1935年鄧瑞英、李英華等名賢創辦那大第一間客家小學那大二高。陳進純在瓊中三腳嶺地區創辦瓊中第一間客家小學松濤小學。1945年至1946年,鄧瑞英、梁少海、鐘天統在那大創辦海南第一間客家中學中原中學,後改為瓊西中學,為今那大中學前身。

在經濟開發方面,渡瓊客家人的建樹尤為卓著。1904年,秘魯客家華僑曾金城先生就在那大創辦僑興有限公司,經營礦、橡膠業,開採大寶山錫礦,開闢白南、五嶺一帶的膠園,他是海南橡膠種植業的創始人之一。1928年至1936年,北美客家華僑吳業添先生集資興辦聯昌公司,第一次大規模從南洋引進橡膠苗定植。馬來西亞客家華僑鄭任良先生在瓊中三腳嶺創辦松濤華僑實業公司。蔡惠植、趙彩興在那大辦起兢業膠園;范其祿在那大石屋開闢“其祿”膠園;鄧瑞英、鄧瑞文、鄧德輝等人在那大合羅分別開闢“刻刻”、“生生”、“兄弟”膠園;楊秀春、梁少海在蘭洋南羅分別開闢“清白”、“茂山”膠園;鐘南歧、鐘翔歧、鐘宏歧、鐘明岐等兄弟在蘭洋加老分別開闢“南歧”、“翔岐”、“宏宏”、“岐山”等膠園;邱文蔚、陳道允、鐘波平、彭志賢等人在南豐那旦等地開闢“文蔚”、“道允”、“波平”、“志賢”等膠園。這些橡膠園大都於1935年創建的,至1949年前夕,已發展到較大規模。1949年後,這些橡膠園大都被國營農場接管,屬華南墾植局管轄的西聯、西培等八大橡膠農場密集於那大地區的周圍,就是以這些客家人開創的膠園為基礎發展而來的。[201204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