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河姆渡文化改變人類史觀


河姆渡文化改變人類史觀

江彥震 藍秀珍

2009526日,我們遠從台灣飛來浙江餘姚,共赴河姆渡之約。在那令人景仰的古文明遺址,吹響了七千年悠揚笛音,沐浴古文明絢爛曙光;追尋先人勤奮耕耘的足跡,譜寫新時代偉大詩篇。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在餘姚歷史名城隆重舉行。

餘姚河姆渡村遺址的發掘,而發現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分佈於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前。該文化最早在1973被發現,在建築方面,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子等;動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等打獵工具,亦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製的耕田用具、和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準,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攝氏1000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河姆渡文化是中國乃至世界優秀文化遺產,也是餘姚人民引以自豪的寶貴精神財富。勤勞、勇敢、智慧的河姆渡先民創造了稻作栽培、干欄式建築、人工綠茶、骨哨育樂器、陶瓷藝術等燦爛輝煌的史前文明,使餘姚擁有了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河姆渡先民自強不息、堅毅不拔、奮勇拚搏、敢於創新和崇尚文明的精神追求下,創造了河姆渡文化。

寧波市委書記王永康表示,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以“弘揚河姆渡文化、彰顯新餘姚魅力”為主題,以凸顯“文獻名邦”、“東南名邑”、“河姆古渡”、“山水城市”特質為內涵,以服務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群眾需求為目的,以體現國際性、群眾性、實效性為要求,力求通過“開幕式暨文藝晚會、中國(餘姚)河姆渡國際論壇─河姆渡稻作文明與世界糧食安全國際論壇、國際遺址博物館館長河姆渡峰會、台灣同胞河姆渡尋根之旅、名家縱論河姆渡文化”等活動,向海內外展示河姆渡文化的無窮魅力。

由中華國際觀光協會理事長劉宗明所帶領的台灣河姆渡文化參訪團,團員有企業家、作家、社會活動家、記者和文化傳播工作者,我們都渴望從餘姚河姆渡文化的尋根之旅以補充歷史文化內涵。

考古學家從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稻穀遺存,充分說明了河姆渡先民的聰明智慧。“雜交水稻之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說:「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民為人類創造了奇蹟,發明了人工栽培水稻。」年近八旬,長期在田間勞作的袁隆平,身體仍然硬朗,精神抖擻的在記者會上發表他獨到的見解,他說:「我們研究出來的超級雜交水稻,不但產量高,而且口味也很好,能讓人味口大開,做到了高產與優質的統一。」,袁隆平回答記者的問題說:「迄今為止,在中國、印度等地均發現了幾千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但河姆渡遺址中發現水稻遺存還是最豐富的,近年來在湖南、江西等地也有類似的考古發現,這充分說明長江流域的先民是把野生水稻轉變為人工栽培的祖先,這是中華文明的一大突破。河姆渡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稻谷遺存數量多,這讓我們覺得它的歷史可能還要更久遠,當然也不排除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工栽培水稻,我們期待更令人驚喜的考古發現和科學論證。」

袁隆平對於自己的畢生研究的專業如數家珍,他說:「中國現有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有2.5億多畝,平均畝產達到480公斤,遠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從1996年開始研究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先後提高到700公斤、800公斤,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超級稻的研究,產量可達900公斤,這一目標不久就可能會實現。」雜交水稻讓中國自己解決了這麼多人口的吃飯問題,而且還給其他國家提供了幫助,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促進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從理論上講,雜交水稻的畝產可達到1500公斤,他將繼續為之努力奮鬥。

袁隆平認為,要保障中國糧食安全,18億畝耕地的底線是必須堅持的,絕不能突破。其次是國家要給農民以更多、更好的政策,改進農業補助方式,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還有就是要不斷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依靠科技促進糧食生產。他相信,中國完全有這樣的智慧和能力,不但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而且能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雜交稻產固然重要,因為這關係著多少人的溫飽問題,但袁隆平也不諱言,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關注產量的同時,也要關注稻米的口感和營養。產量和質量並不矛盾。

餘姚籍著名學者余秋雨則認為,河姆渡文化改變了人類的史觀。余秋雨說:「過去國外有歐洲中心論,中國有黃河中心論,隨著考古的不斷發展,河姆渡遺址的發現,這些論斷慢慢的被推翻了。河姆渡遺址告訴了世人,古老的文明在東方,中國長江流域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余秋雨說:「河姆渡文化的另一個歷史意義,就是把在中國傳統史學觀念中的宮廷中心論,逐漸轉化成生態中心論。老百姓的生活、吃飯穿衣,這些民生的東西是歷史學家最需要注意的事。隨著歷史觀的變化,河姆渡文化越來越顯示它的重要性。隨後發掘的田螺山遺址,也是這個新的歷史觀的延續,希望這一史觀能進一步引起傳媒界和文化界的重視。」

在人類文明史上,跨入文明的門檻的到底在那裡?余秋雨說,在世界一般公認的標準為文字、城邑、青銅器。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史前就做好了準備,河姆渡的稻作哺育,為中華民族跨入文明史起到了宏大的奠基作用。

余秋雨非常自豪的說,一個古蹟的發現,以最快速度進入中學的教科書,就是河姆渡。發現後沒幾年,就能進入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所有的教科書,這就體現了河姆渡的重要作用。

河姆渡人來自何處,又遷移到何處?余秋雨認為,各種可能都有。好多考古專家認為,河姆渡人從浙西山區遷移而來,問題是浙江西部的人從那裡來?所以,我們等待考古發現。但河姆渡人後來去了那裡?有一點可肯定,餘姚這個地方很可能被海水淹沒,那就是稻作文明受到挑戰,河姆渡人只能遷往內地。考古學家另一種觀點,認為河姆渡人揚帆遠行。如果太平洋某個地方通過NDA的測試,找到了河姆渡人的基因,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余秋雨認為,生態是最大的文化。餘姚為什麼會出現河姆渡文化,與生態環境有很大關係,這裡的生態為人類提供各種生存的條件,並造就了這塊平原一直能欣欣向榮。也許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吃著我們今天喜歡吃的霉乾菜蒸肉,還有餘姚的楊梅酒、榨菜。而楊梅節做的就是生態旅遊。

通過生態文化,再聯繫到餘姚有一個知行合一的哲學家王陽明,這樣組合起來的旅遊品牌,就很有吸引力。因此,在做旅遊產品時,首先要把生態文化放在前面,其次跟上歷史文化,而不是過度強調文本文化、歷史文化在旅遊中的重要性。

澳大利亞的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考古管理委員會主席布萊恩‧艾格羅夫說:「文化節使我們很好的理解了人類怎麼從一種生活方式轉變到另一種生活方式。」這次的河姆渡文化節把研究成果轉化成工作成果,使史前遺址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服務社會,惠及民生,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諧的進程中發揮了更積極的作用。[200906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