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彥震
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將於2012年11月19至21日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行。三明地處福建省中部,是海峽兩岸經濟區連接沿海、輻射內陸的重要區域。總面積2.2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73萬,所轄12個縣(市、區)中有10個客家縣,客家人口近200萬,是閩粵贛邊客家人聚集的核心區之一。
三明市被稱為“客家祖域,海西明珠”。尤其是寧化石壁是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為世界客家的祖地。自1995年石壁客家公祠落成以來,每年都隆重舉行「世界客屬石壁祭祖大典」,前來祭祖的海內外客家人,遍布世界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已達35萬人次之多。
三明市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1958年成立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開始工業建設,1960年設立省轄三明市,1963年成立三明地區行署,1983年地市合併設立省轄三明市至今。
三明城市特點鮮明。三明是宜居宜業的創業之城,作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發源地之一,三明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1984年6月,第一次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就在三明召開。以“滿意在三明”為主體的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拓展、持續深化,成為三明一張最知名的城市名片。目前,三明已連續四次獲得“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連續五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連續兩次被授予“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稱號,並保持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多項榮譽。近年來,三明投資環境綜合測評均名列全省前茅,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居全省前列,是繁榮文明的和諧城市。
事實上,遠古時期三明境內就有古人類在此繁衍生息,這裡一直是文脈傳承之地。三元萬壽岩被考古學家譽為“中國南方金字塔”;“清流人”作為“閩人之源”印證著閩台同根的歷史;泰甯古城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曾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盛況;貢川古鎮更曾經歷過父子、鄉親同朝為官,“幾可在朝廷建立同鄉會”的名人輩出的繁盛時期;朱熹、楊時、羅從彥、黃慎、伊秉綬等理學大家、儒學名士也都是土生土長的三明人。
三明境內國共內戰的史蹟斑斑,像甯化的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泰甯的紅軍街、建甯的中央蘇區反圍剿主題園、清流的毛澤東故居、明溪的紅軍戰地醫院等地,目睹此景思及此情,不禁讓人感嘆兩岸和平發展時代洪流的歷史遞嬗。
三明文化積澱深厚。三明是閩人的源頭,在清流發掘的“清流人”古人類化石被譽為“閩人之源”,與臺灣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左鎮人”同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在市區發現的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把福建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推至18萬年前。三明是閩學的發祥地,從北宋開始,“閩學”由“閩學鼻祖”楊時開創,經歷羅從彥、李侗、朱熹傳承,對中華文明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清代畫壇“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書法大家伊秉綬都出生在三明,他們為推動客家書畫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省會遷至永安長達7年,大批優秀的文化、藝術、教育界人士薈萃永安,成為當時著名的抗戰文化中心之一。
三明自然資源豐富。三明的自然概貌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森林覆蓋率高達76.8%,總面積達2,640萬畝,占全省森林面積的1/4,活立木蓄積量超過1億立方米,設有全國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試驗區。三明擁有各類礦產79種,探明儲量的有49種,其中煤儲量占福建省的37.2%,鎢、錳、鐵、鉛、鋅、石灰石、螢石、稀土等礦產儲量在福建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位置。
名列大陸優秀旅遊城市之一的三明,以山青、水秀、林深、洞險、石奇著稱。水上丹霞、綠海洞天、溫涼泉鄉、大地史書、鄉野田園等原生態類和閩人源、閩江源、客家源、長征源、理學源等源頭類優勢資源為特色,諸如泰甯的水上丹霞、永安的桃源勝景、將樂的玉華古洞、甯化的客家祖地和沙縣的風味小吃,都是三明久負盛名的品牌,除此之外,還有三元的栲林健身、梅列的瑞雲山野、清流的溫泉度假、尤溪的朱子故里、建甯的蓮鄉花海、大田的高山茶苑和明溪的玉虛洞天等等,各自以獨特的個性魅力,共同構成了一幅靈動的生態休閒勝地畫卷。
感受三明,首先觸動你心弦的恐怕就是那濃濃的客家風情,因為客家人的祖地石壁村就在這裡。從古樸的客家生活習俗到神秘的客家土堡群,從虔誠、莊重的祭祖大典到原始、粗獷的鄉村土戲;從清香的客家擂茶到精緻的沙縣小吃,三明的“客家盛宴”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讓人興奮不已。
三明客家歷史悠久。“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被海內外客家人譽為“客家祖地”的石壁就在三明市甯化縣,是中原漢人由北向南,由東向西、自閩入粵大遷徙的中轉站,是形成客家民系的發祥地之一。客家先民以甯化石壁為新的起點,八方拓展,四海紮根,逐漸繁衍到世界各地。世界唯一的“客家公祠”於1995年在甯化石壁興建完成,並豎有由葉選平題匾、楊成武題詞的“客家祖地”牌坊,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七屆世界客家祭祖大典,有來自世界幾十個國家地區三十多萬客家鄉親到石壁尋根謁祖,成為世界客屬祭祖膜拜的“朝聖中心”。
石壁是客家重要祖地,位於甯化縣西部,武夷山東麓,與江西省石城毗鄰。古之石壁,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森林茂密,有“玉屏”美稱。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許多專家論證,自晉永嘉開始,中原許多漢人為避戰亂(經歷代五次大遷徙),離開河洛祖地,一路向南流亡,他們翻越武夷山脈,來到甯化石壁繁衍生息,從石壁播衍的客家人地廣人多。因此石壁村有“客家搖籃”之譽。
唐宋年間,許多中原人士為避戰亂,紛紛舉家南遷。他們溯長江入贛江,進入閩贛交界的福建寧化縣石壁村落腳定居,並繁衍後裔,形成了獨特的語言和習俗,始稱“客家”。 石壁人的品性具有客家人堅韌不拔、刻苦耐勞、守禮節、重道義、好學問、論倫理的特點。同時,石壁人在漫長歷史的演變中,逐漸形成了較獨特的客家文化及民俗風情。此後,隨著客家人的足跡延伸,現在全球的客家人近一億兩千多萬。為此,經過世界有關專家的確切論證,福建寧化縣石壁村是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
十五年來,寧化縣客家研究會立足於“客家研究”這一中心,與寧化縣石壁客家宗親聯誼會緊密配合與合作,深入搜集客家史料,進行地方客家文化調查,文物普查,獲得各種文獻、資料二千餘冊(份)五千餘萬字,建立了資料資訊庫。並獲得全縣姓氏祠堂的基本數據,收集到七十餘姓的族譜。這些為客家史、寧化史以及寧化在客家史的作用,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科學依據。
客家民俗文化,由於山巒的阻隔、語言的特殊、歷史的落後和貧困等原因,三明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因而,它相對地保留了更多的自晉、唐、宋以來歷史上幾次客家大遷移的古代民俗文化。歲節舞龍,歷來是歲時節日最為突出的一種民俗遊藝活動,三明各地均有此俗,每逢佳節,人們在村頭、草坪、長街、廣場相聚舞龍,增添節日的喜慶,乞求來年的安康。這一帶的龍,大多是用竹、木、布、紙等紮成的,一般少則九節,多則三十餘節,均為單數。龍的軀體內燃燈的稱之為“龍燈”,不燃燈的稱之為“紗龍”或“布龍”。饒有風趣的是“板凳龍”,每戶以男丁計算,每丁一節板凳,在凳的首尾釘上鐵扣子,一條接著一條,行進在鄉村或田埂之中,彎彎曲曲,煞是壯觀。古時,龍燈分黃龍、青龍、白龍、赤龍、墨龍五種顏色,據說分別代表金、木、火、水、土,人們遇到旱災時玩水龍,遇到水災時玩火龍,以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農耕社會產生的二十四個節氣逐漸演變而成的歲時節日在三明比比皆是。
正月新春舞龍燈、元宵鬧花燈各地均有,三明舞燈還有更為古老的“稻草龍”和宋代“矮子龍”。花燈亦有“採茶燈”和“蓮花燈”。二月是花朝,百花生日,建甯、甯化亦有祭花神之俗。三月清明,三明、沙縣、永安一帶仍保留了吃“綠色清明果”之俗。四月立夏,為夏季的開始,三明仍有“嘗新”這一民俗事象。五月端午,吃粽子,喝雄黃酒各地均有,而明溪吃“葉子”就鮮為人知了。三明划龍舟所唱的“龍船歌”也是別具情趣。七月七夕,女子在月下穿針引線乞巧;七月半為鬼節,墳前立幡之俗仍存在。八月中秋,除家人團聚賞月之外,拜月、走月之俗在一些地方仍然可見。九月重陽,登高之俗漢代就形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