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客聲音樂饗宴─嗩吶悠揚訴衷曲


客聲音樂饗宴

─嗩吶悠揚訴衷曲

江彥震

台灣的客家人已經在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揮汗播種,歷經兩百多年的歷史,傳承原鄉並創造出具有台灣特色的客家文化,尤其在戲劇、音樂、舞蹈方面展現了許多有別於原鄉的風貌。近年來在中央設有客家政策機關,地方政府設置客家事務主管單位,對客家文化的保存與推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每年所舉辦的「客聲音樂饗宴」,都盡可能邀請知名演出團隊,藉由充滿客家族群風采的樂器聲響,演奏動人的樂章,以樂符表達客家人刻苦堅忍的族群性與精神,為鄉親帶來高水準的音樂饗宴。

2011年,台北市客家文化節「客饗藝百」活動,於1222日晚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戲劇廳舉辦的「客聲音樂饗宴‧樂情號客」獲得熱情的迴響,吸引眾多鄉親蜂擁湧進場觀賞,幾乎座無虛席。這可以說是劉智雄主委任職之後積極推展音樂欣賞運動發揮了日漸有功的效果。所謂「曲高和寡」的名言,似乎被劉主委的努力所打破,令人訝異又欣喜。

傳統客家樂曲蘊含客家民族細膩的思想與堅毅的情操,兼具藝術、教育、娛樂及社交等多重面向,隨著時代的更迭變遷,融入豐富的創新元素,拓展客家音樂的廣度及深度。從多變的音域中,體現客家風采之文化能量,感受客家音樂散發的深邃之美。

這次的音樂饗宴由「九歌民族管絃樂團」擔綱演出,以雄壯激昂的管弦樂音,回溯客家音樂發展的脈絡。以濃厚純正的八音曲調,詮釋盪氣迴腸的悠揚樂章。「九歌民族管絃樂團」成立於1998年,由桃園地區優秀國樂好手匯聚而成,屢獲選為文建會扶植團體與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傑出演藝團隊。

為深厚傳統基礎,博涉創新可能,團長暨藝術總監孟美英女士長期禮聘國內外一級指揮家駐團指導,並持續邀約各領域優秀作曲家譜寫新曲發表,活潑演出形式,因而養成九歌團員開闊且具創意的藝術視野與演奏能力,也展現九歌樂團在傳統曲目外,積極拓展國樂風貌的企圖。

此次音樂饗宴能夠成功的演出,當歸功於指揮黃新財的傑出表現,黃新財新北市人,1980年畢業於國立藝專國樂科,主修低音提琴,擅長低音提琴演奏、指揮與作曲,師承計大偉教授。1982年通過教育部音樂公費留學考試,1985年以演奏首獎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師承Jean-Marc Rollez教授。回國後歷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臺北愛樂管絃樂團低音提琴首席。

當晚的演出分上、下半場,各40分鐘。上半場的曲目有:1.桃花開》,黃新財作曲。以客家民歌《桃花開》曲調為主軸,經由和聲,節奏變化,並搭配速度與配器的運用,交織出青年男女對愛情憧憬與美好生活期望的歡愉景象。2.我是客家人》─精華版,陳能濟作曲。這首樂曲原意想寫一個客家人的故事,將祖輩堅韌不拔,艱苦創業的精神譜寫出來,在樂曲中可聽到開頭強而有力的節奏,而後帶出優美旋律,開朗的音調配合著跳躍的音符,從中可以感受到客家人堅強樂觀、秀麗樸實、勤儉好客、待人以誠的性格。3.太平洋的風》,胡德夫作曲,李哲藝編。作者有感太平洋的風而作,無時無刻向台灣這塊島嶼吹拂,如同母親的懷抱,也是嬰兒呱呱墜地時最早的感受。

4.大團圓》,郭進財作曲,林子由和林恩緒吹奏嗩吶。客家人習慣以嗩吶作為各種慶典、儀式中的主奏吹奏樂器。《大團圓》引用傳統客家音樂素材,表現節慶的歡樂情境,客家八音《大團圓》曲牌,在傳統節慶裡被廣泛使用。此樂章除原有曲牌素材外,並增加中板樂段,豐富原曲意境,曲末更以雙嗩吶的三響炫技,來襯托火熱的氣氛。

嗩吶手林恩緒,傳統管樂演奏家,在嗩吶、笛、簫、管子等領域有其獨特風格。先後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師事祁光煦、呂武恭、劉英諸位教授,後考入台北市立國樂團,任教於臺灣戲曲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台北市國樂附設少年團指揮。

另一位嗩吶手林子由,畢業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樂科,主修嗩吶,副修鋼琴,先後師事陳如祁、蘇文慶、吳芬芬、劉治、呂武恭、郭進財、郭雅志、李光才、劉英等老師。曾任職國家國樂團專任嗩吶演奏員,現任職於台北市立國樂團專任嗩吶演奏員。

5.平板,《喊捱唱歌就唱歌》,劉松輝作曲,詞為客家傳統歌謠,由羅茵茵演唱。「平板」又稱「改良調」,是由「老山歌」與「山歌子」演變而來。也是山歌由荒山原野,慢慢走進茶園、家庭、採茶戲中的產物,但也指一種曲調,而非指固定的旋律,皆依字音的高低而行腔轉韻。「平板」顧名思義,平平的,不用太高音,也不用太長音,因此,它也是客家人最常用,最大眾化的一種曲調。其歌詞為:「喊捱唱歌就唱歌,喊捱打魚就落河,打魚不怕水按深,唱歌不怕人按多。講到唱歌妹就來,唱到大家心花開,唱到雞毛沉落水,唱到石頭浮起來。」

獨唱家羅茵茵是桃園縣新屋鄉客家人,2008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主修聲樂,師事成明、唐鎮教授。兒童時期即經常參加客家歌謠比賽成績優異,並由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錄製,發行數張客家童謠、客家山歌及客家流行歌曲專輯。在校期間多演唱中外藝術歌曲、民歌、歌劇選曲,畢業之際,決定要研究與自己最密切的藝術文化─「客家歌謠」。畢業後更是熱衷積極參與客家文化相關活動的演出,及學校社團教學與推廣;並隨呂錦明、姜雲玉老師繼續學習客家歌謠的演出與詮釋。

6.補天穿》,陳忠義作曲,張淑玲作詞,陳忠義演唱。補天穿即為「天穿日」之意,天穿日為客家人專屬節慶,為農曆正月廿日,因深信「這天下田會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古老傳說,所以依照習俗,這一天必須休息,不要下田耕作。客家人在天穿日通常會吃年糕、唱山歌,具有敬天法祖的涵意。

其歌詞為:「正月二十朝晨頭,女媧飛過客家庄个天空;兩子哀个聲音分佢停跎,還係客家人煎甜粄補天穿。妹仔問阿姆,煎粄係為何,這雨仰會仰會不停个落;阿姆講這甜粄,係摁客家人个心肝;總愛煞猛添手,分女媧心安。天仰會爛恁大空,係麼人沒做好,正來變樣;天仰會爛這恁大空,係不係大家無法添手;天仰會爛恁大空,愛遽遽用心來愛護。該天仰會爛恁大空,這時毋補就無法度,這時毋補就無法度。幾千年,過幾萬年,天補好,又爛忒;古今詩人都來唱,一枚煎粄補天穿。」

7.客家山歌號子》,呂錦明編,王學彥改編,詞為客家傳統小調,由陳忠義和羅茵茵男女聲對唱。客家山歌曲調豐富,旋律優美,大致分為山歌號子、正板山歌、快板山歌、疊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幾乎所有曲調中都有顫音、滑音、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旋律變得迴環曲折,委婉動聽。「山歌號子」亦稱號子山歌,多採用「哎喲哬哈」等襯詞,只有一個長樂句,在高音區相鄰兩、三個音之間進行,通常為散板,節奏自由,用假聲唱。

其歌詞為:「噢!嘿!依溜呀老妹(阿哥)咧,有好山歌哎,你都溜哇溜等哪來喔;溜呀嘛溜等來喔,溜呀嘛溜等來,溜呀溜,溜呀溜,你要溜等來,有好介山歌慢慢介唱,哥呀哥,妹呀妹,溜呀溜,溜呀溜,你要溜等來,按好介山歌,人該靚;溜呀溜,溜呀溜,你要溜等來,有好介山歌慢慢介唱,哥呀哥,妹呀妹,溜呀溜,溜呀溜,你要溜等來,按好介山歌,人該靚;噢!嘿!依溜呀老妹(阿哥)咧,有好山歌哎,你都溜哇溜等哪來喔,噢!嘿!」

獨唱家陳忠義,也是桃園縣新屋鄉客家子弟,武陵高中,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畢業,師事戴序倫、龔黛麗教授,服務軍旅期間,曾向席慕德、杜黑、崔玉磐、傅勗瑩、王秋梨、盧瓊蓉、柴寶琳等教授學習發聲法及音樂詮釋。1994年考上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進修「聲樂演唱」課程二年,師事李秀芬教授,奠定男高音演唱技巧之深厚基礎。現任教於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系及客家戲學系、華岡藝術學校戲劇科,教授合唱、發聲法、舞台語言、聲音訓練等課程。

8.客家歌謠聯奏》,盧亮輝作曲。本曲採用多首客家民謠及客家山歌編寫而成,快板熱烈歡暢,慢板旋律優美動人,似向人娓娓道盡心中之聲,在幾次的反覆演奏後,在明亮、有力的節奏中結束本曲。

下半場演出的曲目依序是:9.採茶調》,瞿春泉編&盼望親人來團圓》,張振坤譜,呂錦明編曲,黃新財配器。「採茶歌」為客家著名客家歌謠,是一首溫馨的情歌表述,同時也是廟會喜慶等熱鬧場合常見的舞蹈戲曲之一。而「盼望親人來團圓」改編自客家「三腳採茶戲」中的「撐船調」。

10.桃花過渡》,陳耀星編。「桃花過渡」是家喻戶曉,最受歡迎的車鼓小戲之一,因詼諧有趣,妙語如珠,又能道出男女情愛之奧妙,令人百看不厭。11.客家音畫》,劉松輝作曲。擷取客家歌謠的精華為素材,完成難得一件的「客家音畫嗩吶協奏曲」;曲式分三段:一段為老山歌《散板》、二段為平板《五聲音階》、三段為山歌仔《對唱式》。

12.採茶情歌》,呂錦明編,黃新財配器,屬客家傳統小調。此為《十二月採茶》的精華版。其歌詞為:「正月裡來是新年,同郎牽手落茶園,樹頭樹下同妹說,阿哥有意妹有緣;二月裡來茶生芽,同郎牽手去採花,百花採來滿身戴,阿妹愛採海棠花。」

13.桃園隨想曲》,李哲藝作曲。從山頂上,眺望桃園市區,在城市中各行各業辛勤工作的桃園人,無論傳統中國、客家、閩南或原住民,都在這裡安居樂業,早已與這塊土地成為密不可分的關係。14.客家序曲》,鍾耀光作曲。此曲為2011客家文化節最新委託創作樂曲,曲式為奏鳴曲式。優美的小調旋律,以二對三的節奏呈現,使曲調更加俏皮活潑;最後以吹打樂展現熱鬧歡樂的氣氛,呈現客家音樂的多元包容的生命力。

音樂饗宴終場時受到全場觀眾不斷熱烈安可聲的鼓勵與肯定,最後由陳忠義和羅茵茵兩位獨唱家合唱一首《客家本色》圓滿結束當晚的精彩表演,眷戀的鄉親才依依不捨散去。[1001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