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定光古佛在臺灣


定光古佛在臺灣

江彥震

佛教在漢朝就已經傳入中國,但一直到唐末五代才傳入福建,宋代達到鼎盛時期,也是快速世俗化時期,與其它地區相比,福建佛教的世俗化色彩比較濃厚。福建至今仍有不少影響民間的俗神,諸如:清水祖師、三平祖師、顯應祖師、扣冰古佛、慚愧祖師、滿和尚、月光禪師、定光古佛、伏虎禪師等等。其中以「定光古佛」在閩西客家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而有關定光古佛的由來,說法有三:一、屬佛教,梵名提洹羯佛,我國譯為定光佛、燃燈佛。二、道教則說他是燃燈道人,與姜子牙相交甚篤,助周討紂,破十陣,法力非凡。三、有名有姓的地方神明。
 

根據南宋文人周必大(公元11261204年)所著《新創定光庵記》的記載:「定光,泉州人,姓鄭名自嚴。乾德二年(964年),駐錫武平南安岩,淳化二年(991年)別立草庵居之,景德初(1004年)遷南康郡盤古山,祥符四年(1011年)汀守趙遂良即州宅剏創後庵延師,至八年(即祥符八年,1015年)終於舊岩。」由於古代同安縣屬泉州府管轄,故文中說定光古佛為泉州人

一般傳說,定光出生於五代的後唐,俗姓鄭,名自嚴,泉州同安人。十一歲出家,後雲遊天下,遍訪名僧,修得佛法與神通。十七歲到汀州傳法時,為當地除蛟患,收猛虎、巨蟒。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隱居汀州府武平縣南岩,前後駐錫五十年,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八十二歲時坐逝圓寂。在他逝世多年後,汀州城遭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於是朝廷賜匾,將庵寺命名為「定光院」,而他被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目前寺內殿前廊下的牆上,除了一般常見的龍虎祥獸的彩繪之外,還有以定光和尚除蛟,伏虎故事為主題的泥塑,如文獻所記載定光古佛生平事蹟。

定光古佛的信徒大多以閩西汀洲府所轄八邑,即永定、長汀、武平、連城、寧化、清流、歸化、及上杭的客家地區為主,其他地方就很少見。在渡海來臺移民過程中,依然扮演鄉土守護神的角色,同時更利用其同鄉性質及地緣性特質,於寺廟建立會館,做為清代汀州籍移民來臺暫住與聯繫之用。也由於定光佛廟的建立,定光佛的信仰也隨之傳來臺灣。

在臺灣現今仍保存的定光佛廟僅有兩座,一是彰化定光佛廟,另一則是淡水鄞山寺。彰化定光佛廟創於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是由永定縣籍的士民及北路總兵張世英等鳩金公建,初名「定光庵」,又稱為「汀州會館」,供奉汀州守護神定光,為一「人群廟」。其建築規模與格局已不清楚。以後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年間諸次修建,廟貌壯麗,擁有大筆地產,建築規模成為「兩進兩廊左右廂房」的格局,並正名為「定光佛廟」。


日據時期,因「市區改正」計畫,闢建道路,該廟之三川殿,左右過廊及廟房等被拆除,原三川殿部份改建為二至三樓的街屋,成為現在定光佛廟的格局。也因為日本佔據臺灣之後,閩臺居民不能自由往來,且該廟兩邊廂房已拆,喪失了會館功能,成為純粹的寺廟。廟的主神位為定光古佛,從祀佛童,陪祀李老君、城隍爺、福德爺及媽祖,右側另設報功祠,祭祀捐建該廟歷來有功信士,設有「汀州八邑倡議捐紳士緣首董事祿位」之長生牌位。

臺灣光復以後,歷經多次小規模的整修,僅存三開間單進之主殿,右側堂及天井。主殿及天井收納在一組平行的山牆中,在主殿前步口兩側開有左右圓拱門以接過水廊及右側堂,金爐則設置在左過水廊旁。右廂房緊鄰右側堂,目前是供廟祝住宿之用。

彰化定光佛廟在臺灣寺廟史上是臺灣地區第一座定光佛廟,創建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而且也代表了汀州移民來臺開墾的特殊意義,加上其建築本體仍然保存道光年間木構架原貌,於是內政部乃於民國74年(1985年)1127公告列為第三級古蹟。
 

位在臺北縣淡水鎮的鄞山寺,興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張鳴岡等捐建,並由羅可斌施田以充經費。鄞山寺本來是要作為會館之用,但其入門大殿卻供奉一尊「定光古佛」。鄞山寺曾於咸豐八年(1858年)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再度重修。

鄞山寺是臺灣清代中期寺廟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一種傳統客家古建築最完善的代表作。鄞山寺目前仍然保持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原貌,燕尾式屋脊曲線向上飛揚,構成一組豐富的天際線景觀,脊上泥塑及剪黏精美可見。泥塑多為人物,剪黏則多為花草主題,豐富了屋脊之裝飾。

鄞山寺格局平整,兩殿兩廊兩護龍,構成四合院式平面,圍出天井的空間,氣氛幽雅。柱子主要分佈在中央建築中,並分為三款,反映不同的尊卑等級。寺中的棟樑,屋架採用「二通三瓜」、「二通五瓜」、「疊斗」等手法,是臺灣傳統建築常見的基本形式,結構簡明而不複雜,並且高度適中,便於觀察。較特殊一點是將主神定光古佛的事蹟融入雕塑中,處處顯示了工匠之巧手慧心。

泥塑的定光佛軟身神像,神態安祥莊嚴,栩栩如生。軟身神像的作法是以木料做出有關節的骨架,再敷上灰泥做成。這尊神像據說是自福建武平縣巖前祖師廟中迎回的,十分珍貴。

鄞山寺外觀雖然像廟,但事實上不是廟,它主要功能是地方會館。因為汀州人來臺的時間較晚,怕漳州、泉州人欺負,所以汀州人先集合在這裏,演變成一個聚落,由於客家人生性團結,就一起出資蓋了這地方會館,也就是臨時的旅館。若後來有汀州人來,他們身無分文,通常會移居外地的人,以在家鄉活不下去或跑路的人居多,連個住處都沒有,可以臨時居住在地方會館,過二、三個月以後,他們可以到外面去找工作,或在地主家當佃農。有了基業,他們就陸續遷出,所以會館是循環使用的地方。

也因為這不是廟宇,所以沒有香火,香火不盛便無錢改建。幾年前木頭的主結構已經被蟲蛀腐蝕,實在是撐不住了,內政部古蹟小組就委託臺大考古學系,把會館包起來重新改建,因此外觀看起來還很素樸,內部卻很新。鄞山寺的建材大部都是從唐山運過來的,不過後來有些增做或改建的東西,則是臺灣就地取材的,所以,現在的鄞山寺已經是唐山加本土,芋頭和番薯的綜合體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