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

《環球客家雜誌》[2007.6.4]

江彥震

蘭芳共和國(17771884),全名「蘭芳大總制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1770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最初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是時不少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由於廣東人善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酋長的敬重。當時由於不少歐洲人前往當地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鏣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所以蘭芳公司當時的老闆羅芳伯就在當地成立共和國,並擔任國家的元首,總攬國家的保全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此外,由於羅芳伯得知洋人對清朝仍然非常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不過由於擔心清朝可能不滿,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共和國”。此舉果然使洋人大為顧忌,從而停止對當地的騷擾。而另一方面,早期未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亦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成為成員部族。在最高峰時,蘭芳共和國的勢力範圍佔有整個婆羅洲島。

蘭芳共和國以東為首都,並將1777建國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諮議而行」,以類似於民主選舉的形式傳承,前後歷經十三任,十二位總長(其中江戊伯曾經擔任第二、四任總長)。後來由於清朝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荷蘭開始重新部署佔領行動。公元1884,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不過,由於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應,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直到1912清朝滅亡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地區的佔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歷107年。而逃往蘇門答臘的華人一直往西遷徙,並於馬來亞半島定居。當中的一位後人後來更成為了東南亞的顯赫人物,他就是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

羅芳伯(17381795),原名芳柏,於乾隆三年出生於廣東省梅縣石扇堡。羅大哥羅芳伯是人們對他的尊稱。羅芳伯少時,負奇氣,性豪爽,尤喜結納自幼文學習武為群兒冠嘗于學書習劍之餘佐治耕牧 ,遇事勤奮,鄉里稱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35歲的羅芳伯鄉試不第,於是乃懷壯遊之志,與百餘名親戚朋友結伴而行,從虎門覓出海之路,一帆高掛,飄入萬里長空,來到被當時華僑稱為金山的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島。

在當時,婆羅洲的坤甸,東萬律、沙拉滿、山口洋各地,尚未開發,到處荊棘叢生,僅有少數廣東潮州、嘉應、惠州各屬的華僑在這片地廣人稀,荒茫未辟的地方採礦和墾荒。最早羅芳柏以教書爲業,以後以地緣和血緣關係為紐帶,在婆羅洲的坤甸駐紮下來。他有文化、有才能、有膽識、懂武藝、長技藝,既能團結僑胞,又能與當地土人合作,故深受華僑和當地人民的擁戴。其時東萬律有大小採礦公司七個,內部互相爭鬥,外部又有強鄰入侵,面臨著內憂外患。在印尼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曾多次向坤甸一帶發動武力侵略。羅芳伯因為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出眾的組織才能,在坤甸一帶華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被各地搞同鄉會的人推舉為領袖。但是當時婆羅洲島上不但有七個採礦公司之間互相爭鬥,外部又有爪哇島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入侵,羅芳伯便積極聯絡蘇丹和當地土著頭人,成立華人與當地民衆相結合的軍隊,兩次擊退荷蘭軍隊,取得了東萬律的管轄權。羅芳伯曾與坤甸素檀聯合出兵平亂,蘇丹為此備酒設宴慶賀。

「越土人謀叛,蘇丹籌備軍費,遣羅芳伯徵之,芳伯乃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設,果大捷,土人死傷甚眾,蘇丹得報大喜,及置酒作樂,為芳伯壽,席間舉酌掀起而言曰:「居有大功勞我族,顧約為兄弟,世世子孫,毋相忘也,芳伯唯之。」(溫雄飛著《南洋僑通史‧羅芳伯傳》)

後來,在卡浦亞斯河下游的地方,有個土酋經常離間土人與華人的團結。羅芳伯聯絡蘇丹勢力,東征西討,勢力日益強大,蘇丹便將東萬律縱橫數千里之地歸他管轄。這樣,在他的轄區內便有了十多萬之眾的百姓和南北數十里的產金地,如弟恩、豬打崖、坤曰、龍岡、沙拉蠻和山心等地,都歸他管轄。

羅芳伯曾寫過一篇《遊金山賦》,生動描述了他遠涉重洋的緣由,航程中的所見所感,以及抵達婆羅洲後經商乏本,坐館教書的無奈心情:

「蓋聞金山之勝地,時懷仰止之私衷。地雖屬蠻夷之域,界仍居南海之中。歲值壬辰,節界應鍾。登舟自虎門而出,南征之馬首是東。攜手偕行,親朋百眾;同舟共濟,色相皆空。予自忖曰:既從虎門而出,定直達乎龍宮。無何遠望長天,覺宇宙之無盡;下臨無地,想雲路之可通。真如一葉輕飄,飛來萬里;好借孤帆逕達,乘此長風。時則從小港而入,舟人曰:金山至矣。但見滿江紅水,一帶長堤。林深樹密,渚淺波微。恍惚桃源仙洞,翻疑柳宅山居。兩岸迷離,千仞嵐光接翠;孤峰挺秀,四圍山色齊輝。幾樹斜陽,一溪秋水。兔魄初升,猿聲四起。不聞牧笛樵歌,那有高人逸士。山窮水盡,潺潺之泉酌關心;柳暗花明,喔喔之雞聲盈耳。若夫地當熱帶,日氣薰蒸。草木曾無春夏,人事自有新舊。黃金地產,寶藏山興。欲求此中生活,須從苦裏經營。雖雲人力之當盡,實為造化之生成。至於名物稱呼各異,唐番應答攸殊。沙寮依然茅屋,巴曆原是金湖。或岩或山,上下設施一體;是擔是荷,往來實繁有徒。嗟嗟,早夜披星,滿眼之星霜幾易;晨昏沐浴,周身之雨汗交流。由郎蕩漾於懷中,乍分還合;刮子婆娑於水底,欲去仍留。幸黃金之獲益,羨白鏹之盈收。予也材本鳩拙,志切鶯遷。耕辛憑舌,硯苦為田。愧乏經商資本,慚非宿學高賢。假館他邦,固既虛延歲月;賓士道左,還期捆載凱旋。俾士作商,不憚萍蹤萬里;家貧親老,常懷客路三千。因而水繞白雲,時盼望於風晨月夕;倘得堂開畫錦,慶優遊於化日光天。噫嘻,蠻煙瘴雨,損體勞形,豈無志於定遠,又何樂乎少卿。遠適化鄉,原效陶朱之致富;登高作賦,實懷騷客之怡情。乃作歌曰:巍巍獨立萬山巔,雲水蒼蒼自繞旋。如此好山如此水,蹉跎歲月亦潸然。」

1777,羅芳柏根據當地人民的意見,以東萬爲首府,著手建立蘭芳公司,並組織蘭芳大總制共和國。羅芳伯被稱「大唐總長」,敬稱爲「芳伯」。羅芳伯在任內期間,領導人民改進農耕技術、並且擴大礦產的開採,發展交通事業,同時創辦學校,建立全民皆兵,組織青壯年參加軍事訓練,平時務工、務農、經商,戰時集結打仗,並設有兵工廠,製造槍炮,建立鞏固的防務,並且與中國有貿易上的往來。蘭芳大總制成立18年(1795年)後,羅芳伯因病在坤甸逝世,享年58歲,臨終前他推薦有功績且武藝超群的江戊伯繼任,保證了政局的平穩。羅芳伯等人所造就的政績,一直爲後人所敬仰,東萬律有紀念他的「芳伯公學」,坤甸有「羅芳伯紀念廳和墓園」,其家鄉梅縣石扇梅北中學內有「羅芳伯紀念堂」。在印尼坤甸卡浦亞斯河之東的一所中國式的廟宇,這座廟宇是僑民為紀念開闢坤甸的大唐客長羅芳伯而建立。大唐客長即海外王。廟裡掛著一副對聯:


百戰據山河,揭地掀天,想見當年氣概。
三章遵約法,經文緯武,猶存故國冠儀。


羅芳伯仿傚西方當時才出現的民主制,規定國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須諮詢人民群眾之後,才能施行。最難能可貴的兩點是:他沒有稱帝,帝制自為。又拒絕了人們要他稱王的請求,而是稱總制、大唐總長,並且規定,他及後世領導人都不能把蘭芳共和國變為一姓人的家天下。當時的「蘭芳共和國」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禦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蘭芳各屆總長都十分重視發展生產,他們帶領人民改進農耕技術,擴大礦業開採,發展交通事業,提高了當地的生產力水平。軍事上,蘭芳建立了全民皆兵制度,經常組織青壯年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創建了兵工廠,製造各種槍炮。蘭芳還大力發展教育,從清朝聘請一批著名儒生前來教學,大大提高了當地的知識水平。

    在國家治理上,蘭芳推行以法治國。建國之初,蘭芳就設立法規,禁止暴政,並規定:凡姦淫搶掠者,殺無赦。蘭芳共和國嚴格地遵守了這些法規,使得自身實力和影響大增,吸引了許多當地土著部落前來歸附,蘭芳共和國的版圖迅速擴展到整個婆羅洲。

    蘭芳的領導人還做到以身作則。他們不僅嚴格遵守各項法規,還十分關注百姓的生活。蘭芳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國內就爆發了鱷魚災難,成群結隊的鱷魚在蘭芳國內水域活動,嚴重危害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得到消息後,大總長羅芳伯立刻親自前往受災地區,指揮人民成功地驅逐了鱷魚。

當時羅芳伯等人想要歸順清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想找到一個強大的靠山。當時的東南亞並不平靜。荷蘭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不斷在印尼諸島進行侵略擴張。荷蘭殖民者一直對蘭芳共和國虎視眈眈,並不斷派兵侵擾。羅芳伯等國家領導人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小國的力量,很難抵抗荷蘭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鎮住荷蘭人。

蘭芳的這一舉措起到了一定效果。羅芳伯向清朝稱藩的願望雖然未能實現,但清政府最終同意與蘭芳共和國開展貿易。蘭芳也借助此點,向外製造假像,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此舉果然唬住了荷蘭人,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對,他們不得不停止對蘭芳的騷擾。

    還有一個原因是羅芳伯這些人,都是大清國的平民百姓,因為在故鄉太窮,不得已下了南洋。雖然飄泊海外,但仍然是大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墳墓祠堂,以及親友家眷,都在國內。他們如果自立為王,對大清皇帝來說,仍然屬於反叛,抄家挖墳毀祠堂的事皇帝是幹得出來的,甚至還會派兵出海,進行征伐。所以,羅芳伯他們不敢自立為王。其實,羅芳伯建立蘭芳國後,在華人圈裏根本不敢稱為國,只能稱為蘭芳公司,或者蘭芳大總長。這當然有害怕告發的原因在內。後來,他們還曾經遣使回國,覲見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清朝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這些天朝棄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漢人在海外建個國家。

羅芳伯到海外後,因為他才能過人,所以被大家推為首領。帶領眾多海外華人,謀求共同的利益。後來因為華人勢力太大了,有好幾萬,當地土著居民也歸附了好幾十萬,他們幫助浡泥王平了叛,浡泥王看華人的勢力已成,不得已拱手讓位。蘭芳國能建立起來,主要還是華人群體實力很強的緣故。羅芳伯是華人勢力的代表,是由華人們推選出來的。除了個人能力之外,在華人圈內並不具備絕對的優勢。也就是說,大家能一起推選他,也能夠一起廢了他。所以,羅芳伯敢於向土著居民稱王,但不敢在華人面前稱王。

然而,羅芳伯於1777年創立的蘭芳大總制共和國,在世界歷史上已堪稱第一,比華盛頓1787年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實現聯邦的美利堅合眾國,還早了十年。蘭芳共和國的成就與貢獻至今仍為當地人稱頌。一些學者還著書立說,傳頌蘭芳共和國的功績。早在20世紀60年代,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就著有《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一書,最近大陸閩西歸僑作家張永和、張開源又新著長篇傳記《羅芳伯傳》,這些著作讓蘭芳共和國及客家人過去的豐功偉績重現世人眼前。

蘭芳共和國是明清時期一般平民百姓在國內發展受阻的情況下,在國外另覓新天地所建立的一個共和國。事實上,當時在東南亞建立的華人國家不僅只是蘭芳共和國一個而已,還有其他幾個國家:

廣東省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國,自任國王,王位世襲,立國百餘年,於19世紀為荷蘭人所滅;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張傑緒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福建省人吳陽,在馬來半島建立另一個沒有特定名稱的王國。於19世紀被向東擴張的英國消滅。

還有暹羅王國的開國國王鄭昭、三佛齊國王張璉(廣東饒平人)、婆羅國王某(福建人)、爪哇順塔國王某(廣東潮州人)。以上華人國家均於19世紀亡於西方殖民列強對東南亞的侵略狂潮之中。  

附錄:

     表一:1740-1777年西婆羅洲的部分客家人團體


   

    

經營

   

聚勝公司

坤甸

金礦


四大家圍

坤甸

金礦


山心金湖

東萬律下數裏

金礦

張阿才(財庫)

蘭和營

茅恩

農業

江戊伯(功爺)

蘭芳會

蘭芳會崠,大樹山

農業

羅芳伯(大哥)

天地會

骨律等地

農業

劉三伯(大哥)

資料來源:《蘭芳公司歷代年冊》,Schaank《打勞鹿公司》等

          表二:蘭芳公司歷代首領年表*



 

 

在任時間

   

1

羅芳伯

嘉應州

1777-1795

在東萬律地區創建蘭芳公司總廳

2

江戊伯

嘉應州

1795-1799

武功卓絕,鎮服四周土著

3

闕四伯

嘉應州

1799-1803

與土著時常發生衝突

4

江戊伯

嘉應州

1803-1811

平定戴雅克之亂

5

宋插伯

嘉應州

1811-1823

荷印政府開始插手公司事務

6

劉台二

嘉應州

1823-1837

受封“甲太”,公司自治權漸受荷印當局影響

7

古六伯

嘉應州

1837-1842

與萬那土王戰爭失利,辭職回中國

8

謝桂芳

嘉應州

1842-1843

年邁無為

9

葉騰輝

嘉應州

1843-1845

第一位不住公司大廳的甲太

10

劉乾興

嘉應州

1845-1848

與萬那王戰爭

11

劉阿生

嘉應州

1848-1876

與荷印當局關係密切,開發文蘭新礦區

12

劉亮官

嘉應州

1876-1880

第一位子承父職的甲太

13

劉阿生

嘉應州

1880-1884

死後公司自治被荷印政府剝奪

資料來源:《蘭芳公司歷代年冊》,高延《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