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鹿港的客家遺跡

鹿港的客家遺跡

江彥震

彰化縣鹿港鎮在臺灣發展史上,算是滿早開發的一個古城,客家人早在清乾隆年間,就來到此地定居了,但後來因族群械鬥的關係,導致客家人不得不離開鹿港;然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當時所興建的「三山國王廟」,現在成為鹿港的三級古跡。有一句話說:「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必定有客家人,沒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未必沒有客家人。」,據學者曾慶國研究調查,彰化縣境有三山國王廟38座之多,客裔有23萬人以上,占全縣人口的18%,其中大部分已福佬化,只有少數仍會說客語。
 

臺灣西部平原,從荷蘭據臺時期到清初,鹿群遍佈,那時有不少從事鹿皮、鹿脯的買賣者。當漢人從鹿港上岸之後,看到海港附近有鹿群,於是稱之為「鹿仔港」,後來簡稱「鹿港」。鹿港是臺灣中部的河口港,自明鄭時期已有漢人至此開墾。最早至此的是福建興化人,其次為泉州與漳州人,而以潮州人最晚。潮州人移民至此後,乾隆年間即於「不見天」街上創建了「三山國王廟」。

 

清治時期以前,港闊水深,距離中國大陸沿岸最近,因此自然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港口城市。早期泉州三邑人佔80%。鹿港位於臺灣西海岸的中點,1784由清朝官方設為港口,並福建蚶江正式設口開渡,從此開始鹿港的黃金時代。17851845之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在當時是僅次於府城臺南為全臺第二大城,當時臺灣人琅琅上口「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語 ,迄今大家記憶猶新。

 

清庭收復臺灣的將領施琅,是福建泉州人,因平臺有功,取得清廷對臺政策的發言份量。在他的建議下,清廷下令: 「潮州、惠州之地,為海盜淵藪,積習未脫,其民禁止來臺。」於是初期臺灣的移民幾乎為閩南的泉州和漳州人所壟斷。直到康熙60年(1721年),臺灣發生「朱一貴事件」,清廷以客家人協助平亂有功, 才放寬了粵籍渡臺的移民限制。

清朝初年鹿港居民由大陸福建泉、漳,以及粵東饒平一帶移殖者為大部分。移民初期,客籍移民都會建廟來祭祀,成為祭祀圈。當時臺灣處於移民社會的草莽時期,法治未彰,族群之間為爭地盤, 動輒武力相向,械鬥頻繁。到了後期,鹿港泉州居民越來越壯大,反觀客家移民粵籍勢力轉弱,逐漸為閩籍所同化,或遷往山區開拓墾地,造成三山國王廟的香火越來越落寞,現在三山國王廟的性質已經轉為『角頭廟』。

 

臺灣人的先祖,決定移墾臺灣就要先選擇神明作為移墾地守護神,在客家人而言大部份都選擇「三山國王、觀音娘、媽祖婆」等三神香火或神像帶來臺灣,或在家奉祀,或在墾地建立寺廟奉祀,祈求賜予保佑,或作為移民的精神支持力量。待至經濟力量許可時,便在僑居地建立家鄉式的寺廟作為回報奉祀。由於臺灣原住民的出草馘首習俗,為了在墾地保平安,先民認為「三山國王」是「山神」,「山神」定能夠制伏「山中之生番」的聯想之下,而選擇了「三山國王」。

 

鹿港「三山國王廟」廟址原本位於順興里中山路與民權路旁,座東北朝西南,其後方為鹿港的三山國王廟義塚。這座建於清乾隆2年(1737年)的三山國王廟,為客家移民所建的『人群廟』,規模相當盛大,占地十分寬廣,氣勢宏偉。曾於清道光24年(1844年)重修,到光緒年間廟宇嚴重損毀,乃由商人莊出海向居住在員林及東勢角的潮州人發起募捐,大加修建,於光緒9年(1883年)11月完工。但可惜於日據時期大正15年(1926年)因推動市區重劃,而遭拆除,信徒們乃利用原有的文獻資料,以舊有建材為主在今址重建(中山路276號),廟後三山國王塚(今彰客附近)亦被清塚開闢為道路。昭和8年(1933年)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將不見天街拆除,三山國王廟亦於此時修建廟宇。

不料昭和9年(1934年),繼續市區改正,該廟復遭劫難,因拓寬道路之故,又將山門、拜殿全拆,面積銳減,只餘現在所見的廟門和正堂。光復後,民國58年(1969年)修繕門面,增建牌樓,以三連圓弧狀的版塊建造,採洗石子作法,象徵三座祖山。民國74年(1985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年(1987年)在鎮民楊張荀、許黃罔招倡議之下,集資將位於正殿的神龕拆除,擴建廟宇,新建一座正殿與兩側碑牆。民國82年(1993年)由地方人士組織管理委員會。民國83年(1994年)再度重修,拆掉牌樓重修門面,阱晇成轎班會以備抬轎巡境。民國92年(2003年)再增建後殿,供奉三山國王夫人。

現在所看到的「三山國王廟」是一座沿街的單開間兩進廟宇建築,緊臨鹿港市街,由於鹿港的廟宇頗為普遍,因此並不特別突出,如果不注意看,還以為是住家。鹿港的廟宇、古蹟很多諸如:興安宮1684)、天后宮1725)、城隍廟(1754)、龍山寺(1786年)、文武廟[文祠(1811年)、武廟(1811年)、文開書院1824)]、地藏王廟(1815)等。

「三山國王廟」已失去原有的氣勢風貌,我們目前只能看到僅存的三川門、天井及正殿而已。廟身主體是鹿港常見的「街屋式」,分兩進,中開天井採光,裝飾樸素,廟裡有歷次重修的碑記,惜已大半模糊了。三山國王廟原是「單開間一進」的建築格局,近年增建成為「三進二院」的建築,被指定為古蹟的範圍為三川殿建築。三川殿兩旁門板有精緻的雕刻,頂板為花鳥圖,身堵分別有「百忍堂」與「汾陽府」的精緻雕刻。

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的作品。目前廟方保存清乾隆2年「海東霖田」匾及清光緒4年(1878年)「國王古廟」匾,由於年代已久,匾額已略呈風化。三川殿內有一塊「奉憲示禁」碑,係清乾隆55年(1790年)由粵籍士紳墾請於鹿港勒石示禁,嚴禁海防官員不得對客藉人士加索規費。此碑原位於鹿港海防理番同知衙門前,明治36年(1903年)因拆除衙門改建鹿港公學校,遂將石碑移置鳳山寺。此碑係為客籍人士所立,民國83年(1994年)將碑文移至三山國王廟內保存。二百多年前的古碑,字跡已因風化而逐漸糊模,終有一天,文字將漫滅消失,然而古碑所傳遞的意義與精神,仍能給予後人深刻的警惕與省思。

 

三山國王廟原為潮州風格的廟宇建築,但由於多次改建與重修,加上日據時期的市區改正而拆除前殿與拜殿,外形已脫離原有之粵東風格。為臺閩地區四處主祀三山國王廟的祠廟類古蹟之一。保存情況尚稱良好,無結構性破損。

我們從鹿港的發展史來看,其實早在鹿港建鎮初起,就有客家人來此定居,當時還興建佔地相當廣大,且氣勢宏偉的「三山國王廟」,從其留下的三川門板和匾額,以及一塊“奉憲示禁”的石碑,就可以看出,當時客家人在鹿港的勢力是多麼龐大。據說當時“每次客家人要回大陸老家時,在海關常受到無理的需索,就是要紅包,後來到了乾隆55年(1790年),就有一些客家監生,向官方申請立碑,以明文禁止,讓泉州人不要再做無度的需索。

依據「霖田都三山國王顯靈史蹟」之記載,三山國王原來是有三個山的山神,因為顯靈,有過庇民護國的功績,而被朝廷封為護國公王。這三座山,同是在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一處地方,即今之揭陽所屬河婆地方。民眾供奉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巾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弘應豐國王。鹿港「三山國王廟」,為潮州人士興建的廟宇,具有會館的功能。只是後來因漳泉及閩粵械鬥的關係,客家人不得不離開鹿港。客家人離開後所留下的三山國王廟是幾無香火,好在鹿港人鬥歸鬥,對同列位眾神的三山國王也頗為尊敬,漸漸恢復了廟裡的燈火。後來泉州人佔了上風,三山國王廟遂成泉州人管理的廟宇,清嘉慶4年(1799年)曾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正堂前方有一隻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當時「三仙國王廟」竟被當做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來祭拜。這也顯示客家人,在鹿港的勢力的確是式微了。







 
時至今日,族群敵視的意識已經不再,也有一些客家人回到鹿港,再者現在的信徒們不管大廟小廟有廟就拜,因此鹿港的三山國王廟保存得堪稱完善。目前,三山國王廟雖已正名,但回到鹿港居住的客家人畢竟有限。而這間三山國王廟,不只是彰化縣的三級古跡,也是鹿港重要的角頭廟宇,更見證了客家先民,曾經在鹿港昂首闊步的風光歲月。[201307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