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加強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再創輝煌


加強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再創輝煌

江彥震

摘要

臺海兩岸客家文化本是同根同源,由於政治因素長期隔海分治,導致同胞疏離、陌生,甚至相互仇視,雖然近年來兩岸往來較為頻繁,但猶嫌不足,彼此隔閡仍在,金門縣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先生攝影作品的‘思親’詩句或可形容兩岸同胞思親之苦:『浯江溪畔望海天,南北太武脈相連;兩門幾多相思苦,咫尺天涯盼團圓』。廈門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彭一萬先生所吟的“門字歌”:『廈門望金門,金門望廈門;兩地都是門,本是一家門,長年關大門,同胞難入門;何時齊開門,骨肉迎進門』。歌詞雖只是苗述金、廈兩地人民的感慨,也正是兩岸客家鄉親心情的寫照。

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徙,往南發展並保持了強大凝聚力,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都留存著豐富的中原古風,守禮重義、好學問、講倫理的風氣,是客家民系的特質。為了維護民族尊嚴,不願意在異族前面屈膝,不願意做亡國奴,所以常常聚集志士,幫助王朝抵禦外辱;這就是客家人忠勇保鄉,崇尚正義,傳統精神。這種忠義合群的傳統客家精神,尤其在離開原鄉,僑居外地的時候,往往表現得特別突出。

客家先民遷移臺灣的艱辛歷程,不但塑造了臺灣客家人的內聚力,也開啟了臺灣客家的新視野:面對臺灣多樣化的自然山川與多元、險惡的族群處境,必須更加落實因地制宜的「移民本色」,因而得以全然不同於大陸原鄉的方式,打造了風貌殊異的客家新故鄉。

臺灣海峽兩岸的原鄉客家,與移民客家,必須順應時代大潮,本著客家本色,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共創雙贏,再造客家輝煌。

關鍵詞

「客家」、「客家文化」、「交流」、「客家精神」、「義民精神」

客家文化概述

何謂「客家」?客家人源起中原,百代遷徙,四海為家,終於凝結成自家獨具的語言與文化,即「客家文化」。而「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所共同創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話、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人文、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漢人南遷時自身所保留的時期的「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並吸收了「各族文化」,融合了原生在廣東地區的「南粵文化」(即嶺南文化或稱廣東文化),而位於江西省南部的客家人,則融入了「吳文化楚文化」,再加上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環境影響,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過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差異。也因為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的關係,客家人也被稱為是「丘陵上的民族」。

客家文化的獨特之處,在於存留著豐富的「中原古風」。他們雖然由中原遷至南方山區乃至東南亞、南北美及世界各地,卻能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及藝術等方面保持中原古風。既承襲遠古遺風,又肇於新環境的守禮重義、好學問、講倫理的風氣,充分表現了客家民系的氣質。其文化特色為:「保守、穩重、節儉」。

在一般的客家家庭裡,一般風尚是家族制的數世同堂,雖然現代因社會的發展而使此家族規模趨於瓦解,但是其無形的傳統約束力,仍高過其他族群。客家人在生活各方面,大都以維持家庭俾使屹立不墜為中心,他們對家庭忠誠,其主要價值就在於安定社會秩序。家族的運作由家長主持,家長由家族中尊長者擔任﹙不一定由最年長者擔任 ),家長統率全家,有絕對的權力。家長健在時,雖子孫滿堂,也不分家。

說起客家婦女,無疑地深受大家的欽敬。由於客家丈夫多離鄉背井以維持家計,故客家婦女自然成為一家的實際支柱。客家人雖不免受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但是兩性間仍較他族為平等。客家女性自小與男性一同勞作,因此自古即無纏足的陋俗。舉凡往來種作,上山割草,乃至家中瑣碎的例行家務,無一不攬,對公婆予以無微不至地關懷,與丈夫相敬如賓,並無時不給予精神支持,憂丈夫之憂。故她們實為中國婦女傳統典型。客家婦女最大的特色就是「勤儉持家」。



客家精神

客家人先天就具了自尊心,在別人面前沒有自卑感。互相之間都沒有自卑感。所以大家都能夠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彼此守望相助,桴鼓相應,表現出高度的合群意識。由於他們為了維護民族尊嚴,不願意在異族前面屈膝,不願意做亡國奴,所以常常聚集志士,幫助王朝抵禦外辱;這就是客家人忠勇保鄉,崇尚正義,傳統精神的來源。這種『忠義合群』的傳統客家精神,尤其在離開故鄉,僑居外地的時候,往往表現得特別突出。此種『忠義合群』的精神在臺灣又稱為『義民精神』。

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故有濃厚的山區文化,客家人也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而客家人無論走到那裡,都不肯捨棄固有的語言和習慣,往往足跡所至,即有其特別村舍,一切習俗,不肯與外人同化。昔時甚且不肯與外族或外系通婚,不肯學習外族外系語言。日人山口縣造謂:「客家人有一種自信和自傲的氣質,再受海洋交通環境的影響,遂養成一種島國人民的熱血與精神,這一點和日本人性質相似。 

 客家文化在臺灣

客家文化,強調是以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硬頸」精神而著稱。「客家」,這個處處為客處處是家的族群,千百年來墾拓遷移,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總是堅持要把祖先的語言與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客家民系為尋求生活環境的安定,不斷的自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向南遷徙,長期下來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來向大自然惡劣的生存環境挑戰。

「唐山過臺灣」的艱辛歷程,不但塑造了臺灣客家人的內聚力,也開啟了臺灣客家的新視野:面對臺灣多樣化的自然山川與多元、險惡的族群處境,必須更加落實因地制宜的「移民本色」,因而得以全然不同於大陸原鄉的方式,打造了風貌殊異的客家新故鄉。

臺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漸漸發展出來臺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風貌。來自廣東、福建等以地域與宗族當成自我認同的「原鄉客家」,來臺灣之後終於重新組織、發展與戰鬥,形成了以土地為舞臺、以族群相凝聚的「移民客家」。

新的客家社會整合了原鄉的地域差異,不但擴大了客家族群的寬廣度,也回頭肯定了原鄉的文化價值。例如,苗栗縣南庄鄉如今已是客家人、閩南人、賽夏族、泰雅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各族群之間和諧相處,成為族群融合的楷模;新竹縣的關西客家文化,就是融合了四縣、海陸、饒平等地區的客家移民與道卡斯族原住民、泉州福佬等多元文化而成;中臺灣大甲溪流域的客家文化,融合了大埔、饒平、泰雅族原住民與福佬風味;臺東縣客家文化,則是從西臺灣東遷的客家二次移民,融合了北臺桃竹苗、南臺六堆客家、平埔原住民文化,並與在地的阿美族、卑南族之間密切互動的成果。

客家人自遷台之後,形成的客家庄,形成強而有力的家庭組織,在昔時農業社會中,維持了穩定的生活方式,不但謀求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也成為對外共同抵禦外侮及扶養老弱孤寡的根據地。除了延續原鄉傳統之外,臺灣客家最令人矚目的可說是文化創新的勇敢表現。舉凡文學、音樂、戲劇、大眾傳媒、建築設計與近年來的社區營造,都可以看到臺灣客家文化的獨特表現。

由於1950年代臺灣的政府強力推行國語政策,使得客家等方言逐漸沒落,都市的客家人不敢公開使用客家母語,成為都市的隱形人。還好於1987715宣佈解嚴,鬱悶的客家人終於19881228走上街頭,發起「還我母語」運動,從此客家意識開始覺醒,配合臺灣民主化的進程,鄉土文化及客家文化受到國人普遍的重視,長期累積起來的能量,都市隱形人開始勇於現身,走上社會舞臺,全省各地客家相關的藝文與產業活動慢慢活絡起來。

2001614,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從此可以由中央政府編列預算,正式推動發展客家文化,讓濱臨斷層的客家文化得以暫時止血,奄奄一息的客家文化逐步起死為生。客家委員會每年先後舉辦「客家桐花祭」、「臺灣客家文化藝術節」、「客庄十二大節慶」及台北市客委會主辦的「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等活動。客家委員會每年還定期頒發「客家貢獻獎」,以資鼓勵為客家奉獻人士,彰顯客家的榮耀。

並於2010127制定公布「客家基本法」。客家委員會在廣徵客家人士意見後,宣布將具客家獨特性的「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日)訂為「全國客家日」。義民爺臺灣民間信仰,祭祀在民變戰爭中,因保鄉衛土而犧牲的義民軍,因而訂定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為「義民節」。另外,根據「客家基本法」考試院國家考試增設「客家行政類科」,以因應客家公務之需求。在政府機關、公共場所及大眾交通工具得提供客語服務。在全臺各中小學積極推動母語教學。並創設「客家電視頻道」,更加強化了客家成為臺灣多元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客家基本法規定政府應積極獎勵客家學術研究,鼓勵大學校院設立客家學術相關系所與學位學程,發展及厚植客家知識體系。基於此許多大學多設有客家相關之學院、系、所及客家研究中心。諸如: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臺灣大學、聯合大學等都設有客家相關系、所、學院等,培植了不少客家學術研究及行政的人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解嚴之後全省各地的客家社團,有如雨後春笋般的紛紛成立,以大台北地區為例,目前台北市已有客家社團35個、客家歌謠班近40個;新北市客家社團亦有45個之多,而且還在成長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社團有「世界客屬總會」、「臺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中華客家文經交流協會」及「中華世界客家婦女協會」、「中華世界民族和平展望會」等。經由這些社團的努力推動,將臺灣的客家族群帶上活潑而有自信的新舞台。

從臺灣客家歷史發展的軌跡觀之,臺灣客家文化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特色。因為文化形成的特殊性,使得臺灣客家尤其具有極為特殊的風貌。不管客家文化的起源地是大陸的江西、福建、廣東,還是幾乎快成為定論的「中原」,兩百多年來,臺灣客家的獨特歷史脈絡已經創造了客家文化的獨特典型。在客家的定義上,除了對悠久傳統的『血緣式探究』之外,還從『文化創新』、『文化運動』的角度從事自我認同的定位。因此,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客家文化的新論述』,已經成為臺灣客家學的新取向。



臺灣客家文化的內涵

想要品味臺灣客家文化的風貌,就得先了解臺灣客家族群的獨特歷史過程。以下分別從飲食、服飾、建築、民俗、信仰,以及文化創造等面向,體會臺灣客家的獨特性。 

一、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所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泛,從族群所生活的自然與生態環境,飲食材料來源,烹調的方法與技術,及餐桌禮儀等。在傳統文化中最廣泛,最深厚且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可以說是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遠超出單純的飲食範疇,它是民族風俗及社會倫理的結合體。以客家飲食文化來說,我們可以列舉出許多代表客家族群特色的食物,但每一種食物的呈現也都蘊藏著許多客家族群生長環境的差異,界限或共通性,且再探討食物所傳遞的文化價值,也藉此了解客家族群社會生活、飲食文化的演變與特色。

客家飲食文化應由客家文化的起源說起,客家飲食能在講究吃食文化的中華文化中自成一格,得要從客家民族的民族性格談起,其之所以不同於中國其他民族的民族性,又必須從其源流探討,客家先民原是黃河、江淮、流域的漢人,由於天災和戰亂的驅趕,從晉代、唐末、五代、兩宋時期開始大量輾轉南遷,在閩、粵、贛,交界地區聚居,以後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客家民族基本形成後仍有賴各地移民遷入客家地區,被同化為客家的一員,當然在持續千年多次的遷移行動中也有一些客家人安定下來,久而久之遂以當地人自居,而大多數繼續遷移的客家先祖,依然以「客人」自稱,也就成為我們現在狹義稱呼的「客家人」。

千年遷徙歷史中,也造就了客家人團結、奮鬥,吃苦耐勞,堅忍卓絕,勤勞的特性,那是因為南方多山、多丘陵,一些較為平坦的地區早為先前定居於此的民族所聚集,南遷後的客家人,只得集結在山區,因與外界聯絡較困難的情況也將客家民族的固有傳統,文化禮俗,甚至於語言習慣都得保存了下來,即使後來遷徙至臺灣也因為到的晚,因此西部平原較肥沃的平坦之地早已被漳州、泉州人所開發,只得往丘陵地,山區裡居住、客家民族特有的性格也因此得以保存,繼原住民,閩南人之後,客家民族是移居台灣的第三個民族,目前在臺灣的大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雲林、高雄、屏東、花蓮、台東等多山的縣市,都有客家居民或村落的蹤跡。

客家民族飲食文化,也隨著遷移之地而有所改變,並無明顯且獨立菜系出現南遷至閩西的客家人,菜中融合了閩南的味道,在廣東落腳的客家人,做出的菜色則被歸入廣東菜或東江菜中,當然在臺灣的客家菜也有融合臺灣菜的趨勢。

因為客家先民遷移的落腳地大部分是山區,與外界較不易聯絡,物質匱疺,食物的保存變得十分重要,由於居住的地形,地物深深的影響著人們,形成生活智慧,以鹽醃製食品來保存食物的獨特文化,再加上客家人居住之地多為貧癠,許多客家族群早期先民們需要靠自己雙手勞動拓荒墾殖,開創新的天地,方可種植作物,因此客家的勞動強度是很高的,以勞力換取生存,改善經濟,而粗重的工作往往流許多汗,特別需要吃鹹的食物,因此客家人在菜的鹹味上會重一點,以補充體力,還有為了飽足感不易餓,再製作菜餚時油量多放一些,因此早期因為經濟狀況不佳,為了不讓肚子易餓,又無菜餚配飯,所以豬油拌飯是常有的飲食方式,另外客家人也很重視食物的香味,每一種菜餚都希望做出香味來,聞到食物香味,香噴噴的為的是讓人多吃一些飯,多一些體力幹活,例如早期煎鹹魚,煎豆腐,煎得香香的如此說來客家人的「鹹」、「肥」、「香」可說是完全順應環境發展出來的菜系風格。

 事實上因為居住地區、地形及當地適合生產農作物的不同在臺灣的客家人也有其各自擅長的菜色,例如桃園新屋地區的客家人經常以酒糟醃製雞鴨或以黃豆醬醃製菜餚,黃豆醬或蒸或煮出美味菜餚,至於苗栗地區的客家人則以晒乾和醃漬食品稱道,因此梅干扣肉,福菜肚片湯,等美味深入人心,至於屏東美濃的客家粄條、蒸粉腸、高麗菜封、冬瓜封(以紅燒肉汁燉煮成的菜)更是客家佳餚代表之一。並且由於居住之地大都在山區,離海較遠,因此在客家菜裡少有海鮮類,想吃大都以淡水魚類為主,早期的草魚生魚片,塩酥溪蝦,偶而可見海產為醃製鹹魚或鯊魚炒蒜苗等食材。也少有牛肉的菜色,因為牛是耕田的好幫手,怎可忍心吃牛肉,因此客家飲食大都擅醃菜、愛米食、主山珍。

儘管臺灣的客家人因地發展出不同的客家菜色,但因先祖所遺留下的民族特性,卻又相通,因此在臺灣的客家人容易做出各種相同內容,口味卻不盡相同的客家菜,也不足為奇。至於有些客家人則已經住在臺灣的各個城市裡生根,毫無地域之限了。

客家飲食文化的食材:

()米飯:客家食文化中,米飯是我們每天的主食,雖然我們先祖來自於中原產麥地區,但客家人的主食卻與南方人相同,以稻米為先,早期經濟情況不佳,不見得三餐都有米飯可吃,但只要經濟能力許可,在台灣的客家人,三餐都食乾飯,不太吃稀飯,原因是勤儉耐勞的客家人在飯後都要下田工作,吃稀飯容易肚子餓,體力會不濟。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老一輩的客家人還是習慣食米飯,可是年輕一輩的客家族群吃稀飯的也不少。米食除了我們每天所吃的米飯以外,也可做其他的變化,早期一般米飯是由蓬萊米或在來米煮成,此外還有可做成點心的糯米,尤其是客家婦女所製作的生炒糯米飯是一項美食,既可做餐、也可當小吃、點心,令人回味無窮。

():在客家人手中,米也不只是煮成飯而已,將其磨成漿,在壓去水分,揉成米糰後就可做出客家食品中千變萬化的「粄」,客家人可以將粄運用的多采多姿。不論婚喪喜慶或廟會拜拜都會大量的用「粢粑」以饗來客、也有將粢粑加入糖水,稱為「牛汶水」。農曆春節做「甜粄」-甜年糕、「鹹粄」-鹹年糕、「發粄」,(米漿經蒸熟之後,形狀圓頂,表面會開口笑),但也分為軟或硬兩種米漿做出,另外還有「菜頭粄」-即是蘿蔔糕。清明節時做「艾粄」-米漿加入艾草不包餡的,年節也食用「菜包」-外皮用白色米漿再包餡,因為形狀有些像昔日的豬籠,小孩子們都將其稱為「豬籠粄」,另外也有將菜包的外皮加入艾草包入菜包的餡稱「艾草菜包」。

端午節和其他民族一樣包粽子而不做粄,也有人用粄包成粄粽,客家人的鹹粽子的顏色是淡淡白色而非雪白色,內餡則用豬肉、豆乾、蘿蔔乾、香蔥頭等配料。中元節包鹹粽,中秋節則是「芋粄」冬至則打「雪圓」即湯圓。拜神祈願做「紅粄」,表示青少年成年禮時打「紅粄」,也叫做「打新丁」,其實在年齡很小時就可開始這項儀式。新墳完成叫「圓盆」也要打「紅粄」。另外客家常作為農忙時節點心如米苔目,九層粄、粄條、水粄等琳瑯滿目,讓客家人的生活更充實。

()擂茶:中國的飲茶方式,似乎一開始就與「擂茶」息息相關。世界上飲茶方式最為古老,也最為獨特的就要算擂茶。客家擂茶文化不論在茶葉的推廣或休閒養生活動的帶動,近年又風行起來。擂茶即是把茶葉碾成粉末,碾的棒子可用芭樂樹枝,再將花生、芝麻等磨成末加入其中,煮成擂茶。其實擂茶的原料和製作方法,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食擂茶可以讓家人促膝而談,或輪流研磨增加家庭樂趣及情感溝通,這是一種獨特的食擂茶的文化效應。

()菜餚:一提到客家菜,就會讓人聯想到鹹豬肉、客家小炒、薑絲大腸、梅干扣肉、紅糟鴨肉、封肉等的客家美食。「鹹豬肉」是早期客家族群,逢年過節,尤其是過農曆年的時候,一次所買的豬肉很多,為了保存起見,就用一個大的陶缸,然後把買回的豬肉不經水洗,先取出一塊抹塩,放入缸內擺平,再加入第二塊、第三塊同樣先抹好塩在放入擺平,擺完之後用石塊壓平,經兩三天去血水後,重新抹塩再擺入缸,用石塊壓著。要食用時即取出,用開水煮熟切片,再沾著醋、蒜汁食用,這就是客家鹹豬肉的由來,現今的鹹豬肉在口味上已有很多變化。如加入五香粉的,或加粗黑胡椒粉的都各有特色了。

想到客家小炒就會聯想到魷魚、與蔥的香味,為什麼會有客家小炒呢?這道菜通常早期都是在祭拜祖先或神明的時候,因為拜的的牲禮很多副,牲禮中所用的三牲或五牲拜完後所用的豬肉加起來會很多,肉太多了,吃不完於是將肉切絲、魷魚切絲、肥肉瘦肉各切絲,爆炒出的油爆炒魷魚,加入蔥段拌炒調入米酒醬油,小火炒至汁吸乾,客家小炒越回鍋越香,每次把蔥吃完,回鍋的時候再加入蔥,愈吃愈香「鹹、肥、香」的美味在此展露無遺。

除了客家小炒外,太多的肉還可做成封肉,將肉切成大塊放入容器中在加入醬油、酒、糖入鍋蒸至肉取出後入口即化,也是美味無比的客家封肉。

客家菜餚常用且具有增香特色的食材,就屬九層塔與紫蘇了,甚至許多客家族群的屋前都種植着這兩味食材,做出客家菜餚特有的風味。

客家民族的節儉與食材的運用也有很關係,僻如在殺完雞鴨後,其內臟或血是不隨意丟棄的,再與家中既有的食材做出好料理,如韭菜炒鴨腸、鴨血、芹菜炒下水等,也可以在過年過節殺很多雞鴨煮雞鴨的肥腸做出很多客家特有的菜色,如過年時吃的肥湯炆長年菜,肥湯炆筍乾,尤其是肥湯炆筍乾,只要有節慶時都會是受歡迎的菜餚,感覺爽口,去油膩,因此紅燒蹄膀常用炆筍乾做配菜,可見客家料理真是物盡其用,發揮的淋漓盡致,薑絲大腸、炒粉腸,鳳梨炒豬肺(又稱鹹酸甜),麻油腰花,道盡了客家美食善於利用內臟食材的料理。

()醃菜與沾醬:醃製蔬菜是客家菜中不可忽略的食材,甚至也已深深影響其他民族的口味,將新鮮蔬菜(芥菜)用塩搓揉軟化後放入木桶或缸中,一層塩、一層蔬菜最上面再放石塊壓下,醃起來做出好吃的鹹菜(酸菜),味道特別香,這就是客家酸菜才有的味道,鹹菜取出經過日曬後未全乾,帶有水分即將之裝罐或甕經過了3-6個月儲藏後就是覆菜,鹹菜完全曬乾的就是梅干菜了。

此外還有其他美味食材如蘿蔔乾、高麗菜乾、長豇豆曬乾就是豆乾,以及曬乾蘿蔔絲等這些醃製或曬乾的蔬菜,用作各種的烹調都是膾炙人口的味道,即使沾醬客家人也有好味道,桔醬就是許多客家人家庭中必備的沾料,將金桔蒸熟去子磨成的桔醬,色澤偏黃帶點甜稠,口感細膩,酸酸甜甜的,帶著金桔濃郁的香味,吃白斬雞時沾上它,味道更令人吮指。

()創新:除了傳統客家飲食之外,臺灣客家人在戰後還吸收了來自大江南北的飲食文化,發展出許多風靡飲食市場的城市美食,例如,從桃竹苗地區移居大台北地區的客家人,改良了源自中國北方的麵食風味,創造美味可口的永和豆漿,近年來甚至成爲風靡海內外的都市美食。
  客家人在飲食文化的表現,一方面追溯傳統,吸取養分,開創生機;另一方面則敞開胸懷,廣納各地飲食風味,緊緊地掌握了現代人的口味,秉持樸實的風格,共同參與了台灣美食創造的行列。尤其,近年來客家委員會及各地客家行政機構每年定期舉辦「客家料理」的競賽,使得品嘗客家菜成為一種時尚。

由於休閒旅遊風潮的帶動,客家民宿餐廳的設立,讓許多國人可以有機會品嘗客家風味的美食,亦可多了解客家的民情風俗,生活型態。但客家美食位階仍然停留在低價位的餐廳型態,仍然很難登上大飯店或成為大型宴會餐桌上的要角。幸好客家行政機關在這幾年一連串的舉辦客家美食嘉年華等活動,提升客家美食給人既有的印象,利用客家菜原有的元素發揮創意,激發人們對客家食材的運用,創造出許多好看又好吃,屬於客家食材的料理,也導引民眾認知客家食材,不是只有以往的烹調方法,它可以有更多元的方式呈現,甚至在國內的大飯店也可吃到以客家菜為元素設計的菜餚,這也是客家美食提昇層次的努力表現。同時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客家飲食在政府及民間產業共同營運,發展地方文化特色的理念之下,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意象的表徵,客家飲食文化的特質能夠彰顯客家族群特色的文化資產。

二、服飾文化

過去,客家人的確有屬於自身的服飾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代臺灣已很難從穿著習慣,確認客家的族群屬性。而且,最後的傳統客家藍衫使用者在美濃東門樓前消失之後,藍衫就從生活服飾轉變成形象服飾,藍衫成爲客家活動場合的制服,或者是客家歌舞表演者的象徵性穿著。不過,近年來各界漸漸體認到這個困境,開始將客家服飾從象徵性的標籤,轉回生活化的新時代客家服飾。

南臺灣從藍染與藍衫出發,擧辦了相當有創意的藍衫服裝秀,積極發展生活藍衫。北臺灣客莊,則從客家花布出發,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生活用品上,值得期待是,新竹九讚頭社區經過了十多年的社區醞釀,近年推出了以花布制作的九娃娃,相當受人歡迎。

政府部門也在客家創新服飾文化上表現相當積極,嚐試引發領頭作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桃園縣政府等各級政府與年輕設計師推動的客家花布衣飾創造;苗栗縣政府與苗栗市公所,分頭推動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客家衫,都是值得收藏與欣賞的對象。

三、建築文化

臺灣客家建築幾乎和大陸原鄉截然不同,整體而言。臺灣的客家建築從大陸原鄉帶來了家神祖先信仰,確立了宗祠家廟公廳等客家特殊建築類型。在空間的表現上,具體呈現在公廳禾埕,這兩個一虛一實兩個空間所貫串起來的組合,日字廳、曰字井,形成了家族昌盛的象徵意義。在材料的運用上幾乎都是因地制宜(從精神的層次,也可說是延續原鄉之傳統),用泥土、用火磚、用木、用竹,率都以建築物的在地資源優先考量。在色彩美學上,創造了與原鄉白牆烏瓦截然兩異的審美價值觀,逐漸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新風味。在空間格局的設計上,一方面堅持著公廳的家族性公共空間的規矩,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南北分殊、西東各異的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著名的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宅、屏東縣佳冬蕭屋、六堆夥房與美濃菸樓等等優秀的客家傳統建築,都可以看到台灣客家建築落地生根的具體軌跡。

在客觀的空間文化的欣賞上,也可以結合不同地區與家族的產業型態,了解每個在地性客家建築的價值所在。例如,北臺灣因爲清末、日據時代初期樟腦產業之故,建築從農業型態的居家規模轉變爲與其他族群更緊密互動的多元產業生活空間,紅磚的運用結合原鄉宗族空間的營建文化,型塑出極爲優異的客家莊建築美感。南臺灣最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應可說是創造了正身與橫屋之間的廊間(或稱廊仔),廊間相當程度反映了原鄉大陸所未有的熱帶性氣候的生活空間需要,相當開放的空間(三個經常不關闔的門、兩個室內間門、兩個透空式窗戶),經常當成家庭內客廳、竈下或餐廳等最主要生活核心。深具在地風味,值得拜訪。

四、民俗信仰文化

臺灣的客家信仰,與其他族群也有若干異同之處,不同的節氣、不同的地區,都能感受得到深深影響著客家人的信仰與慶典。臺灣客家的信仰與早期社會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幾乎每一個客家村落都有護佑村民的土地伯公,每一個客家聚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守護神,除了從大陸原鄉帶來的觀世音菩薩、三山國王、三官大帝(三界爺)、關聖帝君、媽祖、定光古佛、龍神、五顯大帝、慚愧祖師、保生大帝等神明之外,還有在台灣形成的本土神明義民爺、萬善爺、以及每個來臺家族都真誠崇拜的來臺祖信仰。不管是在地發展出來的宗教信仰,還是從大陸原鄉引入的神明,經過兩三百年的落地生根,都已經過化存神,成爲台灣本土精神的支柱。

農曆過年,不但是漢人普遍的傳統,也是客家人的重要節日,而且至今仍是臺灣客家最重要的團聚、祭祖之日。農曆正月二十日,是客家人的天穿日,傳說那一天是天穿地漏的壞日子;也有人認爲是爲了紀念女媧補天,農業時代的客家人認爲,經過一整年的辛勤,這一天是必須休息的日子。竹東地區每年擧辦山歌比賽,慶祝這個獨特的日子,已經超過三十年,也是臺灣地區規模最盛大的客家山歌盛會。農曆過了正月半,一直到清明,都是客家人掛紙(掃墓)的日子,也是逐漸都市化的客家族群一年一度家族聚首,規模最大的時節,有許多家族的祖塔供奉來台祖以來的所有祖先,祭拜時,常可見到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齊聚山頭的壯觀場面。

端午節,即客家人所稱的五月節,民間傳說乃是爲了紀念昔日走黃巢之故,這一天必須懸掛菖蒲和艾草等避邪植物,另一方面也連結到屈原投江的歷史傳說。中元節(農曆七月半),是客家人自然崇拜的年中重要祭典,是地官赦罪之日,以釋、道兩法普度眾生(十方孤魂野鬼)。北臺灣以新埔義民廟爲中心,在農曆七月二十日還發展出一個獨特的義民節,紀念歷年來爲了保鄉衛土而犧牲的地方先烈,成爲客家地區相當隆重的地方節慶。此外,八月半中秋節、十月的平安戲(或收冬戲)都是客家地區重要的民俗節令。

結語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說得好,一個人可以自由選擇交朋友的對象、參加的社團、或參加的政黨,但是,唯有自己的祖先是不能選擇的。我們身為客家的子孫,面對台海兩岸同根同源的客家文化,雖然處於長期隔海分治的歷史殊遇。我們有責任仍應堅持將列祖列宗的客家語言文化,永遠繼續傳承下去。

分屬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段分隔361年之後,「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於201162在臺灣的故宮博物院展出。當兩岸各自珍藏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一起跨海展出時,兩岸的交流又邁出重要一步。歷史的長河已悄然響起了分久必合的史詩樂章。中華民族正處於最驕傲的時代,關鍵的時刻,鄉親們,讓我們勇敢的站起來,同心協力,發揮我們的影響力。

兩岸客家鄉親應體察時代趨勢,聯合起來積極推動兩岸的和平發展。兩岸同胞血緣、親情與文化是難以長期切割、分離的;我們這一代客家子孫天賦的史命是要讓臺海上空呈現一片祥和之氣,不容再起狼煙;更不能讓骨肉相殘的歷史悲劇重演;兩岸的客家鄉親要手牽著手、心連心,從文化交流,進而心靈溝通,同樣都是客家人要團結起來,共創雙贏!要為復興中華文化,再創客家世界的新光輝,作出偉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1979

林衡道,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1990

黃偉經、劉發清,《客家名人錄》,梅州地區第一大卷、梅州地區第二大卷,1992

古進,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梅州客家聯誼會,《客家人》,1994

王增能,《客家飲食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彭廷雲,《客家菜套餐》,臺視文化, 1999

苗栗文化局,《苗栗文獻 15期》, 2001

徐正光,《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行政院客委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2007

竇應泰,《客家人》,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