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客家祖地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與建議
江彥震
摘要
寧化縣位在福建省西部,是三明市下轄的一個縣,在清朝時屬於汀州府管轄的八個縣之一,汀州府8個縣都是客家人。閩江支流翠江穿城而過,故寧化又稱「翠城」。寧化縣石壁村是舉世聞名的客家祖地。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之一,被稱為「客家文化、語言的搖籃」。石壁村被視為「客家祖地」,是客家民系認同的標誌物之一。寧化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縣之一,是紅軍長征出發地。
漢族客家民系創造的客家文化歷經一千餘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客家文化以其包容性、根植性、向心性、價值性而著稱。然而,如何保護與傳承,並進一步創新與發揚寧化地區所孕育的客家文化,如今已成為當地政府及全世界客家人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
客家祖地、客家文化、文化創意產業
寧化的地理、人文特色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地處武夷山脈東麓,為閩、贛兩省交界縣之一。介於北緯25°58′─26°40′,東經116°22′─117°02′之間,緊鄰江西石城、廣昌縣。全境屬於閩贛臺地大面積抬升區的相對下陷地帶,地勢由西向東遞降,並形成由北到南五條地帶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總面積的96%。縣城海拔320米 。主要河道東溪、西溪會合於縣城東郊,稱翠江。2011年底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
一千年古縣」。
寧化縣全境總面積2,368平方公里,“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莊”,海拔千米以上的25座山主要分佈在武夷山主脈和兩條斜貫縣境的武夷支脈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河分流閩江、韓江、贛江三個水系,這裡也是三江源頭之一。
寧化古稱黃連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設鎮,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為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黃連縣為寧化縣。新中國成立之後,1950年3月成立寧化縣人民政府,1959年2月寧化、清流合併為清寧縣,1961年又分為清流、寧化兩縣,1968年11月成立寧化縣革命委員會,至1980年12月恢復寧化縣人民政府。
寧化屬於純客家縣,客家信仰是一種多神的崇拜體系。縣轄區內的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祖先崇拜以及大量民間信仰。宗祠和祭祀文化的興盛是寧化人祖先崇拜的標誌。寧化常見的民間信仰有定光古佛、漢帝信仰、土地公、三聖等。寧化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如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清代書法家伊秉綬以及明代御賜狀元張顯宗。當代名人有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等。
寧化是福建省最大的烤煙生產基地、是中國八大烤煙生產基地之一,種植面積、產量等居全省首位。煙葉品質好,已進入多種名牌捲煙的配方。寧化擁有耕地44萬畝,是國家和省商品糧基地縣,年產稻穀2.2億公斤以上。蓮子、辣椒、薏仁米、茶葉、食用菌、水果、獼猴桃、老鼠乾、生魚膾、魔芋等農副土特產品,產量高、品質優良。其中老鼠乾為閩西“八大乾”之一,名揚海內外;河龍米及延祥茶等歷史上被列為貢品。
得天獨厚的客家祖地─石壁
早在新石器時期,寧化便有了印紋陶文化。少數民族佘民的祖先也留下高辛文化。及至西晉永嘉之後,中原的優秀文化隨客家輾轉南遷而陸續傳入,直接影響和促進當地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形成較為獨特的客家方言、民間文藝、風俗習慣和傳統意識,產生了客家文化。
寧化縣在隋唐時期便初有開發,“開山伐木,泛筏于吳”,溝通了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文化往來。正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環境,所以,自西晉“永嘉之亂”開始,中原南遷漢人源源不斷地聚集攏來,特別在唐末至兩宋間,客家先民溯撫河、贛江高度聚集於寧化及其石壁地區。在這裡休養生息,拓荒墾殖,建家立業。他們以其傳統優勢文化和生產技術,同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贛連結地區(亦稱三江之源)的原住居民相互融合,在宋代,創造出盛極一時的繁榮景象,宣告漢民族一支新的民系—『客家民系』的誕生。
在宋代,聚居在寧化及其石壁的客家先民有150姓以上,人口達11萬之眾。唐朝末年,在寧化便誕生了汀州府的第一位進士。歷史上寧化共50名進士,唐末至南宋便有30名,占60%,《嘉慶重修—統志》所載汀洲唐宋二代人物共11人,其中寧化人5名,占45.45%,若以唐至北宋計算,寧化人物則占62.5%,北宋“靖康之難”後,宰相詹學傳攜眷來到寧化石壁設館講學,著名理學家朱熹前來拜他為師,充分說明了客家崇文重教的傳統,也說明當時教育之興盛。正是寧化及石壁的特殊歷史,所以她早就引起海內外學者的關注。
寧化學人在大環境的推動下,1991年成立「寧化縣客家研究會」,成為國內第一個縣級客家學術機構,同年編輯出版縣級第一本客家學術刊物《寧化客家研究》,1992年成立「寧化石壁客家宗親聯誼會」,“兩會”密切合作,2000年編輯正式出版了第一部客家社區文化叢書《客家祖地石壁叢書》達155萬字。分別於1997年、2000年成功地舉辦了二屆《寧化石壁與客家世界學術研討會》。出席研討會的專家、學者160餘人次,他們來自包括台、港在內的中國十餘省、市、區和日本、法國,交流論文110萬字,分別正式出版論文集兩冊。迄今,寧化客聯會、客研會合作編輯出版書、刊20餘種、410萬字。
1987年8月,寧化縣隆重舉行黃慎誕生300周年紀念活動,上海雕塑家陳道坦為黃慎製作塑像,座基碑刻“怪而不怪,藝傳百代”為中國藝術大師劉海粟親筆題詞,南京藝術學院劉大羽 教授也為塑像題詞、揭幕。並主持「黃慎藝術研究報告會」,成為寧化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石壁客家公祠』作為全球120姓氏客屬的總家廟,建築規模居全球客祠之最,1995年福建省批准每年10月為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月,每年祭祖大典吸引大批海內外客家後裔尋祖晉謁;客家文化、客家飲食、客俗民風、客民精神特色鮮明、傳承久遠、保留完好、展示豐富。
文化搭檯經濟唱戲,打造文化創意產業
寧化是聞名遐邇的世界客家祖地,今後發展的方向,應努力探索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互搭配,即所謂的「文化搭檯,經濟唱戲」、文化繁榮與文化惠民相結合,實施經濟社會差別化跨越發展戰略。打響客家文化品牌,擴大寧化在外影響力。
事實上,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地政府亦秉持此一戰略發展方向,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先後成立「縣客家研究會」、「石壁客家宗親聯誼會」、「客家工作辦公室」、「客家研究中心」、「石壁客家祖地管理處」等機構,專門從事客家文化的研究、交流、推動工作,不斷擴大和增強寧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在外影響力,成功打響了客家文化品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成武、葉選平為寧化石壁客家祖地親筆題名定位,分別題寫『客家祖地』和『客家公祠』。
在系統開展客家文化研究方面:積極組織海內外廣大客家學者開展客家文化系統研究,取得豐碩研究成果,使海內外客家人對寧化石壁在客家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理性認識,為將客家文化打造成知名品牌提供了有說服力的理論支撐。迄今累計編輯出版客家文化研究文獻資料、宣傳書刊80餘種5,000餘萬字,發行15萬餘冊,並形成「客家學石壁學派」,在國內縣級客家研究中堪稱唯一。
其中,著名客家學者劉善群 先生的《客家與石壁史論》是第一部系統研究石壁客家史的專著,可謂石壁學派代表作;張恩庭、劉善群主編的《客家祖地石壁叢書》是石壁客家文化研究成果的一大集成,受到海內外不少客家學者的高度推崇。寧化客家文化研究機構力量健全,人員充實,並得到三明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大力支持,於2013年分別在寧化設立『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在客家文化重點工程建設方面:為順應世界客家尋根謁祖的客家認同潮流,在海內外客屬的大力支持下,先後建成「海西客家祖地文化園」、「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客家美食文化城」,正在建設「客家祖地博物館」、「慈恩文化園」、「塔山公園」、「客家國際大酒店」,正在籌建「客家名人文化園」等客家文化重點工程。這些重點工程具有濃厚的客家祖地特色,具有代表性,是寧化打造客家文化知名品牌的物質基礎。
如今,1995年建竣的石壁『客家公祠』已經成為世界客家的總家廟,成為海內外客家尋根謁祖的聖地;投資2億元於2012年建竣的「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建築占地7.8公頃 、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 ,是客家地區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築之一,集研究、展示、表演、培訓、交流、傳播功能於一體。
在推動客家文化全面交流方面:寧化縣採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廣泛拓展與客家世界的文化經濟交流,不斷增進寧化與客屬密切聯繫和情誼,提升寧化客家祖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迄今已經持續舉辦了二十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三屆“巫氏文化節”、三屆“寧化石壁與客家世界”學術研討會和二屆“石壁客家論壇”等大型的文化交流與研討活動,累計接待海內外客屬和專家學者50多萬人次。同時,組團赴外地參加各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亞細安(東盟)客屬懇親大會”、“亞州聯合論壇”、“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閩台宗親文化交流”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廣泛拜訪、結交海內外客屬社團首領和知名人士,在海內外客家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由於寧化在客家世界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與臺灣客家深厚的血緣、文緣淵源,2013年6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將寧化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藉助客家文化能量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寧化縣在發展縣域經濟中,借助客家文化形成的引力和能量,集聚經濟發展要素,加快推進專案帶動戰略的實施,縣域經濟取得較快發展。2013年全縣GDP達到91.04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6.73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0,597元、9,414元,分別比1994年增長10.8倍、22.4倍、6.6倍和6.2倍。其中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躋身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行列。
在客家文化的引力和能量的拉動下,進入寧化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逐年增加,成功引進了一大批投資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產業項目落地寧化,成為縣域經濟的增長引擎。近幾年,先後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的福建“月兔”年產300萬台空調、長寧紡織等工業項目2個,投資億元以上的工業專案20個,近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引進總投資5億元的“閩贛義烏小商品城”項目,是全國首家縣級義烏小商品分市場,近期將正式營業。引進總投資2億元的“閩贛電子商務城”專案,建成後將填補周邊區域電子商務與服務外包市場空白。將生態休閒觀光農業與客家文化旅遊相結合,在石壁鎮新建了1,000畝石壁現代農業觀光園,通過示範積累經驗,以點帶面,推進全縣現代農業發展。
推動旅遊產業發展方面:以石壁客家祖地平臺,著力打造“神秘的客家祖地”旅遊品牌,精心策劃推介“客家尋根祭祖”旅遊線路,對接並納入福建“客家之旅”經典旅遊線路,據統計2013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23.6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92億元。編制完成《寧化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綱要》及其詳規,計畫總投資6億元,將石壁客家祖地擴建成“海西客家文化園”,使其成為寧化四大核心景區之一。目前投資1.1億元的一期擴建工程竣工,建成祭祀主軸及其配套設施,成功創建為國家4A 級旅遊景區,2013年遊客量達8萬人次,門票收入240萬元,並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縣財政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點引進、培養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者和創意人才。首先將客家祖地文化傳播公司作為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的“孵化器”,至目前公司已到位註冊資金5,000萬元,新增固定資產1.8億元,與三明學院開展縣校合作,啟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演藝、影視、動漫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並與影視、音像製作公司開展縣企合作,先後投資拍攝完成《滾滾血脈》、《大南遷》(原名《葛藤凹》)等大型客家題材電影、電視連續劇,創作《石壁——我的家園》客家題材主題歌,並確定為縣歌。
突出客家文化元素,彰顯寧化特色:在城鄉新建、舊改建築專案的規劃和設計物件,突出客家文化元素和符號,讓新建、改造成的各類建築及其配套設施,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客家個性特色得到充分彰顯。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品質建設”的總體要求,標誌性建築聘請設計大師、著名專家主創設計從事建設客家文化地標建築。如,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當代建築設計大師何鏡堂 先生主創設計,寓意“匯、聚、根、源”深刻的客家文化內涵。總投資6億元的“客家美食文化城”、總投資1.7億元的“客家祖地博物館”,聘請福建省規劃設計院原院長、著名建築設計專家黃漢民 先生主創設計。以上標誌性建築氣勢磅礴,具有濃郁的客家特色,堪稱現代客家建築精品。
大幅度建改客家文化主體景觀。聘請福建省規劃院著名專家精心提煉客家文化元素,構思符號,據此制定統一新建、舊改標準,引導、規範城區公共專案、住宅社區新建和舊城改造。目前已建成、改造成一批客家個性特色鮮明的城市建築及其配套設施。凸顯“士、福、壽、喜、合、孝”客家文化元素,打造城區“三溪六岸”沿河6條主題景觀帶,現已完成江濱市民休閒廣場和江濱北路沿河800米 綠化景觀帶的改造。結合實施城市亮化、綠化、美化和城區主幹道瀝青化工程,創意設計葛藤花燈、金銀花燈等客家個性特色路燈和道路標識,在城區主幹道推廣運用。同時起用客家民俗、客家名人等重新命名城市道路。
積極建設客家個性特色鄉村。推進“客家風情、美麗鄉村”行動計畫,制定了數套具有客家個性特色的鄉村住宅立面改造推介圖集,重點對交通主幹道周邊村莊建築物進行立面改造。全縣有45個村莊推進建築物立面改造,在石壁鎮楊邊村、淮土鄉禾坑村配套建設客家風情生態園,呈現一派客家田園風光,作為示範村取得經驗後在全縣推廣。
壯大客家文化事業,促進社會民生改善。在大力發展客家文化事業的同時,注重發掘、利用客家文化優勢資源,加快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促進社會民生改善。同時發展客家小吃,惠民創收。通過發掘豐富的客家美食資源,大力引導、鼓勵、扶持發展客家小吃產業,促進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群眾收入。自2012年起,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大力扶持發展客家小吃產業,用於貸款貼息、免費培訓、制定“五統一”行業標準、統一註冊“寧化客家小吃”商標等。其中41個小吃品種於2012年被福建省烹飪協會評為“福建名小吃”,15個小吃品種於2014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為儘快打響“寧化客家小吃”品牌,邀請央視《客家足跡行》攝製“寧化客家小吃”專輯,並提倡縣內公務接待要以“寧化客家小吃”為主。
營造客家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提升品位。投資近4億元,先後建成占地11.8公頃 的「體育中心」、占地50多畝的「江濱市民休閒廣場」,改造占地30餘畝的「翠園廣場」、占地100餘畝的「北山公園」。依附“世界客屬文化交流中心”建成5.3公頃 戶外公共綠地,並將縣文化館、青少年宮、婦女活動中心一併遷入,改善公益文化事業、婦女兒童健身的硬體條件。依附“客家祖地博物館”,把縣科技館、圖書館、革命紀念館一併入遷,爭取各館均能達國家二級館標準。依附“客家美食文化城”,建設占地23.3公頃 的「塔山公園」,打造城市“綠肺”,改善城市生態。
綜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為改善石壁客家祖地周邊生態環境,恢復寧化西部秀美山川,寧化抓住省委省政府開展水土保持攻堅戰的大好契機,總結推廣“48” 字水土流失治理經驗,通過全面封禁、新植補植等綜合治理措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8,400公頃 ,引進11戶千畝油茶種植大戶,新種植油茶9,667公頃 ,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石壁客家祖地正朝著“百姓富、生態美”的目標不斷邁進。寧化未來的願景令人嚮往。
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
寧化未來發展方向正如縣政府所規劃應以『客家文化』為競爭力核心。文化是民族和國家的靈魂,是民族和國家的軟實力,是構成民族、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客家文化』也是中華民族、以及整個國家發展壯大的重要社會資源。寧化縣經過20餘年兢兢業業的辛勤耕耘,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下種栽培,如今客家文化事業的幼苗已經逐漸成長茁壯,開花結果,並已初具核心競爭力,建議今後應朝此方向繼續努力大步往前邁進,相信不久的將來必定能夠結實累累,成為舉世唯一,獨步全球的『客家文化大縣』、全國爭相效法的『客家模範縣』。
但交通為文明進步之母,也就是說交通建設是一切建設的基礎,儘管寧化縣境按照前述戰略方向推展,已經開始打響客家文化品牌,逐漸邁向理想願景的城市,若外人只能心嚮往之,難以隨心所欲方便抵達,或進出耗費時日,則其所發揮影響力的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建議主事者應極力爭取便捷交通建設的預算,把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列為優先的要務。目前從廈門搭乘遊覽車抵達寧化縣城,將近耗費六、七小時的時間,被許多人視為畏途,若能將旅程耗費的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則必將吸引一半以上,參訪永定土樓的人潮,進一步深入寧化探訪神秘的客家祖地,如此未來前來寧化遊覽觀光的人次直線成長應可預期。
既然,自1995年福建省政府批准,每年10月為「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月」,何不選定每年10月份某一日為『世界客家日』,或者選定其中一週為『葛藤祭』、或『客家文化週』、或『客家文化節』,意謂著「葛藤綻新枝,更待繁花開」,類似台灣客家委員會每年所舉辦,享譽國際的『客家桐花祭』,成功的打響客家文化的招牌,大幅提升客家族群的社會地位。建議可由政府主辦各式各樣的客家傳統儀式,或者知識性、趣味性、古老祖傳的客家藝文、山歌、美食競賽、武術競技,以及各個地區客家特色展的活動等等,尤其是現成按照客家傳統古禮的祭祖大典,或者更加嚴謹調整一下,可以吸引大批海內外客家後裔尋祖晉謁,還有全球各地的旅遊業者、觀光客、民俗研究者、學者專家、休閒娛樂者,提供她們欣賞、研究學習、饗宴客家文化、飲食、浸淫客俗民風、客家精神等,讓世人重新認識客家人,豈不大妙?
還可以在各大媒體上大力宣傳一個響亮的口號,『凡是客家人,一輩子總要回到石壁「客家祖地」的「客家公祠」祭祖一次,方才無憾!』初期可能不一定能獲得大多數客家人的認同,但時日久了,就漸漸產生效果,就像世界上的回教徒一樣,一生中總抱著一個信念,有機會總要前往「麥加」聖地朝聖一次,人生才不會遺憾。
結語
全球客家人口的分布,主要以閩粵贛三角邊區為大本營,其次為台灣及海外八十餘國和地區,而廣東的梅州號稱世界客家之都─『世界客都』,江西的贛州則以孕育客家的溫床『客家搖籃』自居,福建龍岩的永定及漳州的南靖又以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土樓』聞名於世。台灣客家則以打造『全球客家交流中心』為目標,並以『客家桐花祭』打響名號,大幅提升客家人的社會地位。
寧化石壁的『客家祖地』、『客家公祠』則定位在世界客家人的祖地和總家廟,強調全世界大多數客家人的祖先都與寧化石壁有關,也就是說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的祖先都是直接,或者間接來自寧化石壁,所以把寧化石壁定位為「客家聖地」應能獲得多數客家人認同的正確標竿,如此可與其他客家名城作了清楚的區隔,可以號召,吸引其他地區可觀的客家族群及其他族群,前來尋根朝聖。並可建立寧化成為客家學研究的重鎮,將寧化客家學研究塑造成為全球最頂尖、最權威的『客家學石壁學派』,睥睨客家世界。
參考文獻
楊興忠,〈寧化發展客家文化事業歷史回顧與展望〉,《三名僑報》,2014年9月18日出刊。
劉善群,《客家與石壁史論》,方志出版社,2007年出版。
張恩庭、劉善群主編的《客家祖地石壁叢書》,中國華僑出版社,2000年出版。
胡希張,《客家風華》,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馮秀珍,《客家文化大觀》,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年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