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義民信仰的形成與義民精神的展現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家中心副執行長 江彥震
臺灣所謂義民,通常是指清朝乾隆年間,一批為除暴安良,保鄉自衛而犧牲生命的臺灣人,根據史書記載,林爽文反清作亂時,戰亂遍及全台,因其部下都是烏合之眾,所過之處燒殺擄掠以致民不聊生,客家人為了保家衛民,挺身而出,偕同閩南人及平埔原住民組成「義民軍」,協助朝廷弭平亂事,當時死傷二百餘人,後來同治年間,彰化戴潮春所領導的亂事再起,義民軍為免鄉土再遭蹂躪,銜命二次出征,又有百餘人犧牲,民眾為了紀念這些陣亡的義民,便建廟供後代祭拜。
義民受到朝廷敕封為「褒忠」、「忠勇之士」由各地方仕紳聯庄建廟奉祀,延續迄今,義民爺也成為臺灣客家人「南忠勇、北義民」獨特的信仰,是標準的臺灣地方神明。
目前臺灣有三十多座義民廟,其中規模最大的應屬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義民廟。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 舉行祭典,都有豬公大賽,放水燈,嚐糖糜(甜稀飯)等活動。後來許多縣市政府順應民情,分別舉辦祭祀義民活動,並將農曆七月二十日 定為義民節。
台北義民祭20周年
臺灣客家的義民信仰,起緣於一個偶發的歷史事件,也因為客家的民族性讓歷史事件有了這樣的演變。遠離中原原鄉的客家移民來到寶島臺灣墾荒拓土,落地生根;由於客家人具有傳統“保鄉衛土”熱愛鄉土的高尚情操,以及為國為民犧牲奮鬥的“忠義精神”,經由歷史事件的衍化成為義民信仰。因此,臺灣首善之區的“台北義民祭”或者應該說是“義民軍的操兵演練”雖然是臺灣客家人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民俗盛會,但從這樣的儀式活動中,可以一解客家鄉親對原鄉的思鄉情愁,更可藉此活動凝聚族群共識,在政客族群操弄的環境下,展現客家人團結的實力,並共同致力於傳承客家語言文化,讓客家族群的生命永續繁衍,直到永遠,永遠!
目前臺灣有關義民的廟宇、祀亭約有三十多個單位,近年來經有心人的串聯互動組成義民寺廟聯誼會,希望藉由彼此的聯誼活動建立集體形象,產生團結的力量。
早些年,客家人在台北市等都會地區一直是隱形的族群。民國77年(1988年),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建醮200年,台北都會區的客家人,組成台北市褒忠義民爺祭典委員會,在8月19日 迎枋寮義民爺北上,安座在現今大安森林公園,受旅北客家善男信女祭拜至今。民國84年(1995年)台北市政府加入祭祀的陣容,擴大了信仰的深度與廣度。
今年(2007年)是台北義民祭20周,於八月廿五 、廿六日在台北市府前廣場舉行;去年義民祭則是於八月五日 、六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就有來自全臺灣十八個地區的義民爺及忠勇公,除了新竹縣新埔枋寮義民廟本廟,還有新店義民廟、中和義民廟、桃園縣平鎮義民廟、新竹縣芎林義民廟、關西金錦山義民廟、竹東惠昌宮、芎林的廣福宮、苗栗縣苗栗義民廟、頭份義民廟、三灣五穀廟、三灣三元宮、南庄永昌宮、獅潭義民廟、大湖義民廟、南湖護安宮、台中縣東勢義民廟、南投縣國姓護國宮、屏東縣六堆忠義祠。今年係20周年,因此,又再增加兩座義民寺廟的義民爺,嘉義褒忠義民廟、鳳林壽天宮共二十座義民廟,齊聚台北市府前廣場,讓義民軍在弭平林爽文亂事的二百多年之後再度大會師。
在義民祭典活動中總是少不了的一項活動,就是挑擔奉飯。挑擔奉飯的起源,是當年義民軍出征,百姓簞食壺漿以迎送子弟,以今天的話說就是將“勞軍”活動變成一項民俗活動,這在當今的世界上是非常少見的現象,足以說明客家人自古以來即具有“軍愛民,民敬軍”愛國的思想與優良傳統,令人感到驕傲,更值得其他族群效法。
在義民祭典中,主祭之前有三獻吉禮的儀程,其目的是敬天祭祖,褒揚客家先民忠義精神,並凝聚客家宗族共同信仰與力量。三獻吉禮,一切依古禮進行,備豬、羊、鵝、魚等供品,主祭大典的五獻大禮是整個節目中最重要的節目。
每年義民祭典中都會舉辦神豬比賽,神豬的由來據說是六堆濫庄曾經遭到賊兵攻擊,突然來了一群野豬,用嘴、腳亂噴泥砂,灰塵漫天,賊兵只好撤退,事後鄉民認為是六堆濫庄伯公驅使神豬前來助陣,於是在義民祭典的這天都會安排盛大的神豬比賽。但是,基於人(豬)道、環保等的考量,現今倡導「創意神豬」酬神;今年為擴大參與及宣揚義民祭典活動,首度推出「彩繪神豬」著色比賽,獲得熱烈回響。
義民祭典中誦經法會藉諸得道高僧法師禮懺佛經,祭拜義民爺以外,因動亂死難的各方眾生,祈求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圓成善根。另外,酬神大戲必不可少,客家大戲中使用的北管八音,聲音高亢,引人入勝。戲劇的故事,不外忠孝節義。以八人扮演的“扮八仙”既酬神也娛人,更可寓教於樂。
林爽文事件與義民的興起
座落於新竹縣新埔鎮的褒忠義民廟是臺灣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也是客家忠義精神的保壘。故事起源於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底,林爽文在彰化大里村(今台中大里)起兵作亂,短短十天之間,戰火蔓延大墩(台中)、彰化、竹塹、淡水、鳳山等地,許多重要城市紛紛陷入林爽文及其同夥莊大田手中,各地居民死的死、逃的逃,由於林爽文的部隊缺乏軍紀,每攻下一個城市或村落,都會來一場燒殺劫掠,處處橫屍遍野。
十天後,林爽文登上天地會盟主寶座,號稱「順天」,然而守臺的清軍卻束手無策,「烽火遍地、生靈塗炭」即是當時的最佳寫照。當林爽文的部隊自新竹繼續北上時,新竹北方竹北六家的客家鄉親為免遭戰禍,便由六家首要的領導人林先坤先出面,召集附近的望族,諸如劉朝珍、陳資雲、王廷昌等自動籌組一支三千多人的「義民軍」,以手繫黑布圈為記,本著「捍衛鄉土義無反顧」的信念,義民軍轉戰各地,與林爽文部隊激戰數十次,犧牲非常慘烈!
乾隆五十二年,清廷派陜甘總督福康安率十萬大軍登陸鹿港,會合義民軍,全力圍剿林爽文,次年一月,林爽文終於被擒,二月,莊大田也被俘,戰事始告平息。
在為期一年多的剿亂中,陣亡的義民軍曝屍荒野林先坤和王廷昌等人,在回師之時,僱請牛車沿途遍拾繫有黑布圈的義軍屍骸,總共有兩百餘具原擬歸葬大窩口(今湖口鄉),車過鳳山溪後,令人不解的是,載運忠骸的牛車行至現今新埔鎮下枋寮時,任憑驅策,硬是不肯向前行,經焚香禱告後跌筊取決,地方士紳頓悟可能是天意要將忠骸葬於該地,於是合塚葬於此枋寮「雄牛睏地穴」吉地。
義民平亂朝廷褒揚
乾隆五十三年,清高宗為獎勵義民軍協助平亂之功,特別頒了御筆的『褒忠』二字。聖旨傳到,林先坤和劉朝珍等人便倡議建廟,經多方捐輸之後,終於在乾隆五十五年完成了褒忠義民廟。清廷感念客家義軍保鄉衛國的高貴情操,先後頒賜「義勇」、「懷忠」、「褒忠」三塊匾額褒揚,因此義民廟又稱為「褒忠亭」。
由於義民廟的創建,竹北林先坤出力最多,所以當初乾隆御賜「褒忠」一幅,便收藏在他的後裔林保邦家中。林家在義民廟管理委員會保有當然委員一席。
戴潮春重燃戰火
戴潮春重燃戰火
咸豐十一年(1861
年)彰化籍的戴萬生(潮春)又重燃戰火,臺灣同胞再度陷入燒殺的恐懼當中,新埔地區客家鄉親又組織「義民軍」投入保衛鄉土的行列,這次犧牲的義軍人數也多達一百多人,新埔士紳陳資雲等復將忠骸收集建附塚於總塚之左,今天大家在義民廟後山可看到兩座墓塚的原因在此。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全省各地大肆拆除廟宇,新埔褒忠義民廟原也難保,但因客家人士一再陳詞並到東京請願,說明義民廟不是迷信,而是對祖先英烈事蹟的懷念與敬仰,方才倖免。尚且由當時的拓務大臣、臺灣總督等頒發獎牌褒揚。至今這兩塊匾仍懸掛在義民廟之中。
十五大庄輪祀涵括十九鄉鎮市
兩百多年來,褒忠義民廟的祭祀範圍不斷擴大,從道光年間的四大庄輪祭,而十二庄,而十四庄,直到今天的十五大庄,這十五大庄都是當年開發較早地區,分別是六家、下山、九芎林、大隘、枋寮、新埔、五分埔、石岡、關西、大茅埔、湖口、楊梅、新屋、觀音、溪南等,涵括整個新竹縣、市、桃園縣中壢市、觀音鄉、新屋鄉、楊梅鎮、龍潭鄉等十九個鄉鎮市,信徒多達十萬人之多。每次義民祭典,地方首長必定參加。在臺灣而言,這麼大規模的祭祀圈,堪稱獨一無二。以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七月二十日 祭典當天為例,光是廟方用來煮糖粥的白米就有三萬多公斤,可見一斑。
近年來客家鄉親為了就業謀生移居台北地區者與日遽增,但在他們心中猶時時刻刻念念不忘「義民爺」,台北市客家崇正會乃順應鄉親的需求,每年農曆七月中旬都先將義民爺的靈位恭請移駕台北,供大台北地區鄉親祭拜,藉以表達崇敬之情,而且祭典和民俗遊藝表演的規模逐年擴大,成為台北市客家節的主要活動。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成立之後,開始接辦「台北義民祭典」的任務。其他縣市政府也相繼舉辦「義民祭典」及「客家節」的活動。
而義民廟卻曾在光緒二十一年遭火災焚燒,光緒二十五年,張坤和等人召集祭典區十四大庄信徒,協議重建,至光緒三十一年竣工。民國五十二年又再度整修過一次。所以現在所看到的義民廟已經不是當年興建時的義民廟了。
義民為保鄉衛土而戰,非為清廷出征
義民為保鄉衛土而戰,非為清廷出征
義民爺的信仰,是起源於臺灣客家人為紀念捍衛鄉里而殉難的祖先,而非為清朝皇帝的『感召』而『出征』。其出發點不同,意義更不一樣。
義民爺確實曾受到清朝皇上的褒揚,義民爺也為清國皇帝所『賜』,但這是中國歷史上歷代統治者一貫的政治手段。目的是便於統治,台灣內部還有漳泉之鬥、有閩客之鬥........,『反叛』的勢力很快就會自我抵消,當雙方打得差不多的時候,力量也消耗怠盡,代表統治者的官兵稍微出面一下,很快的就『太平』了,而地方上『正義』的一方,也已經元氣大傷了。至於清朝皇帝的『御賜』、『褒揚』....更是籠絡與分化手段的具體化。在有清一代,統治者就是利用這種手段來治理臺灣的。翻一下臺灣歷史,大變、小亂不斷,卻始終是在臺灣內部就已經自我制衡了。諸如:『彰化』(彰顯皇化)、『嘉義』(嘉其義行)的名字,也都是清國皇帝在朱一貴、林爽文事件之後所『賜』,既達到分化也達到籠絡的目的。日本統治臺灣的五十年,也曾經利用原住民來消滅臺灣的反抗勢力,施琅攻臺之後,也曾利用泉州人來抵消漳州人的勢力,
義民爺的信仰,是起於臺灣客家人敬仰保衛鄉里而殉難的祖先,而不是因為清國皇帝的『感召』而『出征』。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也因為是這樣,義民爺雖然是臺灣客家人的信仰,更是值得所有臺灣人尊敬的臺灣先民。如果義民爺是為了滿清帝國皇帝『出征』,那麼義民爺也就不值得尊敬了。
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政府更公開肯定先民行為,特准公佈明定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日 為義民節,它是客家人最重大活動,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而『褒忠』、『義民』、『忠義』則是客家人的精神傳承。
人口比例佔臺灣第二的客家族群,大部份集中在桃竹苗地區,及高雄美濃,屏東六堆、內埔、潮州等地。其它如台中東勢及花蓮部份地點,亦分佈少數客家人,至於都會區如台北市、高雄市大概都已是有客家血統,卻不會說客家話的隱性客家人了。
來到客家人的地區,到處聳立著褒忠亭、忠義亭及義民廟,這些寺廟正是保存客家傳承的象徵,也正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之一,而其祖廟正是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枋寮(下寮里)的義民廟,而全省各縣市所見之忠義亭、褒忠亭、義民廟則是它的分廟。
義民廟已成臺灣客家信仰及精神中心
義民廟已成臺灣客家信仰及精神中心
時至今日,新埔義民廟已成為臺灣地區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平時香火鼎盛,逢假日更是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膜拜、憑弔,或在廟側公園郊遊踏青,好不熱鬧,似乎也已成為一般民眾的休閒活動中心。
藉著豐富的廟產,義民廟也不斷的回饋社會,先是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在中壢創設義民中學,曾是全省升學率最高、最著名的高中,四十三年遷校竹北,迄今畢業學子已有萬餘人之多。現在義民廟希望培育更多專業的人才,為國家社會及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作出偉大的貢獻。
從整個義民廟的歷史和規模來看,可以發現義民崇拜絕不是虛幻的神話,而是根植在客家人對先民開拓臺灣的感念之心。義民廟也象徵著客家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而且是崇尚熱愛鄉土保國衛民的「忠義精神」。義民廟的史實再一次證明,每當社會國家發生巨變,同胞有難的時候,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客家人物,勇敢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穩住大局,安邦定國;也證實客家人無論遷徙到何處,都能充分展現出具有客家本色的「義民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