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一個耕讀傳家的民族


一個耕讀傳家的民族

《愛客網》[2007.11.30]

江彥震

客家人係來自華夏文明昌盛的中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遷徙南方之後,他們既開荒拓墾,又傳承了中原的人文精神。在學而優則仕的科舉制度之下,由於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的地理環境,使讀書求學成為客家人的最好出路,於是乎把耕讀傳家奉為圭臬。客家諺語︰山瘠栽松柏,家貧好讀書,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客家人注重教育的情形。

客家人舉辦族學,培養了不少人才。據《嘉應州志》記載︰梅州之登進士者,唐代有黃僚;宋代有古成之等七人;元代有陳興等二人;明代有羅惟政等六人;清代有李象元等文武進士九十七人。其中大埔縣的張氏家族三代進士;楊氏一腹三翰林;饒氏家族父子進士;梅縣李氏公孫三翰林;郭氏父子雙雙中舉。可見族學對子弟培養功效之卓著。

清朝末年,廢科舉,辦新學之風剛興,嘉應州便起而應之。黃遵憲、溫仲和等鄉賢,於1903年組織興學會議所,積極籌建師範學校,組織嘉應教育會,以推動各地原有的書院、社學、義學改設小學、中學。一時間,中、小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至本世紀20年代初,梅縣城鄉有中學30多間,小學600餘間,教育事業之發達,為當時全國之冠。

新中國建立後,教育事業大發展,至1988年止,全梅州市共有小學2321間,有普通中學246間,還有高等學校如嘉應大學、嘉應教育學院、梅州電大以及十多所中等師範、專科學校。全市各類學校師生總數達105萬人,占全市總人數的21.9%

客家人在尊重知識,敬重人才,崇敬字墨功夫的同時,對武道也不遑多讓。客家人勤於習武,即是為了向外發展,以求自衛之需,更是為愛國、愛鄉投身報國的不時之需,客觀環境要求他們要文武兼備。因此,建武術館,辦武術班,培養武術人才之風逐漸形成。

梅州武術流派有李家教刁家教岳家教少林派洪拳太極等。他們還常在節慶日,進行表演賽。清乾隆年間,五華人李威光考取武狀元,另一位五華人曾瓊考中武榜眼。在清代,梅縣考中進士的90人中,就有武進士22人;考中舉人的623人中,就有武舉人193人。廣東梅縣旅居法屬留尼旺籍華人李秀奎全家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大陸建國後,大埔武術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在這種尚武的氛圍中,不少人以行武為榮,紛紛上講武堂、進軍校、從軍。在歷代反侵略戰爭中出現了不少戰功顯赫的名將。享譽中外的朱德元帥和葉劍英元帥就是典型代表。

客家人中出過不少著名的文學家。他們留下了許多名傳千古的文學作品。文天祥的愛國詩篇,光耀日月;宋湘的詩書,獨步古今,成為嶺南大家;以黃遵憲、丘逢甲為代表的現代詩界革命中堅,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現代的李金發、黃藥眠、張資平、蒲風、碧野以及台灣作家鍾理和、林海音也都是具有全國影響的作家。 祖籍梅縣的英籍女作家韓素音,是世界知名的作家。 程賢章則是當代客家文學的代表。他們用詩歌、小說等文學形式表現客家風情和客家精神,有的還直接用客家方言寫作,如樓棲的長詩《鴛鴦子》。

客家語言是漢語八大方言的一種。它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著大量古代中原漢語的本來面目。客家人最明顯的特徵和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講「客家話」。秉持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先祖遺訓,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穩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客家文學、客家歌謠和客家民俗不可或缺的載體。客家語言也已成為中外語言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而且已經出版了許多有關客家方面的論著。如今客家學顯然已成為公認的顯學。[9611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