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德政」為何會拖垮政府?


「德政」為何會拖垮政府?

【聯合報社論】                                 2012.10.09

 

政務委員薛承泰指出,七年代的十八%,八年代的敬老福利津貼,九年代的廣設高等教育學府,因為忽略人口變化的因素,三大「德政」都面臨成為拖垮政府的惡果。

德政會拖垮政府,不在德政不「德」,而在執政者不知道或沒有勇氣隨時代變化加以調整。薛承泰提到的三大德政,在決策當時都出自一片善意,但歷經環境變化,不僅成為財政的莫大負擔,更帶來種種後遺症。以十八%為例,後來造成了社會所得分配的偏差,更導致其他階層民眾仇視軍公教;敬老津貼因朝野競相叫價加碼,隱形的財務重軛不斷落在青壯世代身上;而大學門戶大開的結果,是高等教育品質的稀薄化,青年高失業更證明高教的低效。

薛承泰看到德政的衰變,只是從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及少子化出發,但實際問題卻遠較人口因素複雜許多。若沿著時間的軸線觀察,近二十、三十年的台灣,經濟發展演化出極不同的面貌,社會財富分配一路倒向兩極化;同時,由於政治的民主化,也引發社會價值觀的劇烈位移。這些,都是造成「德政」道德光環剝落的原因。

亦即,政府以為的「德政」,若不經常回顧、檢討、刷洗,歲月的汙垢日積月累,加上財政及價值支柱的傾頹,不僅會使它變質為「窳政」,甚至可能惡化至難以修補。十八%優惠雖已喊停,但改革之後仍留下不少尾大不掉的負擔,且此一汙名儼然成為軍公教原罪的代名詞。不僅如此,敬老津貼、老農津貼的出現,無一不是為了彌補其他階層的不滿而發,可知這個雪球滾得有多大!

現代的財經立法,往往附有「落日條款」的設計,目的就在避免法令因市場或環境變動而過度向一方傾斜;明訂落日期限,也可讓適用者能及早因應調整。像十八%或開放大學這類有延續性的政策,雖難以預設落日期限,卻不是無法定期檢討調整;在發現主客觀情勢變化後,就應及時修正。然而,在台灣民主走上藍綠對峙之後,所有討論往往被化約成「為反對而反對」與「維護決策尊嚴」的對決;理性思辨的空間被壓縮,政策調整又如何找得到新出路?

以廣設大學政策為例,實施多年來,證明此一政策不僅沒有提升台灣新一代的教育品質,甚至因過度追求鬆綁的結果,使他們喪失了和鄰近國家同一代人的競爭力。當青年失業問題正如火如荼,有博士生成為鐵路工人,有碩士生在國外當屠宰工,政府提不出好的解決對策,卻馬上又開始汲汲推動免試的十二年國教,以為是在為台灣締造新的教育里程碑。這些手握決策大權的人,真的知道要把教育帶到哪裡嗎?

德政會變成政府包袱,原因包括:第一,決策思維過度理想化,甚至偏離現實。第二,「德政」戴著很大的道德帽子,妨礙了理性討論。第三,政治的媚俗化,寧可討好,不敢得罪。第四,主政者缺乏真正的改革勇氣,而人民則耽於現狀、畏懼改變。

事實上,德政變成包袱,不僅是一個滴水穿石的演變,它也是一個包袱傳遞的過程。上一代人的決策,決定下一代人的命運;上一代人的享受,變成下一代人的負擔。薛承泰的預警中,最驚悚的一點就在:台灣的老年人口正在急劇增加,而要背負此一巨大包袱的新世代,無論人數、競爭力、生產力都在下墜。一個食之者眾而生之者寡的社會,要如何追求幸福和前景?而薛承泰把全民健保略而不談,那恐怕才是更深不可測的「德政」。

凡德政,都有「效期」,過了賞味期限就可能會變成不良品;再不修改,就會變成窳政。這幾個德政衰變的例子,提供了朝野政黨和全體人民一個「效期」的觀念;政策若不能與時俱進調整,套用馬總統運動論的名言,那是因為政府「懶」。

2012/10/09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