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弘揚“硬頸”精神的臺灣客家人

弘揚“硬頸”精神的臺灣客家人

http://www.cdnews.com.tw 2008-10-17 11:23:59
陳恆光/綜合報導

 “這次來參加世界客屬第二十二屆懇親大會的代表有三千人,其中臺灣代表就占了五分之一。”16日上午,來自臺灣的客家人江彥震舉行的“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上如是說。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江先生是以世界客屬總會文宣部主任的身份來參加此次研討會的,該會議屬於16日開幕的世界客屬第二十二屆懇親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他操著一口臺灣腔很濃的普通話,身材英挺,著裝整潔,風度翩翩。據瞭解,臺灣的客家人大約有五百多萬,占臺灣總人口百分之二十五。多半是在二、三百年前,從廣東的嘉應州、惠州、潮州等府東渡臺灣,至今仍然保持和使用廣東梅縣、海陸豐等地的生活習慣和風俗語言。

 江彥震表示,臺灣的客家人有兩大特點,一是強調客家精神,客家先民由北而南遷移,多選擇一般人不願居住的偏僻瘴疣地區開闢。他們伐木墾荒,築壩造田,把一個個小盆地或低緩的坡地開墾成片片井田或層層梯田,阡陌縱橫,如詩如畫。所表現出的是勤勞勇敢、刻苦耐勞的精神。正是靠這種精神,才錘煉出一個剛強弘毅的優秀民系。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指出,客家精神就是忠孝節義,克勤克儉,講求感恩,客家的“硬頸”精神,也就是國民黨和臺灣人民的基本精神。

 第二個特點是客家人崇文重教。臺灣有個美濃鎮,日常生活中對紙、字敬重有加,不敢隨便毀棄,該鎮有四處“敬字亭”,專門用來“燒紙”。晴耕雨讀,詩書繼世,美濃子弟沒有辜負先輩們的厚望,多年來,先後有三百多人成為各個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美濃享有“全臺灣博士、碩士人數最多的鄉鎮”之譽。

 環球客家雜誌臺灣辦事處負責人藍秀珍女士則表示,從古代的文天祥、袁崇煥,至孫中山、朱德、葉劍英,他們是客家人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典範。客家精神堅毅不屈,硬頸精神、一脈相承。她強調,臺灣的客家族群是一支有巨大影響力的社會力量。他們在臺灣有數量眾多的客屬社團組織,有地緣性的同鄉會,有血緣性的宗親會,還有行業性、專業性組織。有中原衛視、寶島客家電臺、臺灣客家山歌團、臺北揚聲樂仙客青團等宣傳文化團體。據統計,僅在臺北市就有客家歌謠班三十多個。 

 近年來,臺灣客家人大大加強了客家文化的研究和交流。臺北縣是客家人口最多的縣市,從二00五年八月起,成立了一個“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集合研究、保存、推廣客家文化、聚會、休閒等功能於一館,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客家文化館,平均每個月入園人次超過一萬人。  

 第一次來陝西的江彥震認為,中華文化之根在陝西,客家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姓氏都能在陝西找到根。在北方方言中,客家話與陝西方言較為接近,此外,兩地也有很多相近的風俗習慣。他笑稱,西安的餃子宴實在太好吃了,真正體現了中華飲食文化之博大精深。
【中央網路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