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閩台江氏大聯譜的構想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江氏委員會 江藝平)
【摘要】閩台江氏,同出一脈,源遠流長。閩台兩地的江氏族譜從一方面記載了中原文化傳播到福建,再由福建轉播到臺灣的歷史。由於兩岸分隔,閩台江氏族譜許多出現斷層,呈塊狀分佈,難以接續。因此,修篡閩台兩地江氏族譜,尋根探源,理清各個流派之間的關係,尋找兩岸江氏族譜對接點聯譜,構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紐帶,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是海峽兩岸江氏族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是筆者夢寐以求的宏願,是新時代的中國夢。建議成立“閩台江氏族譜研究院”,兩岸各地設分院,將閩台江氏族譜電子化後對接聯譜,並不斷續譜,營造閩台江氏一家人的氛圍,促使海峽兩岸的民間文化交流可持續發展。
【關鍵字】江姓 聯譜 網路族譜
國有史,縣有志,家有譜,是為民族精神得以世代傳承的基礎。譜碟記載著姓氏始祖、支派繁衍、宗族世系、衍派播遷和歷史人物的名號、官職、事蹟、墓地等,是內容豐富的文化寶庫,蘊藏著歷史學、社會學、人才學、人口學、民族學、方志學、姓氏學等方面的歷史和現實資訊,以血緣文化為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是追根溯源、尋根問祖最直接的依據,譜碟研究是姓氏文化的核心和基礎科學,是海峽兩岸同胞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礎。
一.閩台江氏源流概述
江姓主流源於嬴姓,得姓始祖為伯益三子恩成字元仲,受封江國,傳至48世孫貞公因國破而以國為氏立江為姓;另一支為翁氏所分,在五代後晉太祖天福年間,由閩國補闕郎中翁乾度六子分姓,次子處恭字伯虔分姓江,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進士,官拜泉州法曹,子孫亦延襲姓江,沿用江姓原有郡望濟陽、淮陽,融入江姓大家族之中,“六桂堂”亦為洪、江、翁、方、龔、汪共同堂號。還有唐代蕭氏改姓江稱蕭江堂、清流縣魯野公改姓江等。
按全國姓氏最新統計,江姓是中國第52大姓,堂號有:忠廉、濟陽、淮陽、六桂、余慶。
福建江姓始於永嘉之亂,八姓入閩之一,如吳興令江淹、建安內史江倩、建陽令江洪,多屬任官遊幕;建安令江道興(八十五世)居泰寧,臨淄派廿九世江仕榮遷莆田;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汝南定陽的江贊善隨元帝南渡,徙居福建建陽江墩,裔孫江明出任歸化鎮臨,定居歸化(今泰寧);唐初,河南固始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辟漳州郡,61姓隨行軍校含有河南江姓,多落籍閩南沿海;唐乾符二年(875年)為避“黃巢之亂”,江一野、江二野兄弟遷往南劍州將樂縣歸仁裡明溪,而後轉往汀州路甯邑皇華驟(宋代改清流麻仁裡,複改倉仁裡),再徙清流大路口;唐代,江孟德自江西饒州入閩,開基寧化石壁,其後裔播衍福建的永定、上杭和廣東的潮州、大埔等地;唐僖宗三年(875年),江墊一、墊二兄弟為避黃巢之亂,從江西建昌府南豐縣以游獵為名入閩;南宋德佑年間,江子玉知南劍州(今南平),後裔落籍福建各地,江萬傾及其子孫由江西都昌遷徙福建汀州寧化石壁村,為閩西江氏入閩始祖;元末明初,朱元璋起義,祖籍浙江金華府蘭溪縣白水井的江君麗,隨朱元璋義軍南下福建,掃蕩元兵,封都政使司,後與江姓族人一起,居福州連江縣祠台,再遷居琅岐,為琅岐島首居江姓先民,已有660多年歷史;南宋時,江縞率族遷江西都昌,傳至江曄(八郎),為閩、粵、贛始祖,生萬里、萬載、萬頃三子,宋度宗左丞相江萬里及其弟萬頃抗元殉國,由萬載及孫由江西遷福建寧化百壁村,為江氏入閩之始。其後江百徙永定高頭鄉開基,分東山、北山、南山三大房,江肇元遷平和葛布大溪村開基;江萬載率二子隱居泉州府同安縣嘉禾裡湯阪社(今廈門市湖裡區田裡社區),後又徙居高林、龍海港尾鎮,繁衍成族。江萬載裔孫江季官於明嘉靖年間因避寇患由港尾遷居同安汀溪鎮五峰村嶺頭社。
根據江氏先後入閩過程,參照泰寧(閩北族系)、福州琅岐(閩東族系)、永定(閩西族系)和同安(閩南族系)等相關譜牒資料,筆者繪成《福建江氏遠祖世系圖》,自黃帝始繁衍閩東、閩西、閩北、閩南四大族群板塊,成為福建江氏主流。遷台的江氏則主要為閩西、閩南,江曄後裔,八郎公傳人。
據《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資料統計,臺灣江氏人口有152885人,為各姓排行第25位。人口達萬人以上的縣市有:臺北縣(21805人)、臺北市(17316人)、嘉義縣(13065人)、桃園縣(11816人)、彰化縣(11766人);集中居住著江姓的鄉鎮為:彰化縣員林鎮、臺北縣板橋市、嘉義縣大林鎮、台中市北屯區、雲林縣西螺鎮。
《永定江氏宗譜》載,自永定高頭遷台開基的江氏有313人。從《臺灣省通志》等資料可見,高頭江氏主要遷往臺灣臺北三芝、板橋、中和、新莊、土城鄉、八裡鄉,台中南區、大雅,桃園大溪、觀音鄉、蘆竹鄉、八德鄉、龍潭、新屋鄉、中壢鄉,彰化員林、永靖鄉,新竹新埔、寶山鄉,嘉義梅山和基隆、苗栗等地。
《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姓氏篇還記載和平籍遷台祖有16人,入臺地點為嘉義竹崎、山仔頭莊、打貓大蒲林,台中北屯、潭子鄉、霧峰、東勢,台南新化、楠西鄉和彰化員林、桃園大溪等地;詔安籍遷台祖5人,入臺地為台中縣豐原、台南竹園楠西和臺北縣、桃園縣等地。
臺灣江氏體現了如下特點:
1.遷台時間始於明末,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間。
2.入台祖根在閩粵,尤以永定、平和為最。移居起因多非官方安排,而是依宗族鄉土關係的互相牽引“一人帶一人去,一家帶一家去”,因此移民背景體現為家族性和地域性。
3.臺灣各地均有江氏分佈,但以臺北、桃園、彰化、嘉義為主。
4.在台江氏族人非常重視根源祖地,多在定居地建造本宗祠堂。如:臺北縣三芝鄉的圓窗江氏宗祠、江士學公祖厝、開台江震廷公祖厝,臺北縣土城鄉開台江任康公祠堂,桃園縣大溪鎮江千五郎公宗祠、觀音鄉水尾村江琪臻公祖家、龍潭鄉三水村渡台19世祖在裡公祠堂,苗栗縣公館鄉渡台祖觀妹公祠堂,台中江厝永盛公開台宗祠,彰化縣員林鎮三條裡純直公開台祖家、江包祖家,臺北板橋深丘16世宏海公祠等等。而且還有許多江氏族人將在台定居地依家鄉地名取名,如桃園大溪系取平和大溪之名。
5.尊祖敬賢,在定居地臺灣江姓族人多建造祠廟供奉祖家地方神祭拜。常見的有
(1)定光佛:同安人,北宋名僧,法名自嚴,乾德二年(964年)到武平南安岩。一生除蛟伏龍,疏通航道,為民祈雨請命而有功于民,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應邀往汀州府建廟講佛,八年正月初六日圓寂,後被客家人尊為定光佛。
(2)東峰公:永定人,名江寬山,字東峰。明朝嘉靖年間,饒平盜賊張璉為害一方,他率領子弟抵抗盜賊時不幸與三子二侄同時遇害,後官府賜“義勇”匾。為紀念其功績,建“東峰祠”祭祀。東峰公的信仰隨江氏子孫繁衍而散佈於汀州、漳州府一帶,視他為宗族守護神,此傳統流傳至臺灣,在臺北三芝、板橋湳仔、四汴頭,嘉義的大林溝背、水上江竹仔腳、新港菜公厝,以及台南楠西鹿陶洋等,客屬江氏後裔都虔奉這位祖先神明。
(3)民主公王:永定高頭村奉祀的王爺。
(4)大人爺:明末惠安東園人,名江際吉。
6.閩台兩地江氏往來密切。1949年前,臺灣許多江氏後裔常派人回祖家祭祖謁靈。不少人在臺灣創業置產之後,又回原籍置業。如,高頭東山房江勝蕃“自幼往台置產,及歸梓裡,手建田宅以遺子孫”;江漢鼎、江漢北兄弟,去台艱苦創業,發跡後回高東修建揆日樓;南山房江由興去台後,廣辟田園,事業發達繁榮,其後人回高南建了春暉樓、江泰松去台傳至21世,已有兄弟8人,事業興旺,其中最小的回高南建了桂馨樓,修了第17、18世的祖墓,然後,又去臺灣,將樓托人代管,這些樓至今尚存。改革開放以來,永定、平和、詔安、惠安的江氏臺胞紛紛回福建祖地尋根謁祖,修建祠堂,祭拜先祖。
為加強閩台江氏的聯誼互動,深入研究兩岸江氏文化,八閩江姓族人共同組建成立正式的民間學術社團——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江氏委員會。2012年3月,福建省省長蘇樹林率領閩台合作交流團赴臺灣開展“敘鄉情,話合作,促雙贏”參訪活動,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江氏委員會會長、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著名慈善家江東廷先生率領的江氏委員會宗親參訪團隨同展開訪親之旅。3月27日,臺灣海峽基金會董事長、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先生在臺灣海基會大樓會客廳親切會見了江氏委員會宗親參訪團成員,筆者亦同行拜見江丙坤先生,感受海峽兩岸江姓族人的骨肉親情,並贈送《福建江氏遠祖世系圖》。
二.臺灣江氏社團概況
因受唐末宋初翁乾度六子分姓傳說的感召,臺灣的江姓宗親社團有的和東南亞許多國家一樣,改組為六桂宗親會,並有個別洪、翁、方、龔、汪姓族人加入,但仍然以江姓為主。例如:
桃園縣六桂宗親會:1987年1月4日登記成立桃園縣江姓宗親會(桃社政字第711號),創會長江支波,至第四屆於1995年8月6日改組為桃園縣六桂宗親會,首任理事長江春城,現任理事長江衍仁,下設觀音分會(2009年第十屆會長江新發,有一支改姓為江謝複姓)、大溪·復興分會(創會長江會川,現任會長江水清)、新屋·楊梅·三水分會、中壢·平鎮分會、龍潭分會等五個分會。桃園江氏屬濟陽堂,主要祖源地為漳州市詔安縣。
新竹縣六桂宗親會:1977年2月8日登記成立新竹縣江姓宗親會,創會長江清吉;1997年9月21日改組為新竹六桂宗親會,首任理事長江澄輝,現任理事長江兆堂。
宜蘭縣六桂宗親會:1978年11月11日登記成立宜蘭縣江姓宗親會,創會長江受;1994年4月改組為宜蘭縣六桂宗親會,首任理事長江德祥。
苗栗縣六桂宗親會:原為苗栗江姓宗親會,1978年11月16日改組登記為苗栗縣六桂宗親會,創會長江增量。
花蓮縣六桂宗親會: 2000年10月1日正式登記成立(花蓮縣政府八九府社行字第114814號),創會長江木火,現任理事長江楊曜銘。
實際上早在六桂傳說三千多年前已有江姓,只因六桂堂傳至江南諸省市及海外,分姓後的六桂又融入原有六姓大族群中,歷經一千來年,同流同化,難理清支系正宗與否,海外六姓後裔為求生存謀發展而組成六桂社團,成為異姓聯宗的典範。而江姓和其他五姓一樣,仍沿用原有郡望,即“濟陽”與“淮陽”。
以臺灣北部為主,部分江姓社團並未加入六桂,這些社團大多來源客家族系,與六桂社團也有一定互動。主要有:
基隆市江姓宗親會:1855年創辦,參與“中元主普”祭祀活動,江丙坤先生曾于2000年參與祭祀,任榮譽主普主任委員。1957年12月12日宗親會正式登記成立,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一日舉行祭典,祭拜江東峰公。1946年成立基隆市江府大人爺慶典委員會,主任委員江金能;1960年3月4日成立基隆市江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江寶義;1980年5月26日成立財團法人基隆市江氏東峰公神明會,置樓產二處為會館,董事長江春源。宗親會首任理事長江嘉輝,2004年第15屆理事長江敏賢,按仁愛、信義、中正、中山、安樂、暖暖、七堵、北縣瑞芳、北縣土城等九個地區分25各組,下設自強委員會。基隆江氏屬淮陽堂,祖源地為泉州市惠安縣東園鎮下垵、郊垵、山紫陽、後港隸邊、東園、崙前、前康、井上、洛陽等村和漳州市龍海市港尾鎮石埠村。臺灣現任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先生亦出於基隆。
臺北市江姓宗親會:1986年12月26日成立,理事長(2006年)江丕楠。臺北江氏同基隆江氏一樣,也屬淮陽堂,祖源地惠安霞裡。1998年12月15成立財團法人臺北霞裡江氏宗祠,董事長江漢中。
新北市江姓宗親會:1995年7月1日正式登記成立(北府社一字第234629號),理事長江德成,會館設在新北市三芝區中山路2段28號,各鄉鎮設辦事處。新北江氏屬濟陽堂,為客家族系,祖源地為龍岩市永定縣高頭鄉。新北市還有財團法人臺北縣江璞亭祭祀公業,設在板橋市中山路一段293之1號14樓,董事長江正露。
嘉義縣江姓宗親會:1997年12月30日正式登記成立(嘉府社行字第160535號),創會長江景淵,現任理事長江嘉雄。嘉義江氏以大林鎮溝背的江氏族人為主,祭拜江東峰公,也和新北江氏一樣屬濟陽堂,客家族系,祖源地永定高頭。
台南市鹿陶洋江家古厝管理委員會:現任主事江晉清,屬濟陽堂,祖源地為漳州市詔安縣。
高雄市江府大人爺慶典委員會:主任委員江頂玉。
三.閩台江氏族譜現狀
(一)福建江氏族譜
1.舊版族譜
《霞葛江氏族譜》詔安明崇禎十三年江化鯉輯,1997年江春霆撰,收藏於福建省圖書館。
《雲路江氏宗譜》(民國)江秀清修,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南台大華印書局鉛印本一冊,收藏於福建省圖書館。
《瓊溪江氏宗譜》(建甌)。
《溪南呂江氏族譜》上杭不分卷,(清)江永昌續修,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于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
《濟陽江氏宗譜》十卷(清)江廷霖等修,清光緒六年(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缺一卷。收藏於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
《景隆玉牒》《閩中世譜》咸豐五年歲次乙卯江振武,1966年歲次丙午抄譜,2010年清明節前七日江相麒續修,江相海收藏。
《江氏族譜》(連城姑田)1947年。
《江氏族譜》(政和下園)1924年江文珍重修。
《嶼後江氏族譜》廈門江維再1923年手抄本,26頁。(複印本)江元毅(惠安9世)號仕佾,清順治十四年(1657)由惠安下垵來嘉禾裡(今廈門島)嶼後開基,世系至15世。
《江氏族譜初稿》海滄貞庵江熙已亥年編,1985年江清涼抄本複印,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翔安區文崎村,民國廿二年(1933年)重抄本複印。尊江承祖為始祖,從同安湯阪裡(今廈門市湖裡區田裡社)遷居同安馬巷鎮井頭村江厝(現文崎),分三大房,世系至17世。收藏于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嶺頭江氏族譜》同安光緒年間抄本,為“淮陽同安嶺頭衍派江氏族譜”。江季官明嘉靖年間單身從港尾到同安嶺頭開基,分三大房,傳至11世。收藏于廈門銀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新編族譜
《江氏族譜》1988年9月初版,江希賢主編。
《江氏族譜》1988年5月連城縣姑田鎮中堡村江陽矩、江鬥星等編。
《廟前江氏族譜》廟前五修族譜編委會編,江初祥主編,2005年12月印刷,770頁,開本26+19cm,精裝本。尊連城江坊江九郎為入閩始祖,永宗為廟前始祖,明宣德四年遷廟前,世系至22世。對入閩上祖存疑。
《尤溪九都彭坑保江氏族譜》2010年,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政和下園)1989年江作平手抄本。
《江氏族譜》(鳳林)1990年江壽昌手寫本。
《江氏族譜》(車潭)葉滋潤編,1990年手抄本。
《湖阪江氏二房派家譜》·2009年增修抄本。淮陽堂,開基始祖振魁公為萬載公後裔,四世孫佛智由同安湯阪裡遷徙安溪縣蓬萊郭山后移居尚卿尤俊,再移湖阪開基,傳至13世。原譜收藏于安溪縣湖阪村,複印本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永定江氏宗譜》永定江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江林宣主編,常務副主編江文野,副主編江城。2003年秋出版,精裝印刷本,1116頁,開本30+20cm。屬上杭派,尊江八郎為1世祖,分三九郎、四六郎、百八郎、念二郎、念三郎五大派系,世系至31代。
《永定江氏宗譜》(增訂版)永定江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江源生主編。2010年10月出版。精裝印刷本,1264頁,開本30+21cm,網路電子族譜已上網。尊江八郎為1世祖,分五三郎、四六郎、百八郎、念二郎、念三郎五大派系,世系至32代。
《玉庫江氏族譜》(古田)江千智等編,1998年冬內部印刷,162頁,開本26+19cm,精裝本。尊江道生為1世祖,世系至25世,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三坪江氏宗譜》上杭縣三坪江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江瑞金、江振東主編,2007年冬印刷出版,243頁,開本25、5+19cm。尊江八郎為始祖,分四六郎、五三郎2個分譜,世系至28世。
《濟陽江氏簡介》(福州琅岐)江愛耕撰,2002年印,無頁碼,開本29、5+20cm。以君麗(明初從蘭溪白水井遷連江再至琅岐)為始祖,傳28代。
《江氏族譜》(長汀)江漢亮編,1996年8月,101頁,開本25+18、5cm。尊江泰隆為始祖,世系至27世。
《泰甯江氏族譜》(泰甯)文襲公等分房合編委員會編,江秀全主編。2011年秋月出版,542頁,開本28+20cm,精裝本。尊唐代明公(道興派系)遷泰寧為1世祖,分廷儼、真老、圭公支譜,世系至43世。
《江氏族譜彙編· 江姓源流史資料集》(第一卷)江重蓉纂編,2006年12月印刷,227頁,開本26+19cm。(內有魯野、八郎世序,舊序多)
《港尾石埠江氏家譜》(龍海港尾)2009年12月(無世序)
《淮陽江氏坑柄族淵源集本》坑柄江光歲手抄(複印)本,2000年江氏修建族譜籌委會翻印,17頁,開本24、5+17cm。附《淮陽江氏族譜》。坑柄今泉州市金柄社區,開基祖為立基,元至正年間從福清遷南安二都。
《鴻江族譜》(平和)華夏平和鴻溪江氏淵源研究會編纂,江佩瓊主編。1999年元月鉛印精裝本。522頁。彩照6頁,開本26+18、5cm。始祖江肇元。上祖百十三郎。百十三郎父為鐸,鐸之父為萬頃。世系至26代。附表有往海內外一覽表、大中專畢業生一覽表。
《阜宅江公永襄古厝》江友飛編,2003年10月,42頁,開本29+20、5cm。附阜宅江氏淵源之派,始祖天明,世到21世。阜宅今福州閩侯白沙新坡村。
《江氏族譜》(詔安霞葛江寨井邊)1996年8月江楨祥編,鉛印本,47頁,開本19+13、5cm,新印紅封面。言百十二郎遷居漳浦二都林婆佘陳東坑(今詔安霞葛江寨井邊)。延續多代後生三郎(即啟昌1世),啟昌生六郎(宗貴2世)生5子(3世一郎(天生住天堂生6子)、二郎(天福移南坑生2子)、三郎(天祿移廣東生3子)、四郎(天壽住坑頭生4子)、五郎(天全井邊守祖生5子奪志、榮福、老和、創庵、坤傳)即分五大房。五郎生十一郎(即淑孫)居霞崗。以啟昌為1世祖,至3世分5房,無世系,皆文字介紹。(詔安)
(二)臺灣江氏族譜
1.舊版族譜
《員林江氏家譜》不分卷,平和(清)江登甲纂修,(民國)江元續修,清光緒元年(1875年)原本,民國二十四年(1935)手寫本一冊,收藏於臺灣。
《永定濟陽江氏歷代宗支總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手寫本一冊。收藏於臺灣。
《永定江氏神位世系圖》(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收藏於臺灣。
《永定江氏族譜》不分卷,(民國)江建新置,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手寫本一冊,收藏於臺灣。
《鴻溪【種德堂】江氏族譜》不分卷,(明)嘉靖二十五年江萬仞始修,(清)江元健纂修,1923年清咸豐六年(1856)抄本,收藏於臺灣。
2.新編族譜
《江氏大族譜》(臺北)江春霆纂修,2003年印刷出版,446頁,開本25+18、5cm。分八卷,卷一,姓氏肇始、江姓源流;卷二,歷代扁序、濟陽家族;卷三,世系分遷、六桂淵源;卷四,昭穆譜訓、先賢圖文;卷五,江姓列傳、歷代名著;卷六,入閩事略、分區發展;卷七,渡台開墾,在台名人;卷八,宗親會祭祀公業。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霞裡江氏族譜》(惠安)江春霆纂修,1997年臺北縣出版。260頁。開本25+19、5cm。尊惠安下安友傑為始祖,分三大房,世系至21世。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新生出版社發行,1970年出版,第十六頁臺灣濟陽江氏本源。
《江氏大族譜》(臺灣)江克杉編,1975年台中台光文化出版社出版。臺灣省姓氏研究學會贈送,收藏於廈門市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江氏族譜編纂委員會編,1964年台南縣三和印刷廠印刷。
《濟陽江氏歷代族譜》江榮國編,臺北板橋,1956年
《江九合公族譜》(彰化員林),江世凱總編,江九合公族譜編輯會編,1991年12月出版,618頁,開本26+20cm,精裝本。以平和千五郎(肇元)為1世祖,13世包公移臺灣嘉義縣水上,裔孫後遷彰化縣員林,分九大房,世系至23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東興公族譜》(彰化員林)江東興公支譜編輯會編,江煌輝總編。1996年10月版,325頁,開本26+19cm,精裝本。尊平和千五郎(肇元)為1世祖,13世東興媽乾隆甲子年(九年1744)攜五子移臺灣彰化員林,分五大房,世系至23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家譜》(永定南溪水尾樓)江堅編,1997年5月臺北華文出版社,142頁,開本20、5+15cm,中英文對照精裝本。為永定南溪水尾樓福振公(21世)房家譜。
《江姓族譜》(臺灣)江光元編,1997年印刷,143頁,開本25、5+19、5cm。內有臺灣江氏世序表:含上杭三代永定高頭三山分房派世系、平和千五郎派世系、詔安派世系。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士香族譜》(桃園大溪)江士香管理委員會編,江衍升主編,2011年4月出版,開本26+19cm,精裝本。尊平和縣大溪鎮千五郎(肇元)為1世祖,14世江士香遷臺灣桃園大溪,世序至23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桃園新屋)2003年8月出版,256頁,開本30+21cm,精裝本,江福卿主編。祖源地龍岩市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石圳下,尊由寧化石壁下移居上杭的元仲113世八郎公江曄為始祖,屬永定高頭北山鯉公房,4世祖百八郎公移居永定高頭,9世祖添洧公分衍北山村,19世祖鑒周公乾隆年間遷徙臺灣,為開台始祖,祖塔地在桃園縣新屋鄉下田村三鄰,已傳至30世。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祖譜》(臺灣·台南·楠西)江晉清修,2009年10月彩印版,版框29.7×21cm,電腦列印本。1947年首修,1953年江萬金二修,1997年江朝三修,本譜為四修本。平裝1冊,48頁。尊江三郎(諡啟昌,妣田八娘)詔安霞葛開基始祖。載“鹿陶洋本殿重建緣起紀事”,首頁為江東峰畫像,第二頁江萬里畫像。本譜以江三郎(即啟昌)為一世祖記代,康熙六十年(1721),12世。如南從詔安井邊下割遷居楠西鹿陶洋,分二大房,共二十三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洪俊公派下族譜》(彰化永靖鄉竹子村)江洪俊公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編,江信利編輯。1994年6月精裝本,101頁,開本26+19cm。尊八郎為1世祖,屬永定高頭北山鯉公房,20世洪俊遷居彰化縣永靖鄉竹子村,分三房,世系至28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臺灣嘉義大林鎮溝背裡大埕角)大林鎮溝背裡大埕角江氏編,電腦列印本,版框25.8×19.3cm,書名據封面題。平裝1冊,44頁。尊上杭八郎為1世祖,屬永定高頭南山房。約康熙末年,19世士浩移居嘉義縣大林鎮溝背裡大埕角。分7房,世系至28代。開基始祖江士浩生三子:招舍、進舍、楊舍。招舍生四子:庚懷、欽懷、貴懷、有懷。楊舍生七子:龍懷、敬懷、廷懷、傑懷、雅懷、俊懷、保懷。本譜奉招舍一脈為上大房。奉楊舍長子龍懷一脈為大房;楊舍次子敬懷一脈為二房、廷懷一脈為三房、傑懷一脈為四房、雅懷一脈為五房、俊懷一脈為六房、保懷一脈為七房。譜載清代由永定高頭、漳州平和、詔安、海澄縣(今龍海縣)、廣東饒平、海豐縣、陸豐縣江氏開基臺灣始祖名錄(P9—10)。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彰化縣永靖鄉福興村)2011年4月電腦列印本,33頁,開本29+20cm。尊八郎為1世祖,屬永定高頭東山寬山房,20世賓演往彰化縣永靖鄉,此為賓演裔孫25世系興元公派下家譜,分2房,世系至32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在蛟公家譜》(台中大雅)手抄本,24頁,開本17、5+18、5cm。尊八郎為1世祖,屬永定高頭東山寬山房,19世在蛟乾隆年間往臺灣台中市大雅。此本為20世涵演五子華麟之家譜,分7房,世系至27代。
《江謝族譜》(桃園觀音)1994年春三文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26頁,開本26+19cm,精裝本。屬永定高頭東山房,尊江八郎為1世,18世漢宣移臺灣板橋,子孫再遷桃園觀音侖坪,23世元順改為“江謝”複姓。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桃園中壢,四十六郎公派譜)江明勇編,2006年文化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14頁,開本30+21cm。精裝本。屬上杭八郎公派系,四世四六郎(萬四)移詔安縣秀篆,分三大房。12世奕靜、奕鏡來臺灣桃園縣中壢開基,分三大房,世系至21代。臺灣江明勇先生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福建惠安霞裡江氏家譜》江顯正編,1988年印,開本25+18、5cm,36頁(無頁碼)。為惠安下安江氏譜,始祖友傑,為長房5世祈光6兄弟家譜,世系至10世。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濟陽堂澤良江公派下族譜》(苗栗頭份)江舉仁主任,江信雄主辦。2011年3月印刷出版,73頁,開本29、5+20cm。苗栗縣頭份東興裡開台祖14世江澤良,祖籍廣東海豐縣田睦接正東州坑,分上、下五大房,世系至25世。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淮陽江氏族譜》(臺灣台中市山仔頂長竹巷)江德茂序,台中市山仔頂長竹巷江氏宗親會編,電腦列印本,2002年3月版,版框26.5×19.3cm,書名據封面題。平裝1冊,21頁。1980年首次修譜,1987年二次修譜,本譜為三修譜。遷台始祖江扶,妣張氏,名絹,諱純儉。江扶,祖籍福建漳州府平和縣南勝墟江西田。清乾隆初年遷臺灣台中山仔頂長竹巷開基,為該支江氏入台始祖。本譜以江扶為一世祖記代,分四大房,共十代。本譜附通訊名錄。館藏電子版。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濟陽堂江氏在裡公派下第廿八世兄弟聯誼會章程》桃園縣龍潭鄉三水村江氏編。1998年11月印刷,開本29+20cm,無頁碼,共14頁。內有在裡公(19世)派下世系,屬永定高頭東山房,世系至29代。
《重修濟陽江姓族譜》(嘉義縣大林鎮溝背)江寮馨增訂,民國九十八年(2009)孟春電子版。屬高頭東山房,以八郎為1世祖,20世達選(在岸子)于清雍正年間(1730)遷居臺灣住嘉義縣大林鎮溝背裡,在台世系至29代。
《濟陽江氏族譜》(彰化員林)江宏霖編,戊辰年仲冬手寫本。以平和千五郎為始祖。13世東興媽乾隆甲子年(九年1744)攜五子移臺灣彰化員林,分五大房,世系至20代。內有道光十五年江克綏續在台世系,又有明治已酉年江洽源續譜。電子版。
《江氏敦厚公派下家譜》(彰化西上)2000年編。屬詔安下割派,上祖(祖名失記,注盧氏媽)移廣東潮陽縣貴山鄉。以潮陽縣盧氏媽為1世祖,10世敦厚渡臺灣彰化縣西上堡,世系至18代。裔孫在苗栗。電子版。
《江國光諡利賓公族譜》(彰化員林)江維勝編,江德基光緒廿一年再錄本。以江八郎為1世祖,屬永定高頭北山鯉公房,23世曾廣道光六年(1826)移居彰化縣員林三塊厝,分3房,世系至28代。臺灣江氏贈送,收藏於廈門閩台姓氏文化交流中心族譜館。
《江氏族譜》民國五十三年(1964)江輝泉編。內有江氏統譜、上杭八郎譜。此譜以永定高頭百八郎為主脈,下列移臺灣各支系,其中:平和千五郎派系有包公(13世);北山派系有曾廣(23世);東山派系有璞亭(漢瑜,18世)、在瑞(19世)、在美(19世)、任康(20世);詔安啟昌派系有譜、永定百八郎譜、東山房渡臺北江蒼蕃詳譜、北山譜。
四.網路聯宗修譜構想
縱觀閩台兩地江氏族譜,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在福建江氏族譜中,經常看到第幾世某某人“去台”或“遷台”等字眼,有的表述較為詳細一些,例如於清光緒年間修撰的同安手抄本《江氏族譜》記載:“三房孫邑庠生諱化龍名宗敦字希卓”之三子國治、四子國英“分基臺灣鹽水港”;而在臺灣江氏族譜中,常見從“來台祖”或“開台始祖”往下續延,而來台祖如果能接續大陸的世系,其世系不是從一世祖開始的;如果大陸先祖世系不明,則以來台祖為一世祖往下順延。
能夠明確世系的臺灣族譜如果能找到對應的福建族譜就能實現真正的族譜對接。例如以永定高頭江氏為主的《永定江氏宗譜》(增訂本)第523頁記載:高頭北山房十八世奇瀾三子“鑒周諱曠懷”去台,而在2003年由江福卿主編的臺灣桃園新屋《江氏族譜》中記載的是十九世祖鑒周公乾隆年間遷徙臺灣,為開台始祖,真正實現了無縫對接。筆者赴台訪親時就曾考察鑒周公在桃園縣新屋鄉下田村三鄰的祖塔地。將《永定江氏宗譜》和桃園新屋《江氏族譜》電子化以後,運用專有的資料庫技術“一鍵尋祖”,就能將鑒周公或其後人往上溯源,連接到直系上輩,直至江氏得姓始祖元仲公。
“一鍵尋祖”是廈門譜盛網路工程有限公司研發十多年的專用軟體,是我國目前唯一獲族譜方面的國家電腦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編號:軟著登字第068907號,登記號:2007SR02912)。其採用先進數位化、網路化手段將傳統族譜數位化、網路化。實現在網上只要輸入姓名或點擊譜名、支系、房派或輸入關鍵字就可查找到相關入譜人資訊和溯源資訊,讓閩台兩地江氏族親在兩岸就可查詢“世系血脈圖”、“五服九族譜”、“世傳譜”、“三代溯源”、“一鍵尋祖”和“兩人共祖”查詢,如輸入臺灣某某人名號和輸入大陸某某人名號,點擊“兩人共祖”就可自動查找兩人之間第幾代祖宗相同,實現真正意義上祖源對接。使古老傳統的族譜實現現代化的電腦管理,得以永世保存。
根據閩台江氏族譜的現狀,筆者的夢想是: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江氏委員會為核心,與臺灣六桂宗親總會和各地江氏宗親會聯合,在兩岸江氏主要中轉站——廈門,組建“閩台江氏族譜研究院”,做為閩台江氏聯譜基地,在閩台兩地江姓或與江姓相關的各個宗親會和各個江氏文化研究社團設立分院或聯絡站,作為分支機搆,協調開展修譜活動。
“閩台江氏族譜研究院”的工作可按如下步驟展開
1.建設網站:建設海峽兩岸江姓族人的網路平臺——“閩台江氏源流網”(功能變數名稱:mtjsyl.com),以作為閩台江氏族譜研究院和各地分支機搆的網路聯動管道,在兩岸各地設立網站管理員,均可在所屬地直接進入網站進行管理維護。
2.收集族譜:通過各個分支機搆,廣泛收集海峽兩岸的江姓族譜,如屬珍存的手抄本或孤本則進行掃描或翻拍,進行複製,使這些珍貴的江氏文化遺產得以延續保存。
目前已經收集的江姓族譜有福建譜15冊、臺灣譜17冊,有翻拍的舊譜18冊。有這些基礎材料前期即可以開展工作。
3.電子化處理
(1)將收集到的舊譜(主要是原版的手抄本、木刻本)進行掃描或翻拍,用Photoshop進行修整,既可合成PDF檔,隨時製作複製本;又可轉換為Flash格式,上傳到網站形成可翻頁的模擬電子書,讓閩台兩地的江姓族人可像翻閱舊族譜原件一樣隨時在網上閱譜,以相互共用各地珍藏的老舊族譜,又避免了老族譜運送翻閱的磨損,有效地保護這些珍稀的江氏文化遺產。
目前在網上已經製作的模擬譜有《永定江氏宗譜(舊譜)》、《平和江寨江氏族譜》(舊譜)、《江氏族譜初稿》(舊譜)、《廈門江氏元祥公衍派族譜》(舊譜)、《廣東東莞江氏族譜》(新譜)、《港尾石埠江氏家譜》(新譜)《湖阪江氏二房派家譜》(新譜)、《江氏族譜》(新譜)等。
(2)將閩台兩地所有的江姓族譜運用“一鍵尋祖”軟體全部錄入,建立閩台江氏族譜資料庫,形成智慧化的“動態族譜”,可在網上直接形成“世系圖”、“五代譜”、“世傳譜”,可以“一鍵尋祖”、“三代溯源”,查看“我的一家”、“兩人共祖”等。
目前已經錄入編制和正在錄入的閩台江姓智慧族譜有24681條記錄(一個入譜人為一條記錄)。即:《江氏遠祖總譜》、《江氏遠祖統宗全系》、《永定江氏宗譜》、《平和大溪江氏族譜》、《龍海港尾江氏家譜》、《同安嶺頭江氏族譜》、《翔安文崎江氏族譜》、《霞裡江氏族譜》、《尤溪九都彭坑保江氏族譜》和《臺灣江氏漢瑾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鑒周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洪俊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錦章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士香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東興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國光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澤良公衍派族譜》、《臺灣江氏台南鹿陶洋族譜》、《臺灣江氏大林溝背族譜》、《臺灣江氏彰化永靖族譜》、《臺灣江氏長竹巷族譜》、《臺灣桃園觀音江謝族譜》等。其中比較完整且入譜量最大是《永定江氏宗譜》,有19673條記錄,有的族譜尚在編輯中,大部分剛開始做個譜頭。因此,要將閩台江氏族譜全部智慧化,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還有待兩岸江姓族人共同努力。
4.閩台對接聯譜:在基本完成智慧化電子族譜編制的基礎上,將福建譜各地去台的江姓後裔進行歸納整理,理清入台去向;再將臺灣譜各流派入台始祖匯總,尋根探源,理清各個流派之間的關係,確定祖源銜接點,運用“KFA_一鍵尋祖”軟體,將各個銜接點進行動態聯接,使臺灣譜的所有入譜人都可以直接點擊,由入台祖連結到福建祖源,直至相應的開基祖或直達得姓始祖——元仲公。各族譜即相對獨立又相互連結,真正實現閩台江氏大聯譜,構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紐帶,提高民族凝聚力。
5.常態化續譜:閩台江姓族譜基本完成電子化以後,各分支機搆設網站管理員,並組織培訓,同時成為電子族譜修編人員,負責為閩台各江氏族群不斷修譜、續譜。
修編族譜本來就是宗親會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運用譜盛公司KFA專用的族譜軟體,閩台各地只要填寫《入譜調查表》,上報生老病死狀況,就可以由編譜人員即時錄入,形成動態化的電子族譜,也可以隨時編排列印或印刷為多種版本的紙質族譜,並可刻製成為便於攜帶的U盤譜、光碟族譜,使閩台江氏族譜的修譜、續譜成為常態化的工作,得以可持續性的發展。
五.閩台江氏聯譜的意義
閩台江氏聯譜小而言之只是一個同姓宗族的事,但大而言之卻有著廣泛的社會意義。
首先,海峽兩岸因政治因素導致長期割裂對峙,臺灣島內甚至一度出現擺脫祖國大陸的傾向。通過族譜這種非政治且最真實的血緣文化最能維繫兩岸這種割不斷的親情關係,展現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手足情誼。兩岸共認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言:“先有家庭,再推到宗族,然後才是國家。”因此,家庭、宗族的一體就是國家統一的基礎,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就是臺灣同胞祖國認同的基本保證。
其次,族譜記載著的歷史資訊也是中華民族浩瀚歷史長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譜牒文化對社會的形成和發展都留下了最真實的紀錄,是不可多得的百科全書,有助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再者,在一個宗族內部,完備的族譜就能實現長幼有序,昭穆(輩分)不亂,也能便於取名,減少重名,避免近親聯姻,促進人口的優化繁衍,有利於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資料
【1】《閩台江氏源流》·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家中心,江彥震
【2】《六桂堂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第二屆海峽百姓論壇論文選》·江藝平,2010年4月
【3】《台閩六桂懇親大會特刊》(94年度第33次)·臺灣六桂宗親總會
【4】《運用互聯網族譜數位化平臺 推進閩台兩地祖源對接》·邱盛樑
【4】《運用互聯網族譜數位化平臺 推進閩台兩地祖源對接》·邱盛樑
【5】《閩台江氏族譜詞條》·江林宣
【6】《根在福建的臺灣江氏》·江林宣
【7】《姓氏探源—臺灣百大姓源流》·林永安、許明鎮·2009年1月初版·臺灣大康出版社
【8】《第36屆臺灣六桂懇親大會特刊》·2011年12月
【9】《基隆市江姓宗親會第十五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大會手冊》
【10】《2000年雞籠中元祭輪值主普基隆市江姓宗親會紀念專輯》
【11】《遊子心·故鄉情——霞東宮江府大人分靈臺灣六十周年紀念專輯》
【12】《桃園縣六桂宗親會第十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特刊》·2008年10月26日
【13】《桃園縣六桂宗親會大溪·復興分會第10屆會員特刊》
【14】《嘉義縣江姓宗親會第五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2010年11月2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