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彥震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智雄,是歷來最具文化藝術素養的客家行政主管之一,也許與他出身教育界有關,上任之後即積極推動客家文化、藝術方面的各項活動,以提升客家藝文表演的素質為職志,其工作團隊著實費盡巧思,用心周詳的安排表演者與觀眾席位的規劃,每一場表演都是井然有序,在在彰顯客家觀賞者和表演者的水準,並不比其他族群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超越的表現,令廣大的鄉親大為肯定,逐漸欣賞其別具一格的行事作風。
就以臺北市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2010臺北市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為例,從9月1日起熱情開跑,為期4個月、齊集客家精彩的藝文活動在臺北市各大展演空間輪番上演。將過去所蘊藏的能量,藉由客家文化節的舉辦,以綻放的姿態飆灑揮舞,讓民眾透過豐富多變的客家藝文詮釋,瞭解到客家傳統與創新的文化藝術精華。藉由重量級客家專業團體的演出,帶給市民全新不同的客家文化印象。
在客家文化會館前「安祥公園」所舉辦的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開跑記者會上,以著名的二胡權威溫金龍與墨客樂團為花博所設計、結合「花博」與「客家」元素的曲調幽悠揚開場,讓鄉親們沉浸在客家力與美的情境當中。還體貼的設置客委會輔導之歌謠班紀錄片展示區,這是首次完整的記錄臺北市38個客家歌謠班的成立與活動發展,並在記者會上將精采片段展現在媒體與鄉親面前,讓這群熱愛客家山歌的鄉親們感動莫名,深刻體認客家藝文活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自9月23日至12月4日連續精彩登場,除了兩場傳統客家大戲,「客家山歌之夜」,更邀請知名客家籍音樂人邱俐綾與淘哥陳永淘,以客家生活點滴為創作題材,透過歌曲來展現客家風情,同時謝宇威、陳永淘及賴碧霞老中青三代客家歌手共襄盛舉、一同演出,更邀請到原籍加拿大音樂家馬修連恩,用他在臺灣生活十幾年的見聞與感動,透過音樂表達出客家人的勤儉好客之情、保鄉衛土的義民精神。他以傳統客家山歌為主軸,融合中西樂器,兼容並蓄的客家氣度,讓觀眾感受客家音樂的另一種魅力。
今年還特別邀請到作曲家陳能濟,為臺北客家編寫氣勢磅礡的國樂合奏曲,透過國內指標性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擔綱作最精采的演出。山歌之夜,透過旋律與歌詞所傳遞意象,表現出客家純樸自然生活場景以及相互問候韻律性旋律,高亢的嗓音表達出原始奔放的情感。
近年來,客家新生代開始尋根,期待在自我文化了解中創造新的可能性,山歌小調已成為口語歌唱文學最精采的表現,成為客庄中創新與傳承的藝術活水。客委會希望今年度期待讓客家音樂與生活緊緊相扣,鎖住時空記憶,享受當下「客古鳴新」的感動。在節目中以分別代表不同年代記憶指標性人物同台演出,喚醒來自不同歲月的客家印記,在音樂中重溫客家藝文風情。
11月6日晚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山歌之夜「流轉下的風華」,主辦單位一直擔心當晚價值21,000,000元的「花博開幕」煙火秀,將影響觀眾的出席率,未料多數鄉親竟然放棄精彩的煙火秀,踴躍出席客家之夜的活動,現場熱鬧滾滾,會場幾乎滿座,足見在客家鄉親的心目中,「山歌之夜」的價值是超越「花博開幕」的煙火秀,劉智雄主委及客委會的心血必沒有白費。
節目一開始,劉主委為表彰國寶級的客家山歌歌后賴碧霞對客家文化傳承的偉大貢獻,特別在現場頒贈「終身貢獻獎」獎牌,再度給予賴碧霞女士公開肯定,賴碧霞女士由女兒趙麗雲立委陪同領獎,畫面讓人倍感溫馨,更為表演節目拉開感性序幕。
賴碧霞說,以鍾理和小說原著所拍攝的電影「原鄉人」的主題曲,當時由於沒有客家人會唱所以才請鄧麗君演唱,成為客家人的一大遺憾,她為了彌補此項遺憾,特別將其改編為客家歌謠《半山遙郎》,並把《半山遙郎之二》的曲目作為開場,場景立即拉回二三十年前,讓人頓時引發思古之幽情。《山歌子》是因為有些人唱《老山歌》音調拉不上去,所以改變唱腔成為《山歌子》,因此《山歌子》可以說是《老山歌》的兒子,賴碧霞這樣說。她也作了示範的演唱,歌迷們大呼過癮。
邱俐綾是一個居住在屏東萬巒鄉的客家妹,她的歌路有別於傳統,曲風尤其特別,它很故鄉,很自然,真誠十足,聽起來讓人回味無窮。她在現場即演唱一首經典之作《Missing(想念)》。
自稱二胡權威的音樂頑童溫金龍,擅長以嶄新的手法詮釋不同類型的音樂,與墨客樂團搭配,以全新的的舞台演出型態,融入中、西樂器製造出媲美管弦樂團的音樂效果,為客家音樂注入新的創意與活力。當晚即連續表演了《花博歌》、《客家都馬調》、《新老山歌》及《船伕》等四首曲子。由於觀眾的安可聲不斷,溫金龍又表演一首他最拿手的《查爾斯》。
陳永淘,新竹關西人,37歲那年毅然決然拋開喧囂的台北都會,重回鄉野。以海陸的唱腔別樹一幟,樸實的歌聲中流露真摯的情感,有如一股暖流撫慰孤寂的心靈,勾起都會鄉親憶起遙遠故鄉的童年野趣,常常使異鄉人淚如潮水,氾濫成災。當晚演唱一首《我飛》,跟他過去的曲風又大異其趣了。
年齡總和將近四百歲的「四大山歌王」劉源治、劉木松、傅清增、許學傳是客家歌謠界的傳奇人物。這群介於七十歲到九十五的長者,尤其擅長用老式風格演唱山歌,他們是客家山歌代代相傳的關鍵人物,一個都不能少。他們輪流表演了《平板》、《山歌子》、《思戀歌》等,嗓音遼繞,韻味十足。
謝宇威榮獲第五屆「青春之星」東南亞暨全國總冠軍及最佳編曲獎,為歷屆青春之星舉辦東南亞音樂大賽,唯一獲得冠軍的臺灣隊伍。另外,在第九屆「大學城」全國大專創作音樂大賽獲得第一名及最佳演唱人獎殊榮。又獲第十五屆最佳客語演唱人獎。一上場即演唱一首《你還記得嗎》。
來自加拿大育空地區的音樂家,由於娶了臺灣姑娘為妻,在臺灣十幾年來,時時刻刻都用他最真實的感動與熱情,親身體會臺灣這塊土地上的音樂、文化及日常的庶民生活,他將西方音樂融入中國特有的音樂與文化,創造了足以展現主體文化,並能達到國際水平的音樂風格。他先獨唱一首《追雲》,並與謝宇威共同連續合唱了《義民塚》、《大樹伯公下》和《客家山歌》三首,經觀眾再三安可之後,又合唱一首馬修連恩所創作的曲子,觀眾才依依不捨的離席結束當晚精彩的表演節目。[991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