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客家文化和建築的活化石–客家土圍城













 

客家文化和建築的活化石–客家土圍城

江彥震

廣西合浦縣曲樟鄉的「客家土圍城」,是典型的、客家人獨有的建築。因其保存較為完好,現已成為客家文化和建築的「活化石」。現部分房屋仍有村民居住。這座土圍城分「老城」、「新城」兩部分,占地6,050平方米,屬方形客家圍屋類型。土圍城的“土”,是指建築材料用的是土。土圍城的牆:是用黃泥、石灰、河沙、糯米和紅糖按一定的比例攪拌後用夾板夯築而成,牆最高處高10.5米,最矮處7.1米,最厚處約60公分,高大厚實堅固。所以,土圍城的“土”,其實並不土。在當時可是絕密!

走進位於合浦縣曲樟鄉曲木村的客家土圍屋,隱約感覺到一陣陣的濃郁客家古韻,客家土圍屋歷史淵源悠久,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可追溯到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饑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客家人陳氏十五代祖陳瑞甫又從福建省遷至廣西省合浦縣曲樟鄉,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他率領陳氏族人開始了艱辛的家園建設,最終形成了今日堅固的客家土圍城這一相當龐大的家庭建築群落。它由“老城”、“新城”兩部分構成。“老城”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3年),“新城”始建於光緒廿一年(1896年)。

曲樟客家土圍屋呈平面佈局,整體屬方形類型。“老城”為“二橫二堂”,“新城”為“三橫二堂”,堂與堂之間以天井相隔,城內圍屋五道門,寓意福祿壽喜財。上廳堂為祖公堂,是供奉其祖先神位的地方。在廳堂正上方,懸掛著一塊流光四溢的金匾,正上橫雕有雙龍戲珠,左右兩龍騰雲相視,上書“春酒介眉”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雖經百年,顏色依舊像新的一樣。下廳堂為門廳,以正廳堂為中軸,以祖堂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對稱發展。正屋、正廳的規模、裝飾檔次,是各橫屋和次廳不能逾越的。橫屋房門均朝正廳方向開,反映了客家人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體現了客家人因遠離中原故土而懷“慎終追遠”的心態。老房子的木窗,均是名貴的酸枝木,素木本色,沒有過多花俏的裝飾。飛簷翹角,也沒有精緻的雕刻,處處透著清淡平實,經百年洗滌,仍古色古香。一口古井,至今已有百年,仍然泉水不斷。沒有多少人居住的老屋子顯得空空蕩蕩的,有些孤寂地站立著。老屋裡的天井、木窗、水井、牌匾透出非常古老的光,讓人誤以為時光流轉向從前的歲月。

曲樟客家土圍屋之所以能在歷史的長河中安然屹立,與其堅固的城防密不可分。客家人認為沒有安全就不可能生存,土圍屋的所有功能都首先服從於防衛的要求。初看土圍屋,冷峻的外貌,固若金湯的結構,給人以威懾的印象。最具有特色就是它的圍牆,高71米、厚達086米,是用石灰、黃泥、河沙、食用紅糖(22101)夯打而成。槍炮打過來也只是出現一個小坑,十分堅固。圍牆四周不開設窗戶,只有麻密星點的槍炮眼口,大抵在很晚的時候,防禦有所緩解,才在一些圍牆還是心有餘悸地、非常謹慎地開出一些小窗戶。城垣的四大轉角處及城門上面都設有碉樓,碉樓多數都高出土圍屋一層,堡體落地。內牆半腰築有騎馬道,將整座城牆、四角的炮樓及門樓緊密聯繫相連起來。門是整個土圍屋的安危所在,設有板門、閘門、便門、柵欄門等35層式的連環防衛門,當碗口粗的橫木齊齊放下時,就是彪形大漢也只能望門興歎了。

曲樟土圍屋的吸引力不僅僅在於它的古老,更在於它在古老的文化背景下演繹著的一個個動人故事。1906年,客家土圍屋的後人陳文山提供200兩銀子資助少年陳銘樞去廣州黃埔陸軍小學讀書,後陳銘樞投筆從戎,成為著名的愛國名將。1938年,陳文山的後人陳承臻常為活動在曲樟、公館一帶的抗日遊擊隊招兵買馬,支援糧草。土圍屋裡的谷米、洋紗、布匹及銀元、銅板等錢物源源不斷地運出。

合浦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位於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東與廣東省廉江市和廣西博白縣接壤,西與欽州相鄰,南臨北部灣,介於東經108°51'-109°46',北緯21°27'-21°55'之間,縣政府駐地廉州鎮距南寧市176公里,距北海市28公里。寧靜而高大的土圍牆、悠久的歷史、優美的自然風景,造就了曲樟客家土圍城景區的獨特韻味。[20201026]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新屋的范姜老屋











 

新屋的范姜老屋

江彥震

桃園自民國103年升格為直轄市後,新屋鄉即改制為新屋區。地理位置北接觀音、南鄰楊梅、西濱臺灣海峽、東接中壢。全區面積85平方公里,地勢由東往西緩緩傾斜至臺灣海峽。因為靠海,居民除了從事漁業,永安漁港為台灣唯一的客家漁港,多數居民務農,水稻為主要作物。截至民國101年的統計,耕地面積約有5,416公頃,是全桃園市最大的農業區,也是北臺灣重要的稻米產地,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每逢收成時節,一株株飽滿稻穗迎風搖曳,不僅保留純樸的農村風貌,連結周邊永安漁港、桃園古蹟、海邊藻礁生態及特有的埤塘文化等在地風光,為遊客提供多方面旅遊的選擇。

新屋人口約5萬人,且多為客家族群,高達88%左右的比例,民國100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更公告新屋區為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域,主要姓氏包含范、姜、謝、黃、葉、徐、呂、江等姓氏;尤其座落於新屋市區的范姜老屋群,不僅凝聚了范姜人團結一致的家族精神及向心力,更成為華人及客家文化傳承與推展的最佳場域。

當我們翻開百家姓的古籍,其中收錄了將近500個姓氏,包含複姓78個,唯獨「范姜」一姓並未在列。但是在桃園新屋及中壢一帶,范姜族人是確實存在且極具影響力和聲望的家族,因此人們對於「范姜」姓氏的起源及發展過程,就充滿了好奇心。

「范姜」這個姓氏,是近三百年前才出現的,背後有一段讓人傳頌兩百餘年的佳話。清初,廣東惠州府人范集景,娶妻雷氏,生子范文質。范集景早逝,雷氏因家貧無力撫養孤子而再嫁姜同英為妻。這位繼父對范文質視如己出,將其撫養長大。范文質在姜家長大,深感繼父撫養之恩,成家後,擬將自己的五個兒子冠以姜姓(五子名為殿榮、殿高、殿發、殿章、殿爵),但不知三個姓姜,二個姓范好;還是二個姓姜,三個姓范好?最後乾脆五子全部冠上范姜複姓,在百家姓外自創一姓。

乾隆初年(1736年),范姜家的老二殿高隻身來台,從淡水上岸後,發現台灣北部的良地都已被漳、泉移民所佔據,只有桃園這塊石礫荒地,乏人問津。范姜二哥發揮客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返家帶出3個弟弟殿發、殿章、殿爵,共同前往桃園沖積扇披荊斬棘。乾隆16年(1752年),原留在家中奉養雙親的老大殿榮,在父母親相繼過世後,也渡海來台,從此兄弟5人胼手胝足,開墾家園,當時,范姜兄弟的墾地範圍,東至營盤腳(現址為楊梅區)、西至石牌嶺、南至社子溪、北至大堀坑(現址為觀音區),大多在新屋區一帶。范姜五兄弟渡台定居新屋,成為世界華人「范姜」之源,凡所有姓范姜的人士,不論海內海外,皆是出自台灣新屋。范姜家族在台灣繁衍其脈,成為是台灣獨有的姓氏,中國大陸並無范姜姓氏。

「新屋范姜祖堂」是位於臺灣桃園市新屋區的市定古蹟。清朝乾隆年間,范姜一氏來臺拓墾,取得墾照,建立「姜勝本墾號」後,逐步向內地開拓廣大土地:南以社子溪為界,東至營盤腳,西抵石牌嶺,北達大堀坑。經過百餘年的努力,范姜一族不但使荒野變良田,而且吸引了許多其他拓荒者遷來此地開墾。

臺灣早期的地方發展,與先民渡海來臺拓墾的經過息息相關,而遍布全臺的縣市鄉鎮區域諸多地名,也幾乎都有其典故與淵源,有的可直接聯想,有的則隱含特殊的意義。譬如「桃園」即因漢人移入時遍植桃樹而得名;而「新屋」更與當年來臺開墾的「范姜」族人大有關係。根據范姜族譜記載:清乾隆年間范姜殿高來臺,擇桃園一帶而居,歷經多年篳路藍縷,終將荒地變為良田,並陸續建造不少新屋,當地人稱之為「起新屋」,即興建新的房屋之意,因此新屋之名遂不脛而走,當時此地尚無正式名稱,人們無以名之,乃直呼新屋之名,久而久之,

後來新屋便成為正式的地名,這就是「新屋」地名的由來。

為何稱「新屋」,而不是稱「新厝」呢?因為,「厝」是閩南人的用語,客家人則用「屋」; 閩南人說「古厝」,客家人則說「老屋」。范姜家族是來自廣東省惠州府的客家人。因此, 「范姜古厝」應該稱為「范姜老屋」才合乎客家人的用語習慣。

當時新蓋的新屋就是現今門牌號碼依次為桃園市新屋區新生里中正路11012369號這五座三合院式的范姜老屋,其中第9號就是整個范姜家族的精神中心,即是「范姜祖堂」,內政部於民國74819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而位在范姜祖堂左側的6號建築最為簡樸,除正門兩側的窗上,用書卷橫披泥塑外,再也無任何的裝飾。6號古屋屋脊的高低有序,則反映出傳統生活空間對倫理序位的排序。而正門兩側的楹聯:「陶六肇基光甲第,渭發徵瑞彩煥寅階」中,「甲第」、「寅階」隱喻「甲寅」,說明范姜老屋建於咸豐 4年甲寅。而高懸於祖堂內的「陶釣家聲」匾,也正向後人說明先人苦心經營墾植之辛勞。

第一座:五座老屋中,維護最差的就是這一棟。雖然它興建的年代不見得最早,但模樣倒是最陳舊。其特點是採用少見的淺橘色面磚,中間空地旁還留有一口古井,圍牆內有一凹入的神龕,稱為「天公塔」,主要是求神福庇。此座並非純粹的客家住宅,只有卵石牆基較具客家風味。

第二座:以白灰粉刷的外牆,卵石砌成的牆基和外護瓦片的牆壁,使此屋外觀比較類似客家式的作法。不過,護龍上馬背牆面的紅磚,院內上洗石子,卻又是日據時代的風格,可見此建築已隨時代變遷改變許多。今日尚存的特點,有屋脊上維護頗好的帷飾花卉,以及石柱腳的雕刻花紋,和房屋正門上「陶滑傳芳」匾額。此匾旨在說明范姜遠祖乃帝堯陶唐之後,又封在滑水,故自稱陶滑後世。

第三座:此宅最為華麗,維護最佳。全棟用深紅色的閩南磚,牆基仍為卵石,中庭和兩側廂房的走廊,都舖滿了青石板,顯得氣派非凡。尤其正門的裝飾,更是美侖美奐。門兩邊的磚刻圖案,使人百看不厭,門額上掛有用黃色交趾燒貼成的「陶滑流芳」,其下方有八卦和麒麟,左右牆上寫有「陶甕待時名傳萬古,滑濱垂釣價重千秋」對聯。最令人驚訝的是,正門兩側屋簷下都交趾燒貼成的故事人物像,其上寫著「十月先開嶺上梅」,「蓬門今始為君開」,「綠林深處的黃驪」,「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種極為富麗的裝飾,大多只出現於廟宇中,民宅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見范姜家族曾有段富甲一方的風光日子。

第四座:經過前棟建築,再到第四棟宅時,會使人有從繁華頓入樸實之感。這棟建築簡單,裝飾極少,除正門兩旁的窗上方有書卷飾,以及門額上排有「陶滑高風」的匾額外,大概就是卵石牆基,在默默地訴說客家人質樸的過去,而正門兩旁及左右牆的兩付對聯,則敘述著范姜族的努力-「陶成事業紹光緒,滑發源流裕後昆」,「陶內肇基光輝甲第,滑發瑞彩煥寅階」。

第五座:此棟規模最大,共有二進,屋簷皆為燕尾式,是范姜族的祖堂,咸豐五年(1855年)創建,目前純供祭祀用,由族中的老人輪流看管整理。此宅經過多次重修,今日除少數青石板外,大多現代裝飾,以及院中受歐風影響,所構龍柏,都已使古風蕩然無存。只有二百多年前從大陸攜來的香爐和陶函,還能證明范姜家族悠久的歷史。

五座老屋中以范姜祖堂的規模最大,屬於兩進一落的格局,前後堂的屋脊皆為燕尾式,造型雅致。前堂建於咸豐五年,後堂建於日據時代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供奉從大陸迎回的祖先牌位。祖堂前面因有廣闊的停車場,因此格局顯得氣派尊貴。祖堂每年農曆四月五日、八月一日會舉行春秋兩祭,是最盛大的聚會祭祀活動。

范姜祖堂的前堂門楣匾額寫著「陶渭流芳」。「陶」代表陶朱公范蠡,為范氏的祖先;「渭」代表釣於渭水之濱的姜太公,為姜氏的祖先。因此,范姜家族以「陶渭」為家號。祖堂為范姜家族祭祖的地方,堂內懸掛的祭典照片中有正副總統蒞臨參加的新聞剪影照片,由此可見范姜家族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每座方位各異,構造也不盡相同,但形式仍有統一之處,就是各家中間都有一個大廳,兩側為廂房(閩南人稱為護龍),前方為晒穀物和乘涼聊天的空地,稱為禾坪(閩南人稱為埕),最前端則有一道圍牆,讓整座建築成為私密性較高的三合院。

「新屋」因范姜老屋而得名,「桃園市」因范姜老屋而添妝加彩,「客家文化」因范姜老屋而俱體呈現,「客家精神」因范姜族人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而發揚光大。[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