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滿懷客家恩情的熊德龍










 

滿懷客家恩情的熊德龍

江彥震

一對僑居印尼雅加達的梅州客家籍夫婦收養一個印、荷混血的棄兒,經由養父母胼手胝足吃苦耐勞的扶養、崇文重教客家精神的薰陶,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對其悉心培育,長大成人後,把對養父母的那份愛轉化成對中國的愛,他通過奔波中國和印尼各地致力於親善和慈善事業,情繫客家,感恩中國。

熊德龍説:「我沒有一滴中國人的血,但我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愛着我的中國。」

熊德龍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印尼客家華人。熊德龍194711月出生在印度尼西亞,兼有荷蘭、印尼血統,出生後被遺棄於孤兒院。當他快兩歲的時候,一對旅居印尼的梅州籍僑胞熊如淡、黃鳳嬌夫婦收養了他。熊氏夫婦將所有的深情厚望都傾注在熊德龍的身上,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啓發他、培育他、造就他,希望他能成為一條光宗耀祖的騰飛之龍。

熊德龍的養父母是梅州客家人,為人光明磊落、樂善好施,鄉親們有困難都樂意找養父母幫忙,而養父母在義務助人的同時,也教他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如遠親不如近鄰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等,使他受益匪淺。

養母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但卻是一位通情達理的客家婦女。熊德龍就是在母親温暖的懷抱裏,一邊聽她吟唱悦耳的客家山歌,一邊聽她解釋《增廣賢文》裏忠孝節義的含義,在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中長大。

在熊德龍童年的記憶裏,海外的中國人無論生存環境如何惡劣,也不會忘記逢年過節將自己的血汗錢寄回家買田買地、孝敬父母、操辦學堂,家境貧寒的熊氏夫婦也是從不間斷地寄錢回梅縣鄉下,孝敬他們的父母。他還記得有一年年關,已身無分文的母親翻出僅有的手鐲,帶着熊德龍去當鋪當錢寄給家鄉的老人過年。

和養母一起坐在破舊的三輪車裏,年僅八九歲的熊德龍望着一邊撫摸心愛的手鐲,一邊心酸垂淚的養母,感到大惑不解,養母説:孩子,就是再苦再窮,也不能忘家忘本啊。這句話,令熊德龍終生難忘。從此,中華民族愛國愛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根植在他幼小的心田裏並助他走上成功之路。

那時,熊德龍只要有時間,就陪伴在老人家身邊。由於熊德龍的孝敬,熊如淡夫婦度過了幸福的晚年,那一年,熊德龍的母親因病告別了人間,母親的去世令熊德龍悲痛萬分。

他説:母親的手開始腐化了,完全是用氧氣呼吸來延長生命,最後大家決定還是要讓老人家高高興興地走,所以把氧氣管拔了。一拔開,血壓由90降到80,一直跌,跌到4050,大家就大哭,我説,大家出去,我不要你們在這裏哭,不要老人家很悲哀地聽到你們在哭。我在牀邊,給她梳頭,眼淚不停地流,我靈機一動,想到以前媽媽教我唱山歌,我就把一首一首山歌唱給她聽,小時候母親教過我的月光光,秀才郎我也念給她聽,唱了將近一個小時,護士告訴我,血壓又起了,6070了,我以為是顯靈了,我媽媽跟着我唱,最後唱到鷓鴣喳喳,挑水淋蔗,我唱一句,她也答一句,唱一句,答一句。已經不省人事兩三個禮拜的母親,最後臨要過世時,還十分清醒地和我一起唱童謠,我的眼淚慢慢地流出來,我知道母親要走了,不過我一直唱歌,做最後的努力孝敬她,來報答她的恩情。

因為受中華傳統客家文化的薰陶,這個沒有絲毫中國血統、卻充滿了中國情懷的小男孩,沒有辜負中國養父母的期望,在人生滄桑歲月的坎坷中,劃出了自己成功的軌跡。

為了減輕養父母的生活重擔,只受過中等教育的熊德龍16歲就走上社會,開始了他的打工生涯。由於他聰慧、勤奮好學,百藝一學就會,很快在生意場上表現出過人的經商才華,兩年後,他就在養父母和親友的關心支持下,開設了一家小海綿廠,當上了小老闆。

他憑着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憑着對客户的真誠守信和對事業的執着追求,以孝敬父母、忠義朋友、信譽事業的座右銘時時警醒自己,博得了廣大客户朋友對其人格的讚譽和信賴,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10多年間,熊德龍以其遠見卓識、聰明才智及以和為貴的經營宗旨,使自己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從小小海綿廠逐步發展到了煙酒製造、金融、房地產、國際貿易、酒店、旅遊、傳媒等領域,企業遍佈美國、加拿大、中國、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國家和港澳地區,成為大型跨國集團公司。他名下擁有美國大興銀行、好萊塢大都會酒店、熊氏地產投資有限公司、新加坡國際金葉煙草有限公司、香港皇璽洋行等幾十家著名企業。

在推動企業拓展、積極向海外推介中國知名產品的同時,熊德龍先生還不失時機地進軍海外華文媒體,以推動華文教育和弘揚中華文化。1993年,他斥巨資收購了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該報創刊於1981年,總部設在洛杉磯,並在美國和北美地區華人居住較為集中的各大城市設有發行網絡。該報已成為介紹和了解中國建設成就和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為了擴大《國際日報》的影響,熊德龍於2001年元旦在雅加達開始出版發行印尼版的華文《國際日報》。充滿智慧和管理經驗的熊,為長遠發展先後採取了幾個重大的舉措:先是承印和發行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和香港《文匯報》,後又增加了中國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增加了讀者所能獲得的信息量,使讀者及時瞭解到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地區的新聞。這不僅提高了《國際日報》的地位,也擴大了中國報紙的社會效益,一舉兩得。

緊接着,他又與印尼最大的平面媒體集團《爪哇郵報》聯手,把每天的《國際日報》連同《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和《中國日報》的發行,一下子從首都雅加達遍及到印尼全國22個省的13個城鎮,使該報上了一個新台階,奠定了其在印尼第一華文大報的地位。同時,也促進了與中國內地媒體的合作。

截至為止,中國已經有21個省市在該報出定期或不定期的專刊,比如推介僑鄉潮州、泉州、梅州和廈門的專刊和黑龍江、吉林、雲南、貴州等省自我介紹的專門版面等,拓寬了讀者視野,及時地向印尼華人和外界打開了吸引投資的大門,敞開了長期密切合作的胸懷。

而熊德龍也懷着無比熱烈的報恩之心,以自己的膽識和毅力創出了一番事業,崛起於印尼工商界,進而建立起遍佈全世界的熊氏企業王國,成為享譽國際社會的著名愛國僑領。熊德龍先生事業有成後,雖身居海外卻心繫父邦,頻頻彰顯其百分之百中國心的愛國愛鄉情結,熱心祖國和家鄉的公益事業。

1984年冬,梅州市創辦嘉應大學,他獨捐人民幣210萬元興建德龍會堂。自1979年以來,為嘉應大橋、劍英紀念大橋、市華僑博物館、梅縣人民醫院鳳庚樓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數千萬元人民幣。

1993年,斥巨資收購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就在熊德龍收購美國《國際日報》的這一年,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到美國時訪問了該報。也是從那時候起,該報開始做《今日福州》專版,一直到今天。 現《國際日報》已發展為旗下擁有122刊的報業集團。 

20155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尼期間,熊德龍又一次見到了習近平。2015822日,海外媒體代表在印尼開會,《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熊德龍在開幕式上致辭。

2016 712日,由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提請的南海仲裁案公佈了裁決結果。熊德龍在第一時間發聲,在印尼《國際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顛倒黑白的裁決破壞世界和平的禍心》。 

2016617日,是熊德龍與夫人連美美50週年金婚紀念日,印尼前總統蘇西洛及夫人、國務秘書伯拉迪克諾、旅遊部長阿里夫·雅赫亞、移民總署長Ronie將軍、東盟秘書長黎良明、中國駐東盟大使徐步及夫人、中國駐印尼大使謝鋒、中國駐印尼武官魯大力及夫人、參贊兼總領事劉玉飛、韓國駐印尼大使、匈牙利駐印尼大使等前往祝賀。

為促進印中友好,推動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不斷發展,熊德龍奔走於印尼與中國之間,主辦和參與舉辦了各種內容的交流會和推介會,並從2007年開始,協同印尼旅遊部在中國各大城市舉辦印度尼西亞之夜,讓中國人民瞭解印尼。2016428日,印尼旅遊部正式任命熊德龍為印尼-中國旅遊親善大使。 

20201023日,印尼、美國國際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印尼熊氏集團董事長,梅州市僑聯榮譽主席熊德龍到梅州日報社考察。

1978年第一次回到家鄉梅州,30多年來,他無數次回國回鄉,為中國、為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梅州(1988年設市),熊德龍捐建了6座大橋,有感恩母親的賢母橋,報答恩人邱發明的發明橋,紀念養父的如淡長廊,還有嘉應大橋、劍英紀念大橋、熊德龍大橋。他還向梅州市華僑博物館、梅州市梅州區人民醫院鳳庚樓提供捐助。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熊德龍組織捐資,先後輸送了近2000名中國中層幹部出國考察培訓,到美國加州大學聽金融、經濟、管理講座,參觀美國高速公路控制中心等先進設施。此外,除了在中國貴州、雲南、吉林、黑龍江、廣西、湖南等貧困地區捐助希望小學,熊德龍還分別擔任嘉應大學、中山大學、雲南大學等幾所大學的校董、副董事長和創辦人。

20201013日,梅州市熊德龍獎教金捐贈儀式在梅城舉行。美國、印尼國際日報總裁,熊氏集團總裁,印尼工商會館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熊德龍等出席捐贈儀式。此次,熊德龍先生再捐贈500萬元設立獎教金,用於推動梅州教育事業發展,將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梅州市優秀教師。

美國加州熊氏集團總裁、董事長  ,美國中華團體工商聯主席;印尼《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  、印尼熊氏集團總裁、印尼文化旅遊部宣傳親善大使、印尼中華總商會主席熊德龍,  20191019日在馬來西吉隆坡榮獲界客屬第30屆懇親大會全球客家事業傑出貢獻獎”  

熊德龍還是嘉應學院榮譽董事長  ,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慈善家,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外交家。他先後擔任美國梅州同鄉會創會會長、美國中華團體工商聯合會創會會長、印尼客屬聯誼總會終身榮譽主席、印尼廣東社團總會榮譽主席、印尼工商會館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等等社會職務,曾任中國8個省的政府經濟顧問,是梅州、貴陽等22個城市的榮譽市民。 

熊氏集團從煙酒製造、金融、房地產、國際貿易、酒店、旅遊到新聞媒體等領域。企業遍佈美國、加拿大、中國、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國,成為大型跨國集團公司。他名下擁有美國大興銀行、好萊塢大都會酒店、新加坡國際金葉煙草有限公司、香港皇璽洋行等幾十家著名企業,並擔任了美國中國留學生基金會主席等職務。[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