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清流在客家史的关键地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客家文化 


清流在客家史的关键地位

来源:清流文史     编辑:邱东莲   2015-12-16 16:04:00      字体:大 中 小


  清流县为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九龙溪上游。北纬25⁰48'~26⁰21',东经116⁰~117⁰。清流是福建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自隋唐始,北方各地移民陆续迁入与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客家人聚居地。全县辖5镇8乡。通行闽客方言清甯话。

  唐乾封二年(667年)建黄连镇(今清流龙津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天宝元年(742)改名宁化县,属建州。宋元符元年(1908年)置清流县,绍定元年(1228年)撤县,元至元八年(1271)复置。隶属汀州、汀州府、汀漳道。新中国成立后,隶属永安专区、龙岩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在未曾析地建县以前,清流县是古代长汀与宁化的旧地,与两县的百姓构成、生活文化、历史渊源等相当一致。建县后,其实是政治区划发生了变化,但百姓之间的生活往来是不会因之改变而改变,与其他县的百姓生活仍然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可以说,在文化上是一种水乳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客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宁化被冠之以“客家祖地”的头衔,那么清流理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客家重要衍生地。

  清流的民性与宁化、长汀相似,都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区,在客家文化建构、形成和承传中与其他县一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流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多少的文献记载,后晋时为化化麻仓里清流驿,隋代属邵武县,唐乾封二年(667),设黄连镇,镇将巫罗俊在这里垦荒辟土,唐以后“开闽王”王审知的后裔在这里繁衍生息。当地人群的繁衍生息一直被遮蔽,被忽略不计,一直到唐代,他们仍然被侮称为“蛮僚”和“峒蛮”。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为证: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悉思正茫茫。惊风乱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可见这里宋以前,仍然古汀州是畬民聚居的地方。由于地理位置和区划的因素,清流县与长汀、宁化二县的相类似,它们都是古代苗瑶的后裔畬民主要聚居区,据《后汉书》载:“苗、瑶族同为汉、晋时居住在湖南山区的五溪蛮。”元自虚到汀州赴任时,其好友张籍物赋诗《送汀州元使君》,其中有句:“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荒僻的汀州成为流放地。

  唐代在汀州没治后,汉人开始陆续迁入。清代杨澜《临汀汇考》记载,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曰畬客。唐末五代,黄巢南下,王绪、王潮先后率领河南光州、寿州农民军入闽。此后,大批的汉人入迁古汀州,清流县境内也是一个主要的入迁区域。而这里的畬民在当时,理应不少,据《临汀纪事》记载:唐末乾宁元年(894年)黄连峒蛮两万围汀州。那么可以这样认为,在唐以前,这里的主要住民就是畬民,唐以后就有大量的汉人入迁,汉畬先民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演进,慢慢形成了客家民系。由此,可以认为,清流境内的原住民与长汀、宁化一样共同孕育着客家民系建构着客家文化,成为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衍生地之一。

  清流古代为黄莲镇,在地域上与邻县有着相似的地位,在先民之播迁中,起到与宁化、长汀等相同的作用。清流县地处闽西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与永安市、明溪县相邻,西与宁化县为界,南接连城、长汀县,北与宁化、明溪县接壤。古代这里称为黄莲镇,属福建西部的丘陵山区,在山的中央有大片的盆地,是农耕的优良处所,也是福建省重要粮食基地,历来农耕发达,物产丰富。所以,清流地域内收纳大量的汉人入迁。

  宋代以前,客家先祖黄连镇将巫罗俊在这里垦荒辟土,东汉黄香的后裔在沙芜、田源、灵地等乡镇繁衍生息,嵩口镇嵩口村发现了唐朝丞相魏征的族谱,在里田、李家等地生活着唐代名将罗成的后代。唐末两宋时期,大量的汉民入迁,从清流现有姓氏构成来看,县内共有姓氏304个,以黄、李、罗、林、陈、江、邓、魏、王等十几个姓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这些入迁的姓氏大多是唐末至宋代时期来到清流,如:李姓是唐末由江西抚州入闽,居邵武。宋元祐三年(1088年),李伍郎由宁化会同里下坪盘固山迁居清流长校。李姓人口主要居住在长校、沙坪、河排、黄坑、河背、鲜水、李村、李家寮等村。江姓,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鲁野一偕野二举家20余人,由江西建昌府南丰县入闽避乱,途拜江为姓,改姓江。唐昭宗时,辗转至今清流东华乡大路口小嵩埔,劈山结庐隐居,取该地名为不江家坑(今高坑)。宋徽宗时,播迁至宁化、明溪、连城及东南沿海等地。在宋乾德元年(963年),江礼时任湖南潭州判官,他是宋太祖建隆三年壬戌(962年)进士。他受朝廷之命带领二千清流乡兵,远赴湖南征讨叛军张文表,往潭州府和慕容延钊会师,征讨叛军,力战于湘阴之野,深得当朝嘉奖。由于人地生疏,不幸进入叛军的伏击圈,马困人乏,乡兵不敌,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四十八岁。当年,乡兵将其遗体带回清流,安葬于清流仓盈里小嵩铺(今大路口)龙分洞凉伞岽。

  《(嘉靖•道光)清流县志》记载,清流人重情重义,感叹江礼乡贤、忠孝、忠烈之义,在仓盈里上坪(今嵩口镇)溪上,建一座江礼公祠。元代壬午四年福州三山进士刘肩吾为江礼公祠题写了碑文,绍定庚寅三年被流寇焚毁,此事载入省府志。江礼的碑位崇祀府县乡贤祠和清甯县忠烈祠。清流的江姓人中主要分住在长校镇的江坊,嵩溪镇的嵩溪村、青溪村、高地村,嵩口镇的高坑,沙芜乡的洞口等村镇。清流人与全球客家人血缘关系密切,随着人口的繁衍发展,清流人不断向外拓展,播迁闽粤和台湾、东南亚等地,使清流与全球特别是台湾的客家人有着密切的血缘、亲缘关系,是同根同宗一家亲。据统计至2009年底,清流全县姓氏共325个,这些姓氏在数百载中虽然有较大迁入迁出的变化,但多数仍是当年入迁清流姓氏的繁衍和发展。如吴氏,清流县沙芜乡铁石村《吴氏族谱》载,唐初,吴锦祥由江苏梅县里入闽,隐居清流沙芜铁石。其孙吴仕全为唐检校祭酒国子柱,曾封光禄大夫,其后裔辗转南迁台湾。

  又如清流马氏,三十六世的马征先后任福建邵武府尹和汀州府尹,其次子发龙(三十七世)在汀州(今位于清流县北团里南山下)开基,成为客家马姓入闽一世祖其后裔传至扶风四十九世成中,于宋元之际避战乱而举家迁于衡州(今衡阳);其子光佑(五十世)于明永乐八年挈母子落籍湖田,以后湖田所传马氏都尊成中为迁汀始祖。其后迁入台湾。其他姓氏大量的迁入迁出与邻县有着一致性,所以清流客民的播迁过程中,也起到与长汀、宁化等县相同的作用。

  清流是古汀六县(后为八县)之一,是纯客家县之一,在客家民系形成早中期,发挥了与邻县同等重要的作用。客家民系的形成时期,多数的学者都认为是两宋时期,尤其是在南宋时期为核心时期。基于南宋时期的宋室南渡,大量的中原及其他的北方汉人南迁福建,这时的闽西人口急骤增加,毗邻宁化县的人口,唐开元间(713—741年)只有5000余人,北宋元丰间(1078—1085年)3万余人,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增至11万余人,达到清代以前的最高峰,而后便入少出多,到了明代万历初年(1573—1619年)降至不足3万人。清流县人口,明代前缺资料,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12579户,51068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下降至8291户,39800人,80多年人口减少1万多人,下降22%(其主因是明成化二年析归上、归下两里划归明溪驿,设归化县)。据宁化南宋的人口资料显示,及明代的人口变化情况,普遍表现出南宋的大量人口入迁和骤增,同时期的三明境内其他县也有明显表现,如泰宁人口达到历史最高峰14万多人。所以,南宋的清流理应也是北方汉人大量的涌入时期。(江彥震)
 

清流 • 客家摇篮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客家文化 


清流 • 客家摇篮之一

来源:清流文史     编辑:邱东莲   2015-12-24 14:54:00      字体:大 中 小

  宋元时期,福建的畬民大多生活在汀、漳境内。约在宋代,畬族逐渐走向定居。但他们主要住在汀漳山区,省民山越,往往错居。长期的混居,使畬族与汉族山民结下了深厚的关系。从闽西抗元起义斗争来看,畲军的规模和影响程度很大,可以说人口比重也大。这里山深林密,畲民武装自元初发来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如连城的罗天麟、陈积万领导的畲民起义。畲汉在反元的过程中加强联系和合作,交流和融合,这无疑为客家民系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南宋到元这一个时期,是闽西地区畲汉相互激荡的时期,可以说是汉畲融合的最佳时期,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黄金时段,而清流县作为客家县之一,在畲汉两族民的融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清流县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母体。

  元代汀州的人口减少最为严重,宋末汀州人口达五十多万人,到了元代只有二十几万人,有诗人咏漳汀二州:“荒山无寸木,古道少人行。地势西连广,方音北异闽。闾阎参卒伍,城垒半荆榛。万里瞻天远,常嗟梗化民。”元代战乱致使闽西等地一幅苍凉景象,叫人不堪入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流县境内于明初还能保持到5万多人口,比之于元代宁化等其他各县大量的人口流失或死亡,说明这里的生活生产较为稳定,社会经济文化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也为清流在客家文化稳定地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清流显然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一个重要区域。

  自宋元符元年,清流多数时期属古汀州的一个县,是古汀州早期的六县之一,后又属汀州八县,被学者们认定为纯客家县,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结论。只是在明代以前的文献资料缺乏,所以清流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形成较少被重视,这也是历史记载本身缺憾,但实际上并不能低估清流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的作用。无论从地理位置、生产方式、饮食服饰、百姓构成上,还是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礼仪教化、语言文化等都与长汀、宁化相同。所以,要说古汀州地区是客家的摇篮,那么,清流县必然是一个客家摇篮县之一。(江彥震)

     .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去孫中山是歷史無知

選舉大贏之後的民進黨,要「轉型正義」、「去國父」,因為「孫文是不是2300萬人的國父」。這不但是得意忘形,而且也暴露了民進黨對台灣歷史的無知。
孫中山因為甲午戰敗,才毅然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7年即派陳少白來台成立台灣興中會,有楊心如、吳文秀等人,並協助孫中山在台指揮「惠州起義」。1910年,又有廈門同盟會會員王兆培來台就讀台北醫事專門學校,祕密吸收黨員蔣渭水、賴和、杜聰明等76人,並派人前往北京企圖以傷寒菌刺殺袁世凱未遂。

後來,蔣渭水等又推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文化協會推舉林獻堂為總理,即仿中國國民黨的總理制。蔣渭水言:「在殖民地上的民眾黨即國民黨。」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來台,還見過蔣渭水、廖進平、並各贈威士忌一瓶,廖進平的威士忌還在廖家保存至今。孫中山為和平統一中國,抱病北上共商國事,時台胞唯一喉舌《台灣民報》1925年2月1日,即報導孫中山至京,並刊出〈入京宣言〉全文。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24日在台北文化講座舉行追悼式,是夜大雨傾盆,在不准唱悼歌,不准致悼辭,只能容納2000人的講座,不到7時就塞滿了,遲到者只能在門口鞠躬致哀而去。從7時到9時,沒有人早退、沒有人喧嘩,然後默默離去。由此可想見,台胞對孫中山的尊敬和悼念,以及對日方無言的抗議。
當時北京台灣同學會,由洪炎秋執筆給孫中山呈上輓聯曰:「300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40年祖國未竟事業,捨我輩其誰分擔。」蔣渭水在《台灣民報》發表「社說」題為〈哭望天涯弔偉人〉,最後說:「孫先生雖死,而三民主義還活著,自由正義是永遠不死的!」
孫中山逝世2周年「台北有志」發出傳單說:「兩年前的今日,世界被壓迫階級的救主,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離別了我們全人類的日子,所以我們在今天要開孫中山先生2周年紀念會,來紀念和追慕這位偉大的人格者孫先生,請大家出席。」據報導「這一夜的民眾約有4000、5000人,因為會場不能容納,在外面徘徊的民眾比在會場多數倍」。
雖然日方用各種方式打壓,但台胞紀念孫中山逝世,一直到1929年奉安南京,蔣渭水除了在《台灣民報》發表「社說」〈以中山先生的奉安──中國曠古的大典〉外,還派在上海旅行的謝春木、王鐘麟赴南京,代表台胞送上兩個大花圈。在島內則有民眾西向路祭遙拜孫中山奉安,而與日警發生衝突。
從這些史料來看,1920年代台灣的非武裝(文化)抗日運動,根本是奉孫中山為精神領袖,否則何來「300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
甚至,1927年,台胞在日據下就已經稱「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了。今天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反而要「去孫中山」、「去國父」,我們真不知「今日域中誰家天下」了。孫中山的「自由正義」要「轉型正義」成民進黨台獨的「日治現代化」嗎?
(作者為世新大學教授)
(中國時報)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

美国发现甲骨文: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
2015-12-23 观天下书院 观天下书院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考古学家近日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多个岩壁上发现了商朝甲骨文。因为文字篆刻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2800多年,因此他认为有可能是商朝人最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对于美洲印第安人是华人后裔的说法在学术界早已有之,从古代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就能捕捉到许多的踪迹。

  其中有个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事件,“牧野反戈”就为一部分“殷人”漂洋过海到美洲埋下了一个历史的伏笔,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66年,周部落首领姬发联合了800多个部落起兵伐纣,而当时纣王的精锐部队十余万人正在讨伐东夷的途中,根本不及回撤,商纣王仓皇之中,把奴隶武装起来,企图用他们抵抗周的进攻,后来商纣王组织的奴隶临阵反戈,纣王兵败自焚而亡!

这一段历史大家都知道,但是纣王下属在外征战的十余万精锐部队后来却去向不明,后据黑龙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考证,这十余万部队连同家眷以及奴隶共25万余人,经历九死一生,飘洋过海来到了美洲,据该书记载,这部分人登陆美洲后,见面互致问候就是“殷地安”一种说法是为了祝福家乡“殷地”安康,还有说法认为是为了纪念自己是殷部落所在地“殷地安阳”的人,这种说法当然是一种推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证据的支持,使得印第安人是华人后裔的理念让更多的中外学者持有,并持续的加以考证!

  早在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断想。70年代,香港学者卫聚贤在《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说:“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美洲,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去寻找美洲虎皮,后来,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

《左传僖公十六年》中载“六鹢退飞过宋都”,这几只退飞的“鹢”既不是中原的特产,也不是古人的梦幻,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的2136年,殷人的后裔就带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美洲蜂鸟。”

  而在1993年11月28日,《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该篇文章中提到:“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人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是相同的。”

  后期出版的一些书籍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古印第安人源于中国人的迁徙,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谁先到达美洲》,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亨利艾特.默茲著的《几近褪色的纪录》,尤其是依据中国成书于4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大东荒》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他认为《东山经-大荒东经》所描述的都是北美到南美的地理山水!因为他按照《山海经》按图索骥,都能对应上,且距离也完全吻合,为此,她对于那些“四千多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顶礼膜拜”……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认为,那时没有航海技术,怎么可能漂洋过海呢,然而根据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中就记载着夏代命九夷,狩猎于大海,获大鱼,由此可见,那时中华民族的航海技术已非我们所想象!更据《诗经。商颂》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指殷商的第十一代君主,而这“海外有截”的“截”按照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的考据,是指北美大陆西部的地方,这就是说,在殷商时,中国已经涉足于美洲!

  这些都是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但是随着各种佐证旁证以及出土文物的出现,美洲印第安人起源于中国的说法也越来越让人信服!

我们先从航海技术上考证,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海龟的龟壳,另有产于马来半岛巨龟的龟壳,这说明殷商时期,中华民族的就能进行远洋航行了,另据史载,灭商之战渡黄河,姜太公指挥的周朝将士,一夜之间建造了47艘渡船,载着四万七千人渡过了黄河,从这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船舶制造技术和载重能力!

  而在1852年,美籍华人乔治休就曾从广东偕数人驾小艇8艘,沿着黑潮漂至加利福尼亚州,他同他所乘坐的小艇照片,被保留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博物馆里。如果有人认为他们借助了现代技术,那么在2010年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些自认为是中国人后裔的勇士,为了证明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不借助于任何现代技术,就用一只独木舟,白天靠太阳晚上着星星来辨识方向,靠着风力和洋流作为动力,靠着原始的捕捞方式作为食物供给,经历4个月,飘洋五万公里,成功的于中国福建沿海海滩登陆,当这个叫易立亚勇士跨上中国的土地,说了一句“我回家了”的时候,我不禁泪奔!

以上证明了在技术上,早期的中国人是足可以到达美洲的,我们继续从文化上证明,186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档案馆里,发现了300年前记载的玛雅人自称从“海上神路”而来,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着玛雅人,他们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而来。”

  在1922年中华民国驻智利大使欧阳庚看到公使馆房后有涕竹很奇怪,因为涕竹是产于中国福建等地的植物,传说“截其二节剖为两半即可成舟”,欧阳庚看见大为奇怪,便问其印第安仆人从何而来,印第安仆人回答“涕竹是印第安人祖传的伤药,是三千年前hosi王带来的,现在的hosi医师治疗外伤瘰病,更可用针灸治疗内科百病”。

欧阳庚大为惊奇,汉古书《神异经》就曾经记载涕竹可治疗瘰病,而印第安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更为巧合的是,前面所说的殷商之东征将士,首领之一就叫攸候喜,这么相近的发音,仅仅是巧合吗?

  汉东方朔所著《神异经》被认为记载了大量的荒外异事,恐怕亦非无根无据!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墨西哥奥尔梅克发掘出的16个玉雕和6个刻有汉字的玉圭,玉圭上的汉字现已被破译出来,第一块上刻有“俎娀茧翟”。茧翟是有娀氏的长女,殷商的祖先。第二块上刻有“妣辛”,帝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祖先。第三块上刻有“亚俎司多月,蚩尤多,瞒,并”,是祭祀少昊,尤,先祖多妇,相士和王亥等人的。第四块上刻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而他们的陶器还有建筑风格,都有大量的与中国殷商时期类似。

  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也有很多他们自认为是中国后裔的传说,比如美国康州印第安人的酋长朱蒂。贝尔就直言不讳的告诉中国人,她是中国人的后裔,因为他的祖母一直就是这样告诉她的!

  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到美洲讲学,在会上,一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亲切的对他说,他们也是来自中国,而且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者唐人,那印第安人告诉他,他们的祖上就一直这么传下来的!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了美洲大陆曾经有过中国物品,因为这些出土物品中发现了类似甲骨文、金文的字符,1975年从加利福利亚海底捞出一个重达152公斤的石锚,经过年代鉴定已有3000年的历史,经过地质学家的鉴定,该石锚的质地和中国台湾的灰岩一样,而在中国也曾经出土了同样造型的石锚!

  另外,在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很多发音都和中国话类似,比如你、我、他的发音与中国古语“宁”内“伊”非常相近,比如管孩子也叫“娃”,比如称呼人发音“银”,还有把“花”称为“发”,称“河流”为“河”等等,看看现在印第安土著的照片,你会认为他们和中国人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吗?

(看看照相术刚发明的时候拍摄的印第安人照片,有没有觉得亲切?)

(早期对印第安人的素描,你觉得如何……)

  通过以上的证据,我基本认定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是可以通过逻辑推论来证实并且也有大量证据支持的,而且这种看法在各国的历史学者以及考古学者中都不乏其人,同时另一个相关的佐证也让我有了新的想法,英国历史学者加文.孟席斯(GavinMenzies)认为,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明朝的郑和,他的根据是一幅明朝郑和所绘制的航海图,但是我想,也许郑和只是参考了比他更早的中国祖先绘制的航海图也说不定,因为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记载里,并没有详实的记载他去过美洲,而只是记载最远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当然,郑和参照中国前人的航海图所绘制了世界航海图,这是根据以上所列出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裔的证据。所做出的我自己的猜测!

  其实早在400多年前,西方的一些学者就注意到了美洲大陆的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相似性,但是他们普遍认为早在两万年前亚洲人通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因此发展出了玛雅文明,也因此而和中国文明具有某些相似性。

  这些假设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美洲大陆一直没有发现类人猿的化石,因此美洲文明必然是外部迁徙的人种所产生的,后来才出现的“殷商迁移说”一个原因是最早认为玛雅文明崇拜蛇形神的习俗是来自于四千年前的中国商朝,因为和商朝铜器祭皿上的浮雕纹饰十分相似,另一个原因是在前面所说的中国殷商的军队莫名消失以后,而同一时期,中美洲和墨西哥却突然兴起了一种有着中国特征的奥尔梅克文化!

  因此,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力图证明美洲文明起源于中国!1996年《世界日报》的报道,以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殷人到达了墨西哥,在一个墨西哥出土的玉圭中,中国北京的商代学术专家发现了有四个符号,并证实了是甲骨文,同时读出了这四个符号的大意是“统治者和首领建立了王国的基础”!

  而美国俄克拉玛中央州立大学的华人教授许辉同时也认为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是源于中国的商代文明,因此,他在奥尔梅克文明的遗迹中共寻找到200多个玉圭,带着其中的146个字模,先后两次来中国请教中国古文字专家,得到了明确的这些文字属于先秦古文字字体的鉴定答复!因此,很多学者都认定这种推论是成立的!

  现在美国社会称印第安人为NativeAmericans,如果有识之士能够推动从学术上进一步认同印第安人就是中国人,而不是目前至零破碎,还不构成证据链的,那么我们在美国的华人也就能够理所当然自称是NativeAmericans了,当然前提是如果我们自己想这么说的话,呵呵。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观天下书院的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推荐公众号
何新时事:hexinbbs
何新学术:hexinxueshu

何新文史:hexinwenshi
何新玩画:hexinwanhua
战略家CLUB:zhanluejiaclub
观天下书院:gtxshuyuan
搜索公众号并关注,即可快速获取更多的更有深度的文章与新闻资讯!


投稿邮箱:tg1911@126.com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台灣人不是個個糊塗

台灣人不是個個糊塗 - 高希均
真是一針見血所評非常貼切台灣就是大家拿拿完了再說
有句順口溜國外有個加拿大台灣就是大家拿聽起來感覺不好但是本質就是這樣
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貼心照顧
 
小而美的台灣在春節中特別感受到美不勝收」。在生活周邊的小圈圈中全被小確幸包圍
過年時與許久未見面的朋友相聚還不好明說這種小幸福感」。
台灣二萬餘美元的每人所得全球排名二十多名卻奇蹟式地享受到高所得國家中難以找到的政府照顧
低廉的電價油價捷運票價水費學費健保費
出國多年的僑民回來很容易地辦妥新的國民身分證四個月後即使從未付過稅便可得到外國人都稱讚的健保他們短期回來主要的節目就是充分利用幾乎是免費而又優秀的台灣醫療
政府對美好的生活的安排還不只這些縣市政府還有對學童提供免費午餐
對長者有敬老金對小孩的照顧外語的學習弱勢者的優待真是琳琅滿目這種人間幸福不在北歐就在身邊的台灣

望眼世界最貼心的還是台灣在所有國家中居然有極低的整體租稅負擔率12.2%比大陸與韓國低了7%比其他歐美國家則低了10%~30%這真使外國人嘖嘖稱奇稅率低福利高台灣人民的幸福變成一個現代傳奇」。
即使這樣低的稅率這樣優厚的補貼不少利益團體不斷地用正義」「公平的大帽子持續壓住政府要把白吃午餐提昇到白吃盛宴的規格祇要有選舉就有機會爭取更多的白吃」。有人怕選舉會輸利益團體則是永遠的贏家
台灣還有大陸觀光客意想不到的言論自由和行動自由抗議示威丟鞋網上發聲當面罵官員不要有勇氣祇要有時間台灣與一百卅多個國家有免簽證的約定台灣人全天候在機場進出退休的人尤其出國旅遊勤快其樂融融
可惜白吃午餐終要面對結帳的時刻帳倒底誰來付結局當然祇有一個政府不斷舉債民主政治的弊病是政黨不斷開選舉支票並且彼此惡性加碼隨之而來的是公債年年攀升已經到了財政危機爆發的前夕
痛心現象
 
春節過了我們一起回到真實的台灣不少人早已沉痛地指出:「媒體誤國」。歸納出所帶來的可怕後果
 
·      消息當能熱賣的新聞
·      把做壞事的惡人」,當成名人」。
·      把翻雲覆雨的政客當成英雄」。
·      把信口開河的對答當成專家」。
·      把違反做人做事原則的叛逆當成好漢」。
·      把堅守原則的君子」,當成傻瓜
 
這是言論自由與市場經濟下出現的痛心現象報導商業化新聞娛樂化犯罪戲劇化評論兩極化善良邊緣化正派人物惡意醜化
這些後果與現象的擴大與張力又形成了當前六項缺失媒體失態國會失責政府失能市場失靈企業失常貧富失衡這就是台灣矛盾既有小確幸更有大缺失
夢中驚醒
 
這個使人不敢承認的真相是經年累月政府國會媒體企業民眾在膽怯囂張偏執私利短視的集體行為與相互影響下的產物那麼台灣人民該怎麼辦這是難解之結
從歐美發展經驗中自己在想戰爭不能解決的求政治政治不能解決的求經貿經貿不能解決的祇能求上天上天的回答:「一切得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