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黃英賢─澳大利亞外交部長








 

黃英賢─澳大利亞外交部長

江彥震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1968115日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沙巴亞庇。父親是馬來西亞沙巴客家人,母親是歐裔澳洲人,一直到8歲那年父母離異,母親帶著八歲的黃英賢和弟弟Toby回到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Toby後來成為一名廚師。

黃英賢從小就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父親經常對黃英賢説:“別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東西,但不能將你所受的教育拿走。”黃英賢説:“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對我的華裔血統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

黃英賢説:“我的祖母是身材矮小的女性,但充滿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是客家人,是我祖父的第二個妻子。當戰爭(二戰)蔓延至馬來西亞時,她和家人住在山打根地區。” 她説:“家裏大部分人死於戰爭,她只能憑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生存慾望,獨自一人面對無法形容的困苦境地,撫養我的父親和其他孩子。「她幾乎不識字,但她充滿愛心,人也謙遜,她是我見過最堅強的人。」「當我面對困境時,我總是會想到她,想著她不得不承受的一切。」「她為了生存、為了拯救自己和孩子而展現的毅力,是我每天獲得力量的來源。」筆者認為他祖母的精神就是客家「硬頸精神」,祖母這種堅強的意志也傳給了黃英賢。她在澳大利亞參議院的首次演講,也專門提到祖母對她的影響。

黃英賢的父親黃悅成是一名建築師。黃英賢形容,她的父親是一名聰明、勤奮的學生,他努力爭取到科倫坡計劃(Colombo Plan)獎學金,讓家境貧困的他得以進入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就讀建築系。也就是那時候,黃悅成在澳洲遇見了黃英賢的母親。「他們結婚並搬回了亞庇,即我出生的地方,我也在那裡度過了人生的前8年。」她表示,父親從澳洲帶回知識與技能,在沙巴設計了著名的市政建築,成為當地聞人。但遺憾的是,有許多建築如今已被取代。黃英賢也說,澳洲的獎學金,徹底改變了父親的一生。

「這意味著他可以擺脫小時候經歷過的貧困、意味著原本牢牢卡住的門被打開了、意味著他可以到澳洲——一個與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非常不同的澳洲。」

黃英賢的父親一直銘記負笈澳洲的收穫,而她很慶幸,她的父親不是唯一一個從澳洲教育中獲益的馬國人。黃英賢的父親如今已遷往澳洲墨爾本居住。澳媒形容黃英賢的移民背景是澳洲的軟實力,看在馬國人眼中,與當地頗有淵源的黃英賢成了澳洲的重要閣員,自然讓他們與有榮焉。

黃英賢在阿德萊德的蘇格蘭學院學習化學、物理、數學,並獲得了獎學金。隨後來到阿德萊德大學學習醫學,到巴西做過一年的交換生。她發現自己有恐血症後,放棄了學醫,轉而學習法律。黃英賢畢業於阿德萊德大學,主要是學習藝術和法律。她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曾進入澳全國學生聯合會領導層。在獲得了阿德萊德大學文學和法律雙學士學位,並完成了南澳大學的法律實踐研究生文憑後,黃英賢於1988年加入澳大利亞工黨,開始從政。翌年當選工黨州大會代表。

200111月,她以工黨在南澳州第一參選人的身份,順利當選聯邦參議員。200612月,陸克文出任澳洲工黨領袖後,黃英賢在聯邦反對黨的「影子內閣」中,負責公共管理、公司治理與責任、以及勞工事務。

20071124日的聯邦大選中,工黨獲得壓倒性勝利,11年來首次獲機會組閣。1129日,總理陸克文任命黃英賢為負責處理氣候變化與水源保護事務的內閣部長;她也成為澳洲歷史上第一個華裔部長。在擔任氣候變化部長期間,黃英賢並沒有出色表現;未能使參議院通過工黨的減少碳污染計劃,而她個人也一直希望離開氣候變化部。

20106月,副總理朱莉婭·吉拉德在一次工黨內會議上將陸克文趕下台,並於當年8月提前舉行大選。在獲得兩位獨立眾議員支持後,吉拉德於911日宣布籌組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澳洲首個少數黨派政府,當中黃英賢獲任命為財務部長,後陸克文於三年後成功復位,她在第二次陸克文內閣中繼續擔任此職,再兼任參議院執政黨領袖,至同年大選後隨工黨下野,成為參議院反對黨領袖至今。20167月起,兼任影子內閣外交部長。

2022年,工黨擊敗保守黨取得勝利,黃英賢在阿爾巴尼斯內閣中擔任外交部長。澳中兩國維持了四年的緊繃關係後,黃英賢(Penny Wong)成為了四年來首位造訪北京的澳大利亞外長。她在訪華行程開始之際表明,澳中兩國緩和緊張關係尚需時日,她也不會迴避與中方談論人權議題。

華裔移民加之女性身份讓黃英賢為在澳大利亞實現社會平等而積極努力。她在個人網站上寫道:“(澳大利亞)當今面臨的最根本的國家政治挑戰,是重現人人平等的價值理念。”[20221228]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海豐與陸豐










 

海豐與陸豐

江彥震

台灣的客家人有一部分人使用「海陸腔」,而這「海陸腔」究竟與大陸原鄉的海豐與陸豐居民所使用的客家話有沒有相同?令人好奇。根據文獻海豐縣取義「臨海物豐」,是廣東省汕尾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廣東省東南海濱,處在惠州市惠東縣和汕尾市陸豐市之間。海豐人口大多為明清時期由閩南地區遷入的移民後裔,因為歷史較短,海豐話與同屬閩南語的漳州話口音比較近似。另有本地的客家人講「海陸腔」客家話。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鄉鎮建制。1952年春,原屬惠陽縣的小漠、元澳2個建制鄉,劃為海豐縣屬。1958年冬原惠陽縣的高潭區又劃為海豐縣屬,至19627月高潭區復歸惠陽縣(今惠東縣)。1988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市「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尾、紅草、馬宮、東涌、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8個鎮設置「陸河縣」。汕尾市管轄城區、海豐縣、陸豐縣、陸河縣。

海豐縣大部分地區通行海豐話,屬於閩南語泉漳片,接近漳州話,與陸豐話相似性非常高,兩地居民溝通幾乎無障礙,合稱海陸豐話。北部部分地區通行客家語,屬海陸片,與臺灣「海陸腔」音系非常接近。

農產品:水稻、甘薯、花生、甘蔗、大豆、黃紅麻、菸葉等。海產:沿海有鮜門、小漠等漁港。盛產對蝦、龍蝦、鮑魚、魷魚海馬等。工業:紡織、化工、電力、建材、製糖、服裝、手工藝等。

景點: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彭湃故居、陳炯明故居、陳炯明都督府、蓮花山大佛、蓮花山、方飯亭等。特產小吃:草雞、西坑茶、高螺蠔豉、蠔油、梅隴蓮藕、慈菰、荷蘭豆、東平蕌頭、赤坑乳豬、公平菜脯、梅隴菜粿、牛肉脯、海豐小米、冬節鴿、菜茶。

陸豐市是廣東省汕尾市下轄的縣級市,位於碣石灣畔,北接陸河縣、普寧市,東接惠來縣,西接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陸豐市北面和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及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全市陸地面積168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6.5公里,海域面積1.256萬平方公里。南北向長,東西向短,全境周長372公里。海岸曲折,港灣眾多,有烏坎、甲子、碣石、湖東、金廂5個港口。

陸豐的北部部分地區講的是陸豐客家話、軍話等。其中,軍話是明代初期「衛」、「所」軍制的直接產物,有陸豐市西南鎮青塘村、良軍村、大安鎮坎石潭和海豐縣平東鎮龍吟塘3個方言島,使用人口約9000人。大部分地區通行的是陸豐話(福佬話),三甲地區潮州話(相近惠來方言),以上均屬閩南語。

地方戲曲: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皮影戲、唱曲。民間舞蹈藝術:五色獅、鯉魚燈、英歌舞、八獸、旱龍船、滾地金龍、獨角麒麟舞、蓋仔獅、蛤仔獅、獅夷、錢鼓舞等等。

陸豐擁有地方特色明顯的海濱資源,被譽為“粵東旅遊的黃金海岸”。主要景區景點有福山天后宮、碣石玄武山、青雲山和觀音嶺海濱旅遊區等。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通稱海陸豐。原名“汕美”。“汕”的意思是海灘的高處,這裡以美麗濱海風光著稱,故得名“汕美”。“美”與“尾”諧音,就被叫做汕尾。美麗的濱海風光是汕尾旅遊的亮點。汕尾的名勝古跡眾多,比如鳳山祖廟、清雲山定光寺、玄武山元山寺等。建築宏偉,歷史悠久,使它們成為粵東地區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海陸豐地區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之一,周恩來、彭湃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戰鬥。

福佬話是海豐的第一大方言,簡稱“海豐話”,與潮汕話有所區別,主要分佈在中部廣汕公路兩側及南部沿海地區。包括海城、附城、城東、陶河、可塘、聯安、赤坑、大湖、梅隴、梅隴農場、鮜門、蓮花山、圓墩、公平、小漠、鵝埠、赤石的大部分村落。海豐話在《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中屬粵東閩語片,口音與閩南片泉漳小片接近。福佬話使用人口約66萬人,約佔總人口的86.9%

客家話主要分佈在縣境北部的山區和半山區,包括黃羌全鎮、公平鎮東北部山區、黃羌林場、平東大部分、蓮花山、梅隴、鵝埠、赤石、小漠部分。海豐的客家話與陸豐相同,都是7個聲調(去聲分陰陽);都有兩套塞擦音和擦音聲母,與梅縣的客話有較大差異。使用人口約9萬人,佔總人口的12%。陸豐方言比較複雜,居民主要使用福佬話、客家話和軍話3種語言,還有分屬於以上方言但來源不同縣各具特色的幾種小方言,即疍家福佬話、漳州客家話和坎石潭軍話。潮汕話(包括海陸豐話)過去被其他方言區的人稱為“福佬話”,或稱“河洛話”,現在都稱為潮汕話,屬閩南語系。大多數居民講閩南語。陸豐話指的是以粵東閩語海陸片為主、潮普片為輔的閩南次方言。陸豐大部分地區(除甲子、甲東、甲西外)在語言學上屬於粵東閩語西片海陸小片,陸豐甲子、甲東、甲西屬於粵東閩語東片潮普小片。

客家話是陸豐第二大方言,主要分佈在八萬、陂洋和銅鑼湖3個鎮(場)及大安、大安場、西南、南塘、內湖、博美、河東7個鎮(場)的一些村落。客家話“海陸客”主要分佈在陸豐市北部山區,來自明代閩西漳州府的客家移民“漳州客”主要分佈在陸豐市河東鎮後陂村。[20221118]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仁厚温公祠







 

仁厚温公祠

                                 

                                   

                                   

                                       

                                 

                                         

江彥震

坐落在葉劍英元帥故鄉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羣豐村的巨型的客家圍龍屋仁厚温公祠,始建於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鉅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公祠與住宅合一,佔地2.3萬多平方米,仁厚温公祠有三堂、八橫、三圍龍,擁有480多間廳堂、房間,仁厚温公祠在上世紀70年代,曾同時居住了500多人,一座屋住了當時的2個生產隊。這在民居建築中極為罕見。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南北長87米,東西寬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進三堂八橫三圍,儼然一座龐大的民居建築。

仁厚温公祠是圍龍屋建築羣體的縮影,對研究民居建築、窺探客家文化具有極高的藝術文化價值。很古樸,一派水鄉風采,幾百年的建築藝術和幾百年的蘇鐵樹讓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數百年的歷史長流,必定在這裏留下古老神奇的印記!五百年的歲月滄桑,在這裏刻下前人創業的足跡,二十一世紀的今人到此一遊,定會觸發你的思古幽情,激起你的探究欲!因為她有悠久的歷史的積澱,她是古老的民居,她有客家文化的特色。

整座建築坐北朝南偏向東;中間有一中軸線,兩邊平行對稱;後面的圍屋與前面的池塘使全屋的外形呈橢圓形;屋內天街、巷道、走廊如脈絡相連,四通八達。仁厚温公祠構造精巧,深深的庭院和長長的天街,由堂屋、橫屋、圍屋、化胎、池塘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功用不同。她中堂部分就分上、中、下三個廳堂。上廳最高,中廳最大。

中廳高5.65米,寬9.3米,深7.37米,光中廳就可擺20桌宴席。房間有390間,兩邊還有近百的雜間。由前至後漸次升高。中間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慶典、宴客之處,氣勢雄偉。八行橫屋整齊對稱。三重弧型的圍屋型似長龍,美如彩虹。如此龐大精巧的客家圍龍屋,既有中原傳統民居之遺風,又有新環境新條件下的創新的客家圍龍屋。在堂屋與圍屋之間有一個化胎,是客家民居的特色。

而在化胎上種蘇鐵,則是仁厚祠温氏族人特有的傳統,因為這裏還有一個族人祖先的傳説故事,蘇鐵是此地温氏祖先的救命樹。那蘇鐵經四百多年的生長繁殖,每墩的外圍周長有四十多米,要三十個人手拉手才能圍攏。那蘇鐵古樸蒼勁,枝繁葉茂。

仁厚温公祠的構建科學而巧妙:全屋五部分主次分明,堂屋居中,其餘成向心之勢;一年四季温潤的東南風可吹遍每個角落,正午的陽光能照到每家門前;夏天大雨排水順暢,無淋漓瀝澇之苦;冬季寒冷的北風被擋在圍屋外面,族人在屋內享受冬日的陽光。

如此一座龐大的客家圍龍屋古民居,從歷史、規模和文化內涵來看,比起福建的圓土樓和山西的喬家大院一點也不遜色。已有500多歲,佔地2.3萬多平方米,為梅縣區迄今發現最大圍龍屋。

試想一下,在500多年前,在當時還屬偏僻之處,一個家族構建起如此宏大的居室,須有何等的雄心,具有何等的氣魄!仁厚温公祠是一座典型的客家人特有的圍龍屋,人們也可以窺見客家人披荊斬棘、創建新業之毅力,繼承與創新和諧結合之匠心。

來到仁厚祠,我們還可以看到客家民俗,瞭解過去客家人的生活風貌,尋訪中原之遺風,品味南粵之古韻。客家人居室,客家婦女當年的服飾,生產、生活用具,如蓑衣等,這些能使我們更加了解客家人和他們當年的生活狀況,把我們帶入歷史的遐想。

客家人從北方許多地方南遷到廣東一些地方,南遷的原因是西晉永嘉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再是北宋金人南侵。客家人分布全國18個省區、28個區縣。據介紹,溫氏族人的九世祖從山西來到梅州定居在梅縣區丙村,現已傳至29世,前後20代人,繁衍至400多戶(外出定居的在外),上千口人丁。一支族人,憑著自己的智慧與勤力,幾百年群居一屋,繁衍發展到如此程度,就足以說明客家人濃厚的文化底蘊與非凡的生存發展能力![20220923]

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陝西客家村–羅家灣村









 

陝西客家村–羅家灣村

江彥震

羅家灣村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黑龍口鎮,距西安85公里,處秦嶺腹地丹江河發源地的泥峪川大水岔溝,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17户,(其中客家人104户,386人,佔到96%),共有耕地518畝,人均1.2畝,2015年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黑龍口鎮,併入牧護關鎮,原羅灣村、戴灣村併入秦嶺鋪村。這裡村民全說客家話。

這裡的一千多村民有92.5%是姓羅的,有7.5%的是姓其他姓的。這裡是羅氏家族的根源地之一,該村還有羅氏家傳保留這300多年的家族歷史。據族譜記載,羅家灣客家人是從江西遷至福建寧化石壁村之後,又於明代轉遷廣東梅州。經過艱苦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又遷入湖南瀏陽,於清代乾隆年間又由瀏陽遷至現今的陝西商州羅家灣。如今,羅家灣村的羅氏宗祠“豫章堂”仍然供著祖宗牌位、貼著堂聯、掛著“豫章堂”燈籠。在羅家灣始祖羅尚華的墓碑上,記著“廣東長樂人氏,遷至陝西商州西鄉秦嶺鋪”等文字仍清晰可辨。該家族的羅氏成員有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和全國資訊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職業技能證書獲得者硬體工程師羅錕的家族之一。

羅家灣人勤勞樸實,以農耕為主,在延綿高聳的秦嶺山中,與世“隔絕”,近300年來仍保留了純正的客家語言風俗和傳統,也保留著完整的“耕讀為本,詩禮傳家”的客家家風。歷經300年,羅灣家無論小孩、大人都仍講正宗客家話,而且帶有濃重的梅縣口音。尤其是婦女,很少與外界接觸,她們的客家話就講得比男的純正得多。羅氏婦女自清代以來,不受封建“裹腳”的約束。解放前羅氏堅持不和當地人通婚,被娶的女子大都是臨近的客家人。在羅家灣村,至今還保留著平時吃飯時,老人未入席,不得先吃的習俗。

羅灣村地勢狹窄,南北二山山頂為林,山腰為田,山座為房,村路沿河彎延,既是道路又是河堤,寬不足4米,通過村外的主要有兩條路;一條是從羅灣翻山通往本鎮秦嶺鋪村的“羅秦路”與“312”國道相接,這條泥沙路坡陡彎急,約7.5公里長,3米寬,共18道急彎,有的路段坡度達40度,雨雪天不通,只有在晴天熟知路況的當地人才敢駕駛農用車行駛,大車、客車根本無法通行,小轎車進入該村必須具有“前加力”功能。

另一條路從羅灣順溝出大水岔溝經三岔河鄉泥峪川到“312”國道,這條沙石路約21公里,道路坎坷。自“羅秦路”1989年修築、2001年爭取國家郵政總局4萬元資金拓寬以來,羅家灣的民眾出山趕集、初高中學生上學、生產生活物資運送大多依賴此路,除非該路受阻且必須出山,才出大水岔溝乘每天一趟的“三岔河專線”。

羅家灣客家人居住在大水岔溝堖,沿河依山築房,建築風格不同於當地,以土樓居多,上百年的老宅隨處可見。最古老的要數乾隆45年(1780年)建造的祖師廟,現仍然用做學生教室。羅家灣客家人建房一般就地取生土築牆,在生土中加入竹枝、木條、石灰、沙子外,有的還加入桐油、糯米飯、紅糖、蛋清等粘性物,從而使土牆異常堅固。

據年長的客家人講,羅尚華舉家搬到羅家灣時,共修建房屋9間,是用“水磚”砌制而成的,所謂的“水磚”是用水牛踩踏了無數遍的泥土做成,無比結實和耐用,現僅留一間,但仍然可以使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客家人逐漸受到當地人“同化”,建房風格也逐漸接近當地風格,條件好的開始建起了磚混結構“樓房”。

羅氏客家人勤勞樸實,以農耕為主,主要從事玉米、小麥、洋芋、大豆等農作物生產,具有養豬、養雞的傳統習慣,並出產核桃、板栗、柿子等土特產,溫飽問題基本能夠解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較為年輕的客家人均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年齡長的,以及婦女和學生。近幾年,羅灣的人口呈現負成長,山字輩、泰字輩的老人們既喜又憂,但更多的是無耐。

1749年(乾隆14年),羅氏嫡系羅尚華之父尋找棲息地,從廣東嘉應州(今梅州)長樂府遷回長沙府瀏洋縣,羅尚華兄弟四人(羅尚雲、羅尚華、羅尚富、羅尚貴)於乾隆30年(1765年)承父志繼續訪尋故里,又從長沙府遷至西安府泥峪川大水岔,即現在的商洛市商州區龍口鎮羅家灣村。羅尚華即羅家灣客家人的始祖,據史料及羅氏家譜記載,羅尚華1733年出生,32歲時同羅尚雲、羅尚富兄弟3人到羅家灣落戶,享年79歲。

羅灣家人經歷二百六十年,無論小孩、大人都講客家話,而且帶有濃重的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他們之間交談,外人根本聽不懂,最多只能從表情上惴摸出隻言片語。在風俗習慣方面,他們與當地有著明顯的不同。就以族譜、燈籠、禮節、稱謂、婚喪、文化教育等來說明羅家灣村的特點:

⑴族譜。自羅尚華遷至羅灣以後,其子作詩為後世字輩的族譜,即“賢帝江山泰,盛朝品爵榮。忠孝承先志,書禮定乾坤。”目前羅氏最高輩為山字輩(羅尚華的第六代),最低輩為朝字輩(第10代),羅氏家譜現由退休老教師羅泰金保存。

⑵燈籠。羅尚華重孫(帝字輩)為宗祠“羅氏豫章堂”做了兩對燈籠,現完好保存在宗祠的樓上。每年過年正月。羅氏家族糊裱上紅紙,點上蠟臺,高懸於宗祠門前。

⑶禮節。主要有:羅氏婦女自清代以來,不受封建“裹腳”的約束;解放前羅氏堅持不和當地人通婚,被娶的女子大都是臨近的外姓客家人;本姓族人殺豬後,先要將豬頭銜上豬尾(意全豬)供奉宗祠牌位;在過年三十、初一族人都要聚集到祠堂舉行祭祀儀式--上香、磕頭(須三拜九叩)、燒紙錢。

⑷稱謂。羅氏對親人的稱謂延襲了梅州客家語,稱呼上輩為“阿公”、“阿婆”、“阿爸”、“阿姆”。羅家灣人管一日三餐為“食朝”、“食晝”、“食夜”。

⑸婚喪。羅氏姑娘外嫁時,要向宗祠辭別,由兄或弟從家中背到宗祠,放在“鬥”上拜別,拜罷,背朝香堂,將新筷子順著脊背扔掉(快走之意)方上花轎。族人喪葬時,臨近的一般將靈柩停放在宗祠,且棺木大頭朝裡,小頭朝外(即走喪,與本地托喪相反),族上要圍著靈柩唱“孝歌”告別,然後擇日下葬。(過去羅氏客家人須下葬兩次,死後埋葬一次,三年過後,家人將撿骨,屍骨清洗,再用火紙熏過,然後裝入甕罐再次下葬掩埋,現只下葬一次)。

(6)文化教育。羅灣民風淳樸,有著嚴格的家風和祖訓;崇敬祖先、尊老敬賢;重視傳統倫理。首先道德、崇尚文化教育,堂堂正正做人,人人靠雙手勞動,不偷、不賭、不傷風敗俗……同時,羅氏遵守法律法規、鄉規民約,一些必須恪守的規範,族人將眷帖在顯眼的牆上,解放50多年來,羅灣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

這麼一個偏僻的窮山溝,一百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小學,現有在校生100多人,兒童入學率是100%,升中學率也是100%。該村儘管有全日制小學一所,但由於校舍基礎設施落後(共有校舍12間,其中9間於1974年建造,土木結構,屬D級危房,3間是1780年族人修建的祖師廟),所以許多山外的“辦公”教師不願來羅灣小學執教。

羅家灣人崇尚讀書,有一句口頭禪,叫“書理定乾坤”,只要小孩能讀書,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供他上學。羅氏客家人的希望在孩子,但目前羅灣小學的教育現狀看,希望太渺茫了!當然,羅灣的聖字輩、朝字輩裡已經出了好幾個大學生,最令羅灣人引以為榮的是聖字輩的羅文聖已博士畢業,現在北京創立北京盛大華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室內空氣污染治理產品{馨源牌系列產品}和盛大華源阻燃系列產品。{阻燃密度板,阻燃膠合板,阻燃木工板,阻燃刨花板,阻燃劑等系列產品}[20220622]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土樓王─承啟樓







 

土樓王─承啟樓

江彥震

承啟樓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高頭鄉高北村,相傳建造中有感於老天相助又名天助樓,亦被稱為「土樓王」。2001年先後被列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承啟樓是高頭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1635年-1719年)所建,明崇禎元年(1628)破土動工。花了81年時間,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康熙年間樓主江集成的裔孫作過重新修建而更名為“承啓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5376.17平方米,直徑73米。承啟樓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成,外環四層,高16.4米,每層72間;二環兩層,每層40間;三環單層,32間;外圍周長1915米,走廊周長229.34米,3個大門,2口水井。中心是祖堂為四架三間兩堂式祠堂,全樓共402間。人稱「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承啟樓外牆為夯土牆,底厚1.5米,頂厚1米,屋檐伸出近4米。承啟樓為江氏一族所建,鼎盛時曾住有800餘人,現尚有60餘戶,300餘人居住。

承啟樓是在土樓中規模最大的圓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相傳在建造過程中,凡是夯牆時間均為晴天,直到下牆枋出水後,天才下雨,承啟樓人有感於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啟樓稱作"天助樓"

土樓的選址都非常講究風水,一般都是承依傍水,主要門口面對溪水的方向。承啟樓樓前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高北村有數十座大大小小、或圓或方的土樓,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土樓畫卷。承啟樓的門聯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子孫讀與耕。"

承啟樓的建築最具特色,在歷時三代的建設中保證了整體結構的科學合理。外環樓高四層,每層用抬梁式木構架鑲嵌泥磚分隔成72開間。第一、二層外牆不開窗,只在內牆開一小窗,從天井採光。一層是灶房,二層是禾倉。三、四層是臥房;各層都有一條內向挑出的環形通道,並有四道樓梯,對稱分布於樓內四個方向。裏面有一副堂聯:“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須待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宜注重人倫。”所描繪的正是一樓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的動人情景。

承啓樓按《易經》八卦進行佈局,外環、二環、三環均分為8個卦。外環卦與卦之間的分界線最為明顯,底層的內通廊以開有拱門的青磚牆相隔,造型精巧,古色古香。承啓樓屋頂面出檐也與傳統的民居有所不同,環外樓靠外版築牆的出檐距離約兩米之遠,這種出檐方式可以保證版築牆不受雨水侵蝕。外環樓靠內部走廊上挑蓋有腰檐,腰檐的作用是同外牆挑檐相同,這裏起 着保護木構件作用。

承啓樓的樑柱結構的基本樣式是傳統民居中常見的步架式,但在步架式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外環樓的內廊採用不着地懸挑的柱結構,內廊懸挑柱在檐口處與檁穿接,懸挑柱與護欄的中部、下 部橫樑結合,並與後部的步架結構形成一個牢固的框架體系。在靠近外環柱外部出檐的檁支撐於寬厚的泥土牆上,承啓樓的這種結構方式,體現出客家人的建造智慧。

承啓樓最有特色的窗欞體現在外環樓一層廚房的木直欞窗上,廚房的窗採 用的是木製直欞窗,欞窗沒有窗扇,木直欞窗保證房間良好的通風與採光。直欞窗的下部空間作碗櫥使用,形成與功能的結合。

承啓樓各環的巷道大多有鵝卵石鋪設成。二、三、四環房屋之間的通道與各環的巷形成T字形的鋪設格局,T字形的水平方向是巷,T字形的縱向道路分成了左、中、右三個部分,中間的道路略寬,並用較為細小的鵝卵石鑲嵌成道路的分界線。巷與各環交界,都有條形石料收邊。承啓樓二、三、四環隨地勢是由外環向內環逐步升高,各環地面鋪裝也是中間略高,因此,地面這種鋪設方式結合當地降水特點,有利於雨水的排放與滲透,從而避免樓內積水。

樓外為石砌門坪。樓後為2級石砌護坎,高5米,護坎平台為東西走向的村道。學堂坐落在樓後東北面,與樓外環相距約20米,高2層,長方形,土木結構,佔地約300平方米。承啓樓外環樓外立面的裝飾充分反映了閩西南地區人民質樸而自然的審美觀,從而形成典型的土樓外部裝飾特徵。

承啓樓外環樓的主體牆身採用的是取自於當地地表下方深層次的泥土作為建築材料,採用版築牆工藝,壘造出堅實寬厚的牆體,經過時間的洗禮,現存的承啓樓外觀顯現出當時建造的痕跡、版築牆房屋的肌理和細微的裂縫,表現出融入自然的樸實形象。

版築牆的下部是大塊鵝卵石砌成的堅實牆基,鵝卵石牆基保護版築牆不受雨水的浸侵,並且在視覺效果上表現出肌理的方與圓的對比,是一種自然的質樸之美。承啓樓主入口大門及立面具有土樓典型的裝飾特點。大門及周邊裝飾由有兩個層次的形式構成,第一個層次是外部巨大的軟心包框牆, 軟心包框牆高約有三層樓,寬度約佔三個開間,軟心包框牆的第一層是平磚順砌而成,色彩是暗紅色;暗紅色的磚牆向內是矩形收光的粉白牆面,在矩形白牆上部兩角分別裝飾有相互對稱的卷草紋樣,卷草紋的垂直尺寸約佔白色牆面縱向長邊的三分之一多,接近於黃金比例。粉白色矩形牆面的上部是用暗紅色做的嵌套,嵌套內是黃色,上面由右向左書寫樓名“承啓樓”的黑色字樣。粉白色牆體的下部中央是進入承啓樓的主入口大門。

大門的門套是用厚重的條狀石料製成,並做了二層跌級處理,外層的跌級是矩形,內層的跌級上部是半圓形的樣式,其形式具有簡潔、有力的美感。在大門石材門套的外側左右分別書寫有楹聯,右側書寫着“承前祖德勤和儉”,左側書寫的是“啓後孫謀讀與耕”。承啓樓外觀形體上的窗洞主要集中在外環樓三、四層,窗洞形狀排列成單純的重複形式,窗洞外框都有白色收光的邊,每個窗洞都對應着房間,窗洞的整體形式反映的土樓結構和形式的固有特徵,形成了一種自然的裝飾效果,並傳遞出地域性建築的構圖法則和一種緊密的節奏感。外觀豐富裝飾所表現的自然與人文相 結合的內涵,在視覺上表現一種粗獷與精細並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藝術效果。

承啓樓地處觀音山腳下一片平坦區域,依山而建。選址體現堪輿學天人合一的觀念中重要的原則之一“相形取勝”。“堪輿學關於聚落選址的最佳格局,可用六個字來表達,即:面山、背水、 朝陽。堪輿學家關於建築選址的問題,有一句話,前要照,後要靠”承啓樓面南背北,遵循了“相形取勝”的選址原則。從閩西南的 氣候特點來看:承啓樓的朝向一方面有利於採光與通風;另一方面保證 土樓內部使用空間環境的舒適性,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在觀音山半山腰的觀景台俯瞰,承啓樓的東邊是方形振成樓,西邊是圓形喬福樓,承啓樓處於二者中心。

啓樓樓前是一片視野開闊的綠地,平坦的 草地上嵌着鵝卵石子鋪成的蜿蜒小徑,其中一條較寬的小徑,略偏於承啓樓大門對應的中軸線,通向承啓樓,開闊的草地更加襯托承啓樓的氣勢。

關於承啓樓,還有一個“姑嫂誇樓”的故事,話説在一個婚宴上,兩年輕女子同一桌,都在誇耀自己家住的土樓有多大。一個説:”高四層,圓四圈,上上下下400間,你説我的樓大不大?“另一個説:”我住的樓像一座城,裏面住有七八百人,我嫁這裏三年了還認不了全樓的人,你説到底你的樓大還是我的樓大?“當她們清楚各自的樓名後,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原來倆人都住在承啓樓,論輩份還是姑嫂呢!只因一個住樓東,一個住樓西,到今還互不相識罷了。

承啓樓裏保存着當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的題匾數十個,最珍貴的莫過於楠木壽屏了。這件稀世奇珍是乾隆19(1754),承啓樓創建者江集成次子江建鏞7旬壽辰時,朝中尚書、京城太學士們合贈的。壽屏由12扇楠木板連接而成,雕刻面積達15.03平方米。正面中間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儀拜壽圖》,上下兩邊分別為《二十四孝圖》和《四季圖》,雕刻着從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到凡夫俗子、平民百姓,凡187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

20087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三十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六群四樓",共有46座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永定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初溪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三群兩樓"23座土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0213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了土樓,他第一個參觀了承啟樓。胡錦濤總書記考察永定客家土樓後稱讚"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麗脫的造型藝術,融與如詩的山鄉神韻,讓它獨領土樓的風騷。台灣小人國和深圳錦繡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號稱"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奇葩,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從歷史學及建築學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築方式是出於族群安全而採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在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的情勢之下,舉族遷移的客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選擇一種既有利於家族團聚,又能防禦戰爭的建築方式便被採納下來。

同一個祖先的子孫們在一幢土樓裡形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共存共榮,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內大概是土樓最恰當的歸納。實際上在一座座土樓里讓優秀的客家文化得到傳承。

圓樓是永定土樓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一般它以一個圓心出發,依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非常壯觀。其最中心處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為祖堂,圍廊,最外一環住人。整個土樓房間大小一致,面積約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樓梯,各家似乎無秘密可言。

國民黨名譽主席、永定人吳伯雄先生曾親題「福建土樓王」。福建作家許懷中先生說:「永定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問號和感嘆號」。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一朗說:「永定土樓像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黑色飛蝶」。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師克勞得說:「永定土樓是客家人大膽、別具一格的力作,它閃爍著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動不已」。[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