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發粄
江彥震
發糕客家話叫「發粄」,在客家民俗應用很廣,尤其在祭拜神明,祭祀祖先以及掃墓掛紙的時候,經常是不可少的供品或祭品,主要是取其發音,象徵大吉大利,年年高昇的隱喻。雖然如此,純以食品而言,亦是相當可口的客家美食。
客家發糕的作法,通常是先準備二斤的中筋麵粉、一斤的太白粉、一斤多一點的紅糖(黑糖),再加75公克的發酵粉,混合調勻,分袋裝好。
要蒸的時候,取一袋來放入碗公內,加入適量的水攪拌調勻,倒入蒸盤的容器內,約經十分鐘的發酵。另外,在炒菜鍋加水煮開,將蒸盤放進鍋裡並蓋上鍋蓋蒸熟。經適度的火候加熱,約25分鐘後,即可關火取下食用。冷卻後亦可存放多日再食用,所以作為點心攜出外食也是相當合適的食品。
發糕的發不發,好不好吃,爽不爽口,完全取決於加熱的火候及攪拌的水量是否適量。而火候、水量究竟如何拿捏,則需要經驗的累積,這跟做其他中國菜的道理是一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