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2008世界和平大會

      2008世界和平大會

                                                                                                                                    江彥震

         由世界客屬總會、世界和平展望會、世界平和福祉協會、世界婦幼聯盟所主辦的“世界和平大會”於
200871113日,在台北市國賓大飯店、二二八紀念公園、民族英雄紀念亭隆重舉行。
參加者有來自海外的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新加坡、阿根廷、模里西斯、貝里斯、緬甸、泰國、馬來西亞、香港、澳洲等客屬團體代表卅六人;國內出席者有客屬、郵政、銀行、法院、黃埔、體育、金融、教育、經研等屬團體成員三百六十餘人。
大會活動共三天,711歡迎海外代表暨講座等入住國賓飯店,晚間舉行歡迎餐會。主要活動在712的開幕式和和平講座。大會開幕式於上午十時舉行,主持人世界客屬總會劉盛良會長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感謝各界人士的支持,尤其外交部歐部長、僑委會吳委員長蒞會指導,更感謝梅可望教授、楊朝祥教授、郭定五教授、葉添來教授不遠千里撥冗蒞會主講和平議題提供高見,為大會添色增光。世界和平展望會邱鏡淳會長亦致詞感謝各界先進、長官親自蒞臨對大會的共襄盛舉。
外交部歐鴻鍊部長致詞表示,世界客屬總會與有關團體所舉辦的文化活動對增進國際關係、和平外交均有莫大助益,尤其我國正處於外交困境之際,世界和平大會的適時舉辦發揮了鼓勵精進,全民外交,協助政府,團結僑胞的積極作用,成為政府的堅強後盾。
僑務委員會吳英毅委員長盛贊大會主辦單位,多年來協助政府,團結海外華僑,維護國益,增進和諧,貢獻卓著,應予獎勵。外交部NGO吳建國副主委說,他在泰國擔任副代表期間適逢世界客屬總會在去年歲末寒冬,赴泰北送棉被六千餘條,為泰北帶來了暖冬,貴會對泰華的關愛,令人感受良深,特表敬佩之意。
馬友總會劉副總會長劉碧良表示,本會願追隨各位先進,為共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台北市客委會劉智雄主委特別向大家報告客委會兩年來政績,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即將落成,具備多功能設施,可以滿足各界舉辦活動之用,歡迎客家團體多加利用。香港崇正總會會長黎錦文及崇正導報社長譚錦銘亦應邀出席,黎會長當場慨捐五萬港幣謹向大會的理想表示心嚮往之。
和平講座,首先由梅可望教授上台分享,“生命成功,和平永恆-美好的生命篇章”。梅可望教授曾任中央警官和東海大學校長,他以三首「四十歲自勉詩」開場:「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憑添幾堇白髮,心情微近中年;已是過河卒子,只有拚命向前。」;「踽踽人生道,炎炎世間情;紛紛何須問,耿耿此心存。昭昭如日月,豔豔似水平;時時勤省拭,皓皓干青雲!」。
教授的演講全篇充滿著幽默風趣,從頭到尾笑聲不斷,九十高齡的他,自比一級古蹟。人生在世的意義為何?他提出生命的三大挑戰,請大家自我答覆,「我是誰」的問題,要大家認識自己,掌握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是誰!要保持清醒,通過三大挑戰。第一挑戰:命運VS奮鬥;是服從命運還是戰勝命運?第二挑戰:利害VS道義;追隨利害還是堅持道義?第三挑戰:情慾VS理智;情慾壓制理智還是理智戰勝情慾?所謂情慾是指三大情慾:權力、金錢、性慾。
至於要如何來寫下自己美好詩篇?,梅可望教授認為要掌握生命成功的五大要素,(一)健康:如何保持最佳的健康?就是做到健康十訣: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營養豐、運動充、精神蓬、情緒鬆、煙酒空、大便通。(二)愛情:如何建立幸福的婚姻與家庭?他主張愛情第一、夫妻至上、兒女為先、「無我」永恆。(三)事業:如何使事業順利成功?必須力行勤、誠、仁、明、能等五事。目標正確後,成功靠有恆。DO YOUR BEST!(四)學問:如何求得喜愛的學問?就要從兩者中去抉擇;是求學要如金字塔,既求博大又求高?還是求學應如千丈樹,不求博大但求高?(五)人格: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高尚人格?他舉四位傑出女性:白嘉麗、張惠妹、呂秀蓮及證嚴法師四種典型,請問大家最尊敬誰?我們要追求外在美還是內在美?是要自我提昇還是自我沉淪。我們一定要把握「普世價值」並加以實踐。
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生命的詩篇是否美好,與自己的價值觀及其實踐成正比例。你已經在寫自己的詩篇,它是美好還是醜陋?是壯麗還是脆弱?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在你一念之間。請大家現在就開始寫你美好詩篇。
楊朝祥教授主講“多元文化與全球教育”。教授曾任教育部長,他主張促進文化認同以建構世界和平。他從五方面著手分析闡述:(一)教育促進世界和平:多元文化教育,教導學生尊重及欣賞自己和其他的文化,克服種族主義及偏見態度,促進族群融和。透過全球教育,讓世界各民族、國家相互交流、相互瞭解、相互扶持、相互尊重,達到和諧相處,互相共融,世界和平的目標。
(二)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的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美國對區域研究、外交政策、及國際間教育與文化交流的重視,「全球教育」開始萌芽。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乃希望美國學生能藉由跨國文化交流活動,了解逐漸形成的全球化系統,以及此系統與個人在政治、環境、文化上的相互關聯。在這全球化的時代,因為國與國、區域與區域的界線已漸趨模糊,諸如社會、經濟、政治、科技、生態等議題已無法用個人或單一國家的觀點來解讀。對世界上長久以來存在、跨越時間空間的議題,如人權問題、難民、國際爭端、民族自決等,都是「全球教育」學者檢視的方向。
(三)全球教育是跨文化的學習經驗:Wilson1982年提出「跨文化經驗學習」(cross-cultural experiential learning),指出年輕學生應該把握機會實際體驗不同地區的文化,藉由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比較自身文化的差異,並以宏觀的角度審視所處的社區、國家、乃至整個世界。Wilson也指出,一個真正的跨文化經驗學習,必須有個人對其經驗的「反思」(reflection),並能據此檢視本身既有的價值觀及信念,以作為改變的基礎。許多歐美國家十分鼓勵及協助其高中、大學生於就學間從事跨文化交流活動。
(四)多元文化教育與全球教育的共識:雖然「多元文化教育」與「全球教育」已發展出各自的領域,許多學者專家仍認為兩者無論在理論或實踐上都有很深的關聯。綜合文獻,兩者共通點包括:1.提倡公平正義,鼓勵學生利用所學,反抗社會上對某些弱勢團體的不平等及壓迫。2.增進族群團體間的和諧、提倡文化學習、並建立不同文化團體間的合作關係,拒絕族群團體的刻板印象、偏見及歧視。3.了解人類的多樣性及共通性。4.對本身及他人文化的自覺。5.培養對於知識建構的判斷力及從多元角度解讀事情的能力。
(五)台灣對多元文化社會之因應:面對逐漸形成的多元文化社會,以及全球化的浪潮,除了在社會制度能照顧弱勢族群,追求各族群的共存、共榮之外,在教育內涵上,台灣特別強調:多元文化教育(在地化)和全球教育(全球化)。
現任世界客屬美南分會會長郭定五教授,是美國路易斯安納州南方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他主講的題目是:“放眼世界,創造和平”。他說:自從上世紀九○年度起,由於交通資訊上的科技革命,以及全球有識之士的不斷努力,不但使人類住進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也透過制度化,把他們推進了一個全新的全球整合時代(The Age of Globalism and Integrqtion)其結果是國家和人民間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文化上以及實際生活上(尤其是在旅遊、環境保護和傳染疾病防患三方面)的緊密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其程度與日俱增,有目共睹。
而國家人類相互依存的最重大影響是,政府決策的彈性和範疇縮小,世界和平機率的增加,以及戰爭代價的加大,所以放眼世界,創造和平雙贏的局面已是兩岸必須做的一件事,別無選擇,不然就要單獨挑戰世界的新秩序(The new world order)剝奪自己生存的條件和機會。
兩岸在政治上陷入僵局困境的時候,經過非官方和民間管道,促進兩岸人民的了解、團結合作,表達出他們對兩岸和平雙贏的渴望,以達到最終兩岸政府順從民意的結果,是所厚望。
馬來西亞科學院院士葉添來教授,以“世界和平趨勢與挑戰”為題演講。他從四個方面討論和平的趨勢與挑戰:(一)互聯網的發展:二十一世紀資訊發達,讓人與人、團體與團體、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無形中縮小了;彼此互惠互利的機會增加了,誤會與猜疑也比較容易化解。因此彼此衝突的機會減少,這種發展,對促進世界和平的衝擊力是很大的,但這種發展趨勢,如處理不當,也會引起一些隱憂,因為一些金融上炒家會利用它來進行不道德的商務,賺取暴利。
(二)金融業務的操作:我們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目前正在上演的全球石油價格暴漲等事例,可以看出這種金錢及石油期貨的商業博奕,很容易形成一種變相的經濟侵略戰,這種活動是朝向世界和平之路的破壞者,國家的領導者及其團隊,不得不察。
(三)國際間的貿易組織:國際間的各種貿易組織,尤其是世界貿易組織,常常被少數國家所主宰,說穿了,這是西方強國的一種經濟侵掠發展中國家的策略。各國為了自保,便發展了一些區域性的貿易組織。這種貿易趨勢,刺激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奮發圖強;為了面對這種新局勢的挑戰,經過二三十年的經營,造成一些新經濟強國的崛起,如中國大陸和印度便是典型的例子。
(四)政治領導人素質的提升:因為資訊的發達,政治領導人的所作所為已不能再允許黑箱作業的手段來操作以達到其自私的目的。目前政治環境,政治領導人已不是終身制,這種趨勢,不只是民主社會如此,連最令人詬病的共產國家,如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國的政治領導人,最多也只能做兩屆。這種非終身制的政治領導人,在他們任職期間總希望做出一些表現,這種思維及處事心態,對促進世界和平是正面的。
因為資訊發達,隨之而起的地球上居民便逐漸建立起一些主流應有的社會守則與道德規範;彼此都會有尊重他人意見的包容心,也學會了求同存異,拋置己見而達到雙贏社會的境界。
民主社會的意識及人民的素質提高了,對促進和平社會的貢獻是很大的。因為有怎樣的人就會有怎樣的朋友,有怎樣的團體就會有怎樣的領袖,有怎樣的國民就會選出怎樣的領導人,主流思維是如此的,那些不跟隨主流社會規範走的人,肯定會被主流社會邊緣化,如果是發生在國家,國家的人民會因領導人錯誤的決策而受苦。
此次“世界和平大會”活動透過人文、生命、教育、多元觀點,與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團體,大家共聚一堂,彼此相互交流激盪,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了解,大會所標舉“共存共榮,漸進和諧,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似乎隱然在望。[9707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