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浅谈客家山歌

 

浅谈客家山歌

e龙岩   2020-08-11 10:25:42   江彦震  106阅读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客家山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华文脉的一种延续。

  客家山歌展示着一个民系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透过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传承历史。客家山歌也是客家人心目中的精神食粮、交流的桥梁。历史文化如果得不到传承,慢慢就会被淹没。

  客家山歌最大的魅力是能让人们去感受到快乐,利用客家山歌去唤醒人们渴望的声音,这是一项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事业。唱响客家山歌,传承客家文化。根据专家研究,客家山歌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赣州、梅州、惠州、汀州和台湾等地及海内外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已于2006年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是客家音乐的代表。歌词形式多为七字仔,讲求平仄、押韵,但并非全部的字都严格要求平仄。特色是即兴、融合客家人生活题材且擅用隐喻与双关。在古代,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客家山歌的基本结构如七言律诗般为七言四句,各地汉人都有山歌,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在野外即兴编创的歌曲,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

  山歌的歌种在不同地区都有独特称谓,常见的种类有内蒙爬山调、山西的山曲、陕西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川陕山歌连八句、湖南韶山山歌、湖北赶五句、四川晨歌、安徽挣颈红、河南鲁山山歌、浙江嘉善山歌、上海沪语浦东山歌、广东台山山歌、广东高州山歌、浙江温州山歌、江西九江山歌、闽南泉州德化山歌、江苏白茆山歌等。

  一般认为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调”为虚词,代表其腔、调众多,实际上的曲调远远不止十八种,可能是较无特色因而失传。另有一说认为九腔十八调系指客家三脚采茶戏之曲调。

  台湾客家山歌伴随客家人的脚步,从十八、九世纪随客家祖先自大陆老家来到台湾,然后在桃、竹、苗地区生根发芽,又随着台湾政经发展之路线正慢慢向台北发展,在很多地方都有客家山歌演唱的表演,有心推广客家山歌的热心人士如赖碧霞女士、胡泉雄先生、李秋霞女士等客家山歌教学,曾在台湾南北各地,随客家意识兴起而渐渐增加之中。

  台湾流传的山歌,以老山歌、山歌子与平板调三种为最主要的调子。此三调之曲调固定,歌词可随意变化、即兴创作。

  老山歌:是最古老的客家民谣,又作“大山歌”“过山调”。大门声:为台湾南部独有曲调。又作“吊高声”。新民庄调:为台湾南部独有曲调。六堆地区新民庄(今六龟区新威、新寮)的客家人因与原住民互有往来,受到原住民音乐影响所发展出的曲调。又作“番仔调”。

  山歌子:从老山歌变化而来。

  平板调:从老山歌及山歌子变化而来,又作“改良调”。除了这三调之外,另有词曲皆固定的其他小调,如桃花开、思恋歌、十二月古人……等等。以小调曲调另编新词的新创作,为有别于传统小调,称之为创新小调。

  广东龙川的客家山歌广泛存在于山野农村,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几乎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够对上几段。近年来,每天傍晚,龙川县城的长堤路一带都聚集着很多老人,自发地对唱山歌,俗称“斗歌”。龙川还有一个山歌剧团很出名,多次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客家山歌比赛上得奖。

  广东省东北部的客家聚落,客家山歌以松口山歌最为有名,作为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唱腔多样,具有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松口山歌是一搭一唱,随口对词作为回应,所以通常都是对唱。

  而十八调一般是指下列十八种调子:平板调、山歌子调、老山歌调(又作“南风调”)、思恋歌调、病子歌调、十八模歌调、剪剪花调(又作“十二月古人调”)、初一朝调、桃花开调、上山采茶调、瓜子仁调、闹五更调、送金钗调、打海棠调、苦力娘调、洗手巾调、卖酒调(又作“粜酒”)、桃花过渡调(又作“撑船歌调”)、绣香包调等等。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客家山歌是艺术,是传承文化的瑰宝,是非物质文化,对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导致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冲击,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面临着生存和传承的困境。

  为了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传承,以大客家情怀创作出好作品来传唱,唱响;提高山歌手的演唱水平,要充分运用各种唱法丰富山歌作品,好听好唱好记易传播;争取政府与民间对客家山歌团队的支持;以培养年轻一代山歌传承者为己任。需要热心维护客家传统文化的人,共同努力开启传唱的源头,一起发扬客家山歌,让更多的人接触并认识它,使客家山歌能够延续不断,一直传承到永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