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客家人在北京


客家人在北京

江彥震

20041114日,「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指出,由中原移居中國其他省區及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其部分後裔陸續匯聚定居於北京,目前超過十萬人。另中新社報導,從明朝末年至今的五百年間,漢民族的中原人因戰亂等原因向海內外遷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獨具特徵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1949年以後,應因中國政府在管理和經濟、文化發展上的需要,一部分客家人陸續移居北京,形成一個客家人群體。報導說,中國推動改革開放以前,定居北京的客家人包括第二代、第三代共約五萬人。近年來,由各地到北京從事各項工作的客家人日趨增多,估計約六至七萬人。從地緣看,北京客家人有來自福建、廣東、江西、廣西、湖南、四川等地,有來自台灣和港澳地區,還有從海外回來的歸僑和僑眷、僑屬。
201737日,「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曾發表〈北京客家 夢圓天下〉一文,文中指出,北京客家人現有三十幾萬,大部分是來自閩、粵、贛客家大本營的旅京人士。縱觀地域人文,北京並非客家民系的聚集地。現在北京客家群體的形成,要從客家民系善漂泊勇遷徙的特質和傳承漢民族文化的優秀品質來分析。
明清至民國年間,漸有少量客家人在北京定居。明孝宗弘治(1488~1548)年間,閩汀州府旅京人士民間集資興建在京福利性會館。它坐落在前門外長巷二條,建有南北各50間,可容納數百人居住。凡是汀屬八邑赴京同鄉,或赴考、或就學、或就業、或商賈往來,均可在會館免費住宿。北館中院為主院,有五開間大殿,供奉天后娘娘(媽祖)和創建會館先輩的神位;南館大殿內祀奉文魁木雕星像,兩旁有神吏小鬼四尊。北廳房架全部採用閩西的水杉建造,木料通過水運從閩江出海運到天津進北京,全用咬榫銜接,匠心高超獨特。
北京歷史上經受三次七級以上地震,但大殿房架五百年來紋絲不動,實為罕見。《北京方志·建築志》中這樣描繪:「會館建築考究,具有南方特色……整體建築形制獨特,雕刻精湛,彩繪色潤淡雅,是北京罕見的福建風格民間建築。」這一典例可印證:
1.在明清時期閩汀州府人士,客家鄉土意識已十分濃厚,在外多興建守望相助、聯絡鄉誼的會館,以建立同鄉之情、旅居之所維護公益、調息解難,或聯絡同業、互通商情的同鄉組織,起到彼此砥礪、互相提升的作用;
2.當時京城雲集了全國各地的會館,往往把會館作科舉實力的展示物,會館的構建多調動同鄉官商的政治和經濟實力,汀州客家上層人士又素有家門風光體面的追求,因此把已形成的客家文化內涵移植、傳播和渲染到北京汀州會館;
3.殿中所祀創始人:張顯宗,寧化籍人,明永樂年間欽賜狀元,工部尚書,交趾第一布政使司;裴應章,清流籍人,萬曆年間吏部尚書;李嘉吉,上杭籍人,吏部侍郎。三位均為明朝高官,以及南館祀奉文魁星像,推崇崇文重教使然;
4.會館雖滄桑滿目,而處處透出曾經的輝煌,由於時代風格明顯,地方特色濃郁,建築本身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1958年被文物部門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保護尚好,經修繕闢為東城區旅遊景點之一,成為閩西客家在京的歷史見證!
客家人群體性進入北京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定都北京後形成的,一批在閩粵贛邊中央蘇區時期參加革命的老紅軍、老領導;軍隊歷年轉業幹部;大學畢業的優秀人才;從海外回歸的僑胞僑眷,以及改革開放以來進城的農民工、經商企業家等組成。據美國學者艾瑪麗著文說,「中國革命和客家人事業密切相關,中央委員會成員中,客家人所占的比例很高」。據1989年統計,中央部級以上105名領導人中,客家人是其他族群比例的三倍。定居北京的客家人,人才濟濟,有院士、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作家、藝術家、高級記者編輯,以及商企的高管和企業家,高級將領和國家機關的司局級幹部,司法界的大法官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家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客家世界掀起“客家熱”,海內外客屬社團雨後春筍般興起。為了加強與海外客家社團和客屬鄉賢的聯繫,支援客家地區的經濟文化建設,為祖國繁榮昌盛服務,在老革命、老領導的鼎力支持下,北京客家人於19939月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了『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成立大會,成為在京客家人統一的社團組織。今包括七個團體成員(分會):「北京梅州人海外聯誼會」、「北京閩西老區建設促進會」、「北京河源客家聯誼會」、「北京寧化客家聯誼會」、「北京南康客家聯誼會」、「北京惠州客家聯誼會」和「北京客聯會北京陸川分會」。20年來,以地處首都北京的獨特優勢,敦睦鄉誼,北京客家海外聯誼會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廣泛聯誼海內外特別是兩岸四地的眾多客家社團和鄉賢,積極參與各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客家祭祀大典等活動,接待數十個客家訪京團,組織和參加了多次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已逐漸成為團結聯絡世界客屬團體的堅強力量。未來,它將秉承客家祖先的光榮與夢想,凝聚廣大會員和分會的力量,進一步發揮首都客家總會的作用。[201702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