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

江氏祖訓


江氏祖訓


江彥震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根據2007年中國大陸公安部的統計,江姓總人口約為362萬,排在74位,約占總人口的12.4%。但在2017年的排名為79位。在台灣,江姓人口約有15.2萬多,是第二十五大姓。江姓由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嬴姓演變而來。據《史記·卷第五·秦本紀 第五》記載,嬴姓因分國而分成十四氏:徐氏、郯氏、莒氏、鍾離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風俗通》載: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後」。

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封於嬴城(今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嬴城遺址);其他嬴姓諸侯國還有安、益、趙、郯、葛、黃、梁、徐、蕭等國,以及後來統一中國的秦國。江姓得姓始祖:『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舜帝時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啟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于江邑,並建立了『江國』。江國後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名為氏,稱江姓。故江氏後人尊江元仲為江姓的得姓始祖。

古代江國的國都位於今河南「正陽縣」附近。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之間,經常受到這些大國侵擾,加之淮水氾濫,往往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未能強盛起來。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所滅,後代子孫流落各地,並以國名為氏,由嬴姓而改為江姓,將江姓世代承襲了下來。故江氏發源於河南正陽,早期主要在河南發展繁衍。

亡國後的江氏子孫,先從正陽向北逃到『淮陽』(今屬河南),又從淮陽再北上遷至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於鎮),後又遷至『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縣),並在此發展成為名門望族,故江氏以「濟陽」、「淮陽」為郡號。江國滅亡後,還有一部分江國子孫逃到齊(今山東臨淄一帶)、陵陽(今安徽石埭縣東北)以及鄖陽。

西漢時期,在江貞的率領下遷往今山東濟水之南,其部分後裔仍留河南,繁衍於淮水之南。此後,江姓在河南、山東立足後,又向四處繁衍發展,遷播到全國各地。晉朝陳留人江瓊,為馮翊太守,永嘉之亂時,棄官回奔,後改仕張軌,子孫因居涼土(今屬甘肅),世傳家業。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隨行軍校有九十一人,六十一姓在福建落籍,其中就有河南的江姓,這當是江姓最早入閩者。

宋朝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江氏大規模南遷到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江姓有一支自汴京遷之杭之仁和(今浙江杭州市),還有一支由江確率領由山東濟陽遷至江西都昌,傳至遷入福建寧化石壁村,其後有遷永定高頭、平和葛希大溪村者。江曄(八郎),生三子:江萬里、江萬載、江萬頃。江萬里為宋度宗左丞相,抗元殉國,其弟及子孫再遷江西。

明初,江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南等。明末,有江姓族人跟隨鄭成功進入台灣,在台灣定居,後來又有人移居海外。清初,有湖北麻城的江文、江榜兄弟回歸河南正陽落籍。明清以後,江姓遍及全國各地。如今,江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其分佈以江蘇、廣西、安徽、四川、廣東、湖北、福建等省為主,這七省的江姓約佔了全國漢族江姓人口的65%

上祖自唐朝元和年間至石壁鄉。其後轉移上杭綿村九磜。南宋紹興年間,始祖百四郎(又名百念四郎,九磜公),妣邱六娘,自九磜攜三子招落永定金豐苦竹大溪寨下村。二世祖百五郎,妣馬四娘,三世祖百豐(又名金豐公),妣戴八娘。百七郎生下七子。宋元鼎革間,七子攜家分移各地,衍成「金豐祖派」。長子江百八郎,娶周二娘。分落永定縣高頭鄉和詔安縣三都象頭。次子江百九郎,娶黃三娘。分落廣東省潮州府海陽縣戀州都小靖村龍掘坪住,今屬大浦縣轄。三子江百十郎,娶何七娘。分後廣東省潮州府大浦縣清遠都胡廖住。四子江百十一郎,娶胡九娘。分落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弦歌都三饒村嚴寨住。五子江百十二郎,娶陳十娘。歷代世,有啟昌公,永隆公叔侄移於詔安縣霞葛井邊居住,嶺下公與余氏移於金溪下河居住,張十五娘攜子貴十郎回永定陳東水尾居住。六子江百十四郎,娶蔡四娘。分在永定縣大溪莒溪竹蘺頭下住。七子江百十五郎,娶唐十娘。永定縣金豐里莒溪塚下居住。

六子百十四郎生下六子,長子江千一郎,娶劉十娘。分在金豐里新塞屋下住。次子江千二郎,娶周十娘。分落南靖縣清寧里河頭住。三子江千三郎,娶李十娘。分在金豐里瓦窯下住。四子江千四郎,娶郭四娘。分落南靖縣清寧里大豐村倒水住,厥後分移山浦,再移小溪尾下村。五子江千五郎,娶鄭四娘。帶未娶弟千六郎,分落漳州府平和縣大溪並詔安霞葛南乾。譜載上祖蒙東衙三將與慈悲娘娘恩典,子孫於祠堂祖龕右邊設供,供另祀東衙三將與慈悲娘娘。自明清始,各支裔孫多以祖傳「認祖詩」互相確認其金豐裔孫身分,中也不乏年代久遠而失傳或無傳者。

自石壁而遷九磜,自九磜而遷金豐苦竹大溪。傳世久遠,子孫興盛,地不足以容之,大半蕩析分離。或在漳,或在潮就地當差,無遂分爾我。我祖因聚族會議具修立訓,詞曰:『移者移,守者守,各從其好。日後生來詢問叔侄相認者,發福無疆。忘本背義者,貧窮夭折。孝順者,壽長富貴。忤逆者,遭凶遇害。教子孫誦讀,使知禮義。勤攻四業,各安本分。貴顯莫得恃強淩弱,貧賤切勿附執趨炎。如有行惡偷盜奸猾騙人如此不肖子孫,許房長燭察重革。若移異地居住被富豪欺壓,如誣盜殺傷及圖賴等情,各房長告會衆告官司理究,無得落人圈套。與異姓同居共里,務要編派遵人束約,毋得違衆自立,以致衆惡。早納官糧,勿負私債。富莫設娼宿妓,貧莫狗偷鼠竊。勿因小忿而成大禍,莫貪小利以致大害。凡我子孫,聽我俚言,慎毋忽略。』今觀祖訓詞雖質而寡,文實爲持身制事守家涉世之藥石也。讀訓詞者幸詳說之,使人人佩作韋弦焉。

事實上,經學者分析,江姓系出多元,()出自嬴姓,即上述傳說是大禹的賢臣伯益的後代。()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餓支庶子孫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今廣東省翁源縣東),後以邑名""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其子孫也姓江。()江姓還有一支是姓蕭的改姓的,唐代蕭氏因敗於黃巢,怒而指江為姓,後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灣。()魯姓一支改江姓。[201808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