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0日 星期日

難道臺灣「客語」、「原住民語」非「台語」乎?

 

難道臺灣「客語」、「原住民語」非「台語」乎?

江彥震

臺灣閩南語、通稱台語,是源自閩南語泉漳片、通行於臺灣及澎湖群島的語言,為閩南裔臺灣人的母語,現並為中華民國國家語言之一。荷蘭統治時期由荷蘭當局召募至台灣開墾的福建移民,以及伴隨著1661年明代末期鄭成功率領泉漳鄉親軍隊自同安縣之金門渡海出兵征服荷蘭統治的大員而傳播至臺灣,從此開始接連被明鄭與清朝統治臺灣政府視為教育語言。

其後之日據時代則命名為臺灣語,以同安話或廈門話為標準音,官方並授權或主編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相對於閩南語發源地福建,臺灣話主要特點是有日語借詞,且整體而言聲調相當統一,與福建之同安話聲調相近,而「偏泉」、「偏漳」主要是表現在個別韻母。

台語本來是從福建漳州泉州先民傳到臺灣,但是後來產生了三大變化,一是方言化,也就是語言每到一個地方本來就會有在地的發展,漸漸跟原本的語言出現差異,就像漳州話跟泉州話就不太一樣,來到臺灣之後互相影響,現在臺灣大概鹿港保留最多泉州話的口音;二是吸收當地原住民的語彙;三是吸收外來語,包括先前的荷蘭語,以及日據時期的日語,日本統治臺灣50年,日語對閩南語的影響尤其大。

17世紀中葉起,特別是在渡臺禁令解除後,由於大量的閩南地區和粵東地區的移民入居臺灣,使得其中來自於福建泉州府和漳州府的閩南民系移民的母語,伴隨著居住領域的擴張而擴散至臺灣各地,形成今日所知的臺灣話,並成為臺灣全境的通用語之一。

儘管在日據及光復時期,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中華民國國語(華語),臺灣話在現今的臺灣依然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光復初期,小學是可以使用臺灣話來教授漢文的,不過在歷經國語政策後,華語成為臺灣教育體制中絕對性的教學語言,並且由於書寫上存有多種標準,導致臺灣話面臨傳承危機。

而「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935年上海《申報》,在中華民國政府發布戒嚴令且撤退到臺灣、推行國語政策後,於1967年將當時一般人所習稱之「台語」、「臺灣話」字樣,更改為「閩南語」、「閩南話」。而解嚴之後,到了2021年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將把臺灣閩南語的名稱改為「臺灣台語」,並於2022年建議各機關應優先使用「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為臺灣固有族群語言的官方書面名稱。

當然,部分政治人物,心中另有所圖,企圖將臺灣脫離中國大陸的連結,希望走向獨立,能夠名正而言順,一刀揮斷兩岸的千絲萬縷。竟提出要將「閩南語」更名為「台語」一詞,主張這是指臺灣化的「閩南語」,但是難道也已經高度臺灣化的「客語」不是「台語」嗎?尤其是「原住民語」,能硬說其為非「台語」乎?此舉破壞族群和諧的行徑,強烈衝擊臺灣客家族群的族群意識,引發全臺灣各客家團體、社團及各界協會等紛紛串聯表示反對和抗議,希望當局能體察民意,懸崖勒馬,不要一意孤行。[202406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