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和平大會
理事長劉盛良致詞稿
馬前總統、吳伯公、洪主席、饒總會長,以及來自海內外的各位愛好和平的嘉賓,大家好,大家早安:
非常感謝各位女士、先生,為了兩岸祥和、世界和平的理想,不遠千里從世界各個角落來到台北的圓山大飯店,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互相切磋,如何推動世界和平?其熱心公益的精神令人感動。
近年來,國際間的衝突越演越烈,無論是為了利益、宗教或是政治因素,諸多戰事都已造成上萬人傷亡,波及許多無辜民眾。生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是否能拒絕暴力,找到解決衝突的好方法,讓世界和平不再只是夢想呢?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國內外媒體上看到戰火連綿的新聞,似乎唯有透過暴力手段,才能讓國際關注當地的衝突。這樣偏頗的報導不僅讓各國間的戰事越演越烈,也讓「非暴力領袖」難以說服大眾相信「和平化解紛爭」的可能。媒體報導造成的效應,就像小孩知道只要一吵鬧,父母就會去關心一樣,當戰爭暴發時,戰地就能得到媒體報導與國際關注,反而助長了害人無數的戰事不斷發生。
至今我們仍常見,未獲得共識時訴諸暴力報導,小至人際間的財務、感情糾紛,大至國家、種族間的政治、利益糾葛,原本是因為「少見」而上了新聞版面,然而當大動戈干的解決之道充斥在人們仰賴的消息來源時,在耳濡目染之下,大眾似乎也日漸習慣意見不合就開打的處理方式。更甚者,戰爭製造者藉由報導而成功引起國際關注,便讓暴徒選擇捨棄和平理性、訴諸暴力的舉動顯得理所當然。
我們應該更注重『和平戰役』,觀眾有知的權利,若『非暴力』行動未能在全球媒體中報導,這些戰役就像是從未發生般地消失在歷史上。另一方面,只披露戰爭訊息的舉動也污名化了這些國家的人民,讓地球彼端、不知情的人們誤解這些國家的人都只會用暴力、槍炮解決問題,而在生活中造成莫大的誤解。
然而,只要大家看到「和平解決衝突」的成功案例,就會群起效尤,當非暴力行動日益盛行,戰爭不再是解決衝突的唯一途徑,人們自然就傾向選擇不會造成死傷慘重的方式,而實現世界和平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2015年11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新加坡舉行的會面,也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政治分立66年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史上最大突破。會中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致力民族復興交換看法,達成積極共識。這就是以「以和平解決衝突」最佳案例。
1949年以來,兩岸曾經長期處於軍事對峙、政治對立狀態。1987年,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始相互往來。1992年,兩岸雙方授權民間團體「海基會」和「海協會」通過在香港商談和互致函電,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為日後兩岸關係全面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這一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
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雙方共同確認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一、是扭轉了台海緊張動盪局面,保持了台海和平穩定。二、是兩岸雙方建立起政治互信,實現了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面。向世界表明,兩岸雙方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通過和平方式,在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逐步解決政治分歧,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三、是兩岸協商取得積極成果。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海協會」與「海基會」重啟中斷近10年的制度性協商機制,舉行了11次商談,簽署了23項合作協定,解決了許多關乎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四、是經濟合作成果豐碩。兩岸簽署並實施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兩岸經濟合作擴大深入,相互投資貿易快速增長。近年來兩岸貿易額增至1,9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大陸已是臺灣最大交易夥伴、出口市場和順差來源地。
五、是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更加密切。兩岸人員往來激增,2015年以來超過10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達350萬人次。兩岸文化、教育、宗教、青年、婦女等各領域交流蓬勃發展。
六、是馬總統陸續提出「東海和平倡議」與「南海和平倡議」的精神已逐步受到美、歐各國重視,日本亦表示能夠理解及部分認同。我國的主張是捍衛主權、漁權,和平處理爭議及共同開發資源,故對於合法出海的我國漁船,海巡署必將以和平方式護漁,並以此宣示主權,此等行動除獲得國際媒體廣泛報導,亦再次彰顯中華民國是和平的締造者角色。
特別是全球給予“我國”人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或地區,從過去十多年來零成長的54個,在馬總統執政後,激增到目前的164個,足足增加110個國家和地區。台灣的邦交國只有22個,但拿台灣的護照幾乎可以行遍天下。
就是因為大家渴望和平、尊嚴與繁榮,所以馬總統執政,採取和平開放的政策,讓全世界感受到台灣難以抗拒的魅力。因此,這也充分見證了馬總統對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以及本會過去努力的成果,今後無論時局如何演變,本會仍將本著創會的初衷,繼續為世界和平的神聖目標努力奮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