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客家農耕生態
江彥震
台灣自大陸移民前來開發墾植的歷史將近四百年,有關客家先民對台灣開墾建設的研究,首推台灣大學生態工程學系張文亮教授。張文亮是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張教授除了書寫科學家傳記藉以推廣科學知識外,也不忘關懷臺灣這塊土地。張教授雖不是客家人,但他的研究專業是生態工程,因研究之故必須走進臺灣各個角落觀察這塊土地的農業、水利工程與生態,在研究工作之餘也運用敏銳的觀察能力及富有人文關懷的筆觸,清楚地將客家先民的生態工程智慧刻寫下來,完成《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這本創新著作。
這本書以區域為寫作的方式,共分為「桃竹苗的客家人」、「北宜的客家人」、「花東的客家人」及「高屏的客家人」等四部分,每部分分別就其土地上的農業、水土、植物、生態等項目逐一細心觀察介紹。桃竹苗是臺灣客家族群主要聚集之處,沿著今日臺三線而行,經常可聽聞到親切的客家口音,大溪的溪流、龍潭的塘涵、竹東的客家油車、北埔的引水工程、峨嵋的客家柚茶,均可顯現桃竹苗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客家人種植的柑橘出名的甜,作者看到苗栗山區下冰雹的新聞後,便立刻搭車前往苗栗種桶柑的山區,當地農民果然損失慘重,政府的農業受損補助卻有限,但作者發現在大片的果園中,地上幾乎不見一顆落下的柑橘,原來柑橘在地上分解會使土壤變酸,化學反應將造成酸性土壤的知識,客家人靈活應用在栽種柑橘的管理上。過去的生態水利工程也是桃竹苗客家地區的歷史小縮影,金廣福粵籍墾戶從水利工程看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新竹縣北埔鄉墾荒大戶之首姜秀鑾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興建「南埔圳」,南埔圳的隧道皆採馬蹄形斷面,馬蹄形由上方半圓的拱型與下方正方形所合成,對於隧道的穩定有很大的功效,也因此即使歷經水災、地震,但隧道都沒垮。在苑裡,有一口長方形的「水井」,這是臺灣先民截取地下水的方式,現在當地農民為了避免芽發太早因此將稻穀冷藏於「水井」內,這也是客家人的智慧。
池塘的排水口稱為「塘涵」,龍潭的「乳姑山」有特殊地形,兩百年前來自陸豐的客家人,在陡峭的地形上挖池蓄水以便灌溉,他們先將較高的土挖深,再把挖出的土填到低處,將傾斜的地形改成凹面的蓄水池,另外每個池塘之間都有土渠相連,使高處池塘水滿之後,可以蓄積到低處的池塘,如此水路串連,形成特殊的池塘密佈景觀。大溪的地勢比大漢溪高,沒辦法直接將水引上,客家先民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便在大溪的河階臺地上,建造許多池塘,蓄積山泉水與雨水,以濟缺水,打開今日的大溪地圖,仍可見大溪臺地上有「牛角湳」、「埔仔湳」、「白石埤」與「新福埤」等地名,這些都是客家先民所建的埤池。
北宜客家人的水利工程也令人驚歎不已,宜蘭的「大安陂圳」早期並未有現代的量水設備,但先民卻使用「鑄鐵接合工法」將石頭的縫隙填補,在入水口的地方變成一個「量水堰」。此外,宜蘭三大圳路之一的萬長春圳至今仍保留傳統的「杆格工法」,其用木頭縱橫交錯,編織成菱形的形狀,內置滿石頭,沉放水中,這種理想的水利工程,不僅能長期抗洪,耐冷熱,耐腐,而且附近水域也聚集貝類與魚蝦。頭城先民的智慧則表現於分水上,此地有古老的分水工程遺址—「福德坑圳分水汴」,水流自山谷流出,先民便在河床邊設置取水口,引水進入頭城平原灌溉。宜蘭最古老的水路是二結的「辛永安圳」,這是平埔族語的音譯,說明早年客家先民進入宜蘭時,曾經與平埔族人合作建立水圳。這條宜蘭最古老的人工水路上頭還有一座石橋,是早期渡過水圳的橋,值得注意的是,石條與石條之間乃是透過「千切接」的接合工法來提高接合的穩定性。
也在宜蘭枕山的馬藻水道發現當地農夫與水道裡馬藻的互動,生長叢密的馬藻可能會阻擋河水流進水門,但當地農夫並未將長滿水道的馬藻除去,反而只不過是用腳將馬藻踩低一些,不阻塞入口即可,為何當地農夫不將馬藻除去呢?原來一大片的馬藻讓適合緩流的水生物獲得依附的機會,也可使得一些泥砂沉降下來,不會直接沖入農田的渠道,可說是一舉雙得,這又是工程與生態共生共存的例子。
除了客家人水利設施外,宜蘭客家人的農業水準也頗高,尤其是叭里沙(三星)的青蔥更令人稱羨,在地理上叭里沙位於蘭陽平原的高處,因此陽光充足,而且在雨季時不會淹水,此地所種的蔬菜和作物病蟲害也比較少,可惜叭里沙的土質多粗礫難以耕種,於是便有人想到將含泥量高的蘭陽溪水引進叭里沙,使得水中的泥砂沉降在石礫上,便形成另一種黏細的土壤,這條水路便稱為「叭里沙圳」,因為有先民的智慧與辛勤的努力,所以叭里沙能產出全臺聞名的「三星青蔥」。
在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客家先民曾在溪邊築圳分水,減少洪水,但很快的卻又被洪水沖毀,於是再建,又沖毀,直到荒地成為豐田,此地也有許多自然埤池,都是早期花蓮溪舊河道的遺跡,若經過仔細規劃也可整建成生態、景觀與養殖綜合的溼地。花東地區良米產地幾乎也是客家人聚居之地。秀姑巒溪畔的富里米也遠近馳名,每逢下大雨時秀姑巒溪的河水便會氾濫到溪床的兩旁,留下一堆從山上沖下來的石頭,但客家先民憑藉著他們的智慧,在富里附近挖了一條「秋竹圳」,將大量的洪水轉變為可用的灌溉水,再加上東邊有座泥火山,雨水將山上的細泥土搬下來與河床上的沙礫混合,便成為肥沃又易排水的農地,優良的土質便孕育出品質頂尖的「富里米」。
臺東「池上米」的栽種也令人驚訝,早期客家拓荒者竟然選擇在卑南大圳轉彎之處,水流沖刷最大的地方定居下來,他們引一條水渠道進入池上,灌溉了約兩百八十公頃的農地,稱為「新開園」,這便是池上的舊地名,客家先民用什麼將水引到農地灌溉呢?答案是水車,他們讓水流沖在水車的輪片上,輪片上
有道接水槽,帶動水車的轉動,抬高水位到高處,間接將水送上土地,可惜現在大部分的舊水車年久失修,支離散落於水圳邊,現代的農民已經改用馬達抽水灌溉了。
高雄六龜的客家先民使用獨特的工法,當地人稱為「仙人圳」,並指出此地的水是由低處的溪邊引上高處的丘陵臺地,但經過測量卻發現,原來是地形之故使得人的視差以為水由下往上流,這是早期客家工程師測量的結果。四重溪畔的洋蔥也令人垂涎不已,洋蔥是一種有點矛盾的植物,生長的溫度要高才能長的又快又大,但又要吹點冷風才能減少病蟲害,位於高溫與冷風交集的屏東車城四重溪畔,是洋蔥生長的最佳環境,使得此地生長的洋蔥品質冠全臺。除了知名的洋蔥外,屏東也出產高品質的冬瓜,冬瓜能耐酷熱,因此愈熱的地方,冬瓜長得
愈好,這些產地很少會低於攝氏二十度,臺灣冬天月平均溫度仍超過攝氏二十度的地方,只有在高雄南部與屏東平原,尤其是屏東東港溪南邊的一大片沙洲地,這裡的冬瓜只需種五個月便能長成一公尺以上的長條圓筒狀,世界上很少有冬瓜能像屏東東港的冬瓜,長的這麼快、這麼大又這麼好吃。
張文亮不是客家人,不會講客家話,不會唱採茶歌,不會做粄條,不會煮酸菜豬腸,但因從事農業工程學術研究,走遍台灣各鄉鎮,發現台灣有許多農業上的奇蹟與水利工程的寶貝,是客家人在這塊大地上所留下來的。經過百年的沖刷,這些貢獻仍殘留在台灣山地、丘陵、果園或農田上的一角,見證客家先民的辛勤、努力與執著,原來台灣土地上二千三百六十多萬人所吃、所喝、所住、所行、所誇,是在享受他們默默的付出。
張文亮教授走過昔日一些客家人群聚的地方,去探勘、去拍照、去記錄客家先民的工程、土地改良與農業種植。這正是大陸移民在這陌生的土地能夠繫以維生、安家傳代的基礎;也正是台灣四百多年,近代開發史上被遺落的一環。台灣能有今天的繁榮進步,客家人的奉獻與付出是不可或缺的因素。[202005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