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華人奇才女書法家詹秀蓉

神品超逸雋永空靈
風貌卓立雄放瑰奇
    ——華人奇才女書法家詹秀蓉女士  
江彥震
書法是中國語言所特有的書寫表達藝術。她被譽為中國四大國粹之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中國文字在漫長的歷史演變、發展的長河中,一方面起著交流思想、繼承文化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美。中國文字歷經錘煉,從象形到甲骨,從篆、隸到簡漢字;從魏晉之風,到唐楷的至臻完美,無數的名山大川都留下漢字型之淵遠與沉積。無數亙貫古今的書法大家,為發展和完善漢字的表現藝術窮盡畢生。作為中華民族漢語言的唯一型體表現藝術,我們更應珍惜先賢遺留之力作,去挖掘和研究書法無窮魅力,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極其重要的偉大意義。觀諸多名家的之作品,能讓人感覺人生的跌宕、江山之俊美、英雄之迴腸盪氣;從漢字書法表現型體上、風格氣勢上,都有不同的審美與特徵。研習書法有陶冶性情之功,一幅珍品更是萬金難求。今喜逢盛世,人們亦追求高雅,中國書畫收藏、拍賣已熱遍全球。中國現代書壇崛起一大批書風儒雅、至真返璞之大家,詹秀蓉女士則是他們中的領軍人物之一。
大凡一位偉大的成就者,非經人生的磨難,心靈的悲苦,轉化昇華,終難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詹秀蓉將佛學主要經典以書法形式展現,透過流貫於字裏行間的宗教情懷,不但帶給欣賞者心靈上的慰藉和感動,更引人進入另一空間,沉澱心靈之悲苦,自然產生樂觀超脫的力量。而她本人也從佛經中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一門雙傑傳佳話
1956年,詹秀蓉出生於臺灣新竹縣關西鎮。一個民風淳樸,傳統的客家農村,雖然家境清寒但是從小就喜歡寫毛筆字,每日堅持苦練書法。一個“永”字寫上千遍也不厭倦,稍有進步即雀躍不已。由於字體工整秀麗,祖父常將她的作業拿給堂兄妹作習字範本臨摹。她終以超人的毅力,潛心苦學,書藝隨之日臻成熟。在坎坷的歲月中,磨礪精進,並突破傳統,獨創書法三絕。第一絕,材料方面採用多元化的處理,雞蛋、貝殼、牙籤、陶瓷、竹片等;第二絕,用鏤空細字書法勾繪觀音像與經文;第三絕,以芒雕字法在細小物品上書寫,功夫絕倫。其精湛的筆功以及其定力、耐力、毅力、心力、念力令觀賞其作品者無不歎為觀止!成為一位曠世奇才女書法家。而她的哥哥詹煌君在廚藝方面造詣頗深,被譽為“廚神”,他們兄妹二人被外界稱為“一門雙傑”而津津樂道。
遇見摯愛 改變其一生
詹秀蓉的人生際遇更把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名言,作了最佳的詮釋。十八歲時結識了日後作為丈夫的窮學生江慶順,而這既無錢又無名的農家子弟竟改變她的一生。
    江慶順也是客家人。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利用看牛、打柴工餘自修。通過初、高中學歷鑒定後,考進輔仁大學國際貿易系,後轉學海洋學院,惜因無力支付學費而輟學。詹秀蓉當時在堂兄辦的幼稚園當老師,遇見一貧如洗的江慶順,對江慶順的才華非常敬佩,與其交往而相戀,並進一步論及婚嫁。家人及親友顧及詹秀蓉未來的幸福,多持反對的意見,可是詹秀蓉卻力排眾意堅持非他不嫁。江慶順雖然喜獲詹秀蓉的芳心,卻拿不出聘金和喜餅,為了顧慮男方的面子和尊嚴,仍然由女方在幕後打點婚禮的開銷費用。
    淚眼模糊的詹秀蓉回憶說:“我能成為一名書法家完全是因於對丈夫至深、至誠的愛。我的丈夫從小生活相當貧困,連受教育都是從垃圾堆裏撿出別人丟棄的廢紙和廢報。他在生活上堅忍不拔的毅力讓我折服,當時沒有多少人會理解我們的婚姻,認為我放棄有錢人的追求而嫁給他實在是個錯誤。可是我想說共同的理想和拼搏精神是我們結合的紐帶,這是金錢所無法代替的。” 
    婚後小倆口組織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美滿家庭,育有兩名子女,女兒美美、兒子有為。兩人攜手共同創業,在臺北縣板橋市經營西藥房。江慶順從小就喜歡塗鴉畫漫畫,不僅畫人生百態,還將推銷西藥與醫學常識畫成漫畫。
造化弄人,抄經為丈夫延壽
命運總是捉弄人,1978年,江慶順經檢查發現罹患鼻咽癌,但他仍然一邊服抗癌藥,一邊畫漫畫,自修學業。後來頸部傷口嚴重,全身半邊的神經已損傷,講話、吞咽、行動都極困難且疼痛不已。在與病魔纏鬥六年期間,三度進出鬼門關的情況下,他竟然以九十分的優異成績,取得空中大學的文憑,終於圓了大學夢。
    詹秀蓉除了要精心照料丈夫,還要承擔撫養兩個孩子的重擔,其悲苦與煎熬可想而知。聽從親友的安慰與建議,開始接觸佛法信奉佛祖。在侍候丈夫湯藥期間,日夜勤念經文,一字一聲佛抄寫經文,為丈夫祈福延壽,也為自己紓解憂煩。病魔無情,丈夫的身體因被腐蝕而逐漸半身癱瘓,詹秀蓉卻絲毫不放棄,只要丈夫有一線生機,再昂貴的藥都在所不惜,因而造成家中債臺高築,難以負荷。在她愛的呵護之下,丈夫比醫生判斷的多活了六年,創下生命上的奇跡。
    詹秀蓉抄經的工作從《心經》開始,陸續寫完《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藥師經》和《白衣神咒》組合而成的丈夫所繪的「觀世音菩薩像」。她還和病中的丈夫共同出版了《唐詩三百首》,夫畫妻寫,這也是詹秀蓉獻給丈夫最美的禮物。1995年,江慶順帶著安詳的微笑離開了人世,似乎對妻子的愛心領神會。
    丈夫雖然先走了,詹秀蓉並沒有從此悲觀,反而開創人生另一番非凡的成就。丈夫曾經跟她說:“生命的意義不在它的長度,而是在於深度。”這句話也成為他們的座右銘,也是他們倆追求共同理想的明燈,更創作一部可歌可泣偉大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是現代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亦不為過。
學習書法,勤練是不二法門
“學習書法,勤練是不二法門”,詹秀蓉說。她幼年時期受到祖父的薰陶,從一點、一橫、一豎開始練起,勤練“永字八法”:側、勒、努、趯、策、略、啄、磔。苦練執筆擫、押、鉤、格、抵“五字法”;筆法的澀、快、輕、重;行筆的提、按、起、倒、輕、重、疾、徐等。她書法的啟老師是臺灣澹甯書法學會總幹事廖勝梅,後又接受書法大家彭鴻、曾璽、劉炳南、王軼猛、張炳煌等恩師的指導,加上十幾年努力不懈潛心鑽研和抄寫經書,日積月累,逐漸掌握書法的精髓。
    剛開始她嘗試用小楷書寫在扇面上,覺得還不錯,又以小楷隸書抄寫佛經,創作觀音圖像及嵌有空白佛號的佛經書法作品,受到許多人的欣賞與讚揚,名聲也逐漸傳揚開來,各種獎狀,聘書紛至遝來,意外的在臺灣書法界紅火起來,真是當年所始料未及。在坎坷的命運和刻苦學習的淬礪磨煉中,一心向佛的宗教情懷,加上先生“你多得一個獎,我就可以多活五年。”的激勵之下,練就了運筆如神,隨心所欲,妙筆生花的境界。
因不輟抄寫經書而揚名天下
對虔誠的佛教徒詹秀蓉來說,抄寫經書,不僅成為修行的法門之一,更從不停的抄寫中,不自覺的汲取佛經真諦和智慧,更在世界各地每一次的作品展示中,傳遞著友誼和文化成就功德。
    其實自佛學從印度傳入中國後,書法藝術因抄寫佛經的關係得到長足的推動和發展。經考證,寫經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白馬寺譯經,南北朝時期,寫經是信士虔誠還願的一種重要表現。
    1993年,詹秀蓉的書法開始獲得國際上的好評,特別是她創作的超小楷書法,如“牙籤書法”,在細小的牙籤上寫書法,在易碎的瓷瓶書寫金剛經,及在易破的磁片上書寫著名的文章作品,如筆者在“第十四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所撰之“敬致世界客屬同胞書”即是其中之一的作品,被行家評為“創文化記錄。”
    她的作品先後入選美、日、韓、菲律賓及中國大陸等國際書法聯展數十次之多。在臺灣即舉辦六次個展,還參加諸如:國際書畫博覽會、中正紀念堂中日韓書畫聯展、陜西歷史博物館國際書法聯展、歷屆韓國亞細亞國際美術展、菲律賓中華逸吟神墨詩書畫國際展覽會、山東當代名家書畫展、北京國際書法展、第一屆東亞運動會上海書畫展、北京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日本東京崇正會特邀‘個展’以及日本東京都美術館國際交流展、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的“歡喜自在”書畫展、中正紀念堂的“法雨書香”書法展等。
    她參展作品先後獲得的獎牌、獎狀、獎盃和榮譽不計其數。包括:日本國際藝術准大獎賞、世界藝術名家成就獎、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日本曾東書道會知事獎、日本第七屆全國書道會准大賞金鵝獎書畫大賽榮譽金獎、日本書藝院優秀獎、1996年世界華人書畫國際大賽金杯獎、韓國觀世音菩薩獎、1998年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傑出人才獎、2002年美國世界文化交流學會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2007年紐約華人家長連合會模範母親獎、美國四維八德金像獎等數十種榮譽獎。
大陸著名台商,被譽為“世界鎢鋼大王”的廖萬隆先生,對詹秀蓉女士的書法非常鍾愛,在他的每一個辦公室都懸掛著詹秀蓉女士的珍品。當中國領導人到廖萬隆先生的辦公室參觀時,看到詹秀蓉女士的作品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先生還親自擔任詹秀蓉女士的經紀人,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親自目睹詹秀蓉女士的作品,廖總裁正在籌畫建立“詹秀蓉書法藝術館”。
回饋並參與社會,榮譽實至名歸
成名的詹秀蓉遵照先夫的遺囑,於1994年在板橋成立了“慈航藝術中心”,除了宣揚中華傳統文化之外,還把所得款項捐給慈善機構,以求心靈的無愧和充實。詹秀蓉說她一路走來獲得到許多人的支持、幫助與鼓勵,才能有今天這點小小的成就,希望有機會能對社會有所回饋與奉獻,如此生命才更具意義。為回饋社會,她經常舉辦作品義賣,捐助弱勢團體和慈善機構。在印度洋海嘯發生後臺灣組織的“送愛到東南亞募款晚會”上,詹秀蓉女士毫不考慮就把最心愛的“蓮花金剛經”新作捐出,順利募得一百萬元。
    由於詹秀蓉女士的藝術造詣及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支持,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在百忙中擔任中華書學研究聯誼會書法教授、世界書畫家協會臺灣分會第一任會長、中華大漢書藝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書法協會理事、中國澹甯書法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四海同心會藝文交流委員、中華書法學會活動策劃委員召集人、中國書法學會展覽委員會委員、臺北縣客屬團體聯合會副秘書長、臺北縣樹林客屬會顧問、世界書畫家協會總會副會長、臺北博愛公益協會榮譽會長、臺北縣詹姓宗親會常務理事、中華詹姓宗親總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學會理事、中華國際觀光協會理事、臺北市彩鳳文化協會顧問、世界客屬總會理事、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中華世界客家婦女協會顧問、東森慈善基金會顧問、東森北美慈善基金會董事、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及中華企業志工協會理事等職。
以創新的手法,讓藝術與文化結合
詹秀蓉以一年的時間,閉門先後書寫各七萬零二百一十四字的隸書手抄卷巨作:包括用純金粉寫的鏤空的《大乘妙法蓮華經》和用墨書寫的《大乘妙法蓮華經》;由九幅屏風組合而成,長約四十公尺,寬約一公尺,首尾兩屏分別為以細字書法勾勒的丈夫所繪鯉魚觀音像和蓮花觀音像,首創當代佛經書法藝術的世界紀錄,價值連城,影響深遠,震驚海內外。一時之間受到各界的矚目,爭相收藏。她用純金粉、金泊、墨或朱砂等材料書寫的隸書或篆書其他代表性作品達19部之多,都充分表現她把佛學經書為核心的書法藝術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緊密結合。
樂見瀚墨結菩提
面對今天的成就以及迎面而來的各項殊榮和各界崇高禮遇,詹秀蓉並沒有因此而迷失自滿,反而更謙卑,更努力。對於多年關心、愛護、幫助過她的人,她常懷以感恩的心,期許能將書法藝術與人格魅力修為上升為一個很高的境界,也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的溫馨祥和多盡一份心力。
   對於她先生江慶順,她深情的說:“是我先生慶順成就了我”。其他諸如: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世界客屬總會長吳伯雄伉儷、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女士、前考試院長邱創煥先生等臺灣政府高層人士以及一路走來始終大力支持她書法弘法事業的舅舅,大仁技術學院董事長黃道宜先生、臺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女士、春保鎢鋼集團總裁廖萬隆先生、泰山集團總裁詹仁道先生、住商不動產董事長吳耀焜先生、中華國際觀光學會理事長劉宗明先生、霹靂電視臺董事長黃強華及夫人劉麗惠女士、東森電視臺董事長夫人蔡咪咪女士、著名作家江彥震伉儷、二哥國際烹飪大師詹煌君、兒子江有為、女兒江美美和眾多親友、義工們等等她都深表感激。
最讓她感動的是,不少在義賣場合購藏她作品的人,都說花幾百萬台幣收藏她的作品算不了什麼,“認識詹秀蓉才算榮幸。”她感恩地說,喜愛並購藏她作品的人,都是成就她的善心人士。她的作品在市面上沒有公開出售,都是義展義賣。藏家推崇她的心血結晶是“通往覺悟的天書”,她也堅持不將作品商業化。
詹秀蓉以牙籤細字書法、觀音細字書法及鏤空細字書法聞名於世。她突破中國傳統書法材料的局限,將過人的毅力運用在書法細字上,從蛋殼、扇子、貝殼、牙籤、信封的細紅線和一粒米,以及陶瓷、竹片和絲綢等,無物不在她的書法內。她潛心挑戰書法極限,創作靈感源源不絕,包括在 63 支牙籤書寫《千字文》、一粒米上書寫 20 字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唐詩,讓人驚訝米原來不但能吃,還能變為書法藝術品。
    她以青花、釉裏紅為顏料,在瓷器上書寫五千多字的《金剛經》,並以書寫蓮花觀音像、鯉魚觀音像等構成九幅屏風等,這些都是頗具難度的作品。最初一直上不了色,她不氣餒,失敗為成功之母,她以“鐵杵磨成繡花針”的精神一次次嘗試,終於掌握要領。
    詹秀蓉喜歡嘗試不同的挑戰,也喜歡用不同的材料。一幅自由女神像,是用朱砂寫成的字畫,她還把大悲咒、心經寫在可以隨身攜帶的扇子上。一幅“南無阿彌陀佛”的書法,遠看以為是六個字,近觀才知這是以純黃金粉寫出來的佛經。
    許多人欣賞她的牙籤書法,都要借助放大鏡,她卻完全沒有放大鏡幫忙,直接以毛筆在牙籤上書寫小楷,如何突破難度?詹秀蓉最初不得要領,經過逾千枚牙籤練習失敗的紀錄,日夜冥思苦索。有晚江慶順托夢相告秘訣,再經多次嘗試,終於掌握竅門。她說牙籤書法跟她的人生哲學一樣,首重膽大心細。牙籤體積雖小,但仍有揮毫遊走的空間。
    她的佛經書法作品特色之一,不是臨摹某一件傳世的佛經石刻或碑帖,而是以現存的經書為藍本,以她自成一格的書法體裁寫成。書寫時,她運氣於腕,貫之於筆,傳之於字,屏氣斂神藏鋒,以字入畫,自始至終必須全神貫注,準確掌握佛經字句,不得有絲毫錯失,否則只要寫錯一字就前功盡棄,丟掉重寫。
    詹秀蓉許多作品師古而不泥古,沒有大量潑灑的色彩,卻處處可見作者的巧妙構思,充滿生氣與感情。她的每幅作品至少都要花一兩個月才能完成,難度較大的是要在作品中恰到好處地算出佛經名稱鏤空留白的空間位置,且要左右對稱。雖然她的創作源於古老的主題,但每幅作品都推陳出新,清晰明白地告訴當世之現代人,要選擇光明拋棄黑暗,要選擇善良拋棄邪惡,不啻為當今俗世中的一股清流,令人怦然心動,產生強烈共鳴。
    她每天至少伏案揮毫 10 小時,每幅作品都傾注全副心血。為了專心藝術創作,她經常長時間閉關,廢寢忘食,餓了就啃饅頭充饑,以節省時間。曾有人提醒詹秀蓉,她這樣用眼過度,恐怕到了 60 歲就會失去視力。詹秀蓉笑說,即使成為事實,她仍要分秒必爭,把握目前的時間用功抄寫佛經,精進修行,種下來世殊勝因緣的美好種子。
    近年詹秀蓉攜經遊走天涯,四處廣結善緣,樂見瀚墨結菩提,成為散播菩提種子的慈善使者。她的作品在紐約展覽時,許多外國觀眾歎為觀止,她認為藉此弘揚了中華文化藝術,也是她的使命之一。
    2005 6 日到 17 日,詹秀蓉在臺灣新竹縣文化局,舉辦“歡喜自在”書畫展。將20年的書法作品作了回顧展出,共展出近百件書法作品,以佛經書法為主,牙籤書法、米粒、信封線上的細字書法等為輔。新竹是詹秀蓉的故鄉,那裏有她童年時代的歡樂和青少年時代的夢想,這是她離開家鄉多年後,首次應邀“藝錦還鄉”舉行個展,家鄉父老對此興奮不已200710330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法雨書香”書法展,展出從事書法創作以來所有的精品,造成空前轟動,成為當時的新聞焦點。
    
詹秀蓉成名之後,“另類煩惱”也接踵而至,最大的苦惱是時間永遠不夠用。她希望其作品可以沉澱心靈的悲苦,為社會的溫馨祥和多盡一份心力,將書法藝術與慈善平等的精神發揚光大。
她更希望透過佛經書法掌握生命慈悲的本質,護持每個人心中的菩提種子茁壯成蔭。但她每天臨池不輟十四五小時,所以不可能將天下苦難都扛在自己肩上,更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願望,但她還是儘量去做,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能夠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這就是一代書法大家詹秀蓉女士,在藝術上她追求卓越,面對現代社會的誘惑,她心若止水,對社會公益事業的關注,她無私奉獻、不計回報,詹秀蓉女士堪稱一代藝術大家的楷模和典範。[9707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