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紀念開臺建臺先賢會議
中華世界民族和平展望會理事長劉盛良致詞稿
鄭成功對台灣的貢獻
台灣美麗富饒,像太平洋上的一顆明珠,令眾多外國侵略者垂涎不已。自16世紀初至17世紀,日本倭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殖民者都曾為了佔據台灣而經常發生衝突。
1624年,台灣被資本主義國家荷蘭侵佔。在此後的38年中,荷蘭侵略者對台灣進行政治上的控制、經濟上的掠奪、精神上的奴役,使台灣人民飽受殖民統治之苦。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實行了與大陸相同的封建制度,使台灣地區的漢族與原住民族生活在統一的制度之下,加速了台灣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促進了各族群之間的友好關係。
鄭成功收復台灣是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如果當時沒有收復台灣此一事件的發生,則今天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將無所憑藉。但他在復臺之初曾面臨許多困難與險阻,為了儘快開創局面,他廣納戶都事楊英及咨議參軍陳永華等人的建議,採取許多有效措施,使台灣較快進入大規模的開發時期,台灣的經濟、文化事業隨之飛速發展,社會面貌也大為改觀。當時被稱為海上孤島的台灣,逐步趕上大陸的水準。就鄭成功對台灣經濟、文化的貢獻分述如下。
一、農業經濟的開發
鄭成功堪稱文武雙全,有膽有識的指揮家,他在中華文化的滋潤中成長,對中國的歷史事件、文化史實十分通曉,深知農業生產、糧食收成對鞏固政權的重要作用。他說:『凡治國治家,以食為先』。他的戶都事楊英也認為「民以食為天」,要「勸農力耕」。因此,當克臺之初,碰到軍糧緊缺的情況時,鄭成功果斷地採納部下的建議,參照歷史上軍屯的做法,在軍隊中實施“屯田”制,讓一部分將士先期進行墾植作業。接著再全面制訂出“寓兵于農”的屯墾政策。具體做法如:留下軍隊中的勇衛、侍衛二旅鎮守安平鎮與承天府,其餘的文武官兵均身兼二任,“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耒以耕”。
鄭成功還不辭勞頓,親歷南北各社,頒布開墾條例,鼓勵那些亦兵亦農的將士去圈佔、開墾當地尚未開墾的土地。在推行墾荒屯田的同時,鄭成功還把荷蘭佔領時代的“王田”改為“官田”,建立了“官田”、“私田”、“營盤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改後的官田,由官府供給生產資料,租給農民耕種,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快的發展。他還頒布有利於農業經濟發展的條例,教育屯墾官兵須照管愛惜,規定不可斧斤不時,竭澤而漁,以圖長治,這就使生態環境不被破壞,使環境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與利用。
台灣當時尚未開墾的地區多荒無人煙,條件極為惡劣,有的地方林木敝日,荊棘叢生;有的野獸出沒,巨蟒為患;有的蚊蟲肆虐,瘟疫流行,面對艱苦險惡的環境,屯墾官兵們不畏艱難,流血流汗,他們披荊斬棘,燒山墾荒,在新開墾的土地上播撒種籽。作物成長後,他們又築堤引水,灌溉莊稼,使台灣許多地區由荒無人跡變為良田,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廣大屯田將士的努力下,台灣被開墾的土地面積日益增多。在荷蘭佔領的1650年時,全臺的耕地面積僅為1萬公頃 左右,而到了1680年,台灣的耕地面積就達到18萬公頃左右。隨著台灣的農田面積的迅速擴大,栽種的農作物不斷增多,穀物的產量也逐年遞增,軍隊很快做到了軍糧自給,兵食兩足,造就了進可戰、退可守的穩定發展局面。鄭成功治臺的時間雖不長,但卻為台灣農業經濟的繁榮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發揚中華文化
荷蘭統治期間為消除漢文化,他們在台灣各社辦小學,用荷蘭的語言、文字來傳授少年兒童,而且不讓台灣的少年兒童使用毛筆寫字,而改用鵝管筆,並要學習用羅馬字書寫公文契券等。迫於荷蘭殖民者的淫威,台灣的漢族與原住民兒童只好接受殖民教育,信西教、習羅馬文。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飽受殖民文化奴役38年之苦的台灣人民終於擺脫了束縛他們的精神枷鎖,他們紛紛搗毀教堂裏的器具,燒掉了荷蘭人的《聖經》及其他書籍,從此台灣人民可以學習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鄭成功領導的屯墾官兵中有不少文人,他們將中華文化撒播到台灣各地,使台灣重新得到中華文化的滋潤直至今日。
鄭成功一生智勇兼備,戎馬倥傯,在長期的征戰中,他積勞成疾,年僅39歲便不幸早逝。鄭成功逝後,其子鄭經繼承了他的基業。雖然鄭經才智遜於其父,但因有陳永華等人繼續輔弼,台灣的文教事業能繼續沿著鄭成功的意願進一步得到實施。鄭成功逝後不久,陳永華就建議修建孔廟,創辦學校。1666年正月,台灣的第一座孔廟(又稱全臺首學)終於落成了。此後,台灣的文教事業更加興盛,中華文化在台灣更加迅速地傳播,台灣與大陸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了。
三、融合大陸與台灣文化
鄭成功收復台灣時,先後使數萬大陸人入臺,這其中有復臺官兵及他們的家眷。後來又收容、運送數萬因不從清政府“遷界令”規定內徙的閩南沿海居民到台灣定居,使台灣成為一個海峽兩岸水乳交融的社會。隨著大批大陸移民入臺,大陸文化也大量的移植于台灣,並在台灣迅速傳播發揚,使台灣與大陸文化融為一體。
大陸居民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他們大多具有讀書光祖重德的觀念,崇尚教育,有好學的習慣,希望兒孫後代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在大陸移居台灣人中有不少讀書人,他們攜帶著本土文化來到台灣,既帶來了渴求文化知識、重視學習的好風氣,又帶來了中華各種文化理念、傳統文化習俗以及各種文化用具等,使大陸的宗教文化,家譜文化、建築文化、娛樂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祭祀文化等等移植于台灣。
植根台灣的大陸文化與台灣地域文化互相結合,構成獨具特色的台灣文化。在台灣的漢族移民中,絕大多數人為福建的閩地人及客家人。他們入臺後始終保持著本土的文化習俗,保持著自己的語言,宗教信仰。年序節日以及祭拜的神祗等等。直至今日台灣民間通用的還是閩南語及客語,還保留著過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等習俗,敬奉祭祀與大陸相同的媽祖等神靈,這些都是大陸移民帶來的故土文化對台灣的巨大影響。
大陸移民還將故鄉地名搬到台灣。據《台灣府志》記載,台灣地名沿用大陸地名的有91個,對開發台灣,命名台灣地名起了重要的作用。大陸居民移居台灣並非鄭成功的首創,為何直至鄭成功治臺時,大陸的文化才開始對台灣文化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誠然,大陸人移民台灣早在宋元之時就已開始,至明代更甚,不僅有民間的遷移,還有政府的招募。崇禎年間,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也協助福建巡撫熊文燦“以船徙饑民數萬至台灣,人給三金一牛,使墾島荒。”這些大陸人入臺,無疑也將雄渾博大的中華漢文化帶到台灣。
但是,在荷蘭人佔領台灣的38年時間裏,他們奴役台灣人民,不準漢人與高山族人通婚,以隔絕中華文化的傳播,並在台灣實行奴化教育,使漢文化處於凋零狀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殖民文化被剷除,這就使中華文化有了恢復發揚的條件,大陸移民才能廣泛傳播漢文化。因此說,沒有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壯舉,就不可能有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交流與溶合的結果。論述鄭成功對台灣經濟、文化的巨大貢獻時,不能簡單地談他復臺後所做所為,有些事雖不是在他有生之年就著手完成的,或不是他有意識地刻意去做的,但從他的一貫主張以及產生的結果,是完全可以做出公正的論斷的。
鄭成功對台灣的巨大貢獻是舉世無雙的,台灣人民極為崇仰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為了永志不忘鄭成功收復與開發台灣的不朽功績、台灣人民尊稱其為台灣的“開山聖王”、“開臺始祖”、“開山祖”、“開山之神”等,在台灣各處建造各種祠廟來祭祀這位英雄,據統計台灣現有70余座紀念鄭成功的祠廟。台灣還以“成功”來命名學校、道路等,如成功大學、成功國校、成功路、成功橋、成功市場等等。這些都充分表明瞭台灣同胞對鄭成功愛國主義行為的崇敬與懷念。鄭成功對台灣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貢獻必將永載史冊。[201504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