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旎
2014年10月12日,闽台客家研究院在龙岩学院挂牌成立。这对于海内外客家学者们来说是莫大的欣慰,也是对根植于闽西红土地,传承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龙岩学院是一种文化的使命担当。
这是一种进步。研究院的设立,为各地的专家学者搭起一个平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这块归属地,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心得、释疑解惑、诉说梦想。他们把对于客家文化的热忱熔铸于自己的梦想中,并付诸实践,凭借火一样的激情在客家学这块丰腴的园地里不停耕耘。
在当日举行的发展论坛上,来自福州、厦门、赣州、台湾和龙岩本土的刘大可博士、杨彦杰研究员、徐学研究员、罗勇博士、江彦震先生、吴福文研究员、徐维群教授共七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他们都是当今活跃在海内外客家学界响当当的专家学者。听完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会,我受到极大的震动和鼓舞,并被深深地感动。
为什么感动?
我感动有这么多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为客家学这一事业奋斗,从青丝到白发,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老年,他们焚膏继晷勾画自己理想的蓝图。当我看到今年86岁的龙岩师专原校长李逢蕊爷爷时,内心油然升起无限敬意。李爷爷依然目光炯炯,脚底生风。在报告会上听到介绍,是他带领的龙岩师专研究力量为核心的闽西客家学研究团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创了中国大陆客家学研究的先河,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的,不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他们都把理想埋在心里,沿着客家研究的正确道路奋力前行。
我感动客家学研究的前辈在探索的道路上从不畏惧任何困难,而是坚定信念不断追求的精神。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东师大开设了客家学研究生课程班,闽西的许多年轻学者一同前往。如今,当年满载理想的青年学者也成为我们的前辈。在交通还不是特别便利的时代,他们舟车劳顿,前往上海,聆听名师的指点,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终于站在新的学术起点。尽管人生地不熟,但他们选择了坚持,直到今天也不曾停止。
我感动客家学研究的前辈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还不忘记培养、提携正准备踏入这场征途的年青一代。不论什么时候,都用一颗宽容的心面对不同的声音,忍耐得了研究的寂寞、坚持得住钻研的枯燥,安静等待后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看着他们在学术报告厅的讲台上和我们分享激情洋溢的演讲,我时不时也注视着自己。我接下来能为“客家学”研究事业做些什么?梦想、热爱、坚持!梦想的魅力在于能让梦想变成现实,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向往和理性,坚持的品质让人身处逆境也能找得到希望的曙光而跃进一个新高地。在量变和质变的交替转换中,受挫、解决,再受挫、再解决,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客家学是一门接地气的综合学科,心比天高注定做不好学问。决定走这条道路的时刻起,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强调的是“我”,“我”的独到见解、“我”的独特视角,而不能用一颗依附的心去面对学术。前人的努力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很多的铺垫,我们或多或少都可能会陷入用理论解释理论的尴尬局面,此时,我们需要的就是跳出这个圈子,既不能一味抛弃旧的东西,也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得更高。学习好固有理论,寻找新的切入点,开展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学会融会贯通,这才是基本功,这样才能使客家学在时间的锤炼中历久弥新。
我对客家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执著,并不是我看到这门学科多有前途,能够给我带来额外的收益,而是觉得这门学科所需要的新鲜血液供给实在太少。前辈终有老去的一天,而要让这门学科根深叶茂,挑起这副担子的责任正可以落在我们这辈的肩上。我欣然接受,也愿意承受。
因为我也是客家人。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责任编辑:yfs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