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馬英九拋出新三不原則 批蔡政府兩岸政策


馬英九拋出新三不原則 批蔡政府兩岸政策



2018-11-07 14:36聯合晚報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上午出席「馬習會三周年政策研討會」。 記者鄭清元/攝影 



不統不排斥統一 與馬2007政見已大不同


馬習會三周年,前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民進黨政府不願接受「九二共識」,讓兩岸喪失共同政治基礎,「馬習會」創造兩岸和平發展願景就此落空,兩岸已如同寇讎,據陸委會與相關民調顯示,蔡政府兩岸政策失敗,讓民眾不滿、不耐,也造成社會撕裂、中間消失,統獨兩極分化更為明顯。

馬英九基金會今主辦「馬習會三周年: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政策研討會。馬英九演說表示,回歸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依憲法精神思考兩岸未來,以「不排斥統一,不支持台獨,不使用武力」原則,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現狀才是台灣最佳選擇。

馬英九2007年競選總統時,曾提出「不統、不獨、不武」政見,當時他主張「任內不推動兩岸統一」;但今天的提出的「三不」,「不統」已變成「不排斥統一」,與競選時已有很大不同。

馬促陸勿攻擊一中各表


馬英九也提醒,兩岸都應該正視「一中各表」法理基礎與正面價值,盼大陸官媒及部分人士不要再無謂攻擊「一中各表」,中華民國是拒絕台獨最佳屏障,唯有中華民國存在,台獨才不可能實現,「一中各表」是兩岸和平發展重要基礎。

他指出,兩岸關係要改善,兩岸必須自行協商,無法假手美國、日本或其他第三方;依賴第三方介入兩岸協商,可能無幫助,甚至有負面效果。

馬英九表示,馬習會是兩岸達成「九二共識」23年來,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聯手為「九二共識」背書,認定它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馬習會」為兩岸搭建一座跨海和平大橋,建立雙方領導人對等尊嚴、平起平坐,當面對話新模式,這不是歷史偶然,而是兩岸雙方七年多來共同努力耕耘、累積足夠政治互信後才得以實現的成果。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逐漸走入歷史的「美濃菸葉文化」


逐漸走入歷史的「美濃菸葉文化」

江彥震

當年人們一踏入美濃境內,視線馬上就被一畝畝綠油油的菸葉所吸引,菸田交錯著檳榔樹延伸到山腳下,映著朱瓦菸樓,交織成一幅田園風景畫。菸樓是美濃財富的象徵,鎮內一千多座菸樓,薰出了全省四分之一的菸葉產量,當地特殊的客家風情,也形塑出美濃菸葉鮮明的自然人文景觀。菸田不只是美濃的經濟作物,也是美濃的文化地景,更是海內外美濃遊子的鄉愁。透過傳播媒體渲染印象,美濃與菸葉幾乎是畫上等號。
菸葉大規模種植是由日據殖民政府自1939年引進,形成四大菸區:台中、嘉義、花蓮、屏東,其中屏東菸區就包括美濃,至此菸葉與美濃的發展脣齒相依。
美濃由殖民時代庄長林恩貴協助日人引入推廣,最著名的林春雨家族擁有十棟菸樓,種菸面積超過五十多甲,成為地方人士公認具代表性的菸草大王。林家後人回憶當年種菸的盛況,家族裡光是吃飯就要開上五、六桌,成為地方人士至今津津樂道的趣談。
1969年全台種菸面積逼近一萬兩千公頃,是最多的一年。而美濃菸葉發展的高峰期是1976年,當時美濃種菸面積超過兩千公頃、菸農戶數一千八百戶,都居全台之冠,佔四分之一。雖然種菸的收入相比其他作物,例如美濃相鄰的蕉城旗山,種菸收入未必比種香蕉更豐厚,然而種菸有政府的保證價格收購,沒有市場的風險,也讓菸農有了「種田的公務員」的封號。而旗山、美濃這一對隔著楠梓仙溪對望的小鎮可以說是旗美地區的雙核心,一個「蕉城」、一個「菸城」,從族群、文化、農作物各有擅場、但也免不了互別苗頭。
旗山、美濃這兩個小鎮,從比較兩地的政治人物選舉得票、青年俊材頭角崢嶸,一路比到誰家農民、作物風光。香蕉外銷日本產業風光之時,旗山蕉農衣服沾上香蕉油走入銀行,經理都得親自出來接待。當年的旗山人,譏笑美濃人窮到吃不起香蕉,只能吃香蕉皮。
爾後風水輪流轉,旗山金蕉事件之後,香蕉價格一落千丈,美濃人倚靠菸葉種作,換成美濃人揶揄旗山人窮到只能吃香蕉。菸葉經濟作為美濃農民的自我認同與驕傲感,確切輝煌過好一段時間。
當時菸葉是美濃最重要的經濟作物,而美濃的特殊環境與客家農民團結一致的精神使得菸葉曾經成為美濃最重要的經濟命脈,一棟棟的菸樓聳立在純樸的美濃小鎮中。那時美濃客家小孩讀書的經費都是由菸葉得來的,因為小孩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讀書,所以美濃出了很多碩士、博士,博士之多冠全台,因而美濃素有「博士鎮」的美名。農家子弟教育完全拜菸葉之賜,過去美濃農村普遍認為「菸葉是教育之母」。
菸葉種作、燻烤程序繁複、是非常勞力密集的產業。菸農們透過家族、請工、交工等供應所需勞動力,依照家族、鄰里關係組建交(換)工網絡,一個又一個菸農小組將美濃綿密的地方宗族社會網絡強化起來。
每年中秋節以後,有一群特別的農人,臉上還來不及掛上秋收的喜悅,就又要下田工作了。田地旁的一處小角落,有三條二十多公尺長的白色紗龍,紗龍底下藏著,一片嬌柔翠綠的幼苗,不過將它放進嘴裡,卻是苦辣不已。它就是菸草,收成經過加工調配後,就成為癮君子爭相追逐的對象。現在,在台灣,可是還有將近兩千戶的農家,在每年的秋天到隔年春天,都要靠它討生活。 假植,就是把長大的菸苗,一棵一棵種到穴盤內,這種方法,可以統一管理、控制品質、提高幼苗存活率,雖然會耗費更多人工,但是菸農們,還是想盡辦法互相合作、節省勞力成本。在美濃這樣的勞力合作,叫做「交工」,到現在已經延續了一甲子。
原本純樸保守的美濃客家聚落,也因為這種綿密的社會連帶感,一方面提供穩定的社會關係,但也可能反過頭來更強化原本早已穩固的宗族夥房觀念。
美濃代表性作家鍾理和就是美濃風土文化的產物。鍾理和之子、作家鍾鐵民曾提到:「美濃送給鍾理和的就是強烈的宗族文化,逼得鍾理和從美濃出走。源自於對壓抑個人性格發展的社會集體意識的反抗,文學成為鍾理和反抗宿命的道路,造就了鍾理和父子艱辛卻不凡的一生」。而鍾理和與鍾鐵民兩代作家,都曾經寫過關於菸樓的故事。
在鍾理和作品〈菸樓〉筆下的菸農兩代窮苦,滿心盼望著透過種菸鹹魚翻身,興建屬於自己的菸樓,象徵著經濟與身分地位的確立,所以抽中菸牌(種菸許可證),宛如抽中大獎一般狂喜。而在鍾鐵民筆下〈菸田〉故事的菸農,則是被菸田勞作束綁的農民,雖然有外出闖蕩的雄心,最終仍敵不過家族包袱、傳統觀念約束,選擇留在故鄉繼續在菸田事業裡日復一日的勞作。
美濃人戲稱菸葉叫做「冤業」(客語);菸葉上的露水會「醉人」,這是因為葉片散出的尼古丁更會讓人頭昏腦脹;而菸田裡工作的婦女包覆的密不透風,則是菸葉內的焦油會沾得人頭上黏黏的。菸農的後生一代經常盤旋在腦海裡的一個念頭,就是該留在家鄉傳承菸草耕作、還是外出都市開創一番新事業?
但是,1987年開始,台灣為尋求加入GATT開放菸酒進口導致國產菸銷量大跌,為配合市場開放而減少菸田契作面積,曾經數次引發菸農走上街頭抗爭。為解決政治壓力,政府允諾配套措施,輔導菸農轉作,保證收購的調適期一延再延。待2002年台灣加入WTO,公賣局改制民營化成立菸酒公司,乘勢回收菸牌,設下落日條款並逐年減少種菸面積。如今雖然說菸業衰弱,全台只剩下600多甲菸田,美濃仍種280甲,還是佔去三分之一強,仍然是台灣菸業第一重鎮。
美濃菸葉退場時,或許有些老菸農會感到不捨與不安,然而隨著菸業衰退,各種「冬季裡作」繽紛上場之後,農民要求「保證契作」制度延壽的力道逐年減弱。冬季裡作指的是在春、秋兩季稻作中間的冬季作物,美濃傳統冬作便是菸葉,然而在菸葉退場,隨著美濃冬季作物白玉蘿蔔、橙蜜番茄、玉女番茄、毛豆一個接著一個作物打出知名度,填補菸業經濟的空缺,冬季作物似蔚為熱潮。
這一種擺脫仰賴政府保證價格收購的菸業經濟,以農民自主決定要種什麼,對農民而言是一種「解放」。所謂的「解放」或可以理解為,此社會文化的變遷,對家族成員來說,更是提供個人選擇從家族集體中加以解脫的出路。所謂的解脫,也是因為菸業象徵一種令人費解地,半強迫式自我剝削與整個家族無分年長老幼的集體勞動參與。唯有考試升學這一等事情具有特權,可以免去工作勞動之苦。而今,冬季裡作展現的多樣性且維持生態平衡與分擔風險,保持相對穩定收入的作物文化,逐漸提供年輕人返鄉務農的一條道路。
但是菸城特殊風貌之一的「菸樓」代表菸葉滄桑歷史與菸農奮鬥歷程,美濃有數百座菸樓將因此成為地方特殊景觀,雖然菸葉的光輝與生命終結,但菸樓成為昨日產業的見證,更換為觀光文化價值以延續菸葉時代的光芒。[20170310]

世界傑出客家企業家–李金松


世界傑出客家企業家–李金松

江彥震

香港鈞帝國際集團、香港金心集團、七星國際集團董事長,河南省政協委員、重慶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瀋陽市、開封市、許昌市政府經濟顧問李金松。在中國大陸10多個省市投下巨資建立了30多家經營性或生産性公司,並擬投資20多億參加西部大開發。
 李金松博士,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1948年在印尼出生,係土生土長的華僑青年。五十年代,印尼捲起排華浪潮,李金松有感於華人在海外只能是二等公民,決心報效祖國。為了達成實業報國的理想,1982年前往香港創業,從裝飾材料及化工產品做起,以雙手和智慧挖掘他的第一桶金。然後進入石油化工行業,憑藉睿智的投資被業界譽為商界天才。慢慢積累起雄厚資本後,逐步履行他實業報國的使命。80年代,他為祖國引進歐洲先進彩色電視技術,成為內地彩電市場的開拓者之一。其後,又與美國合作創建了優質手提電話,推動了電視技術產品的普及;90年代,轉而發展光纖電纜領域,大大促進內地通訊脈絡的暢通。
他創建的七星國際控股集團在石油化工、電子軟體、地產、通訊器材、環保科技和食品等行業均處於領先地位。從華裔青年一躍成為工商界鉅子,李金松成為了享譽國際社會的實業家。如今,他擔任著包括美國七星國際控股集團在內9個跨國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從華裔青年到工商界鉅子,李金松不僅創造了事業的輝煌,更是對增強民族凝聚力不遺餘力,一腔赤誠回報社會,無愧為享譽國際的實業家。且受到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等的表彰。
  出生於印尼華商世家的李金松,少年時期回到祖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他意識到祖國要變得更強大,就要促進經濟發展,於是決心在商業領域有所作為,以此報效祖國。196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在工廠、國務院僑辦及農業學大寨工作隊等單位任職。
 他積極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經常招商引資,帶領外商考察團來華訪問;及到美、日、東南亞等地演講,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城市經濟建設等,擔當經濟交流的橋樑。他還擔任瀋陽、巢湖等十個城市的經濟顧問,為當地提供優秀創意及快捷資訊。主營通信、食品和調味品貿易;環保設備的生產、貿易、諮詢;投資金融和房地產。作為享譽國際的實業家,李金松還身兼「世界客屬總商會」主席、中國僑聯常委等職,為增強民族凝聚力,他帶領世界客屬總商會出資3億元,在河南鄭州捐建了一個『世界客屬文化中心』,令全球數千萬的客家人擁有永久紀念性建築。 
        身兼世界客屬總商會主席、全國僑聯常委、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省僑聯副主席、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河南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河南分會名譽會長等多個職務的李金松,不僅是開封市政府經濟顧問、鄭州市政府經濟顧問、威海市政府經濟顧問,還擔任廣東省、雲南省、四川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西省、陝西省僑聯顧問。如此多的身分後面,是李金松一顆對祖國和同胞的深切關愛之心。
        1994年至今,李金松每年都要在香港與開封之間往返,只因位於八朝古都開封的一所地方大學——「開封大學」,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20多年來,李金松始終關注著開封大學的發展,關注著開封大學學子的成長成才,在大力支持內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熱忱投資教育、培育英才。
      李金松第一次來河南時,開封大學正處於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關鍵期。1994年,開封大學成立了以李金松為董事長的董事會,這是中國內地大學成立最早的董事會之一。開封大學校董事會廣采各界精英智慧,豐富了開封大學的辦學理念,通過不斷的完善,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參謀部,加強了學校與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界的聯繫與合作。在李金松及校董事會的指導下,學校與各董事單位建立了多層次的校企合作,通過訂單培養工學交替專班教學等模式,為相關單位培養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實現了妥善安排就業和促進企業發展的雙贏局面。而且董事會成立後,已成功召開了多次董事會議,舉辦校企合作高峰論壇,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20年來,在李金松的悉心帶領下,學校全體董事積極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提出合理化建議500餘條。在他的幫助協調下,學校與香港職業訓練局、香港職專訓練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兢分校、臺灣亞洲大學等建立了合作關係,拓展了學校的發展空間。他還親自赴國外高校考察,並牽線搭橋給開封大學引進了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目前,開封大學國際教育已成為開封大學的辦學特色,也是國際教育辦學的亮點。對於資助開封大學,他從未考慮過回報。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傾力為開封大學謀發展時,他說,河南省開封市是我國的古都,聞名世界。教育工作是弘揚中國文化,提高人民素質的百年大計。資助開大,就是為了回報社會,為學生成長成才。
 為了促進學生成長,李金松還捐資300萬元設立獎勵基金,每年拿出10萬元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目前,金松獎學金已頒發了20屆,受獎學生近4000人。李金松董事長及其夫人趙奎榮副董事長每年都親自給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學生頒獎,勉勵學生立志成才,為民族振興、祖國強盛而努力學習,做一個無愧於時代的驕子。
一腔熱血回報社會,李金松在乎的並不是頭上世界傑出華人獎世界客家傑出企業家獎、 美國摩利臣大學榮譽哲學博士、美國新澤西州榮譽總警司等光環,而是一直在踐行自己對人生意義的理解:人的一生不僅是為了自己活著,更要為社會、為國家作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客家,是一個不杇的民系。經過千百年的輾轉遷徙,在與自然和命運的抗爭中,形成了中華民族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群體—客家人。一億二千萬的客家人遍佈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國政治、經營、文化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客屬企業家更有「海外第一商幫之稱」。
「世界客屬總商會」是由全球客屬企業家自願參加、以非牟利為宗旨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群眾團體。是全世界客家精英共同創立的戰略俱樂部,是客屬企業家聯繫交流、宣傳優勢、彰顯實力、展示才華、發展事業、奉獻愛心、回報社會、成就人生的平臺。總部設在香港。
世界客屬總商會堅持以為企業會員服務為宗旨,務實創新。世界各國客屬企業家可以通過世界客屬總商會進行交流,加強聯系,產生互動,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實現雙贏和多贏。促進全球客屬企業界在商貿投資各個經濟領域的合作,使僑居在國外的客屬企業家在經濟上不斷發展壯大,並為居住國在經濟發展上做貢獻,從而提高客家人在當地的政治經濟地位。世界客屬總商會引導全球客屬企業家關心祖國的發展,協助會員回國投資創業,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為國家建設做貢獻,為家鄉發展謀利益。并熱心為客屬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進行咨詢評估服務,提供法律援助協助及協調解決投資中遇到的問題。世界客屬總商會集會員之力共同為社會服務,積極組織和參加社會公益事業。
世界客屬總商會將不斷吸收全世界廣大客屬精英、企業家,廣納客家英才,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為弘揚客家文化,光大客家精神,為祖國的建設事業,為海峽兩岸的交流,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為世界和平不懈努力而貢獻力量。世界客屬總商會地址:香港灣仔皇後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353501&3520室。世界客屬文化中心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客文一街。世界客屬文化中心坐落於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占地面積183畝,總建築面積為70208平方米。由紀念館、博物館、商務館組成,主題設計體現了客家傳統圍屋的風格,將現代建築和古典建築和諧完美地融合起來。三座建築大小有序,隱含了博大的客家文化精神,反應了客家人團結互助。任勞任怨、不怕挫折、勇於進取和不圖個人榮譽地位的傳統美德。三個館的設計分別代表天、地、人,符合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同時三個館緊密相連也體現了客家傳統團結關聯,同時也包含了緬懷過去,奮發今日,共創未來的寓意。
  客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具有顯著特性的漢族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群體。而客家文化是這個群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為適應和改造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全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一旦這種文化產生,它就成了該群體的識別標誌及維繫該群體生存與發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換句話說,沒有客家群體,就不會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沒有客家文化長期穩定的發展,客家群體也是不可能具有那麼強的生命力,以至於經過數百上千年之久,還能維繫到現在。客家民系分布很廣,其中粵閩贛邊三角地區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國外以東南亞為主。客家文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以移民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20170404]

世界客屬總會怒斥臺灣當局考語文“欺負客家人”


世界客屬總會怒斥臺灣當局考語文“欺負客家人”

世界客屬總會怒斥臺灣當局考語文“欺負客家人”[http://www.sina.com.cn 2003091416:15 新華網]
新華網臺北914日電(記者張承志朱華穎)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劉盛良日前在此間舉行記者會,怒斥臺灣當局有關部門別有用心地在全台考試語文試題中,以閩南語出題是“欺負客家人”。
據介紹,“目箍”、“走叼藏”、“孤不二終罔震動”、“敬奉大家倌真可取”這些只有用閩南話才能讀得懂的詞出現在今年7月的全台考試語文科試題中,而且,臺灣今年的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員警考試和港務人員升資考試的語文科目中,也出現以閩南語撰寫的的考題,激怒了不諳閩南話的客家籍考生。
劉盛良說,以閩南語撰寫考題,使應試的客家子弟不知如何作答,影響了他們的權益。將個別族群方言作為考題對其他族群不公平。
此間輿論指出,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公務人員理應沒有任何族群偏見和歧視,而公務人員考試以閩南語出題,難免令人懷疑考試的目的不是專業,而是瞭解考生夠不夠“本土化”。
臺灣“考試院”針對客屬總會的抗議回應說,他們是“尊重命題教授,也相信命題教授出題應不會造成考生作答困擾”。而據媒體報導,臺灣相關單位在考試尚未舉行前,就已知道社會上對題有疑義,但卻不理會。

勇於承擔責任的劉盛良


                                                勇於承擔責任的劉盛良
                                                                   
                                                                                                        文/編輯部 /江彥震

總統府第十二、十三任國策顧問聯誼會會長劉盛良,一個從小住在豬寮長大的小孩,一路走來,為父母,為家人,為鄉親,為客家,為國家,窮盡他所能,走出一條勇於承當各個階段責任的輝煌人生道路,他的奮鬥歷程與人生價值觀,值得給台灣這個平庸年代,找不到自己人生出路的青年們參考。

困境是養料,成就強韌意志與擔當責任感
1939年(民國28年)318日,時值日據時代末期,正當台灣經濟困頓,民生凋敝,百姓生活艱苦年代,劉盛良出生在台北縣的土城鄉,山區不好謀生,四歲又遷居中和,其父劉金松先生為長兄,到新店租了三甲地務農養活一家21口人。童年時身為長子的他,只要能有一點點活計可以做,他都不辭辛勞幫父母分擔。七歲時,因為地主不續租地,所以遷出舊居,一家數口無處可以棲身,只能找到一處豬寮居住;住在豬寮裡,家徒四壁,下雨要用臉盆接水,冬天不能擋寒風,此時上了小學的劉盛良,看到同學家的環境,讓劉盛良小小的心靈受到衝擊,默默立下誓願,有朝一日一定要出人頭地。
劉盛良居住在豬圈達17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當兵回來才有磚牆瓦房的住所。越艱困苦的環境激勵人更向上的意志,劉盛良的求學階段,伴來的是做不完的工作,因此能上學對他來說格外珍貴,也因此在繁重的家務像收割稻子、挑穀擔、曬穀子、挑稻草、犂田、打轆轤、整地、踩稻頭、插秧等,他都在忙餘中,利用時間拚命用功。尤其暑假兩個月期間,同學們都可休假去玩,而他則與叔叔們每個暑期都做兩個月以上的工作,舉凡插秧、除草等以貼補家用。
民國53年當選新店鎮民代表之後,考上建教合作的大同工學院夜間部,當時的註冊費880元,卻分三期繳付。劉盛良的處境真是困難,十口之家,都沒有工作,姊姊出嫁了,妹妹到工廠當作業員,全家的重擔唯有落在長子劉盛良一人身上。經善心人士資助1000元,向人借了2000元,月息2分,就這樣以3000元的資本,以半賒半現的方式經營小豬買賣的生意。
每天除了清晨須早起收餿水餵豬,還騎著一台破三輪車買豬賣豬,趕早睡晚。55年,第一次買一輛舊的摩托車,騎車要到小格頭買小豬,在回來的路上發生車禍,在新店陳外科擦過藥之後,隔天一大早又冒雨騎車,在新店安和路差一點發生車禍,結果皮破流血,仍然繼續前往到中壢買小豬。
有一次為了多賣一些豬,一個下雨天,或許因為睡眠不足,或許為了想趕快一點,於是超車,在一個不留神下,一輛大卡車正迎面要超越公車開過來,而此段路旁正好是懸崖,怎麼辦?這時他心想,撞上卡車必死無疑,撞下懸崖屍骨不存,在沒有辦法下,剎那間他判斷選撞公車這邊,生存機率會大一點,於是就朝公車撞上去,結果正如他的判斷,身上多處擦傷,腳撞到受傷,還好保住一條命了。但隔天一大早,傷還沒好,因為心裡掛念著和客戶的約定,所以他竟然不顧傷痛,拖著一拐一拐的步伐,仍然去做生意了。過了多年之後,想起這場車禍,他想,若當時他不要趕著搶快二分鐘,他就不會遇上那場車禍了,他悟出一個道理:人生許多事,都要準備好才行動,有時不必為了趕二分鐘,為自己帶來傷害!
他這種起早睡晚,那裡有工作就去做,不怕吃苦的、努力奮鬥的精神,都是為了他摯愛的家人,為了分擔父母的辛勞,為了幫忙養家,為了弟妹的學費,為了承擔起長子的責任,這種一肩挑起家庭重擔的責任感,在後來的人生裡,變成一種價值觀,以致後來對鄉親,對國家,對客家文化的傳承,都變成自己理所當然要承擔的責任,而每天早起努力工作的習慣延續到後來,即便事業有成仍不間斷,他說清晨是一個人思維最清楚的時段,用來準備一天的工作不易犯錯。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讀書,想要改變窮人的命運,除了努力工作外,劉先生很早就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所以即使家裡的工作如此忙碌,他大豐國小畢業後即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臺灣師範大學附屬初中、再上台北市成淵高中,高中畢業後,因為家裡窮,先去當兵二年退伍後考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夜間部工商管理學系就讀,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曾任莊敬高中教師,景文專科學校講師。又在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研究,亦曾在軍管區司令部後備幹部訓練班第103期結業。並以傑出的事業成就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人文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他大半生都日夜的在拚工作和學業,除了讀書和工作外,一年到頭不知道什麼叫過勞。因為他深知,一個人要有實力地在社會上立足,除了不斷努力外,沒有別的方法。
像他這樣為自己人生奮鬥且負責的態度,對照今日台灣的平庸困境,也許可給22K的貧苦青年一點啟示。

把別人的苦扛在肩上,承當是一種責任!
劉先生除了承擔家裡的責任,不斷追求自己的成就之外,由於自己從小生長在艱苦的環境裡,對於窮苦人家的狀況感受最深了,每次看到受苦求救無門或是被人欺侮弱勢人家,他彷彿看到當年窮苦的自己的家,宛如是自己在受苦難一樣,一時想仗義幫人的情懷就自然出現,這種俠義的肝腸不斷的壯大,把別人的苦扛在自己肩上,把對別人的承擔、別人的苦,當作是一種責任,這樣的胸懷終於讓他走上「為民喉舌」和「為疾苦奔走」的民意代表的道路。
其實,他從小深受父母與人為善的影響,加上客家人特有擇善固執的俠義精神,而他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的個性,從為了養豬四處搜集餿水,摸熟鄉里也建立好人緣。他看不得人間委屈,一點小事他都會為人打抱不平…,漸漸地,這樣俠義心腸傳遍鄉里,經常以蔣經國擔任救國團主任時,所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為職志。他25歲時,適逢新店鎮第八屆鎮民代表選舉,被鄰里鄉親推出競選新店鎮的鎮民代表,希望劉盛良能為里民爭取權益,初出茅廬的他,未料一舉高票當選,從此踏入政壇,成為命運的轉捩點。

賺錢與名位,是為了有能力能做更多事
劉先生當了民意代表後漸漸了解,有實力才能做更多事,當然實力就是金錢與名位,只有這二者相互配合,才有能力為鄉親做更多事,發揮更大的效益。不然即便您有多麼崇高的理想都是空談!此一階段,劉盛良沒有停滯對鄉民服務的熱忱,更為了想做更多事而努力,努力積攢財富與爭取名位。
人若有為別人服務的意念,老天都會忙,劉盛良從小苦於謀生,各項營生多少都接觸過,最後販售小豬,經營飼料生意等讓事業逐漸有了基礎,又因緣際會涉入建築行業,經過多年的胼手胝足奮鬥打拚,開創事業,如今已是多家建設公司的負責人。也因此累積了財富,有能力為社會真正做點事。
後來由於在鎮民代表任內表現傑出,自然而然更上一層樓,1977年當選台北縣議員以迄1989年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之後陸續當選第三、四、六屆至2012年卸任第七屆立法委員為止,總計劉盛良歷經48年的民意代表生涯。他在卸任前夕,在立法院發表卸任感言:「本席自民國53年,25歲起就擔任民意代表至今幾近半個世紀,從民國79年起擔任立委前後有22年之久,這是人生難得的「機遇」和「歷練」。

至情至性,為人心種下福田
除了在鄉里心中看見他的菩薩心腸之外,他的至情至性,在平常有和他交往的朋友之間,也成為話題,甚至在平常和朋友一起唱唱歌,唱到真性情的地方,也會忍不住真情流露,不時動容落淚。一個有情有義,願為辛苦的人奔走的人,其實他給社會的不僅是他的付出,最主要他將這種承擔別人苦難的精神和這麼好的為人服務的價值觀,為社會人心種下了一顆良善的種子,這顆種子廣播深植在每一處心田,讓善的循環加被世間,不斷的被傳揚。

能為人服務,是上天給的福澤
從事民意代表的工作,在鄉親的眼裏,他是一位非常柔軟慈悲的人,總是急人家所急,苦人家所苦,他急公好義與樂善好施,親朋好友、遠近選民都將他視為活菩薩,遇有困難總是第一個想到要請他幫忙。而事實上,他就是心腸柔軟,只要他能做得到的,他都很願意伸出援手,而對於造福市鎮公共建設,就以捷運新店線的小碧潭支線來說,就是因他一再提議積極爭取,多方協調才得以規劃定案並完成興建;其他若有家庭發生災難,頓時陷入困境,或有人發起公益建設,修橋鋪路等慈善募款活動,他大多有求必應,慷慨解囊大力贊助,甚至像四川發生震災,劉委員也在事發數日內,在立法院國是論壇中,呼籲同仁捐出一日所得賑濟災民,他本人也率先捐出新台幣壹佰萬元。他總是心存善念,認為自己的福份來自上天的眷顧,因此要常懷感恩之心,所以每遇到別人有災難或國內外重大事故,他都願慨然解囊,捐款救助不落人後。
在他這48年「為民喉舌」和「為疾苦奔走」期間,他爭取建設,立良法,修惡法,監督政府建立清廉政治,是他一生事業的寫照,更是他奉獻一輩子的「志業」,他曾說:「…本席非常珍惜這項千載難逢的人生奇遇,始終將『觀世音』聞聲救苦,使之離苦得樂的偉大精神奉為此生志業的圭臬,雖不能及,然心嚮往之。」因此,201155日,他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頒發第一名立委獎。
劉盛良在事業有成之後,積極回饋參與社會的活動,曾經擔任台北縣新店後備軍人輔導中心主任,新店國際獅子會教育委員會主席,台北縣商業會理事、常務監事,中華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理事長,中華關懷社會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北縣警察之友會理事長,台北縣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台北縣愛魚協會理事長,世界客屬聯合會理事、台北縣客屬聯合會名譽會長,大同工學院校友會常務理事,台北縣商業總會理事長,2001年接任「世界客屬總會」第六屆理事長。2005年連任世界客屬總會第七屆理事長,但身為客家人的他,最想服務的對象是客家。

催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推動各種客家事務
客家人為了生活、生存,不斷遷徙,走向世界各地,走到天涯海角。不管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客家人都能善於謀生,感恩天地,崇敬天地。過去,客家人的家教,村社活動,學校教育,都注重親情、鄉情、國情教育。有點錢,都會為家鄉「做好事」;不管窮富,都心繫國家天下。
劉先生是典型的客家子弟,具有強烈客家意識的他,時時提醒大家要講「客家話」,在家裡要多跟孩子講「阿姆的話」,他認為「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客家話裡保存了從古以來,聖賢為人處事的倫理道德,今天客家話嚴重流失,我們自己也有責任。他總是提醒大家:「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
因此,要維護及傳承客家文化,避免客語斷層,除了要強力客家鄉親要反躬自省外,要求政府施行客家政策更是重要。當立法委員時,在他的奔走和努力下,催生了今天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有了客委會就有組織、人員、經費,才更能推動各種客家事務,客家文化也從此不再是隱性文化,客家人也從此可以不做隱形人,終於可以光明正大跟人說:我是客家人!公共交通(如火車、高鐵等)可播客語。由於他長期關注倡導客家事務,堪稱當今海內外世界客屬少數深具資望的客家大老之一。

擎天一柱,客家使命─世界客屬總會
榮任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
2001年正當「世界客屬總會」陷入低潮的階段,鄉親們無不憂心忡忡,希望客屬總會能夠早日重現過去的風光,就在此時劉盛良先生背負著眾多鄉親的殷切期待與擁戴,接任「世界客屬總會」第六屆理事長之後,對會務加以改革,以企業化的方式經營會務,讓總會逐漸走上軌道,開始正常運作,逐漸拓展會務,將觸角伸向海外及大陸客家原鄉,慢慢的把「世界客屬總會」的金字招牌重新擦亮,進而將「世界客屬總會」塑造成為客屬世界的「親情聯誼和經貿交流的平台」。由於績效卓著,2005年(94年)2月又被推擁蟬聯第七屆理事長,劉盛良理事長所揭示的「客屬世界,和平繁榮」隱然在望,劉理事長八年來奔走奮鬥,功不可沒。
榮任世界龍岡主席,龍岡精神四海傳揚
2006劉盛良榮任世界龍岡主席第十三屆的主席,開始帶領劉、關、張、趙四姓宗親延續忠、義、仁、勇的精神,弘揚龍岡文化。自此劉主席率領總會領導幹部走向世界各個角落,聯繫四姓宗親,團結龍岡後裔子孫,讓龍岡大放萬丈光芒。
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
先後成功舉辦七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普遍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奠定「客家學」在學術界的地位,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宗旨是促進海峽兩岸客家文化經貿發展交流,增進客家鄉親情誼,發揮團結互助精神,共謀客家族群福祉。協會長期舉辦多項活動除了高峰學術論壇之外,也辦理「客家族譜巡迴展覽」、「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以及四屆的「定光佛文化節」等活動,深獲兩岸客家鄉親好評,成功打造發揚客家文化與推動和平繁榮的兩岸交流平台。饒穎奇榮譽理事長與劉盛良理事長居功厥偉。
20158月底,劉盛良再度應客家鄉賢殷切的呼喚,出任「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之職,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及客家文化傳承與弘揚,繼續奔走海峽兩岸。

為了台灣下一次的繁盛,國民黨應承擔的責任!
失敗只是問題的延續
2016年總統選舉,國民黨吞下大敗,身為忠實國民黨的劉盛良先生,認為國民黨的失敗,並不是馬英九執政不利,歸究原因應該是國人看不清台灣當前環境的現實面,誤聽信民進黨信口開河的政治支票,例如廢核四、同婚、環保、反服貿等等,以為服膺民進黨的政策,台灣就能過著小確幸的幸福生活,所以在這種時勢潮流下,將國民黨推擠到崩潰的地步。隨著政黨的輪替,在黨員紛紛動搖劃清界線的潮勢下,劉盛良本著忠黨愛國的意志,堅持走對的道路的理念,帶領支持國民黨者,用毅力和理念為下一次的成功在努力,因為承擔責任本來就是他的本色。
諾貝爾和平獎該頒給馬英九
劉盛良先生認為,總結馬英九在8年任期內,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工作上,馬英九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堅持「不統、不獨、不武」,開創兩岸60多年來最和平繁榮的兩岸關係,觀光客從300多萬躍升到1千多萬,陸客到台灣觀光從幾十萬到一年400多萬,兩岸直航一個星期班機高達580多班次,讓陸客來台人數大幅度增加,促進了台灣經濟和觀光的發展;並且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除促成兩岸和平交流,提升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外,他認為兩岸過去8年和平的交流,實際上奠定了亞洲和平的基礎。
此時擔任國策顧問聯誼會會長,他主張「推動馬習爭取諾貝爾獎」,在記者會中動員共同連署,推動馬英九、習近平在馬習會的基礎上,爭取諾貝爾和平獎,預計於同年10月底正式提出申請。不管能否爭取到馬英九的諾貝爾和平獎,但若對照現在陸客減少,遊覽車行拋售,飯店倒閉,農漁牧產品沒人買,證明馬習會才能為台灣帶來和平繁榮的價值。[20171026]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江彥震

台灣客家文化生態保護的概念,在台北市政府客家委員會籌畫設置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時候即已被導入。「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也是台灣客家文化生態保護思潮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台北市的人口有270多萬,客家人口約50萬左右,「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在設計之初,便被規劃為一座「都會多元型」的客家公園,其設置之要旨在於傳承延續客家文化、發揚客家精神,並成為一個時尚的客家場所,同時要凝聚國際都會客家人,發揚「兼容的客家精神」,打造臺北客家新原鄉。
依照這樣的願景,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針對園區規劃了「五大主軸」,分別是:
一、傳承客家文化—舉辦客家義民祭典、客家民俗慶典(如:粽香節、桐花祭)、客家音樂戲曲表演、客家文化種子師資培訓等活動以傳承客家文化。
二、活動的舉辦—在園區內舉辦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客家文化交流活動,讓園區與世界客屬團體接軌,另舉辦客家藝文研討會、惜字崇文聖蹟會,以彰顯客家精神。
三、推廣客家語言—辦理客家語言學習與體驗、客家山歌教唱與實作、客語演講及辯論比賽、中、小學校客語情境教學活動等。
四、振興客家產業—客家傳統美食體驗、客家工藝創作體驗、建立城鄉策略聯盟、原鄉的農產品推廣、城鄉的交流。
五、永續與生態教育—園區內種植茶樹、闢建田地,打造生態池、景觀橋、休閒步道及農家樂,提供各級學校生態體驗戶外教學、認識客家農作、分享客家田園,落實永續環境並運用天然資源。在園區內建置雨水回收及太陽能蓄能設備,在講求「節能減碳」的今日,特別具有環保、永續經營的意義。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前身是臺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後交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劃。它是20082011年之連續性工程,初步於200810月完成全案規劃設計,至20094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發包作業,同年520日舉行開工典禮,進入主體工程施作。本案之基地面積為4.03公頃,園區計畫以「人文、生態、教育、科技、產業、農家樂」等主題做為六大軸心,打造出兼具親水及客庄性質之市民公園。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位於臺北市汀州路與師大路的精華地段,一邊銜接自來水博物館、寶藏巖,一條文化路線儼然成形;另一邊通過古亭庄遺址,沿著師大路前進,穿過客家族群聚集的龍泉市場,進入泰順街等客家人較多的地區,客家社區路線於是建構出來。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同時也是臺北市政府的施政重點,將讓市民可以體驗愉快的鄉村之旅,並勾起都會客家人濃郁的鄉情回憶,而跨堤平台設施更聯結鄰近的河濱公園,這座兼具客庄文化與親水休閒的市民公園,將以串連方式帶動各地客家庄的觀光產業經濟。
園區結合客家族群生活經驗中的文化內涵,如:農村體驗的茶山水田、崇文惜字的敬字亭、符合環保概念的生態溝渠、傳統農家的菸樓水車等。 生態方面配合四時景致,除了保有園區既有的植栽、新植喬木,並佐以客家四花中之桂花、燈籠花、含笑花、夜合花等,體驗客家植栽的風貌與花香。
符合環保概念的生態溝渠,經由溝渠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以客家文化、生態保育、休閒健康為藍圖,節能環育,綠能造景,不只象徵客家族群「生態永續、敬天愛物」的精神,同時發揮客家生活智慧,體驗與環境共生的意義,也符合現代環保的概念,為地球生態多盡一份保護的心力,讓世界看見客家的創新力。
植栽水生植物區,建立其自然群落,避免外來種及強勢種的介入,配合一些誘鳥樹、具蜜汁的植物,以吸引附近鳥類前來。種植一年四季分別輪替開花的植物,讓鄉親無論何時來到公園都能欣賞到花團錦簇美麗盎然的園區景色。
其中,楝樹(3-4月開花),又名苦楝、苦苓仔,台灣原生種。春天開紫色的花,具香味,嫩枝皮孔密佈, 因木材味苦,故名苦楝。鳳凰木(7-9月開花),別名有金鳳樹,火樹,紅花楹,九腳蹄等名稱。落葉性大喬木,常具有板根,枝條軟而彎曲,平展呈傘狀,花盛開時滿樹紅豔悅目。
艷紫荊(12-2月開花),別名,紅花紫荊、洋紫荊。常綠小喬木,幹常彎曲或平出,生長迅速。花大,艷紫色,龍骨瓣有紫紅色條紋。燈籠花(5-10月開花)
別名,金鈴花、宮燈花、吊燈花。常被栽種於庭園,作為觀賞或作綠籬用。莖皮可取纖維加工編織為纜繩、麻袋等;葉、花具藥用,有活血袪瘀,疏筋通絡用途。
皺桐(5-6;7-9月開花),又名油桐。晚春四、五月間,似雪繁花綴滿枝頭,亦有五月雪之稱。臺灣欒樹(9-10月開花),別名,苦楝舅、四色樹。四季變化樹種,為台灣特有樹種且名列世界十大名木之一。桂花(5-10月開花),別稱:木犀、木樨、久里香、岩桂、丹桂。主要做為庭園木,盆景。花香味持久,可作茶葉的香味料和食品的香料,製作成桂花糕、桂花露、桂花酒等。[20170711]

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之關係研究


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之關係研究

江彥震

摘要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客家人的祖先崇拜、崇文重教、尋根意識、開拓精神、以及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這三種文化特質的顯化成為「客家文化」。也可以說,「客家文化」是一種融合了中原漢族文化和當地土著民族文化的文化混合體,在這個文化體系中,土著文化集中體現在物質層次,而在制度和精神層次則是以漢文化為核心。1
一群人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區域、場合和環境中生活,從事生產勞動與創造,不斷培育新文化,月積年累,形成許多文化圈,文化區域,民族、民系文化。各種區域文化、民族、民系文化從不同方位,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全國各地區的各種區域文化、民系文化等像千百條河流匯總成大海中華文化。區域文化、民系文化之間又有歷史的密切聯繫,各具特點。在中國,歷史最悠久、輻射力最強、富有代表性、內容十分豐富的「中原文化」和最年青、最活躍、最開放的後起之秀「客家文化」關係特別密切,他們是親緣文化,一脈相承,同源異支,相互交流,相互促進。2

關鍵詞
客家人、客家文化、中原文化、中華民族、中華文化

何謂「客家文化」?
什麼是客家人?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也常問得人不知如何以對,照字面解釋客家人是客而家焉的意思。在歷史的長流裡,客家人曾經迫於現實,為了尋找安身立命的處所到處播遷,贏得了「東方猶太人」的封號。
「客家」人的「客」一詞出現是在宋朝製定戶籍時出現,指的是由外地遷徙作客他鄉的移民,以「客戶」對照原住在當地的「主戶」。根據客家各姓氏族譜的記載,客家人原本的活動範圍大致在今日「山西、河南、湖北」之間。後來自公元四世紀,東晉時起,距今約一千六百年左右,因五胡亂華、黃巢之亂、北宋滅亡、南宋成立等因素相繼南遷,輾轉流離他鄉,定居在江西、福建、廣東各省,被當地的居民稱為客人,於是就有了「客家人」的出現。
1933年羅香林教授發表《客家源流考》後,中西學界幾乎認定:「客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05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12期,林曉平,贛南師範學院歷史系。
22002年,《三明市志》人口志第2390頁,北京方誌出版社出版。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yQP44.html)
原係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漢民族的一支,因為戰亂避禍,或擴展延續生命的版圖,
不得不南遷長江流域。尤其自南宋至明朝,大量的客家人定居在南方的粵東、閩西和贛南,並形成了「客家民系」,即所謂的「客家族群」。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所創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話、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人文、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漢人南遷時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時期的「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並吸收了苗族、瑤族、畲族等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融合了原生在廣東地區的「南粵文化」(即嶺南文化或稱廣東文化),而位於江西省南部的客家人,則融入了「吳文化和楚文化」,再加上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環境影響,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不同。而客家人也被稱為是「丘陵上的民族」。其文化特色為:『保守、穩重、節儉』。

客家的大遷徙
五胡亂華以後,直到唐末黃巢之亂,這一時期,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客家名稱尚未確立。從黃巢之亂後,客家先民避難遷徙到閩粵贛三角地區,經過五代紛爭,及宋太祖的統一中國,客家民系才由其他民系的演化而自成一系;所謂「客家」的名稱,就在這個時候確立。
因此,我們可以說「客家人」是漢族的一支,來自中原文化的發源地。由於歷史上五次的大遷徙,而輾轉來到了目前客家人居住的粵東、粵北、閩西、及台灣等地區。其五次大遷徙分別為:3
一、第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期間中原地區經歷了嚴重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和近四百年的分裂,大量中原士人「衣冠南渡」,遷居到河南南部,安徽,湖北,江西等地方。據譚其驤先生研究,從永嘉之亂到拓跋燾攻宋,中原南遷人口達百萬之眾,從中可一窺當年中原板蕩之激烈。
二、第二次是唐朝中後期,期間發生了「安史之亂」和唐末的黃巢起義,將第一次南遷的漢人推向了江西東南部,福建西部,安徽南部,甚至廣東東北部邊界上。
三、第三次漢人南遷發生在兩宋之際,由於金人和蒙古鐵騎南下,客家先民被迫遷移至了廣東東部和廣東北部地區。
四、第四次發生在清初到同治年間,由於滿族南下和人口膨脹等影響,第二、第三次遷移的舊客家人往廣東中部、廣西、四川、湖南、台灣、貴州等地方擴散,其中也包括清政府的主動的移民政策,比如湖廣填四川等。
五、第五次發生在清咸豐同治時期,受持續12年的發生在廣東中西部地區的土、客大械鬥的影響,以及太平天國等其他因素 ,廣東的客家人開始往雷州半島、海南島、廣西南部和海外遷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歷史學者羅香林教授的研究,客家人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南遷,可分五個時期。

何謂「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區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約六千年至公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期。中原是一個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國河南省為核心延及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這一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被漢族視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之外的民族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蠻夷」(史稱「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古人常將「中國」、「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義語。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4
中原地區在古代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定都於中原地區,河南省佔據中國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陽、開封、安陽和鄭州。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居於正統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
一般認為,古代中原係華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區域,中心是古豫州。中原地域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有所蔓延。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族自視文明,自稱「中國」,以別於四夷。一些夏、商時期尚屬夷蠻狄的周邊地區,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成康之治的分封,也納入中原文化區。
中原一詞從現存文獻最早可見於《詩經》,如《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西漢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但這些中原並非完全是地域概念,而是「平原、原野」的意思。
現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區稱謂,常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以河南省為主體,包括陝西省東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
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因「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洛陽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隨著華夏族向周圍遷移,其活動範圍擴大,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概念延伸至華夏各諸侯國,與秦、吳等邊遠地區相對應。秦代開始,中原一詞的含義進一步拓展,可以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大片地區,包括今河南、陝西關中一帶、山西和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宋史•李綱傳》:「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之「中原」即指黃河中下游流域。偶爾也指黃河流域,諸葛亮《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黃河流域。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8年,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建設。《新華網》。 200825日。
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佔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之關係研究
一、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之淵源
()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華夏文明根在河洛。中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核心,是中華民族興起的發祥地。其文化輻射四面八方,融匯各地方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匯總成博大精深、內容極其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同時派生各種區域文化、民系文化,客家文化、福建文化等就是其中一部分,她們的主體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延伸,是源流關係。但「客家文化」經過千年磨鍊,與土著民族相互影響、融化,受港台文化、外國文化的影響,產生一種新型獨特的文化系統。
「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司馬光語)。中原在古代是中央所在地,洛陽是十三朝國都,在1,500多年期間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化興旺發達。在陝縣發現有60萬年前猿人打制的石器,在南召縣發現有50萬年前猿人牙齒化石。六千年前,中原成為中華民族活動中心地區之一,文化遺址有澠池縣仰韶村、陝縣廟底溝、鄭州大河村等。原始社會晚期,河南社會發展水平相當高。三皇五帝曾以河南為中心活動過,顓頊高陽氏住濮陽,太昊伏羲氏居淮陽,帝嚳高辛氏居偃師,黃帝居新鄭,舜居虞城。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代建於河南。公元前21世紀中原進入文明社會,比西歐早一千多年。從遠古到夏商周時期,中原文化都很發達。西漢河南境內有1,260餘萬人口,數量與密度占全國第一。東漢以洛陽作首都,成為政治文化中心。雖然戰爭頻仍,中原文化水平在全國仍然很高。大運河開發促進中原經濟文化發展,隋唐至北宋是中原文化極盛時期,洛陽成為僅次於長安的大都市,開封有100多萬人口,《清明上河圖》反映當時發達興旺狀況。
金元代之後,由於戰爭破壞,自然災害加重,人才人口外流,政治中心轉移,大運河淤廢,中原交通落後,影響文化發展。儒家重名輕實,重農輕商,自給自足等傳統思想。影響了經濟文化發展,統治階級不重視教育,河南省文盲竟占總人口的85%,但中原人民以勤勞、勇敢、樸實、善良著稱於世,大大推動了中原經濟文化進步與中華文化的發展。
中原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核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都文化、統率文化,與其他區域或民系文化有所區別。

()客家文化源自中原,特色鮮明
客家每一個姓氏的先祖都通中原,客家先民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自河洛。「北方戰亂,大量人口幾度,遷徒閩西北,將中原文化傳播於此,三明境域文風漸開。……」。秦朝陳政、陳元光(固始人)來漳州平亂,先後來萬人。王緒、王審知(固始人)率兵三萬多進閩稱王,經濟逐步繁榮,文化空前繁榮。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生產技術和優秀文化等。客家先民講中原古言,盛行中原風俗,愛讀聖賢書。宋元時期,他們和土著民族友好相處,交流融化,逐步產生了新民系、新語言、新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閩學」,在中外影響很大,傳播幾百年。至今有五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研究朱熹。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等人是程顥,程頤的徒弟徒孫將理學發展為「閩學」。儒、道、佛等在客家區域相當流行。客家人在經濟文化等方面作出貢獻,產生了楊時、羅從彥、黃慎、伊秉綬、朱熹等著名人士,在中國文化影響巨大。客家文化具有傳承性、包容性、多元性、開放性等等。

二、客家話源自中原,同中有異
古代的中原地區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是人類最早居住繁衍的地區之一,是中國語言文字最早產生之地。七千多年的「裴李崗文化」的賈湖遺址中發現有原始文字。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發現大量甲骨文。中原在語言文化發展史上處於領先地位。秦朝宰相李斯(河南人)作《倉頡篇》,將六國文字統一為小篆,使漢字規範化。河南學者許慎著《說文解字》,始創文字學,成為首部字典。中原古漢語居母音的地位,發源於黃河中下遊河洛地區。黃帝曾於河洛一帶命蒼頡造字。《河南通志》稱:「河洛淵源為萬世文字之祖」。語言的產生往往比文字更早。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韻》介紹了中原古漢語。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地勢險要,四通八達,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兵家必爭之地,屢遭外族入侵。各族之間衝突、共存,交流、融化,中原語言起了很大變化,和上古、中古的古漢語差距越來越大。唐宋以後中原漢族共同語言從古代漢語演變為近代漢語。中原漢人在用近代漢語時,客家人仍在用古漢語。這很像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大陸普通採用漢語簡化字,台灣同胞仍在用繁體字。這又像城市人普遍用普通話時一些邊遠山區農村的老中年人還在用方言溝通。後來普通話盛行北方,中原人士與時俱進了。北方人講普通話比廣東人、福建人更好更流暢,閩粵人的地方腔重了一些。但有些恰恰是上古音、中古音,比如閩南話是(古代)河洛話。
美國耶魯大學韓廷敦(Ellsworth Huntington)教授在《種族的品性》一書中說: “客家人原出北方,他們的方言,實在是一種官話,像中州河南的話”, 並註譯所謂中州音韻、中州話, 就是鄭州土話,與現在的客家話非常相似。 若按此說,客家方言源于中原可稱中州音韻無愧了。
「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客家人崇祖敬宗,崇古重志,熱愛祖先文化,堅守本族語言。又因山區交通不便,外界影響不大,仍以中原古漢語為主體語言。近代中原漢人已不用古漢語,所以兩地、兩個民系語言有差距。近年來研究閩方言、客家話的專家學者們說,閩方言和客家話是古代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客家人傳承了古漢語系統,又吸收了外界、少數民族的一些語言,創造了客家話,也造就了中華民族新的民系:客家人。客家話和元代周繼清著《中原音韻》方言基本一致,方言的傳承證明客家之根在中原。
客家話源自中原不同於現代中原語言,它與少數民族交融,又不像他們的語言,它是「雜交」語言(雜優),集百家之長自成系統。客家話中有許多古音,但有微小變化。比如:古漢語「食畢」、客家話「食撇」(普通話:吃完了)。古漢語:「晝」,客家話也叫「晝」(普通話:「午」)。古漢語:「日」,客家話:「日頭」(普通話:「太陽」)。古漢語:「索」,客家話也叫「索」(普通話:「繩子」)。古漢語是客家話的母體,這是公認的。

三、客家與中原民俗文化
風俗習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判斷一個民族或民系的主要標準之一。福建漢人之根在中原河洛,當然民俗也源自河洛。隨著中原河洛雅文化的產生與傳播,中原民俗文化也以巨大的生命力、誘惑力輻射四面八方,極大影響了福建傳統文化。至今福建人、客家人仍基本保留中原河洛古風,表現在過年過節,人生禮儀等方面。客家民俗繼承了河洛古風,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保留與農業有關的習俗
母親河黃河洛水灌溉了中原地區,發達的農業領先於全國。中原河洛民俗最大特徵是保留農耕文化色彩。在歲時節令、祭祀、人生禮儀等都與農事活動有關。福建是農林省份,南下中原先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促進農業發展。同時以河洛民俗取代土著民俗,易客為主。在農村更加突出地保留了古風。比如:敬拜土地公(社神、土地神)各地設廟立碑祭祀。過年期間忌用火烤燒食物,否則會燒壞莊稼之根,來年無好收成。張貼穀神春牛等。人們崇拜五穀仙(神農),頌揚他發明農業生產技術,各地都建廟祭祀。清流縣林畲一帶將五穀仙廟視為「祖廟」。泰寧縣延橋東建「五穀仙廟」,於農曆五月二十五日迎祀,人們蒸甜糕、作米丸、炸油蛋等敬奉,置新谷穗於神緣之手,以報答神農教民耕五穀、行醫採藥的功勳。

()敬拜神靈
中原民俗一大特徵是敬拜神靈,繼承遠古圖騰崇拜傳統遺風,祈禱神靈保佑。閩人逢年過節,操辦喜喪事等都要敬拜。比如初一清晨即起來燃放鞭炮,俗稱用天地炮迎神。於清明節掃墓祭祖,端午節開展紀念屈原的划龍舟活動,中秋節祭月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祭灶神節,禱告詞:「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界傳平安。好話多說點,賴話不用提,別啥都不要,五穀雜糧多捎回些兒。」接著將灶神像點燃,祝詞:「升天吧,高高興興升天吧!」也有窮人訴苦,祝詞:「一棵白菜一棵蔥,打發灶爺上天宮,你老見了天爺老,就說我老活不成!」一般民眾都是求灶神講好話,祈盼上天保佑。至今三明等地仍流行此風。

()崇祖重禮
中原河洛之習另一大特徵是崇祖重禮,客家人祭祖是古代中原標準的禮俗,極為隆重又經常,每逢過年過節,全族人歡聚一堂,殺豬宰羊,祭祖序輩,瓜分胙肉,暢敘天倫之樂。中原禮儀之鄉習俗在客家人生活中表現在人生禮儀、逢年過節、生育、通禮、祝壽等方面。禮尚往來、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近年來寧化石壁舉辦多次大型祭祖活動,海內外成千上萬人參加,效益很好。

()點燈節
元宵節點燈慶祝,古代以洛陽、開封最熱鬧。隋煬帝曾在洛陽皇城演百戲,聲聞數十里,燈火通天。唐玄宗在洛陽五鳳樓下設燈,競賽歌舞,盛況空前。泉州、三明、台灣等地點燈鬧元宵,踩街舞龍舞獅,以泉州最熱鬧、最活躍,名聞海內外,許多華僑、外賓應邀參與活動。

()食俗
客家人與中原河洛民俗基本一致。當代客家人過年過節,仍殺豬宰雞,吃麵食,吃餃子,扁食(做成元寶形,寓意期盼一年中招財進寶)。吃蒜意味會「算帳」。元宵節吃湯圓意味團圓。端午節吃棕子紀念屈原。中秋節吃月餅,歡聚一堂。
客家民俗雖然源自中原,但兩者有所不同,多元化的客家文化,參透了畲族等少數民族的習俗,又包容了長江文化、南朝文化和江西文化等等。文化互動,形成多姿多采的新風俗。比如,客家人吃生魚片、吃老鼠乾等,原來是畲族的習慣。客家人和畲族相互學習、影響。客家人吸收畲族生產生活習俗,比如開墾梯田,種植「畲禾」、「百日子」、「八月白」,燒草木灰作肥料,用大瓢作水瓢,用長柄瓢作舀酒的酒瓢。畲族人學漢族建築木結構泥牆瓦房,他們過去住竹窠。客家人與畲族一樣,產婦坐月期間用溫水洗臉,不吃稀飯和素菜等。畲族史上盛行火葬,客家人的土葬「拾骨重葬」風俗影響了他們,也實行二次葬。畲族喜唱山歌,客家人也受影響。客家人以中原儒家禮教的思想道德影響畲族,該族也以勤勞節約、艱苦創業和淳厚質樸的良好品德薰陶對方。

四、中原河洛道教、佛教傳入客家
河南鹿邑縣人老子(李耳)創建道教。他在洛陽任東周守藏史時,形成道家學說體系,他是古代大哲學家、思想家,被奉為道教諸神中地位最高的「道德天尊」。道教是地道的中原文化,後來被神化了,成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中國文化、生活、習俗等都滲透道教思想。南下的中原漢人將領和移民將道教帶入福建,到處都是道教信仰者與道觀。
在鹿邑縣有座老君台,是老子修道成功的聖地。唐代在此建紫微宮,宋代名為明道宮。道教經典有老子的《道德經》、《南華經》(即《莊子》,莊子:河南商丘人)、《沖虛經》(即《列子》,列禦寇:河南中牟人)。道教諸神大多是中原古代神話中的部落酋長、英雄人物及古代聖君賢臣。漢武帝時加速了把老子神仙化的過程。曹操把洛陽祭祀黃帝、老子的龍濯宮毀掉,頒令禁止吏民禱祝老子。但仍有許多懷異術的方士到許昌活動,天師道取代了太平道。在北魏政權大力支持下,寇謙之「新天師道」統治了中原及北部中國。北周武帝廢佛教、道教。隋煬帝信道教,修建仙山,嵩山成道教名區。李淵靠道教起家,作「告吾子孫,長有天下」的預言。唐高宗偏愛道術,親赴鹿邑祭拜老子。唐王朝利用道教學說修身治國。司馬承禎提倡「主靜」、「坐忘」,唐玄宗很賞識其弟子李含光。令他主持陽台觀。北宋掀起兩次崇道高潮,編印了道藏。金元代以後在中原地區流行太一教和全真教。太一教以衛州為中心,在河南傳播了七世,直到元朝仍在民間流傳。全真教道士張志素(商丘人)於元代主持鹿邑太清宮,花10年裝修。全真教到明清兩代逐漸衰弱,但對廣大群眾的民俗與思想觀念仍有深刻影響。
東漢時道教傳入福建。三國時期福建已有靈洞院、洞觀、煉丹井等。西晉太康年間興建福州城隍廟、泉州白雲廟,連江隋代道士活動更加頻繁。五代閩王王延鈞(固始人)寵信著名道士陳守元(福州人),陳曾建議蓋寶皇(即王霸,延鈞之祖)宮。其子繼鵬接位後更加倍信仰道教,奉守元為天師,言無不從。守元曾建議修建三清殿。……正是在這些中原官吏和外來道士的支持與努力下,福建道教逐步發展起來。閩東霍童山鶴林宮成為著名道教聖地,修道者有左慈、葛玄、鄭思遠等。也有很多道士上武夷山修煉。
道教在客家地區普及,對民間文化產生廣泛與深遠影響,產生了一大批道家全石和書籍,繁衍很多有關道教的民間故事和歌謠,出現大批宣傳教義和神仙思想的造型藝術,對民俗影響深遠。客家民俗活動都受到道教影響。一些活動已成傳統保留節目,日常生活必不可缺,比如許多家庭都有香爐、拜神祭祖。一些普度、祭神、滅災等活動,規模很大,時間經常,參與甚眾。近年來閩台信仰玉皇大帝、呂洞賓、關帝、媽祖、城隍神等的人甚多,台灣信徒不顧當局阻撓開船隊到閩朝拜媽祖神像,參加祭祀活動等。
客家地區流行延請道士參與的「打醮」祭祀活動。多數在二月間進行。鄉親們備祭品,互相供獻,借敬神活動以聯絡感情。建醮後,引神巡境,街巷結牲迎接。祈求平安的叫「打平安醮」。還有收成好的人們打醮酬謝。此外有驅瘟疫、除天災、許願、喪葬打醮等。
客家地區信仰佛教者甚眾,廟寺林立。僅梅州就有歷史悠久又影響較大的一些寺廟如大覺寺、西岩寺、靈光寺、東岩寺等。靈光寺已成著名古蹟與旅遊區,匯集景觀、古蹟、人物、建築於一體。客家地區寺廟以中國佛教宗派禪宗創始人惠能主持的韶關曹溪寶林寺最多而盛名。客家人敬崇定光佛(福建泉州人),流布於閩粵地區。天旱時客家群眾經常迎像求雨。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最早的地方是中原河洛。自東漢後河洛地區佛教興起,成為佛教發展基地和佛教活動主要舞台。漢永平七年(64),漢明帝派蔡音(忄旁)等漢人出使天竺取經。請二高僧譯經,洛陽白馬寺成為重要譯場,嚴佛調寫的《沙彌十慧章句》是漢僧首部關於小乘佛教的專著。先後在洛陽建立三所佛寺。曹植喜讀佛經,促進佛教在中原發展。
三國正元十年(260),潁人朱士行在洛陽受戒成為中國第一僧人。他創于闐國求得《大品般若》梵文足本。派人帶回國,成為重要經典。十六國時期中原戰亂加快佛教在河南傳播,大受民間歡迎,胡人統治者也提倡佛教。隆和元年(362),道安提出僧人不用俗姓,以釋為姓之議,成為千古定製。其弟子數千人,以慧遠最著名,慧遠到廬山傳教,成立凈土宗,成唐宋時期主要教派。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佛教盛況空前,僧尼地位很高,洛陽建四座寺院,北魏始建龍門石窟,崇佛之盛超過印度。
北周武帝崇儒術,下令廢佛道二教。隋朝推行佛教治國政策,中原佛教又發展起來。隋文帝在嵩山建佛寺,賜地100頃給少林寺。信行在安陽創立三階教。武則天宣揚大周政權出自佛意。唐朝佛教盛行。周世宗於公元955年下令廢除佛法,廢寺336所,栽減僧尼6.12萬人。五代新鄭員峻是著名高僧,門生3千餘人。北宋初年鼓勵佛教,天禧三年(1019)度僧230萬,尼2643人,全國寺院4萬餘所。開封是全國佛教中心,太平興國寺設印經院,印大藏經共1078部,5048卷。宋代佛教完成了化民成俗任務。金兵入侵,僧尼四散。朝廷建立官寺,少林寺由高僧主持。明清代採取限制政策。但人們習慣於念佛、放生、燒香、素食等行為,蔚然成風。清道光以後各地來院僧尼漸少,清末全省僅存900餘處,以禪宗為最,凈土宗次之。1927年馮玉祥主持河南政務,要求「改造宗教,興辦學校」,破除迷信,遣散眾僧。40年代末,全省寺院340餘所,僧540人,尼75人。
史實證明,佛教的興亡與統治階級關係很大。若他們提倡並撥款,佛教就興,反之就亡。但佛教教義深入人心的地方,老百姓仍很虔誠,有關方面要因勢利導,落實宗教政策,解決存在的問題。

五、客家受中原哲學之影響深遠
中原哲學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理論深奧,名家輩出。遠古中原人認為,人有脫離身體的靈魂獨立存在。夏王朝提倡以鬼神為基礎的天命觀,以神化君主是天子。最早反映中原文化思想的兩部哲學著作《尚書》中的《洪範》篇和《周易》,內容有五行思想中的唯物主義觀點。周文王的《周易》名聞天下,含變易、發展觀點等。春秋時期思想家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名言,是唯物主義觀點。戰國時中原諸子哲學(儒、道、法、名、墨、陰陽家)形成。雜家(呂不韋)、縱橫家(蘇秦、張儀)代表人物都是中原人。東漢獨尊儒術,洛陽太學有遊學者三萬餘人。賈誼、桑弘羊、張衡的哲學思想具有代表性。漢章帝建初四年(79)召開洛陽白虎觀會議,是為了維護儒學,挽救政治危機,將讖緯之言法典化,成為統治階級思想。張衡揭露了它的矯偽虛妄。魏晉南北朝何晏補充改造儒家思想,提倡發展道家思想,創玄學。
王弼提出「以無為本」本體論「言不盡意」的認識論。魏朝向秀作《莊子隱解》郭象提出「以有為宗」,萬物自生學說、名教與自然的合二為一。玄學因後繼無人而消失。唐代出現反佛教的無神論者傅變、姚崇。韓愈提出性三品說、道統論、諫迎佛骨等觀點。劉禹錫闡明天與人的物質性,認為自然萬象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宋代程顥、程頤創立了洛學(理學)。元代許衡繼承程朱()理學,提出知與行和學與用等觀點。明代王廷相反對程朱理學,提出「理根於氣」的唯物論,重視經驗知識的認識論等。呂坤反對理學,提出「理就是氣」的唯物主義思想。清代孫奇逢是清初三大儒之一。湯斌調和程朱和陸王理論爭端,不主一是,不守一家之言。中原哲學反映了尊儒反儒,崇理反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鬥爭過程,內容非常豐富,理論極其深奧。誰戰勝誰的問題令人思考。是是非非由後人評判。
漢代閩人不了解儒學,承襲閩越遺風。宋朝晉安郡太守阮彌之(江左人)在閩中提倡儒學。南朝一批儒士進入閩中,如江淹任建安吳興令。北宋仁宗時期一批閩學者注重研究儒家經典,不重訓話重義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揚儒家「盡天知性」之說,強調倫理常綱,重視個人道德修養,熱衷授徒講學。北宋末南宋初河洛二程洛學入閩,在閩傳播很廣並形成閩學。鐵一般的史實證明中原河洛哲學理學是閩學之源,而且是最突出最明顯的例證之一。
宋代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是河南洛陽人,其學說為「伊洛道統」、「洛學」。程門四大弟子中有兩位是閩人:楊時、游酢。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29歲的楊時(祖先在河南)以師禮拜見程顥於潁昌(今許昌),以優異成績畢業回家時,程顥感慨地說「吾道南矣!」對楊寄予殷切期望。宋元佑八年(1093)楊再赴洛陽拜程頤為師。一天午後他和游酢去找程,見他在廳里午休,不便驚動,便站在門廊下等候。那時大雪紛飛,待程頤醒來時,門外已積雪一尺多厚,尊師佳話被譽為「程門立雪」。楊時弟子數千,著名弟子羅從彥聽楊說程頤對《易•乾九四爻》「所說甚佳」,便變賣田產作路費到洛陽當面向程頤請教,程楊所說相似,他對師輩更加虔誠。程理學經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閩學四賢」師承,形成以朱熹為代表的「閩學」,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成為元明清統治階段的官方哲學與經典,朱熹《四書集注》成為科場試士程式,必考之書,福建成為理學文人士子朝聖之地,至今有五十多個國家研究閩學、朱子學。
客家人的哲學跟中原比較,情況不一。客家民系誕生的時期在宋朝,元明清代逐步發展,於近代趨於成熟。因為他們先民來自中原,所以受中原哲學儒道影響很大。他們保持和發揚了中原人崇儒重教尊理重道的傳統,以傳統倫理道德作為行動準繩,守禮節,重道義,講倫理,尊崇傳統的禮義廉恥的觀念,行為遵從「古禮」。宋朝程顥、程頤與閩學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和明朝王陽明的思想對客家地區產生過深遠影響。近年來武夷山建一個朱熹紀念館,尤溪也建紀念公園,很多人研究朱子學、閩學。這是客家社區最大的特點,洪秀全、孫中山、朱德、葉劍英等名人的哲學思想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六、客家與中原教育相得益彰
中原教育與始祖有關。伏羲氏教子孫結網捕魚、放牧、狩獵等。神農教民耕農。軒轅氏教人養蠶紡織,發明文字。遠古時代中原教育就開始了,推動中原文明的發展。
夏代鄉學有「明人倫」,教民以義。商朝用文字於學校教育。西周各諸候國建「大學」,學在官府。春秋戰國洛陽是全國教育文化中心。私學興起,百家爭鳴。儒、墨兩家廣招徒弟。秦朝李斯用小篆編寫蒙學教材《倉頡篇》。漢朝獨尊儒術。東漢靈帝下令創辦文學藝術專科學校:鴻都門學。私學遍布中原各地。魏晉南北朝時期,曹操下令凡縣滿500戶者置校官。西晉在洛陽開設太學與國子學,學生超3千人。前秦興立學校,倡導儒學。私學發達,門徒多者達數千人。隋朝在洛陽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等校。唐朝中原連鄉里也辦學。宋代辦國子學、太學辟雍、廣文館、四門學、武學、律學、小學等。私學遍布中原各地。明清時代興辦府州縣學,文教政策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尊經崇儒,重視文教,書院遍布中原,大力發展社學、義學與私人教育。清末興辦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等。
中原古代著名學府有洛陽太學、東京太學、應天書院、嵩陽書院等。著名教育家有伊尹、墨子、賈誼、韓愈、程顥程頤、許衡、王廷相等。中原教育的發達,為中原文化、文明建設打下十分紮實的基礎,中原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中原南下官吏將領、文人志士和移民將中原先進文化帶到客家人聚居區:閩粵贛地區,以福建為例簡介如下:南下福建的中原官吏們很重視教育,將中原文化傳入閩中。李琦剛任福建觀察使就興建孔廟,崇學校,勵風俗,大啟府學、勸導生徒。下任常袞大設鄉校、倡作文章、親加講導。建州刺史陸長源設學校、立市廛,興廉舉孝,禮耆艾。漳州刺史陳元光勸人入學讀書。其子陳向()乞休後仍聚徒講授。閩王王審知設置四門義學,下令學齡兒童都須入學,促成辦學讀書的風氣。除官辦外,私人辦學風氣也興起,出現書院教育,由中唐至今代閩有16所書院,居全國前茅。到宋代增為120所。
朱熹創辦、助辦的共28所,親自講授40幾年,桃李滿閩。明代閩學發展推動了書院教育,院數比元代有十倍的增長。清代再現全省性書院,如:鰲峰、鳳池、正誼、致用,培養林則徐、林紓、陳寶琛等名人。清末出現官辦的全閩大學堂,洋務派辦的船政學堂、外國教會辦的教會學校等。
客家教育繼承了中原先輩的光榮傳統,在各客家地區以教育發達,人才輩出著稱於世,有「文化之鄉」美譽,這是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特徵。他們以耕讀傳家,主張「喜讀書」、「學而優則仕」,就是討食也要叫子女讀書。客家地區經濟較為落後,但文教事業卻超前發展,令人驚訝感嘆!在廣東、福建、江西等省的客家人尊師重道已成風尚。童謠唱道:「蟾蜍羅,咯咯咯;()讀書, ()老婆。山鷓鴣,咕咕咕;唔讀書,大番薯。」客家人讀書求上進思想深入人心。
客家地區教育十分普及,梅州、三明等地中小學、幼兒園特多。各村辦小學,實行義務教育。經費由族祭祀田租中撥給、集資、華僑華人捐資等方式解決。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設施齊全。客家學子遍天下,人才輩出。孫中山、朱德、葉劍英等中外名人政績輝煌。

七、客家與中原文化名人輩出
中原地靈人傑,名家輩出。從古至今,湧現千千萬萬個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書畫家等等,可敬可佩。我們應學習他們寶貴的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建設國家社會。
中原文學界群星燦爛,有戰國時期的文壇巨擘莊周,兩漢時候的賈誼、賈山、晁錯、張衡、蔡邕、蔡琰、阮禹()等文學家,魏晉南北朝潘岳、潘尼、干寶、鍾嶸等,唐代以杜甫、韓愈等20幾位中原詩人將中原文學推向新高峰。宋至清代有鄭廷玉、宮天挺、何景明、侯方域、李綠園等人繼續為繁榮中原文學而艱辛筆耕。
中原藝術家人才濟濟,南朝齊時陳郡擅肖像,隋朝董伯仁多才多藝,唐朝陽翟吳道子被譽為「百代畫聖」,唐代鄭虔書、詩、畫三絕,五代荊浩自成一體,宋代蘇漢臣李唐、李迪等都是名畫家,清代王鐸等是著名書畫家。書法家有李斯、蔡邕、鍾繇、褚遂良、孫過庭、趙佶、王鐸等名家。
客家人深深受中原文化的薰陶與影響,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名人。宋代福建傑出人物有:鄭文寶、張達觀、張良裔、楊方、楊時、羅從彥、朱熹等人。廣東有餘靖、張九齡等,元代有鍾柔等。明代有李世熊、黎士宏、魏際瑞、魏禧、魏禮、李騰蛟等人。清代有楊仲興、王利亨、宋湘、黃遵憲等人,女詩人范留(艹字頭)淑、葉壁華。梅州作家李士淳、寧化伊秉綬、南康謝啟昆、台灣丘逢甲等,不勝枚舉。

結語
客家文化源自中原,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客家話和《中原音韻》基本一致,客家之根在中原。美國耶魯大學韓廷敦(Ellsworth Huntington)教授在《種族的品性》一書中說,客家方言源于中原可稱中州音韻。客家人保留中原與農業有關的習俗、敬拜神靈、崇祖重禮、點燈節(元宵節)、食俗等習俗。南下的中原漢人和移民將道教、佛教帶入閩粵贛,到處都是道教信仰者與道觀。客家地區信仰佛教者甚眾,廟寺林立。中原河洛哲學理學是閩學之源,而且是最突出最明顯的例證之一。
因為客家先民來自中原,所以受中原哲學儒道影響很大。他們保持和發揚了中原人崇儒重教尊理重道的傳統,以傳統倫理道德作為行為準繩,守禮節,重道義,講倫理,尊崇傳統的禮義廉恥的觀念,行為遵從「古禮」。宋朝程顥、程頤與閩學四賢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和明朝王陽明的思想對客家地區產生過深遠影響。近年來武夷山建一個朱熹紀念館,尤溪也建紀念公園,很多人研究朱子學、閩學。這是客家社區最大的特點,洪秀全、孫中山、朱德、葉劍英等名人的哲學思想都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客家教育繼承了中原先輩的光榮傳統,在各客家地區以教育發達,人才輩出著稱於世,有「文化之鄉」美譽,這是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特徵。他們以耕讀傳家,主張「喜讀書」、「學而優則仕」,就是討食也要叫子女讀書。客家地區經濟雖稍為落後,但文教事業卻超前發展。
上述史實證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中原文化與客家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中原的文學藝術等傳播到客家地區,得到發揚光大,並傳播到海內外,為中華民族爭光。兩者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也是親戚關係,同源異支,各有優點,各具特色,應該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聯絡感情,促進友誼與團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與繁榮而共同攜手努力奮鬥。

參考文獻
1.1933年,《客家研究導論》,希山書藏。
2.1942年,《國父家世源流考》,(1972年與《國父之大學時代》合而為《國父之家世與學養》,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商務印書館。
3.1973年,《客家源流考》(此亦收入羅翽雲《客家話》,臺灣文藝出版社,1984),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
4.2002年,《三明市志》人口志第2390頁,北京方誌出版社出版。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yQP44.html)
5.2005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12期,林曉平,贛南師範學院歷史系。
6.2006年,「第五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暨2006年漢民族研究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河洛文化與漢民族散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4月出版。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yQP44.html》。
7.2008年,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建設。《新華網》。 2008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