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客家人建立新加坡國


客家人建立新加坡國

江彥震

新加坡人口,約有560萬人,常住人口中30%以上是外國籍公民。在新加坡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人,是世界上唯二以漢族佔人口多數的國家。新加坡華人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並持有新加坡公民權或居留權的漢族人士,也稱「新加坡華裔」或「華裔新加坡人」。2010年,新加坡華人佔新加坡人口的74.1%,約4個新加坡人中就有3個是華人,是新加坡人口當中最大的族群。華人中(泉漳)閩南人約佔43%,潮州人約21%,廣府人約14%,客家人約3%。馬來人占13.4%,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占9.2%,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占3.2%
今日的新加坡華人一般會先認同自己為「新加坡人」,而後才是「華人」,普遍上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華僑」。本土華人在新加坡華人整體中佔的比例非常小,而這個族群有被主流華人同化的趨勢。
新加坡統計局將「華人」(Chinese)定義為一個種族或族群。新加坡華人專指擁有中國漢族血統的人士,如福建人(專指閩南人)、潮州人(潮汕人)、廣東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雷州人、福州人、福清人、興化人(專指福建莆田人)、江西人、浙江人、上海人等等。在一個混血家庭,如果父親是華人,其子女通常會被歸類為華人。新加坡華人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於多樣化,大體來說,新加坡華人會根據自己所屬的漢語方言、民系、語言文化組、籍貫或祖籍來做歸類。
大多數的新加坡華人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主要是來自福建,再來是廣東和海南省。福建人(閩南人),潮州人和廣府人涵蓋了新加坡華人人口的四分之三,其餘的四分之一由19個方言群組成。 這些華人一般稱為「新加坡本地華人」,是十九和二十世紀前半葉從中國南方移民來新加坡的華人後裔(第一波和第二波移民浪潮)。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出現了從中國各地區移民來新加坡的第三波移民浪潮。
在新加坡華人社群當中,不同方言組或籍貫的互相通婚十分普遍。但籍貫或方言文化組的歸類則會根據父親的籍貫而定。例如,如果父親是福建籍,而母親是廣東籍,小孩則會稱自己為「福建人」。有些新加坡華人會根據自己的籍貫來聯繫自己的宗鄉會館。
「應和會館」是新加坡第一所客家宗鄉會館,其他客家會館有「茶陽(大埔)會館」、「興寧同鄉會」、「豐順會館」、「豐永大公會」、「惠州會館」、「嘉應五屬公會」、「武吉班讓客屬公會」、「河婆集團」、「永定會館」等。客家人構成新加坡華人人口的11.4%。源自於廣東省東北客語區,梅縣(舊稱嘉應)、大埔縣、河婆鎮、惠州市、永定縣、臺灣等約有232,000人。新加坡共和國的國父,李光耀,本身就是一位客家人,其祖籍為大埔。
由於客家話在語系方面較跟華語相似,但又受到閩南語和粵語的影響,客家人一般被認爲是413世紀從華北遷徙到南方一帶的一個民系。這主要是因為數萬年前人類是從東南亞沿陸路與海路北遷,而近一、兩千年來又因躲避戰亂而南遷所致。許多20世紀前半葉在新加坡工地上工作的客家女,頭上都戴著黑頭巾。
新加坡客家人的兩座墳山:1.毓山亭與三邑祠:祖籍中國廣東的豐順縣、大埔縣和福建的永定縣客籍人士,遠渡重洋南來謀生,因人少力薄,豐永大三屬人士合力於1882年在荷蘭路(Holland Road)買了一塊面積150餘畝的地段,設立豐永大公司義山,稱為“毓山亭”,而在墳山裡建一座祠堂,名“三邑祠”,以供奉先人的神位。同年(1882)豐永大三屬人士成立豐永大公司,以豐順、永定和大埔三縣的移民共管墳山。步入20世紀之前,豐永大公司改名為豐永大公會。
新加坡政府於197012月在憲報上公佈,徵用毓山亭地段。毓山亭只獲得保留6.38英畝。1991年蓋了一座可容納14千個骨灰甕的骨灰塔,讓三邑先人有安身之處。1998年三邑祠亦進行全面翻新,特聘中國蘇州古建築工程專家精心翻新修建,祠堂左側供奉大伯公神龕和土地龍神,另辟甲、乙、丙、丁、戊五堂為邑人安放先賢神主牌位,而祠堂右側設會議廳和辦事處。昔日墳頭處處的墳山改變成一個林木扶疏,清幽雅致的一個敬念先人的地方。
2.嘉應五屬雙龍義山:應和會館創立於1822年,會員是來自嘉應州五屬人士。應和會館為了讓五屬先人身後有長眠之處,於1887年在荷蘭路購得地段辟為墳山。義山是應和會館最大的產業,該地段前後兩山,逶迤相連,丘陵起伏,狀似臥龍,因而獲風水先生建議取名雙龍山。兩座義山被當時的人稱為柔佛巴魯墳場和老山墳場,總計面積90英畝,總稱為嘉應五屬雙龍義山。雙龍山於1963年被政府通知徵用。自雙龍山被徵用後,五屬逝世的人士也沒有義山可供安葬,而且政府提倡火化,因此在雙龍山義祠兩旁設骨灰座,以供五屬先人安放骨灰。骨灰座所得收入撥為義祠維修,清理墳地、草場,以及津貼春秋二祭等祭祀費用。
新加坡對客家研究頗為重視,其研究客家的機構有,1.學術機構: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客家研究的學術重鎮。早在新加坡大學時期,就有學者開展客家研究的工作,如Cheah Kam-kooi的論文以及Hee Qui-shing的學位論文,皆以社會學的方法對本地客家族群的社區和家庭等進行研究。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是當今研究新加坡華人社會的最主要學術機構,該系的學位論文,包括榮譽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等,廣泛涉及本地華人社會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與客家研究相關的。20078月成立“東南亞華人研究群”,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加坡客家學和潮州學的研究。目前有幾位教授和研究生對客家問題進行研究,其中黃賢強對新馬的客家社群和人物有多篇論著,也在博士和碩士班課程中開設“新加坡客家專題研討”。鐘榮富則長期從事客家方言的調查和研究。研究生方面目前有博士生沈儀婷進行胡文虎的文化和商業網絡研究,李小燕做客家僑匯研究,碩士生則有葉舒靜做新加坡客家婦女研究。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東南亞特藏部”保存有相當多客家會館、社團和學校的刊物,以及客家研究相關書藉。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海外華人研究”網站收集了眾多海外華人研究相關資料,其中有不少內容是關於本地客家族群的資料、客家研究學者的書目資料、以及國大圖書館藏的海外華人的檔案資料和研究專著等,其中與新加坡客家研究有關者也佔有一定數量。此外該館還有“東南亞華人歷史文獻資料化計畫”,已取得豐碩成果,其中“新加坡華人史料”中包括了客屬會館開辦啟發學校的刊物等材料,“東南亞華人殖民史料”中也有早期南來客家先驅如戴欣然等人的傳記,皆可通過網路查詢。
2.官方機構:官方機構在客家研究中扮演的角色是保存整理檔案文獻和刊物,收集和整理口述歷史材料,以為學界和有興趣者提供研究資源。其中主要有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和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之李光前參考圖書館。前者收藏新加坡客家人士的口述歷史資料,涵蓋政治、經濟、移民經歷、社會活動、文化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大埔籍客家人藍允藏的訪問資料涉及本地客家傳統行業之典當業; Theng Kar Pheng的訪談資料則涉及了客家人從事中藥行業的歷史。永定籍客家人胡冠仁的訪問資料涉及永定會館和南洋客屬總會的活動和角色。這些口述歷史資料的目錄和摘要很多都已資料化,可以通過互聯網檢索。國家圖書館則收藏了豐富的客家會館出版物,可以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館藏文獻和新加坡宗郷會館聯合會的文史資料室的館藏會館刊物互補所闕。
3.民間機構:新加坡除了有南洋客屬總會外,還有廿幾所規模大小不一的客屬血緣性和地緣性宗鄉會館。這些客屬會館除了是聯誼功能之外,還有推動和保留客家文化的作用。嚴格地說,會館組織並非專業研究機構,但是會館不定期出版的紀念刊物和定期的會訊等刊物中也可見具有研究性質的文章,同時這些刊物中可以發現會館的歷史資料可供研究者參考。目前,新加坡有三所客屬機構和會館定期出版會刊。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出版半年刊《客總會訊》,已出版了50期。茶陽(大埔)會館出版半年刊《茶陽之聲》,已出版了40期。永定會館則已出版了五期的《永定會刊》。這三種客屬會刊登載相關會館活動訊息、客屬人士的最新消息,以及一些論文等,可以為研究當代新加坡客家族群和人士提供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於200212月同時設立文物館和客家文化研究室,除了收集客家文物和資料外,也積極推動客家文化的學術活動和研究工作。已進行的學術活動包括20058月舉辦的《客家文化學者交流會》(主賓為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海外特藏部主任邱淑如女士)和20063月舉辦的《客家學者交流會》(主賓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丘昌泰教授)。20074月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聯辦《新加坡客家研究論文發表會》。出版方面,客家文化研究室也聯合其它單位先後出版了《新加坡典當業縱橫談》、《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廟紀事》和《永遠說不完的課題:客家文化論集》等。
今天能看到的早期客籍人士的傳記資料,散見於各種機構和個人編纂的人物集傳之中,如南洋民史纂修館編輯部編的《南洋名人集傳》、沈渭譯編的《新加坡華僑名人傳》、黃堯《馬,星華人志》、唐志堯《新加坡華僑志》、宋哲美《星馬人物志》和柯木林編的《新華歷史人物列傳》等。值得一提的是饒靖中《海外埔人工商概覽》和謝佐芝編《世界客屬人物大全》這兩部專著,前者專門以祖籍大埔的客家人為對象的專著,集中收集大埔客家人從事工商業的資料,是早期客家人在新加坡的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考資料;後者為收錄全世界傑出客家人物生平事蹟的傳記資料,十分方便檢閱。
個別客籍人士當中,以胡文虎最受關注,有關他的專著、論文和各種各樣的文章、書籍也最多。除了敘述類的康吉父《胡文虎傳》和歌頌類的張永和《胡文虎傳》以外,也不乏學術專著,如陳星南〈胡文虎思想初探〉,鄭良樹〈胡文虎與新馬華文教育〉,胡田田〈枝繁葉茂,“星光璀璨”——胡文虎和他的星系報業帝國〉,王予霞〈胡文虎廣告經營思想新探析〉等,考察這位客籍領袖在文教、商業等方面的貢獻。近年則有黃堅立的文章重新對胡文虎在二戰時的行為作歷史評價。
一般新加坡人對「客家」總是有點陌生,通常只曉得他們有一道名菜叫「釀豆腐」,更有人只侷限於客家人吝嗇、閉塞、高傲和神秘的刻板印象。大家或許不知道,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總理李顯龍、前外交官兼高級政務部長李炯才、前大法官楊邦孝、企業家兼學者賴涯橋、著名中醫師陳盤緒、從事旅遊業務多年的曾良材、經營典當業務的何謙訓、饒尚仁、廣播界名人李榮德和汪麗貞、知名律師許廷芳、作家田流和崇漢,及虎標萬金油創始人胡文虎等,都是客家人!
有趣的是,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制約,客家人所屬的惠州,與廣粵人所屬的廣府、肇慶移民,打破了狹隘的族群分類,形成所謂的「廣惠肇」社群;並與另兩大客家社群──「嘉應五屬」(即以梅州為主的梅縣、興寧、五華、平遠、焦嶺),和「豐永大」(即潮州的豐順、大埔,加上福建永定的客家人)組成了聯合陣線,聯合陣線的總機構稱為「綠野亭」。
作為橫跨廣、客兩個祖籍地緣與方言的社團組織,「綠野亭」在新加坡華人社會舞臺上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迄今仍領有廣、客兩大宗鄉社群的11所會館,聲勢浩大。2008年新加坡綠野亭所屬「豐永大公會」之下的「茶陽(大埔)會館」,就盛大舉辦了創立150周年會慶,也為新加坡的客家族群揭開了神秘面紗。
為了慶祝會慶,由茶陽(大埔)會館主辦、19家客屬組織聯合協辦了「客家文化節」。「客家文化節」不單是促進海內外鄉親交流,也秉持「心繫家國,志向四方」的理念,宣揚客家文化,並以書畫展和客家美食為本地的慈善團體籌募基金,做為客家族群回饋社會的方式。
對早期客家移民而言,會館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早期會館不但扶助老弱還教育幼小,1906年茶陽會館創立的「啟發學堂」,便是實踐了先賢辦學的理念。只是隨著社會的改變,會館功能也要跟著改變,不能閉關自守。
新加坡客屬會館的未來是什麼?茶陽(大埔)會慶工委會秘書何炳彪指出,首先,會館應該多舉辦講座、出版著作,留下文化研究的遺產,增加會館的文化價值。第二,會館應該保留一般的節日慶典及活動之外,也應該為各個族群謀福利,為國家做事。因為新加坡是個海納百川的國家,會館不應該只往內看,也要看看周遭,才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有所進步。第三,會館必須儘快培養年輕的一代,避免出現斷層。
吸引青少年,確實是新加坡所有會館所面對的共同問題,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對會館的認識不夠。他們認為會館就像是老人俱樂部,老人家聚在一起,喝喝茶、打打牌,青少年覺得格格不入、沒有歸屬感。而且青少年總是質疑,「我參加會館能得到什麼、享受到什麼?」而不是「我有什麼能力讓會館繼續下去、為會館付出些什麼?」在引進創意吸引青少年的同時,會館也要照顧到老、中、青、幼各年齡層,才能與「替族群謀福利」的宗旨相呼應。
「三邑樓」,新加坡客家文化新地標,也是本地唯一一座現代化客家圓樓。在中國,一提到客家文化,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客家土樓。作為客家人獨具一格的民居建築,客家土樓最能體現客家人的精神。土樓龐大的氣勢,聚族而居的特點,精巧華麗的裝飾,無不展示著客家人的勤奮、團結和智慧。新加坡的客家人以客家人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厚的文化積澱,在本地建家立業,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良多,在推動客家文化發展方面也不遺餘力。20158月,由豐永大公會建立的新加坡唯一的客家土樓——三邑樓落成了,這座坐落在武吉知馬與荷蘭路之間的客家土樓成了本地客家文化的新地標。豐永大公會三邑同心。三邑樓的落成,是豐永大公會邁向未來發展的里程碑,也是其積澱百年結出的豐碩的果實。“豐永大”是祖籍豐順、永定、大埔三縣的簡稱,豐永大公會是管理這三邑人的墳山祠堂的機構。
本地客家人的文化中心建成後的三邑樓有兩層樓高,地面層面積約1,148平方米,二樓約為959平方米。它是一座仿客家土樓的現代化建築,設有電梯、方便坐輪椅者上下的斜道和現代化的洗手間。一樓空間可作為常規展覽品的展示區,中間的圓形廣場可舉辦大型活動;二樓設有展覽廳、辦公室、會議室、儲藏室等。[20180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