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湖南客家人的分佈


湖南客家人的分佈

江彥震

客家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由於北方戰亂等原因,中原民眾逐步往江南、再往閩、粵、贛遷徙,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
客家研究學者一般認為,湖南客家人口在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之後,位居第六,總人口約200萬人。海內外客家人的各種聚會,湖南客家人一般多缺席。湖南客家縣域分布:岳陽平江、臨湘;長沙、瀏陽;株洲的炎陵、醴陵、攸縣、茶陵;郴州安仁、資興、桂東、汝城、宜章、桂陽、永興;永州江華、新田、江永;衡陽耒陽、常寧;邵陽隆回等地均有分布。
所謂湖南境內的客家人是指明清時期從福建、廣東以及江西等省客家人集中分佈的地區遷入湖南境內的客家人及其後裔。這些客家移民的後裔有的已經改說現居地的強勢方言了,但也有不少恪守「甯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的古訓,將客家方語言流傳了下來。他們往往稱自己所說的客家語言為「客家話」、「客邊話」、「客姓話」或「廣東話」,而稱現居地的強勢方言為「本地話」或根據現居縣市的名稱稱為「某某話」。本文所說的「湖南境內客家語言」就是指現今仍作為居住在湖南境內的客家移民口頭交際工具的客家語言。
但是,對現今湖南境內客家語言的分佈情況,外界並不十分瞭解。一些方言學家有所提及,如《中國語言地圖集》,其中〈客家話〉提到湖南省境內分佈有客家話; 桂東、汝城兩縣為純客縣; 平江、瀏陽、酃縣、茶陵、攸縣為非純客縣。《湖南方言研究叢書》之“代前言”也稱:「客家話主要分佈在湘東南的汝城、桂東、炎陵大部分。此外,茶陵的江口、桃坑、舟令舫、堯水、嚴塘、小田、秩堂、高壟、八團等鄉,攸縣的巒山、漕泊、柏樹下等鄉,平江的黃金鄉和瀏陽的上洪、張坊、人溪、鳳溪、小河等鄉也說客家話。」
黃景湖在《漢語方言學》中談到:「客家方言主要分佈在……湖南省的東南角。」羅美珍、鄧曉華著《客家方言》在談到湖南客家話的分佈情況時說:「攸縣、茶陵、酃縣、汝城、桂東等縣的某些鄉村,還有瀏陽、平江縣的某些鄉村,江永、江華等地也有少數人說客家方言。」詹伯慧先生在《現代漢語方言》中說:「廣西南部和湖南、四川都有客家方言島」。
根據學者陳立中於2013年所述,本人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為準備撰寫畢業論文,對湖南境內的客家方言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研究,發現上述種種說法不僅顯得粗略,並且與實際情況有較大的出入。有些原先認為存在客家話的地方實際上人們已經不說客家話而改說其他方言了;有些地方的方言由於以前調查不夠深入而被誤認作客家方言,其突出的典型就是桂東和汝城兩縣的方言,佔據兩縣大部分區域的所謂桂東話、汝城話實際上屬於湘南土話的分支,客家話的分佈區域非常有限,兩縣為「純客縣」的說法是錯誤的。此外,新發現了一些客家方言的分佈區,如新田縣北部分佈有客家方言島,宜章境內的所謂「下鄉話」中有一部分實際上屬於客家方言。現將有關湖南客家語言分佈狀況的調查結果綜合如下:
平江縣境內的客家語言主要分佈在蘆洞、思村、獻沖、加義、黃金洞等鄉鎮南部的連雲山區及山麓地帶。夏劍欽先生在《瀏陽方言研究》中提到:「瀏陽客家方言俗稱『客姓話』,分佈在瀏陽東部、東北部和東南部的山區中,即大圍山區、張坊區、官渡區和文家市區的部分地方。」這種說法基本上是符合實際的。瀏陽客家語言西達大光、七寶山至中和一線。
1995年出版的《醴陵市志》記載:「1960年前,浦口、白兔潭、南橋、洪源等鄉鎮的廣東移民後代較集中的地區,客家話代代相傳。」但是,客家語言的分佈區域較前有所縮小。現今醴陵市客家語言主要分佈在與瀏陽市交界處,包括洪源鄉的磨刀、石溪、高峰、花麥、永興、明南和南橋鎮的小洞等山村。
攸縣境內的客家語言分佈在與茶陵縣和江西省交界處,主要包括澧泊鄉的漕聯、七裡、三聯、桃源,鸞山鄉的南源、殷江,黃豐橋的楊濱、大豐等村。現在說客家話的人口約為2,000人。柏市鎮(即原柏樹下)已很少有會說客家話的人。1993年出版的《茶陵縣誌》稱:「客家話流行於江口、桃坑鄉及湖口、小田、七地、八團、高隴、嚴塘等鄉鎮部分村。使用客家話的約2萬多人。」實際上,茶陵境內的客家話分為南北兩片。北片與攸縣境內的客家話連成了一個整體,七地鄉的麥源、雙溪,八團鄉的臥龍、小英、大坪,湘東的白龍等村多說客家話。南片包括江口全境,桃坑的大部,小田、嚴塘、湖口、浣溪等鄉的東部。
炎陵縣原稱酃縣。1994年出版的《酃縣誌》談到炎陵縣境內的外來移民,「從廣東、福建來的多開基於東南片崇山峻嶺中,形成一個龐大的客家方言區。」「該方言區包括東南片大部和西片船形鄉的大部,西片其他鄉鎮也有一些講客家話的,面積約占全縣72%,人口也近一半。」炎陵境內除北部城關鎮和西部三河、河西、塘田等鄉鎮比較開闊平坦的沿河地區說「本地話」(屬贛方言)外,大部分的山區通行客家話。客家居地雜居的本地人,其語言甚至也被客家話同化了。
安仁東南部的關王、豪山、關腦三個鄉部分山村的人說客家語言。資興市「黃草鎮的羊興、源興、龍興、冠軍、樂垌和黃家等六村,湯市鄉的青林、坪子兩村,皮石鄉的皮石村等共9個村的部分居民約4,000人」仍說客家話。桂東縣境內通行的「桂東話」屬於「湘南土話」。客家話僅分佈在縣東北部的清泉鎮(即原大地鄉)及橋頭鄉、寒口鄉的部分地區。
汝城縣境內通行的「汝城話」也屬於「湘南土話」。縣南部分的熱水、東嶺、大坪、井坡、小坦、延壽、盈洞等鄉鎮境內所謂的熱水話、東嶺話、延壽話、盈洞話等為客家話。新《宜章縣誌》把宜章的客家話與其他幾種土話一起並稱為「下鄉話」。「下鄉話」中有一部分實際上為客家話。湖南師範大學外語學院的賀凱林通過調查基本上弄清了宜章境內客家話的分佈情況。
現將宜章縣客家話分佈的11個鄉鎮及其村落名稱摘錄如下:1.城關鎮:水浸窩。2.栗源鎮:四合村委會的王家、烏田、高粱塘。3.岩泉鄉:鵝婆塘、岱下胡家、臘樹園、馬頭廟、周家彎。4.關溪鄉:裡關溪,馬頭下、黃泥墩、鯽魚塘、栗木、魯塘、塘禾裡、石窩塘。外關溪:譚吳甯村的寧家坪,尹家正關溪:新村、廖家。5.一六鎮:石碑腳、湯湖裡。6.笆籬鄉:五鬥沖(傅家)、白水塘滸口、曹家山(范家、印家)7.黃沙鎮:水源山、蘭家。8.東風鄉:笠頭、下燕村、台宵的曾家、蔡家、孫家、袁家、新田、賀家村、水泥劉家、銅盆塘、楊桐江。9.天塘鄉:謝家、太平山、石灰沖、邱家山、油菜坪、燕子窩的秀鬥沖、新民村。10.莽山鄉:和家灣、天堂灣、下長灘(三個自然村)、黃家傍、鐘家村。11.白沙鄉:湖洋尾、聖公壇、水浸窩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的鯉魚井、竹園寨、花江、白芒營、中洞、兩岔河、大墟、小墟、未竹口、大錫、碼市、竹市、界牌、湘江等鄉鎮的不少村落都有居民說客家話。江永縣與江華縣交界處山區也有少數居民使用客家話。新田縣的客家人主要散居於縣境北部的山區。門樓下鄉的長田村莊姓,雖不足百人,但大小均會說客家話;驥村鎮石且坪村李姓50多人中只有9人會說客家話。
在此,該文作者特別提出兩點必須注意:1.應該將客家後裔的分佈狀況與客家語言的分佈狀況加以區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客家後裔都保留了客家語言,因此客家語言的分佈區域要比客家後裔的分佈區域小。2.本文介紹的是我們目前確知有客家語言存在的地區的情況,並不意味著只有這些地方存在客家語言。也許在上述地區以外,客家語言還有小規模的存在,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更多更全面的調查研究。
湖南境內客家語言的分佈特點:()湖南境內客家語言主要分佈在東部和南部邊境地帶,這一特點與移民特徵緊密相關。客家人由粵東、閩西以及贛南向外移民的方向主要是向北、向西兩個方向,湖南東部與江西接壤,南部與廣東毗鄰,東部和南部邊境地帶正處於客家向外移民兩個主要遷移線路上。客家移民將自己的語言帶到了這些地方。()湖南境內客家語言主要分佈在一些河流上游的山區湖南的外來移民大部分來自江西。攸縣《色江王氏五大房合修族譜》記載:北宋未,「西南初服,土著退避岩壑,朝廷乃移湖廣之民填川滇……湖廣空地則以兩江之民實之。」
存于四川達縣安仁鄉四村六組魏大俊家,編于清道光二十五年的《魏氏族譜》「手抄受其害。事定之後,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當時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之謠。」江西移民只要越過湖南東部的羅霄山脈就可以進入湖南縱深,比主要來自廣東東部和福建西部的客家人不僅來得早,而且路途更近。江西移民先到為主,與土著融合成了「本地人」;而廣東、福建移民後到為客,被「本地人」稱為「客姓人」、「客家人」等。「本地人」來時地廣人稀,因此他們主要定居于地勢較平、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和盆地、丘陵;而後到的「客姓人」則大多只好選擇河流上游的山區定居。
山區交通不便,與外界交往較少,居住在此的客家人往往可以遵照『甯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的古訓,將客家語言一代一代地傳下來。少數遷居在平原、丘陵地帶的客家人,由於與「本地人」雜處,久而久之,也成了「本地人」,後裔不再說客家話而改說「本地話」了。因此,現如今客家語言主要保留在湖南東部的連雲山、大圍山、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以及南部的莽山、萌渚嶺、陽明山地區。從河流來說,汨水上游南側一些支流,瀏陽河上游大溪河、小溪河,淥水上游澄潭江,氵米水上游攸水、茶水、洮水、氵斜瀨水、河漠水、沔水,遂川江上游(桂東縣清泉鎮境內),東江(資興市黃草鎮境內),浙江河上游,集龍江上游,武水支流長樂水上游,沱江上游支流馮河、溪河,舂陵水上游日西河,這些河流上游的山區是湖南客家方言的主要分佈區。
()湖南境內客家語言分佈較為零散,造成這種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地理因素。在湖南“東部是湘贛間雁行式的華夏向山地,雖成為湘水和贛水南北向的分水嶺,但實際上並不是一條山脈,而是作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背斜與向斜的形式。在山地之間常為長廊向斜谷地,往往構成湖南與江西之間的主要交通孔道”。這裡山谷相間,有平行嶺穀之稱,山脈之間為複向斜谷地,發育成樹枝狀水文網。橫穀一般寬度不超過400公尺,故有溪口、洞口、洞門之稱,但往往成為山區農業良好的所在地,同時也成為山區之間重要的交通孔道”。(《湖南省志》第二卷)這些谷地很自然地成為歷代江西移民進入湖南的必經之路,也是湘贛邊界地區土地開墾較早、經濟相對繁榮、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當客家移民往北遷移的時候,在這些谷地已經很難找到落腳之地,而地曠人稀的山區自然成為選擇。因此湖南東部客家語言被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諸廣山之間的谷地分隔成相對獨立的四片區域。
在南部,由於緊鄰廣東和廣西,汝城、宜章、江華等縣在行政區劃上向南較為突出。“南嶺山地總的來看,並不是一條連貫的山脈,而是由一連串花崗岩體造成的山簇。……在本區內河流的上游,河谷一般很狹,山地往往迫近聳立於河流兩岸,因而沖積平原和階地均不甚發育。”河谷平地和階地等土地較為肥沃且較易開墾的地方大都已被土著居民和先前到達這裡的江西等地移民佔據,而山區只有少量的瑤族居民。因此當客家人向西遷移時,有一部分進入諸廣山南麓、莽山北麓、九嶷山以南萌渚嶺兩則以及陽明山的河流上游山地,他們在這些地方定居下來,並且把客家語言保留了下來。
()湖南境內客家語言分佈區呈現縮小的趨勢,由於湖南的客家語言被贛方言、湖南土話及西南官話等分割成許多細小的孤立的小片,而各地客家人數量較說其他方言的人口要少得多,因此客家語言屬於劣勢方言。為了生產和生活,湖南境內的客家人大多兼說雙方言(即客家方言和當地的強勢方言),資興市的不少客家人還兼說客家話、官話和土話三種方言。一些客家人已經不會說客家話了。
[201801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