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客家民系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研究


         客家民系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研究

江彥震

  摘要

歷史學家羅香林教授於1933年出版《客家研究導論》一書,主張客家民系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後裔,並非南方的土著民族(原住民),歷經多次戰亂才從中國北方逐漸移居到南方,是血統最為純正的漢族人。客家人是秦朝末至宋朝初,黃河流域漢族居民數次從中原南遷,抵達粵、閩、贛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少數民族血緣、文化交流融合,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1
客家人從廣東的梅州、惠州、河源、福建和江西南部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爲梅州、惠州、汀州、贛州。而福建甯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稱爲「客家祖地」。廣東的梅州市則因其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區之一而被宣傳爲「世界客都」,廣東的河源則被稱爲千年「客家古邑」。由於海外客家華僑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為「客家僑都」。贛州是客家人南遷最早的集中地,因而被稱為「客家搖籃」。福建省長汀縣在漫長的客家人遷徙的歷史上汀州作為第一個府治行政機關而存在,所以被海內外客家人稱為「客家首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於河洛地區的中原,而客家文化的根也在中原,兩者同根同源,因此研究客家文化,發揚客家精神,不但不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牴觸、相衝突,反而殊途同歸,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更能起到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早日促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
客家民系、客家人、客家族群、HAKKA、中華傳統文化、民族魂


中原的炎黃文化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自豪的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而河洛文化就是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炎黃二帝的主要活動區域,是炎黃文化的肇興之地。炎黃部族是華夏族的母體,他們結盟後在河洛地區發展壯大,並從這裡向外發散,形成了華夏民族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之一,即炎黃文化。炎黃二帝是部族時代的傑出代表,他們在河洛地區帶領四方人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文明之路,並使河洛地區成為華夏民族的搖籃。
1《客家研究導論》,希山書藏,1933
 “厥美帝功,萬世載之”。2在廣袤豐厚的河洛大地上,炎黃二帝用他們的聰明睿智,譜寫了華夏燦爛文明的第一樂章,從而使炎黃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中最具凝聚力的核心部分,炎黃二帝成為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他們身上所體現的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團結向上、蓬勃發展的永久動力。鐘靈毓秀的河洛大地,曾養育了我們的偉大先人。河洛文化,炎黃大業,將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
從原始社會到今天,中華民俗文化歷數千年而不衰,成為中華民族「根文化」—「河洛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是現實和歷史事實,這種真實的存在,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就是中華民族之『民族魂』!3
河洛地區先民們創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是數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洛地區文化積澱厚重,歷代名家輩出。此處也是河圖洛書的發源地,研究易經的人尋根拜祖之地,舉凡少林拳、太極拳、軌跡拳、萇家拳等等都發源於此。
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頭。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佈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客家人的遷徙
客家人離開中原故鄉主要是為了逃避戰亂、飢荒、或不穩定的政局。選擇南移是為了尋找適宜安身立命的生存環境和食物─江南正是中國著名的米倉。客家人南遷大致可分為六次大遷徙:
第一次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為了防備異族從南方入侵,他派大軍至廣東北部。由於客家人勇敢善戰,入伍當兵的很多。這支大軍的從員幾乎全是客家人組成。秦始皇死後,不久秦亡,駐南方的這支大軍因為回不了中原,成了第一批離開中原的客家人。他們被稱為「北江」客家,北江即珠江支流之一。
第二次在東晉五胡亂華時﹕由於五胡侵入中原作亂,山西、河北、河南一帶的客家人只好成群結隊越過黃河逃難。他們先進入安徽省,再渡過長江,進入江西省的北部一帶,在此安居下來。
第三次在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及黃巢之亂時﹕由於藩鎮割據政局紊亂,民不聊生,黃巢之亂隨之而起,橫掃之處,人民蒙受殘酷災難。住在災區的大批客家人不得不從江西北部向江西的南部,福建省的西部與南部,以及廣東省的東部與
2史記•太史公自序原文維昔黃帝,法天則地,四聖遵序,各成法度;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萬世載之。作《五帝本紀》第一。
3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核心.〈華夏經緯網〉,2008-06-13
北部等地遷移。
第四次在南宋末期﹕這時北方來的強悍民族蒙古已佔領華北,對偏安的南宋王室繼續追趕,欲完成統一大業。宋朝王室放棄了首都杭州,遷移到福州,再到廣東崖山。這時居住在江西和福建的客家人為了保護宋朝江山,也跟著移向廣
東的北部和東部。他們加入客家出身的愛國志士文天祥組織的義勇軍,與蒙古軍
奮勇作仗,堵截蒙古軍達數年之久。不過最後還是寡不敵眾,文天祥被捕,皇帝
投水自殺,宋朝滅亡。(文天祥在獄中所作的〈正氣歌〉至今被人傳誦) 。許多客家人至今仍據守廣東和福建的山岳地帶。
第五次在明末清初的混亂期﹕這時大亂相繼,尤其是張獻忠之亂,使得四川省居民全數逃亡,幾乎成為無人之地。明亡後入關的清兵,開始平亂,攻進四川的清軍,召募新移民入植開墾,無償給與土地。廣東與福建的許多客家人響應,因此展開了別開生面的「向西遷徙」。其中包括了鄧小平的祖先。
第六次在清朝的中期﹕這個時候客家人口增加,尤其是廣東省的台山、開平、四會等地。為了生活從山地出來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開始往外尋求出路,除了海南島,有很多客家人遷移到台灣,這就是台灣客家人的祖先。
以上是客家人的六次大遷徙,奠定了今天的客家人口分佈的情形。晚清以後,還有一部分的客家人,以東南亞為中心,向海外移居,現在已遍佈南洋各地。甚至於美洲大陸、歐洲等地都有客家人。不過這些遷徙沒有上述「六次大遷徙」的規模,不但是零星的,而且各有不同的原因。4

客家民系的由來
客家民系,俗稱「客家族群」或「客家人」,在西方人類學上被簡稱作「Hakka」,是漢族的一個分支,也是南方漢族影響深遠的族群之一,為中國南方唯一不以地域命名之民系。該民系在中國大陸主要分布於華南各地,尤其以廣東東部(粵東)、北部(粵北)和西部(粵西)片區,以及廣西東南部和福建西部(閩西)、江西南部(贛南)為主要集中地,加上其由北方漢人南遷與南方少數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兼具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群體。
「客家」的說法起源於廣東四邑地區,是當時的四邑原住民對粵東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謂。在四川,當地的客家族群被統稱為「土廣東人」,謂其語言為「土廣東話」。清初從粵北梅州遷出的族群,到達廣東珠三角,稱客家,到達廣西的稱來人、新民,到達江西的稱棚民、客籍人。
客家文化的起源與形成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所創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話、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人文、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漢人南遷時自身所保留的時期的河洛文化中原文化並吸收了苗族瑤族畲族等中國南方
4客家人在世界的分布,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人民政府。 2009-01-07
少數民族的文化,融合了原生在廣東地區的南粵文化(即嶺南文化或稱廣東文化),而位於江西省南部的客家人,則融入了吳文化楚文化,再加上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環境影響,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徵上也有所不同。而客家人也被稱為是「丘陵上的民族」。其文化特色為:保守、穩重、節儉。
客家文化,強調是以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硬頸」精神而著稱的。「客家」,這個處處為客處處是家的族群,千百年來墾拓遷移,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客家的語言與文化依舊「硬頸」的傳承與堅持著。客家民系為尋求生活環境的安定,不斷的自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向南遷徙,長期下來
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來向大自然生存法則挑戰。

唐山過臺灣
「唐山過臺灣」5的艱辛過程,不但塑造了臺灣客家人的內聚力,也開啟了臺灣客家的新視野。面對臺灣多樣化的自然山川與多元、險惡的族群處境,必須更加落實因地制宜的「移民本色」,因而得以全然不同於中國原鄉的方式,打造了風貌殊異的客家新故鄉。臺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漸漸發展出來臺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風貌。來自廣東、福建等以地域與宗族當成自我認同的「原鄉客家」,來臺灣之後終於重新組織、發展與戰鬥,形成了以土地為舞臺、以族群相凝聚的「移民客家」。
新的客家社會整合了原鄉的地域差異,不但擴大了客家族群的寬廣度,也回頭肯定了原鄉的文化價值。例如,新竹縣的關西客家文化,就是融合了四縣、海陸、饒平等地區的客家先移民與道卡斯族原住民、泉州福佬等多元文化而成。中臺灣大甲溪流域的客家文化,融合了大埔、饒平、泰雅族原住民與福佬風味。臺東縣客家文化,則是從西臺灣東遷的客家二次移民,融合了北臺桃竹苗、南臺六堆客家、平埔原住民文化,並與在地的阿美族、卑南族之間密切互動的成果。
客家人自遷台之後,形成的客家庄,是強而有力的家庭組織,在昔時農業社會中,維持了穩定的生活方式,不但謀求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也是對外共同抵禦及扶養老弱孤寡的依據。
客家特色就是「勤儉持家」。客家人先天性就具了自尊心,在別人面前沒有自卑感。互相之間都沒有自卑感。所以大家都能夠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彼此守望相助,桴鼓相應,表現出高度的合群意識。由於他們為了維護民族尊嚴,不願意在異族前面屈膝,不願意做亡國奴,所以常常聚集志士,幫助王朝抵禦外辱;這就是客家人「忠勇保鄉,崇尚正義」,傳統精神的來源。這種忠義合群的傳統
5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唐山」,海外華僑對中國的稱呼。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國人多來自背山面海的閩粵,愈向內地深入,山勢愈高,整個中國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測的大山,再與歷史上聲威遠播的唐朝相聯,遂有唐山一稱。臺灣光復前,因孤懸海外,又為外族占據,所以民間亦稱中國大陸為唐山。
客家精神,尤其在離開故鄉,僑居外地的時候,往往表現得特別突出。
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故有濃厚的山區文化,客家人也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6
客家族群從中原遷徙往南發展並保持了強大凝聚力,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都留存著豐富的中原古風,守禮重義、好學問、講倫理的風氣,是客家民系的特質。而客家人無論走到那裡,都不肯捨棄固有的語言和習慣,往往足跡所至,即有其特別村舍,一切習俗,不肯與外人同化。昔時甚且不肯與外族或外系通婚,不肯學習外族外系語言。
除了延續原鄉傳統之外,臺灣客家最令人矚目的可說是文化創新的勇敢表現。舉凡文學、音樂、戲劇、大眾傳媒、建築設計與近年來的社區營造,都可以
看到臺灣客家文化的獨特表現。尤其在19881228日客家「還我母語」運動之後,客家意識覺醒,客家文化逐漸受到國人普遍重視,長期累積起來的能量,終於有了表現的舞臺,全臺各地幾乎都能看到客家相關的藝文與產業活動,近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相繼舉辦「客家桐花祭」、「臺灣客家文化藝術節」,並創設「客家電視頻道」,更加強化了客家成為臺灣多元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客家民系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漢字語言承載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中國的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語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漢字中蘊藏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歷史淵源、風俗習慣等諸多文化因子。數千年歷史的鑄煉和積澱,漢字所蓄涵的豐厚文化底蘊,是拼音文字所無法想像和比擬的。漢字本身已形成了一種文化系統─書法、碑刻、篆印、詩詞、楹聯、燈謎,乃至識字、解字、說字、測字等,無不蘊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離開了作為母語的漢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通過漢字、漢語的教育學習來傳承傳播中華文化,是一條根本的途徑。毋庸置疑,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增強世界對中國的認同感,增強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吸引力,漢字與漢語將承擔不可替代的責任。

二、以經典為傳承發展基石
中華文化經典指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中,用文字鑄就、流傳下來的各種歷史文化典籍浩如煙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意義,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為以文化人、化成天下提供了豐厚滋養。以經典原著為依託,大力推進經典作品的整理、
620150509。江彥震,〈客家人的山岳情結〉,《環球客家》。龍岩市。
翻譯、改編、誦讀等,讓經典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根本性、支撐性作用。推動文藝創作和戲劇表演重回經典,以經典為滋養,以經典為題材,將歷史上著名的小說、戲曲、傳奇重新改編、演繹,融入時代元素,推陳出新並發揚光大。

三、以傳統節慶習俗為紐帶
習俗作為人們生活與文化的傳承事象,既是各民族不同政治、經濟的反映,又是民族傳統、文化心態、生活方式的表現形式,其形成與民族生活的自然環境、生產方式、經濟條件、崇拜心理等有關。傳統習俗是一項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蘊含著獨特的歷史內涵,是每一個民族成員的精神原鄉和文化臍帶。我國的傳統節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習俗和節日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傳統習俗和傳統節日是維繫民族成員心情、心性、心思的牢固紐帶,過好每一個傳統節日,傳承好每一個優秀傳統習俗,能夠培養國民的愛國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讓每一位中華兒女為中華燦爛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

四、強化傳統文化認知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在於加強認知教育。善於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挖掘教育資源,對不斷提高傳統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國民教育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已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迫切任務。從基礎教育抓起,發揮課堂教育的主導作用,在教學、研究體系中堅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以化育知行為關鍵,不分年齡、職業、性別、民族,把「書香中國」建設與傳承發展中華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推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踐行。

五、發揮網絡平台傳播優勢                                         
樹立中華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必須加強自身人文道德修養,使傳統文化能夠與當代社會相適應。把握傳承與創新之間的辯證發展關係,探索文化改革發展創新之路,注重將傳統文化融進群眾學習交流生活之中,針對群眾的需求特點,推出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擴大傳統文化的接受面。當前,我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一系列文化傳播的新載體,改變和建構著大眾新的閱讀習慣。新媒體時代,將中國傳統文化轉化為數字化存儲方式是革命性的變化。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平台的傳播優勢,立足本地,將鄉賢文化、村規校訓、優秀家風、傳統民俗等進行廣泛傳播,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最佳途徑。

六、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之中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需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承載於思想、文字、語言,還存活於書法、音樂、曲藝等老百姓喜愛的文藝形式中。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習傳統文化不能只採取背誦經典名篇這種相對枯燥的形式,而應將其生活化、大眾化、多樣化。只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繫起來,傳統文化才會變得具體可感、有血有肉,才有生命力,才能為人民大眾所接受並內化到自己的生活中。

七、以文化活動為載體
群眾參與性強、受眾面廣的文化活動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應因地制宜結合地域特點開展各種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的的大型節慶文化活動,因時而變結合日常生活的時間節點開展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的的多樣化活動。活動,是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所在。離開了文化傳承活動,也就失去了載體和活力。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可以組織開展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書法、繪畫、攝影、對聯、剪紙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成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八、向世界宣傳中華傳統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努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創新文化「走出去」的表達方式,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需要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創作、影視戲劇、造型藝術等文藝創作活動之中,滲透在網絡信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以國際友人為傳播對象,喚起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熱情。同時,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傳播體系和表達形式,發揮好新興媒體的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努力構建「美美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天下歸仁、天下大同的「至德要道」。

九、以一帶一路為動力
20139月和10月,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概念。20153月,總理李克強在亞洲和歐洲訪問時進一步推廣「一帶一路」,並將其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 2015328日,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文件。2017514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開幕式,且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內容的演講。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代表將出席。15日,由數十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參加了領導人圓桌峰會。「一帶」主要有兩個走向,從中國出發,以歐洲為終點: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經中亞、西亞到達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各國。「一路」主要有兩個走向: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隨著「一帶一路」的推動,傳揚到相關的國家和地區。其帶動傳播之功將大矣哉。

結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同時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對外開放日益擴大、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快速發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迫切需要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迫切需要加強政策支持,著力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大力弘揚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實施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構建准確權威、開放共享的中華文化資源公共數據平台。建立國家文物登錄制度。建設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革命文物資源目錄和大數據庫。實施國家古籍保護工程,完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定制度,加強中華文化典籍整理編纂出版工作。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檔制度。  
參考文獻  
1. 1933,《客家研究導論》,希山書藏。
2.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臺灣銀行。
3.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台北:臺灣銀行。
4.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台北:臺灣銀行。
5.1994,《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1994,于嘉雲(譯)。E. Hatch著。文化與道德——人類學中價值觀的相對性(Culture and Morality: The Relativity of Values in Anthropology)。臺北市:時報文化。
7.1996,余安邦。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研究進路:兼論其與心態史學關係。載於楊國樞(主編),文化心理學的探討(頁2-60)。臺北市: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8.1996,余德慧。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載於楊國樞(主編),文化心理學的探索(頁146-202)。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9.1996,余德慧。文化心理學:文化的存有與存有的文化之間。載於楊國樞(主編),文化心理學的探索(頁245-257)。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第9期:人文及社會專輯,頁17-33
10.2002,〈臺灣漢人之堂號-兼論閩南人與客家人堂號之差異〉,《宜蘭技術學報》
11.2005,古宜靈、辛晚教。文化生活圈與文化設施發展之研究。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等編著,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頁 141-173)。臺北市:詹氏。
12. 20080613,〈華夏經緯網〉,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核心。
13. 20090107,客家人在世界的分布,中國大陸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人民政府。
14.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唐山」,海外華僑對中國的稱呼。以前海外各地的中國人多來自背山面海的閩粵,愈向內地深入,山勢愈高,整個中國在印象中成了高不可測的大山,再與歷史上聲威遠播的唐朝相聯,遂有唐山一稱。臺灣光復前,因孤懸海外,又為外族占據,所以民間亦稱中國大陸為唐山。
15. 20150509,江彥震。〈客家人的山岳情結〉,《環球客家》。龍岩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