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傳統的婚喪禮俗
江彥震
客家人自古以來就注重禮節,以講禮著稱。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親屬之間,鄰居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都有一定的禮節。例如待客,客人光臨,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坐,敬煙、敬火,女人奉茶,不能“打赤膀”、“穿短褲”接待客人,亦不能隨意彎腰曲背,翹二郎腿,摳鼻子、玩腳丫。奉茶也有講究,如有一兩位客人則用手端茶,客人多時即用托盤端茶。單獨奉茶給客人時要用雙手端。客人接茶坐著要起身,不起身要說:“對不起我沒起身。”主人回答:“不用客氣。”用右手五指,左手四指。等等處處都講究禮節。就以婚姻與喪葬的禮俗為例,說明如下:
一、婚姻禮俗
傳承客家禮俗與儀典就是發揚客家文化,尤其客家的「婚嫁禮儀」更能展現客家文化的特色。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如婚禮中的講親、偷看、合婚、過定、圓聘、迎娶、謝媒、回門等都有一定的步驟,不能輕易跳過迴避。以「過定」來說,男方要準備的東西不少,除了依女方要求的聘金之外,還要有金器(如金戒指、耳環、金項鍊、金手鐲)、備辦壽金、禮炮、糖果、米糕、冬瓜、茶燭之蔬盒,依女方要求的禮餅,與六個紅儀。
客家人大多遵照傳統家禮或古習俗而進行,雖然有許多觀念不再那麼保守的人,開始為這些繁瑣進行改革,動作卻不敢太大,因為婚喪在長上的心目中被視為人生兩件甚為重要的事,所以,絕對不容許有任何草率行徑。客家人是比較保守的族群,因此,在傳統的客家婚俗中仍可看出傳自古代禮俗的現象。傳統的婚姻觀念是以「廣家族,繁子孫」為主要目的,也就是說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傳宗接代。
至於婚娶的方式仍以聘娶為主。所謂聘娶婚者,男子以聘的程序而娶,女子因聘的方式而嫁。而聘的主要條件有三:(一)須有媒妁之言;(二)須有父母之命;(三)須有聘約。客家人稱妻為「娘」,也有人寫做「輔娘」。從男方的角度稱結婚為「討娘」,也有人稱作「討新娘」;從女方的角度則稱為「行嫁」。相對於童養媳的「細心舅」,風風光光明媒正娶的則稱為「大行嫁」,是指按照傳統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的六禮程序的結婚方式;如果從父母的角度,則稱兒子的結婚為「討心舅」。因此,論客家婚禮的淵源,可以說都是以《禮記》<昏義>:「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所謂六禮為依歸。
根據《家禮便書》、《家禮便冊》或《家禮便覽》上記載,在客家村落六禮演變的情況說:「婚禮謂之婚者,親之禮以昏為期,因名焉。然以婚者蓋取陰陽往來之義,故禮以昏為重。必己身及主婚者無以上喪服方可行,功興未葬亦不主婚。若祖在則祖主之,祖歿則父主之;父歿則由親及疏亦得主之矣。
古禮有六:納采──納雁以為采擇之禮。問名──問女生之母名氏,將歸而筮之也。納吉──得吉而納之女家。納徵──徵,證也,納幣以為婚姻之證。 請期──謂請婚姻之期日也。親迎──即娶親婚婿往女家親而迎之也。
此為六禮。今《文公家禮》及《明朝家禮》俱略去『問名』、『納吉』、『
請期』,只用『納采』即小定,納幣即大聘古所謂『納徵』也,『親迎』即娶親也;以從簡便。」已可看出其演變的跡象。
請期』,只用『納采』即小定,納幣即大聘古所謂『納徵』也,『親迎』即娶親也;以從簡便。」已可看出其演變的跡象。
客家婚禮中的所謂六禮,除了指前述結婚儀節的六禮程序之外,還指訂婚及結婚當天,男方給女方工作人員的紅包。一般習俗男方在訂婚當天,送給女
方工作人員的紅包共有廚儀、攜儀、簪儀、捧茶儀、捧菜儀、盥洗儀等六個,也稱作六禮。結婚前一日男方派人送禮物至女家,並送燃儀、書儀、祀儀、袂儀、阿婆菜、廚子儀等所謂六禮。
方工作人員的紅包共有廚儀、攜儀、簪儀、捧茶儀、捧菜儀、盥洗儀等六個,也稱作六禮。結婚前一日男方派人送禮物至女家,並送燃儀、書儀、祀儀、袂儀、阿婆菜、廚子儀等所謂六禮。
這些六禮要正式寫好帖式:燃儀─「謹具燃儀成封,五福俱全,奉申。姻家侍教弟某某頓首拜」。書儀─「謹具書儀成封,五福俱全,奉申。姻家侍教弟某某頓首拜」。祀儀─「謹具祀儀成封,五福俱全,奉申。姻家侍教弟某某頓首拜」。 袂儀─「謹具袂儀成封,五福俱全,奉申。姻侍教生某某頓首拜」。阿婆菜─「謹具熟食四味,五福俱全,奉申。姻眷,晚生某某頓首拜」。廚子儀─「謹具廚儀成封,五福俱全,奉申。姻眷侍弟某某拜」。當然一方一俗,這裏所述僅是舉其一端,並不能涵蓋大陸、台灣及海外所有的客家婚俗。
二、喪葬禮俗
人死後喪祭之禮,客家人所以特別重視,乃由於生者對死者無盡悠久之情誼。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有達於幽冥,而使生者與死者之精神永不分離,而生命得以安定,家族得以繁衍,靈魂得以有所依歸。
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客家人素重孝道,故對於慎終追遠的喪葬禮俗,做得十分週到,哀戚嚴肅,且二百年來遵守古禮,少有變動。當尊親病危時,遠親近鄰,紛紛前來探視,家人如有遠出的,必盡可能趕回,以盡孝思。彌留時,由近親壯男健婦,為其潔淨身體,換穿潔淨衣服,抬至廳堂左邊,首內腳外,不掛蚊帳,此即古體所謂「壽終正寢」。然後剃髮或綰髮、穿壽衣。
當尊親過世,一面舉哀、一面焚燒冥紙(銀紙)。死者腳尾要供奉插有筷子一雙、鴨蛋一隻的飯,叫做「腳尾飯」,(或設置瓦油燈一盞,叫做「腳尾燈」),在未殮以前,親屬日夜輪流看守,以防蟲鼠啃傷,和狗貓跳抓。祖堂中祖牌、神位等或取下、或遮蔽。神桌上供奉紙製的臨時牌位「魂帛」。同時派人向至親好友報喪。大門口貼上「忌中」或「制中」的白紙條。擇定出殯時日之後,趕印訃聞向戚友報喪。
喪家男女要舉哀至大門匐伏迎棺。作法事完畢,抬入廳中,擇定時刻入殮。
殮前要洗屍換壽衣,棺內荐以草紙或茶葉和殉葬物品,然後抬屍安放,喪家男女環跪棺旁哀號,這叫做「親視含殮」。再由法師念經做法事超渡亡靈,作法事畢,由工匠用大鐵釘分在四角釘牢,叫做「封棺」。封棺後,停柩在廳,傍置靈位,請行家做「旗旛」,為三尺多長的布條,男綠女黃,上面剪些花紋,寫上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繫在一支帶竹葉的小竹竿上,一直要用到除靈。
殮前要洗屍換壽衣,棺內荐以草紙或茶葉和殉葬物品,然後抬屍安放,喪家男女環跪棺旁哀號,這叫做「親視含殮」。再由法師念經做法事超渡亡靈,作法事畢,由工匠用大鐵釘分在四角釘牢,叫做「封棺」。封棺後,停柩在廳,傍置靈位,請行家做「旗旛」,為三尺多長的布條,男綠女黃,上面剪些花紋,寫上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繫在一支帶竹葉的小竹竿上,一直要用到除靈。
祭奠在死後第六天叫做「首六」,和第七天叫做「首七」舉行(現在多縮減日期提前舉行)。除喪家家祭外,戚友或致送祭品奠儀,或親臨吊奠,都應及時行之,方不失禮。靈堂用白布聯綴成闈,遮蔽靈樞,叫做「孝闈」,孝子長日躲在孝闈內陪伴靈柩,叫做「苫塊」,不飲酒、不吃肉,僅以粗食充飢,每當吊客祭奠完畢,孝子麻衣芒鞋執杖俯首弓身匐匐門前叩謝。一般人家,出殯多在「首七」左右舉行,望族世家,出殯前一日,要邀集族戚或知名之士先擬好「諡法」恭送到喪家,叫做「迎局」。普通人的諡法,男人由族長合擬,女人由外家擬定。
出殯當日先「成服」,家族一律穿上孝服,子女兒媳孫兒女要穿麻衣,即是「披麻帶孝」,一般親屬是白布衣,家祭和公祭都在啟靈之前舉行,祭儀行三獻禮,戚族姻親均在前一夕備祭品送來,在此時致祭。其餘親鄰朋友,亦多於此時來弔祭拈香,孝子孝孫則匐伏一旁回禮,婦女則在旁哭泣。禮畢,即鳴大炮竹三響,便蓋上棺罩出殯了。
開弔前,要禮請有地位的人來「點主」,就是孝子背了木主,跪在柩前,由主祭者手執新毛筆沾了株砂高唱:「天地開張,日吉時良,點王為主」(唱到這句,即用硃筆在「王」字之上加一點使成主字。)繼唱:「世代永昌。」便算禮成。孝子孝孫則在下面匐伏叩謝出喪的行列依次為銘旌、諡法紅紙金字,輓聯花圈等,香亭、遺像亭、樂隊、僧尼、木主、香爐、靈柩、送葬者居後。另外有一人提籃在先頭撒紙錢,沿途有兩堂路祭,一為族祭、一為戚祭。第二路祭完後,孝子孝孫要回頭向送葬者跪謝,並請止步,除至親人外,一般送葬者即行解散。出殯時孝子和眷屬應俯首弓身,沿途哀號,充分表現哀悼之情,就是執紼親友,也要絕對緘默,表現戚容:連路人也要在路傍側立,不得喧笑。
柩到墓地,先祀「后土」,然後奉安入穴,再由僧尼做法事,使動土掩埋,
埋畢設祭,男婦再繞墓三周。並將魂帛斗內五穀,撒於墓上,又取墓土一塊,放入斗內,名為「返主」。回喪之後,便在家堂中設置靈壇,正中供死者遺像,諡法,還有木主,前面是香爐燭台,或是一盞常明燈。媳婦每天要在靈前上飯,供洗臉水,燒冥紙,早晚兩次,一直做到百日除靈。人死之後第七天叫做頭七,再過七天叫做二七,以此推算,至第七個七天叫做七七。七七完了之後,便做「百日」,這日設祭後便除靈除孝。把手臂上帶的麻衣布塊除下,與紙紮的靈壇等一起焚化。喪事至此結束。
埋畢設祭,男婦再繞墓三周。並將魂帛斗內五穀,撒於墓上,又取墓土一塊,放入斗內,名為「返主」。回喪之後,便在家堂中設置靈壇,正中供死者遺像,諡法,還有木主,前面是香爐燭台,或是一盞常明燈。媳婦每天要在靈前上飯,供洗臉水,燒冥紙,早晚兩次,一直做到百日除靈。人死之後第七天叫做頭七,再過七天叫做二七,以此推算,至第七個七天叫做七七。七七完了之後,便做「百日」,這日設祭後便除靈除孝。把手臂上帶的麻衣布塊除下,與紙紮的靈壇等一起焚化。喪事至此結束。
第一次墓葬之後,經三年五年,就擇吉開墓,拾骨入金甕中,找尋吉地,擇日安葬,墓地之大小精簡,喪家量力而為。在客家族群喪禮中,從遮神位、
關貓、乞水、壽衣、套衫、倒食、報白、至棺、小殮、停柩、哭喪、辦盛、帶孝、孝服、做齋、大殮、出殯、安靈、器路頭、做七、開青等都有一定的規矩和儀式,決不容許有差錯,深怕不利於子嗣。
關貓、乞水、壽衣、套衫、倒食、報白、至棺、小殮、停柩、哭喪、辦盛、帶孝、孝服、做齋、大殮、出殯、安靈、器路頭、做七、開青等都有一定的規矩和儀式,決不容許有差錯,深怕不利於子嗣。
如今隨著環境的變遷,教育程度的普遍提昇,與西洋文化的侵襲,許多習俗已不再被過度堅持,如公證結婚、火葬等隨著習俗的改變,許多年輕客家族群,也不再抱著農民曆行事,客家文化也隨著時代演變而轉化。但「硬頸精神」仍是客家人的象徵與堅持。[201701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