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閩台江氏源流


閩台江氏源流

江彥震

江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根據姓氏統計,江姓在大陸是第79大姓,在臺灣,江姓則是第25大姓。江姓是由古老的嬴姓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了。江姓的起源可以從3000多年前周朝時代的“江國”,一直上溯到舜帝時的伯益,甚至更早的顓頊帝。據《通志氏族略》和《姓譜》記載,江姓的始祖是顓頊帝的玄孫伯益之後。伯益是舜時東夷部落的首領,是顓頊帝的後代,而顓頊帝則是被稱為人文始祖的黃帝軒轅氏的孫子,由此看來,江姓的始祖伯益,本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

顓頊帝的一支子孫於3000多年前受封於江國(今河南省正陽縣西南,古稱淮陽)。嬴濟是第一位開始與“江”字結緣的人,他的子孫又在河南地區蕃衍了兩、三百年,一直到周惠王(西元前623)時,正好傳到嬴濟的第十六世孫江貞當國,這個小國才被強大的楚國所滅。

國亡之後,江國的後裔一方面依照當時的習俗,紛紛“以國為氏”而姓了江;另一方面,江貞又率領族人來到山東地區的濟水流域,另立基業。濟陽,顧名思義,就是現在山東省的濟水之南。晉朝時曾在此地設置濟陽郡。他們的歷代子孫在山東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長時期享有盛名,於是,江姓的“濟陽”郡望,就這樣很自然地產生了。

另一方面,在老家河南淮陽,也有很多江國後裔在繼續繁衍。淮陽,則是指河南的淮水之南,也就是現在淮陽縣一帶地區。這就是江姓“淮陽郡”的由來。由此可見,江姓家族的郡望固然有“濟陽”與“淮陽”之別,而實際上,在血緣方面根本就沒有二致。“濟陽”與“淮陽”,都是江姓家族的郡望,字面上雖有不同,實際的內涵卻完全沒有什麼兩樣,不管是屬於“濟陽郡”或“淮陽郡”,天下的江姓中國人,都是上古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也都是光榮的黃帝子孫。

江姓起源於河南正陽,而早期的江氏族人大部分也是在河南的淮陽、祀縣、蘭考一帶繁衍發展,並逐漸成為當地的名門大戶。經由歷史的發展與變遷,江氏族人逐漸向山東、江西、浙江及閩、粵等沿海一帶發展繁衍。

關於江姓的起源,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江姓始於姬姓。周昭王夫人觀白虹而有孕,生子兩手握拳不開,昭王巽之即開,左手有紋曰公,右手有紋曰羽,加公於羽為翁,遂賜姓為翁,名曰溢,食采翁山,其地屬青州鹽官郡,卒,諡端明王。傳至二十四世彌倫公時,赧王政衰,諸侯侵奪,公恥之,不忘厥祖,因指其地為姓曰翁。又曆九世,宏公避新室之亂,隱居南陽,與鄧羽為鄰,不復出仕。及至十一世名軒公者,於唐時為閩州刺史,樂山水之勝,遂居閩之莆田竹嘯莊,為入閩之始祖。

及至十一世茂禧公仕泉州,擇地而居焉,厥孫維庠、維序,皆登仕籍。迨至十四世有諱何公者,生子幹(乾)度,官至郎中,生六子:長子處厚字伯起,宋建隆元年進士,特授承議郎、尚書禮部員外郎兼殿中丞、上柱國、賜緋魚袋,分姓洪,號敦煌,居朱子坊;次子處恭字伯虔,宋雍熙二年梁灝榜進士,官泉州法曹,妣林氏,分姓江,號濟陽,居淮陽;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建隆元年與長兄同登進士,官劍南少尉,本姓翁,號鹽官,居竹嘯莊;四子處朴字伯悖,宋開寶六年進士,官泉州法曹,妣陳氏,分姓方,號河南,居竹嘯莊;五子處廉字伯約,宋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大理司直監察禦史,妣陳氏,分姓龔,號武陵,居馬欄;六子處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與次兄同榜進士,官朝散郎、韶州通判,妣陳氏,分姓汪,號平陽,居東林。當時六子皆榮,人稱之曰“六桂聯芳”,建坊於莆。

因此,“洪、江、翁、方、龔、汪”六桂本一家。由於這個典故發生在福建,這個六姓聯宗的關係,只在南方各地才有。而海外各地的“六桂”聯宗組織處處可見,也是由於他們的祖籍大多在閩粵兩地的緣故。

不過要在整個江氏家族中分辨出“濟陽”、“淮陽”或是“六桂”,並非易事,因為當時翁幹(乾)度的次子改姓為江之後,沿用了屬於江姓的郡望“濟陽”。因此,時至今日,只要是江姓人家,祖傳的標誌、堂號都一樣。

所以臺灣的江姓,也主要是由這兩支人馬組成,一支是以“濟陽”或“淮陽”為表記的江氏,一支則屬於“六桂堂”。換句話說,“濟陽”與“淮陽”之江,是江氏家族的本支,“六桂”之江,則是後來才加入這個姓氏的。兩者之間,姓氏相同,血緣卻各異。

當年江貞率眾人避居山東濟南,傳百四世至江塙,於宋朝末葉因為避兵亂,遷移到江西南康府都昌縣,生子濤(一說溥),濤生玲,玲生英,英因曾孫萬里而受贈太師惠國公。

萬里(12031275年,江貞之第一百一十世孫)是宋朝南渡後寶慶間的左丞相,以峭直為太師賈似道所惡,辭官歸里,元兵攻陷饒州時(襄陽之亂)說:「大勢不可為,吾當與國同存亡。」遂於宋恭帝德枯元年,率長子鎬及家人百餘投水盡節,詔贈太師益國公,諡文忠,其父曄受贈太師周國公,被尊為入閩始祖。

其時曄生三子,除長子萬里之外,次子萬載同萬里三子鑄皆扶持帝咼逃入閩地,隱於同安縣湯阪里。三子萬頃為元興參議,也死於襄陽之亂,所生四子分散在永定務義鄉、大埔縣黨坪及江西各地,此後兩方少有往來。由此推知,漳泉的江氏族人多為萬里、萬載二公子孫,閩西及粵東的江氏宗親則為萬頃公之裔。

江氏族人已遍佈全國各地及海內外。據記載,臺灣的江氏族人是在明清之際從大陸遷到臺灣開基立業的。臺灣的江姓,大多是宋末大忠臣江萬里的後代。我們從《江氏大祖譜》及種德堂、詒謀堂的祖譜中發現,種德堂為萬頃公後代,而詒謀堂為萬里公後代。仔細算算,七百多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

入閩始祖曄公傳了三、四世後,子孫或因避宋末時亂、或因繁衍數眾而遷徙,於是各自產生的不同的始祖。平和派江千五公支派始祖為肇元公,生子敦敏(號萬三)及洪啟(號萬四)。萬三公後再傳到第十六世,即南東里江厝“種德堂”開台祖江純直公(江潛)。當時一起渡台的弟弟江純樸公(江雄)的部分後裔,今日也分佈在鎮興里一帶。而俗稱姜母山江的鎮興里江厝“長庚堂”的江東興公,也屬平和派,為萬四公第十三世代後。

至於“詒謀堂”,根據詒謀堂祖譜和《江氏大族譜》記載,屬於高頭基祖的北山房祖,傳至二十三世江利賓公(江曾廣)時,在道光六年才來台,以教書為業。

江氏的種德堂、詒謀堂和長庚堂有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

一、很大的排場:江純直公後代種德堂的子孫有六大房,每到年節祭祖時,六房子孫不論多遠都會回祖厝祭祖。到了中元節祭拜「好兄弟」時,一大群人聚集在埕前,六房子孫一字排開,熱鬧非凡。但由於人數實在太多了,祠堂前只能容納二、四、六房的子孫,其餘子孫的供桌,還得擺到東山國小校門對面的馬路上呢!可惜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二、多戶人家同一門牌:以前的門牌號碼是編在祠堂上的,即使院落再大,裏面的人家再多,整個院落還是共有一個門牌號碼。郵差每次都只是把信件送到祠堂裏,然後就靠裏面的人負責分信。還好院落裏人人彼此都認識。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十幾年前門牌重整後才改善。以今日種德堂為例,門牌重整後,仍有近百戶人家共用四十多個門牌呢!

三、公媽不要隨便分出去:祠堂裏祭拜著那麼多代的祖先,祖先牌位越來越多,有些離鄉背井到外地去發展的後代子孫就把公媽分出去,可是不久之後,又把公媽請了回來。據說是因為在種德堂裏,把公媽分出去後的子孫不能獲得更好的保佑,所以還是返鄉祭祖好。

四、清明節排隊領私房錢:過年領紅包最開心,可是詒謀堂的子孫,在清明祭祖時也能分到私房錢喔!只要子孫回來,管理委員會就會拿出基金,按年齡發錢,年紀越大,就越大包,真是“活得愈久,領得越多”啊!

五、祠堂總在神明廳前:有人說是因為神明在後方看,可以庇佑一家族。另一種說法,說是因為人將死時,要抬進祠堂,所以祠堂要在前面。傳說曾有一位將死的老人家,放進祠堂後又活過來,還活了十幾年呢!

其實,南方江姓的新血輪,不僅僅只有“六桂”的一支,截至目前所知,至少還有明載於下列文獻的兩支:《臺灣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載,今居臺北市內湖區石潭里灣子的永定江氏,相傳其祖由中原南遷,橫渡長江,風浪大作,乃向天祈禱,如得安渡,即改姓江氏,果風息得渡。

而《江九合麼陽祭祀公業建定起源》記載:“本公業之起源,乃系十三世祖江包公,昔日由福建渡海來台謀生,定居嘉義竹仔腳厝,惟不孝在短暫數十日間即登仙別世,與其同伴來台者二人乃為之料喪建墓。旋該同伴二人再渡海返福建,無奈在海途中,突然風浪大作,於是其同伴者之一向天許願,如安全返抵福建,將來必送一子為江包公續嗣,幸得風平帆順。經過數年後,該許願者將一子弟即江鈕公帶往嘉義竹仔腳厝認墓為父,作為江包公之後嗣。做工渡日,嗣略有積蓄,惟年已五十尚未成家,適有福建龍溪人鄭葛不幸逝世,其妻陳勤善經媒與江鈕公結為夫妻,而陳勤善之晚子鄭耀雲,亦隨母嫁來為江鈕公之養子,冠姓為江鄭。”

在中國歷史上,江氏名人輩出:諸如江淹、江革、江公、江翁、江總、梅妃、江萬里、江國輝、江澤民、江丙坤等等。

其中,江國輝系甲午戰後因抗日保台而犧牲的烈士;江丙坤系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曾於20055月回漳州謁祖,受到了當地江氏宗親的熱烈歡迎。[200912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